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υ搅粒豢谄镣辏挥膳陌附泻谩�
他让陈进对西城开发区进行调研的确是想看看陈进的真实能力,而且之所以选择西城开发区这个目前石城经济发展中最大的瓶颈,杜汉杰多多少少有点问计的意思。卡福超市的起死回生,柳坪乡发展高山反季节蔬菜的特色农业,让杜汉杰隐隐有些期盼或许这个年轻人能给他带来一星半点的惊喜。现在这个惊喜对于他来说来的太快太大了,而且仔细一品味,惊喜转变为震惊,指出问题的尖锐,分析问题的到位,解决方案老到和可操作性,这样一份调研分析报告居然出自一个副科级的二十多岁年轻人之手简直太不可思议。
此时,杜汉杰手里拿着的文件正是那篇调研分析报告,起初他对陈进中规中矩的神情还是很满意的,但是慢慢地他突然发现陈进的神情明显轻松了下来,嘴角居然还露出一丝玩味的笑容。这让杜汉杰大为不忿,来到自己这间办公室,不要说下面委办局、区县的处级干部们,就连副市长也都是诚惶诚恐的,这小子竟然会有如此神态,也难怪在调研报告中丝毫不给自己面子。
“咳咳。”终于杜汉杰轻轻咳嗽了两声,放下手中的文件,抬起头两道目光就象利剑一样射在陈进的脸上,似乎要从他的脸上窥透到内心深处。
“这份调研分析报告真是你自己写的?”杜汉杰点了点桌上的调研报告,目无表情地问道。
“是的,市长,是我写的。”陈进没有回避杜汉杰的目光,十分坦然的回答道。
“好,那你说说在写这份调研分析报告的具体思路和想法?”杜汉杰的神情稍稍缓和,身体往后靠在大转椅的椅背上说道。
如果说写这份调研报告是笔试的话,现在则是面试。
陈进索性大着胆子说道:“市长,写这篇调研分析报告之前,我在西城开发区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考察,报告上所提到的问题应该是显而易见的。我在写这份调研报告时,把西城开发区当成是一个规划落后的半拉子楼盘”
“规划过后的半拉子楼盘?”杜汉杰听到陈进这个听上去不恰当,近似于讽刺的比喻并没有生气,反而饶有兴趣地看着陈进,示意他继续说下去。
陈进这个比喻一出口,其实也感到有些不妥,但他前世就是搞房产的,习惯使然,看到杜汉杰并没有生气,咽了咽口水继续说道:“这个,既然是半拉子楼盘,如何把它建好并且能顺利的销售出去,我觉得首先应该重新进行整体规划,房屋的布局,哪里该建别墅,哪里该建公寓,楼盘的景观如何布置,综合休闲场所放在哪里?西城开发区也同样如此,城区如何规划,工业区又如何规划,而且还要分别加以细分总之,在整个开发区的硬件方面,我觉得可以概括为十二个字‘科学规划,超前建设,跨越发展。’”陈进洋洋洒洒说了一大通,说到这里感觉有些口干,拿起茶杯喝了一口水。
'奉献'
第五十二章 市委书记秘书(上)
第五十二章市委书记秘书(上)
“超前建设可是需要大投入的,以我们石城目前的财政实力”杜汉杰皱着眉头,摇了摇头。
还是时代的局限性陈进心中暗暗一叹,笑着说道:“超前建设单单靠财政投入当然不够。实际上我们完全可以把目光投向市场,成立一家西城开发公司作为融资平台,面向社会进行市场化运作,多渠道融资。这样财政资金就能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
“你的意思是向银行贷款?”不知不觉间汇报似乎变成了两人在共同探讨。
这个时代地方政府对于向银行贷款还是持比较谨慎的态度,不象到后来地方政府拼命地借债,透支今后几年乃至几十年的财政收入。
