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调教盛唐-第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随着杨钊缓缓走近的脚步,有些眼尖的人,已经一眼认出了来者是谁。

“哎,大伙快看呐,神童过来了嘿,赶快让让……”这位一如后世追星族的大叔,同样有着一个大嗓门,就这么一嗓子,所有人的目光刷一下,全盯到了杨钊的身上。

“原来这就是神童啊,也没怎么样,跟俺家隔壁的娃子差不多嘛!”一太太级人物发表了自己的看法,随即便被周围杀人的目光给瞪的无地自容了都。

“就你家隔壁那瓜娃子,痞的都快上天入地了,能跟咱永乐县有名的神童相比?”一中年男子用很鄙视的语气说道。高高翘起的鼻孔仿佛说咱是他家孩子似得。

“他二大叔,这不是杨家小子吗?昨个还有人说他偷看豆腐西施洗澡给摔傻了的,今儿怎么就成神童了?”这是一胖妞,小脸圆的跟哈密瓜似得,看来还不了解情况。

“这你就不知道了不是,我跟你说啊。”被问话的人明显神气了一些,道:“就豆腐西施?你还真以为她是西施了,能引得咱永乐神童去看她洗澡?她充其量也就剩豆腐了,还是等着卖的豆腐。哼!”

此人那最后一个“哼”字,硬是从鼻子里挤了出来,仿佛听见了天底下最为荒唐和最不可信的事件一般,极尽鄙夷和嘲讽之能事,说的胖妞的小脸跟红富士一样。原来谣言就是这么止于智者的,很神奇。

然而这些都不是杨钊所关注的,当人群分开一条容纳我进去的小路时,一个意想不到的事物,让杨钊在心跳加速的惊喜中愣住了……

第008章:说书台前扣帽子

在人群让开的通道中,杨钊顿时看到了一个绝对意想不到的东西。那是一个高约五尺左右的石台,上方摆着一个方形小胡登和一个案几。案几的前方,他上午写的三个大字:西游记,正被装裱好以后,静静的挂在那里。

从案几和小胡登的木质花纹上,杨钊一眼就看出这是刚做出不久的新货色。而高台的周围还有几个身着青衣,做书生打扮的人对着高台做指指点点状,虽然听不清他们在说什么,但是杨钊明白,这个高台应该就是祸源了。

而那个高台,不用讲,谁都能看出来是给杨钊说书用的。

面对着这一场景,杨钊的胸膛里面仿佛装了个小马达,激动的颤抖不停。

杨钊小脸通红的一步一步走向高台,无论如何努力也平复不了自己心中翻江倒海的情绪。

他只不过是找个由头,说上几回书,给自己给家里人混顿饱饭罢了,谁也没有想到纯朴的永乐百姓会有此举,这实在是让杨钊有点脸红,也有点愧疚。

杨钊愣愣的,能把树上的鸟儿给忽悠的自己钻进笼子的口才,在面对着笑脸盈盈的大片围观者,竟然一时之间不知道说什么才好。

杨钊站在高台旁边,看了又看,总觉得他自己上去有些不合适,虽然坏心办了好事,解决了大部分人民没有娱乐生活,闲得看母猪上树的寂寞心理,无论怎么都有些动机不纯不是。无功受禄的事儿竟然发生了,杨钊此时有些于心不安。

昌平酒楼的老板胖子刘昌平,笑眯眯的站在杨钊的身后,看到杨钊正犹豫不绝的样子,便轻轻的推了他一把后,道:“小神童,还不快快上去,大伙对你的故事可早已望眼欲穿了。”

“啊?!”杨钊刚来的及发出一个单音,便被赶鸭子上架了,随着步伐,慢慢的走上了高台。

望着台下里三层外三层,围得密不透风的一片黑压压的脑袋,杨钊反而不紧张了,这有啥?

仿佛前世随着局长,去开群众会议的那种精神劲儿,一瞬间又回到了他的身上。杨钊在这一时刻偏偏就找到感觉了。

“小子杨钊在此有礼了,叔伯姑婶各位父老乡亲,小子不自量力的一个故事能得到大家的喜欢,是小子的荣幸。”说完杨钊鞠个躬,虽然不收钱了,但也不能辜负这些劳苦大众的厚爱不是?