“银行贷款是一方面,我们可以通过政府担保,财政还本付息的方式向银行融资。另一方面我们还可以才用BT模式。”说到这里陈进发现杜汉杰有些不理解,连忙解释道:“BT是英文Build(建设)和Transfer(移交)缩写形式,意思就是‘建设——移交’。其实这个BT模式也可以理解为BOT模式的衍生。我们政府可以对开发区内的基本建设项目进行立项,完成项目建议书、可行性研究、筹划报批等前期工作后,将项目融资和建设的特许权转让给具有相当资质的建筑公司或者称之为投资方。也就是说我们只要跟投资方签订BT投资合同,让投资方在建设期间行使业主职能,对项目进行融资、建设、并承担建设期间的风险。项目竣工后,按BT合同,投资方将完工验收合格的项目移交给政府,政府按约定总价按比例分期偿还建筑公司的融资和建设费用。当然,政府在BT投资全过程中必须行使监管,保证BT投资项目的顺利融资、建设、移交。投资方是否具有与项目规模相适应的实力,是BT项目能否顺利建设和移交的关键”
陈进把BT模式向杜汉杰详细地解释了一遍。BOT模式“建设——运营——移交”早在八十年代就被引进,广为认知,而BT模式其实是在宏观调控下,基础设施的投资银根受到前所未有的压缩而衍生出来的极具中国特色的产物。其实,BT模式真正流行起来是在东南亚金融危机之后,到了新世纪更是突飞猛进地发展。而陈进则在东南亚金融危机刚刚在泰国和印尼肆虐,还远没有对中国造成影响的情况下,提前推销给了杜汉杰。
“这等于是把政府在今后几年的受益提前预支了。”杜汉杰若有所思地说道,不过紧接着马上笑道:“但是只有栽好梧桐树才能引得金凤凰,只要西城开发区的硬件设施上去了,还怕没有人到开发区来投资”
杜汉杰一笑,原本严肃的气氛顿时消散,陈进也笑呵呵地翘着大拇指道:“市长,您说的真是太对了。”
“你小子,接着往下说。”杜汉杰抬手点了点陈进,笑道。
“开发区的硬件设施上去了,就等于是我们把这个半拉子楼盘建成了,接下去该是怎么卖。卖楼我们不光要向客户提供各种优惠措施,还要尽可能地方便客户。招商引资实际上也是同样的道理,我们不但要提供各种优惠政策还要注重改善投资软环境。就比如说我们西城开发区,现在一个小项目的申请最少恐怕也得十几天二十天才能审批下来,如果是一个上规模的大项目可能要一两个月甚至更久。所以要想引来真正的金凤凰我们除了提供优惠政策,首先一点就是改革目前的审批制度,建立一种新的政府运行机制。比如市政府和开发区管委会可以将涉及到项目审批的政府职能部门和开发区所属部门集中到一起,构建一个‘一站式’办公服务体系,权力充分下放,简化和规范了政府审批程序,为入驻的企业提供最大的便利和最快捷的项目审批服务。”
“同时,在招商引资必须建立在政府和企业双赢的基础上。这就好比卖楼一样,要杜绝交了点定金就把房子撰在手里炒房的现象。现在西城开发区圈地炒地的现象不在少数,这种现象到最后蒙受损失的还是我们政府。所以我们还应该就此出台政策,比如转让土地必须要在规定时间内付清全款,已经转让的土地迟迟不开放,超过规定期限政府有权收回等等,如果条件成熟的话,将土地从协议转让转变为招拍挂的形式。这样不但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在土地转让中可能存在的权钱交易、**行为外,而且也能使政府在土地收益方面的利益达到最大化。”
陈进这次算是下了血本一口气想杜汉杰又推荐了后来流行的行政审批中心模式和土地招拍挂政策。
“有道理,说的太好了。简化审批手续,给投资商提供最大的便利服务;收紧土地政策,坚决杜绝炒地皮的行为。好”听的眼睛越来越亮的杜汉杰在陈进的话音刚落顿时拍案叫好。
外表儒雅的杜汉杰平时为人沉稳,从不轻易喜怒形于色,从里间传来的叫好声让坐在外间的顾有为下了一跳,貌似他跟了杜市长两年从未见到过杜市长会如此动容。这个陈进到底跟市长说了什么?