至少他还没有见过,也没有听过几千年来,有那个说书的会有这种待遇呢。

说完,杨钊一屁股坐在小胡登上,犹如当年姜太公钓鱼一般,清了清嗓子,准备接着上午开讲。

下面的人全都瞪着绿油油的眼珠子,在等着西游记,再废话惹得天怒人怨,绝对没有好果子吃。

然而就在杨钊还没有开始讲的时候,一个清脆,但带着稍许稚嫩的声音响了起来:“你是应该感到荣幸,一个下九流说书的都得此待遇,还真把自己当人物了,也不知道羞耻二字。”

杨钊眼睛一红,心道:我靠……这是哪位不长眼睛的淫兄?卡不见下面那些心急都绿眼了的劳苦大众那?你显摆自己也别拉上我跟你一起死啊?

台下一位十三四岁,衣着上等蜀锦绸缎,腰围三宝流云带,脚踏鹿皮薄底靴的少年人,正面带讥讽,嘴歪眼斜的瞄着杨钊,似乎这天底下只有他一个人似地,满身张扬显摆的意思,杨钊一声叹息,看来时运有些被,今儿还真有砸场子的。

“这位……呃,公子,不知有何指教?难道杨某曾得罪于你不成?”杨钊说完,心道:敢拆老子的台,今天要不收拾的让你知道花儿为什么这样红?你他伯伯的还真以为人家是泥捏的?踩着别人来显摆自己,摔掉你两颗门牙都是轻的。

年轻公子道:“你我未有仇怨,但本公子就是看不上你这种得志小人,胸无点墨却非要大宣佛家故事,当真是不知所谓。”

小家伙虽没有羽扇,却偏要充诸葛亮状,对着杨钊露出两个鼻孔,下巴眼见就要高过脑门。

杨钊心间的怒火刷的一下蹿了上来,直逼警戒线。

“我编撰佛家故事为家母祈福,且今后并不会再收取分文,这何处可当你得志小人一说?再者,别人听书,心情愉悦之下,也是为家母积累阴德,此为尽孝之大事,谈何不知所谓?我观你也是读圣贤书之人,岂可出此无稽之言有辱斯文?”

“你敢说我有辱斯文?”小青年的脸上一瞬间便蹦出许多十字胞来,小眼睛瞪的贼圆,不敢置信的捏着兰花指,点向杨钊,道:“你也属识字之人却当街说书,小小年纪不知学习四书五经典诗歌赋,却弄一些所谓故事,以佛学蛊惑这些个愚昧之民,当真居心叵测!”

小青年越说越激动,整个人抽风一样显摆这自己的学识,仿佛脑袋让门夹了似得来了一句以佛学蛊惑愚昧之民。现场几百人,一棍子全部打翻。

杨钊很纳闷:难道这家伙不知道,这里的“愚昧之民”,就算一人只打他一拳,他医好了也得是个扁的?

“此言差矣”杨钊大喝一声道:“常言道习得文武艺,货于帝王家,我大唐乃是依仁孝治天下,此举乃是宣扬孝悌导人向善,于国于民皆有益处,与利用佛家蛊惑百姓有何关系?故事未到终结,你敢断言就是宣扬佛法吗?永乐百姓天性纯朴,怜悯小子,才半日之间铸此高台,你敢言众位父老愚昧之民,你又是何居心?”

杨钊气运丹田,刚刚练就的大嗓门一瞬间便覆盖全场,激愤的声音仿佛全部说到了父老乡亲的心里,人家为母祈福关你什么事,横插一脚便大言不惭说三道四,这不是典型的找抽吗?

看到场中的众位父老乡亲看向自己的目光,全跟看傻子一样,小青年终于反应过来自己说错话了,但是尽管如此,小青年的傲气反而被激发了出来。

在众人面前,低头认错这种事,他死也不会干,小青年那幼小的心灵还承受不起这样的巨大的打击,因此小脑袋一耿,这位青年仁兄便打算死撑了。

“任你舌绽莲花又能如何?若你真的孝顺双亲,就该在双亲之前早晚问安日夜侍奉,而不是在这观前街头哗众取宠,此为不孝;大唐明皇陛下十年前下旨僧尼因不适生产,勒令还俗者一万两千多人,如今你公然宣扬佛家神话,是为不忠;蒙骗永乐百姓替你筑此高台,无功而受禄,是为不义;不思苦读诗书,将来科举得中造福一方是为不仁,你这……”

小青年的嘴巴犹如机关枪,一路子下来,就只给杨钊留了一条自绝于天地谢罪于人民路。

这会杨钊总算知道,不久前这几个人聚集在高台之前,到底是嘀咕什么了。

看着旁边几个年轻的人那一脸不服气的样子,小青年纯粹是被当枪使了。

这一切的发生,就是源自读书人那不切实际的高傲

不过杨钊不在乎,要是三言两语给驳哑口无言,他还有何面目立于穿越者之列?