就在顾有为纳闷的同时,杜汉杰的心里也感到很奇怪,你说这个陈进的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西城开发区从成立到现在困扰了两届政府,但是从陈进在调研分析报告上的解决方案以及刚才说的这些,西城开发区的发展瓶颈问题似乎迎刃而解。一个学土木工程专业,参加工作还未满三年的年轻人居然有如此的经济学造诣着实让杜汉杰震惊。如果不是陈进只是一名小小的副科级干部,杜汉杰甚至认为陈进才是西城开发区最理想的管委会主任的人选。
杜汉杰可能意识到自己刚才由于激动在陈进面前表现出来的失态,似乎影响他作为市长和未来市委书记的形象,咳嗽了两声,放缓语调:“陈进,你的这篇《关于西城开发区的调研分析报告》写的很好,给市委市政府未来对西城开发区的决策提供了很好的参考价值。”
陈进知道杜汉杰需要时间来消化自己刚才的一番惊世骇论,最后的这句评价也算是宣布对自己的笔试和面试通过。陈进也十分识相地起身告辞。
陈进显然低估了杜汉杰,其实他并不需要时间来消化刚才陈进所说的这么内容,刚才陈进在说的同时,杜汉杰早已听懂,而且断定很多举措将对西城开发区具有很强的实际操作意义。而他现在需要时间思考的却是对陈进的定位问题。
位置将要发生变化,形势也就发生变化。老爷子送给他的“知人善任”这四个字深深地刻在他的脑子里。当初把陈进调到市委办,杜汉杰的本意是因为陈进是个人才,而且在上次的事件中,自己或多或少地欠了陈进的情。调到市委办好好培养一番,将来也许能成为一名不错的干部。但是现在随着杜汉杰对陈进进一步的认识,发现这个年轻人所表现出来的能力超乎了他的想象,他必须要重新考虑对陈进的使用。既然已知人,那必须要善任。
“笃笃”两声敲门,顾有为走进来给杜汉杰的杯子续水,一般每隔一个小时,顾有为总会进来续一次水。看到顾有为,杜汉杰的心里顿时一动,他一下子清楚了什么位置最适合陈进。
“小顾,你等一下。”杜汉杰叫住了准备轻轻退出去的顾有为。
顾有为连忙走上来恭谨道:“市长,您有什么吩咐?”
“小顾,来,坐。”杜汉杰难得露出一丝笑容,抬起手指了指办公桌对面的座位。
顾有为明显愣了愣,跟了杜市长快两年了,市长好象还是第一次用这种神情找自己的谈话。不过他还是马上端端正正地在办公桌前的座位上坐下半个屁股。
还未等他来得及思考市长今天要找自己谈什么,耳边就听到杜汉杰就象是拉家常一样说道:“小顾,你跟了我也快有两年了吧?”
顾有为的心猛然一跳,连忙站起来:“市长,从您到石城,我就一直跟着您,已经一年零十个月了。差不多两年了。”说着,一脸诚惶诚恐道:“市长,您您该不是不要我了吧?”
十分钟后,顾有为毕恭毕敬地从里间退出来,轻轻的关上门后,直起身子,长舒了一口气,灿烂的笑容瞬间把他的脸装扮的象一朵盛开的菊花。
'奉献'
第五十五章 新梅帮
第五十五章新梅帮
在市委办有一个好处,就是能听到不少的小道消息,特别是科里那位挺八卦的魏明同志。别看魏明人不怎样,但毕竟在市委办干了十年的老人了,对于石城上层的派系关系,谁是谁的人,说起来如数家珍,这倒让陈进了解了不少情况。
现在市委书记和代市长的人选已定,但是市委分管党群的常务副书记和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这两个重量级的位子却一直没有确切的消息,有传言说这两个位子都要从省里空降下来。也有传言说李书记力挺分管农业的副市长裘海上位,出任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党群书记由组织部长沈志平接任,而新梅县委书记李信光极有可能出任组织部长一职。反正说什么的都有。不过陈进却注意到这些地下组织部长们品头论足的人不是李伟山的人就是新梅帮的人,却鲜有杜汉杰的人。
“由此足见李伟山和新梅帮在石城的势力,看来杜汉杰当上一把手后也不会怎么轻松。”陈进的心里暗暗想到。
自从洪天明找陈进谈过话后,陈进本有心向杜汉杰表达一下谢意,不管怎么说人家这是看得起他。但是他得到的消息是杜汉杰去省里了,估计是那两个重量级的位子悬而不决让杜汉杰压力不轻,去省里寻求帮助。
原来的市委副书记、常务副市长郑志飞在石城也有不小的势力,对杜汉杰的工作也十分配合;市委书记李伟山对杜汉杰这位空降市长也保持积极的态度,使得杜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