“肆意打断杨某为母亲祈福,按大唐律你该当何罪?故事未到结局,你便牵强附会,擅自揣测皇帝旨意,又该当何罪?永乐县民风淳朴,何来我蛊惑百姓筑此高台,不明就里,善加评断,辱骂百姓,按大唐律,你又该当何罪?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何处不可报国,何处不可爱民?你读圣贤书却看不起天下万民,有何面目于此招摇?当真是恬不知耻可笑至极!”

杨钊一个八岁的孩子,站在高台之上侃侃而谈,那叫一个英姿飒爽,那叫一个气势如虹。

可怜的“程咬金”差点被噎死。

小青年敢上嘴皮碰下嘴皮给杨钊扣个不忠不孝不仁不义的大帽子。

杨钊反手就能给他扣一个大逆不道,上欺君主下鄙黎民的大帽子,在君主集权的封建王朝,还有什么会比这帽子更大?

“好样的,杨家小子,让那个小少爷见识见识咱永乐神童的本事……”

“说得好大侄子,读了几本书就高人一等了吗?咱要听的是杨家小子给老娘编的故事,官家少爷哪儿来就哪儿去,咱们不稀罕……”

“打扰人家给老娘祈福,这样的人呐,我看他自己就不孝顺,他二大爷,你说咱们街坊要是有这样孩子还不如掐死的好……”

第009章:观前街头约文争

众街坊一番非议,小青年的脸色跟变色龙似的,由红转白,由白转青。

这时人群中走出一个老儒生,对着杨钊所在之处便行了一礼,道:“好一个杨家小子,好一个居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好一个何处不可报国?何处不可爱人?此言当浮一大白。未想老夫年近不惑之年,还能闻此震耳发聩之言,当真是……”

老儒生一脸皱纹,满头白发,区搂的腰身,一看就知道是那种屡试不第,考了一辈子都没有出人投地的骨灰级人物。

杨钊知道自己得敬老,尽管对于这种饱受封建科举毒害的老人,到老还坚持的儒生文人的身份,这点杨钊很不怎么感冒。

回了一礼,杨钊始终保持着中正平和的态度,道:“老先生过奖了,要知声名富贵皆浮云,杨某年龄虽幼,却也明白的。只要所作所为得己道,利他人,三千红尘又何惜此身?”

此时,甭管杨钊自大也好,张扬也罢,话里的意思就是希望老儒生明白,顺便提点一下,为了科举,老人家你都奋斗到黄土埋脖子,也该为自己活一回了,科举虽好却已无望,这世间红尘,虽然庸俗却自有其中滋味。

居庙堂之高的话,杨钊说的有一会儿了,这里围得儒生也有不少,做点头叹服状的自然也不少,但是却偏偏没有一个动的,不想卷入杨钊和小青年的争端固然是原因之一。

但更多的还是用小青年来试探杨钊,读书人所求无非名利二字,说书台在他们的眼里就大大的“名”,但偏偏一个八岁的孩子堂而皇之的站在上面,他们心中不服气也就有情可原。

得不到的往往是最好的,所以这些儒生要表现出对于西游和说书这一行为的鄙视,所以不可能有人会在这个时候出来帮腔。

面对着小青年的时候,杨钊是气愤,但是面对着老儒生的时候,杨钊是伤心,想想大诗人杜甫的晚年遭遇,杨钊心里就不顺当,诚然杜甫有才华却没有政治头脑,但这跟那个老男人李隆基也不无关系。

大唐满打满算就两次高峰,一是贞观之治,一是开元盛世。李世民依一己之力,带领众位臣工打造了天可汗的无上声名。

可开元盛世呢?没有高宗的南征百战,没有武则天的风风雨雨,就一个李隆基,他又凭什么?常言行百里者半九十,他李隆基顶多六十,刚刚及格而已。

前世读史的时候,每每读到此处,杨钊总是十分惋惜,几代人的努力却被老男人李隆基仅仅用了不到三十年的时间便败光了,有人说那是因为奸相李林甫和杨国忠祸国专权,唐朝走下坡路是因为安史之乱。

都是放屁,李林甫杨国忠的权利是谁给的?别说当皇帝了,就算是个普通男人,最后连自己的女人都保不住,还有什么脸面?

玄宗后一百多年,直至大唐灭亡,只留下了五代十国群雄烽烟,本来有可能成为称霸世界的超级帝国,可最后呢?人口骤然减少近半,白骨露於野,千里无鸡鸣,风雨之下的大唐王朝最终只能默然的走完了自己二百七十多年的路程。留下的只有一段令人感叹的盛世国威。

一个巨大的帝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