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能得罪了。
老管家接过礼单,打开,清了清嗓子吼道:“理国公苏府送玉如意一对,春带彩手镯一对,喜上眉梢屏风一架……”
老管家念礼单这会儿,三太太便携着如锦和昔容一同进了府中。
定远侯府今日来的人络绎不绝,好在苏府也算得上有头有脸的世家,刚进府便有丫鬟带着进了内宅。外头毕竟是爷们儿说话聊天的地方,待会儿也只有老太太坐在大堂里头,由晚辈们拜寿的时候,太太小姐们,还有老爷少爷们才能同聚在一起,等拜完寿,太太小姐们也会跟着老侯夫人进内宅用饭。
倒不是什么男女之防,实在是男人们谈的话题永远都不是女人们喜欢听的,各家的太太们还不如拉着自家的姑娘或是未成年的小公子去内宅聊聊天,说说话,顺便让孩子们多多的接触,指不定就把婚事给定下了。
寿宴还没有开始,老侯夫人没有出面,在正屋里头歇息,屋子里有不少老姐妹,至于年轻一辈的,老侯夫人竟没有让一个进来,是以那些年轻的太太小姐们,还有小公子们,便在花厅里头。若是有几个坐不住,喜欢玩耍的,便同了定远侯府上的小公子,小姐们去花园里玩。
就算现在外头天冷得紧,也打消不了孩子们出去玩耍的热情。
三太太携了如锦和昔容进来,总归得去正屋里跟老太太拜寿。毕竟两家老一辈的交情在那里。
不过今儿是以如锦为主,三太太也没有如往年那般抢了如锦的风头。
三太太进正屋的时候特意先让了一步,如锦也没有推辞,毕竟是在外头,用老太太的话,天大地大,也比不过苏府的脸面大。
如锦被丫鬟领进正屋,就听到里面的笑声,走过一个多宝格,如锦便瞧见正坐上的妇人白发苍苍,却面目慈祥,跟苏府老太太相比,可以说面目太慈祥了些。
“理国公苏府少奶奶给老侯夫人拜寿!”丫鬟的声音清亮,屋里头的笑声渐渐的小了下来。
如锦走到中间,瞧着一屋子或白发苍苍,或头发花白的老人,便觉得肩头有些沉。丫鬟很快就给三人在地上备好了蒲团。
如锦先一步跪在地上说道:“理国公苏府陈氏给老侯夫人拜寿,祝老侯夫人福如东海,寿比南山。”
说完,还给老侯夫人磕了头。
这番认真的模样竟跟定远侯府的子孙给老侯夫人拜寿的时候没什么两样。本来如锦还觉得自己这番作为会让老侯夫人不高兴,心中忐忑不已,却没想到老侯夫人竟这般接受了,显然她跟苏府老太太的关系已经达到了如亲姐妹的地步,在老侯夫人眼中,老太太的后辈也是她的后辈,拜寿的时候自然该行晚辈礼。
如锦这番作为却是把三太太吓了一跳,不过在这么多长辈跟前,三太太硬是开不了口,只能不露痕迹的扯了扯如锦的衣角。
“乖孩子,起来吧!”老侯夫人的声音温和。
第八十二章 寿宴(二)【一更】
如锦被丫鬟扶起来,本该退出去,却从袖中拿出一个平安符,她唇角带着淡淡的弧度,脸上多了两个小酒窝。
她双手捧着平安符,走到老侯夫人跟前说道:“老太太心中记挂着老侯爷夫人,又因事物耽搁了来不得,便让如锦送上一枚平安符。”
平安符虽小,却也贴心。不过如锦却是借了老太太的名头送上去。
老侯爷夫人微微错愕,没想到还有这么一手,她的目光往屋子里头的老姐妹们扫了一圈,随即边笑边亲手接过如锦手中的平安符,又说道:“那老货,自己不来,竟让小辈送了一个小物件,咱们这些姐妹许久未聚,下次待她满六十大寿的时候,咱们也只托了小辈送些物件去。”
如锦心头捏了一把汗,连带着手心都有些湿润,生怕自己做得唐突,惹恼了老侯爷夫人,只是事情发展得很顺利。
老侯爷夫人把那平安符拿了起来。
倒是有眼尖的瞧出平安符的精致,如锦隐隐听到笑声。
“我说呀,咱们不仅要去,还要拿贵重的物件砸过去,让那老货不好接手。”不知是哪家的老夫人声音洪亮。
老侯爷夫人双手轻轻的摩挲起那平安符,虽未仔细瞧,感觉得出精致细巧,与市面上的平安符不大一样,正合了她的心意。
她笑眯眯的看着如锦,如锦竟不敢与她正视。
“京城那些存着看好戏的只以为她捡了个次货,却没想得了个宝贝,没想到她老年来。眼光未曾老花,反倒是长了。”老侯爷夫人的话说得细碎,像是喃喃低语,又像是跟自己说的。
她的声音不大。并没有多少人注意。
随后,老侯爷夫人便说道:“这礼,我收下。往后你仔细的伺候你家老祖宗便是。”
如锦福身行礼,“多谢老侯爷夫人教诲。”
老侯爷夫人收了这件精巧细致的礼物,显然心情不错,瞧着三太太身边还多了一个十多岁的小姑娘,便也说道:“今儿苏府来的竟大都是生面孔,苏家的三太太,你身边那小姑娘长得也精致。就是不知晓是你苏家哪家的亲戚。”
三太太受宠若惊,往年祝寿的时候,她虽然因老太太和老侯爷夫人的关系得到了不少照顾,可终究没有这般亲切,说白了。她不过是苏府的庶媳,又哪里敢得老侯爷夫人的眼。
如锦退到一边,眉眼淡淡的看着三太太和苏昔容。
三太太赶紧说道:“是我的小女儿,小时候身子不好,道士说孩子命薄,人多了会冲撞她的性命,便寄养在外头,现在身子好了,才接到府里头。”
老侯爷夫人也不过是在苏昔容的身上过了一眼。淡淡的说道:“是个好姑娘。”
说完,便没了下面的话。
三太太心里头也清楚今日是沾了如锦的光,虽然只有老侯爷夫人一句话,还有府上老太太的话,苏昔容想找个更好的夫婿并不是难事。
拜了寿,如锦三人便由丫鬟领着出了正屋。往花厅里带。
定远侯府也不小,当年凤阳公主下嫁的时候,本该还有一座公主府,不过凤阳公主跟老侯爷琴瑟和鸣,夫唱妇随,就请先帝收回了公主府。先帝跟凤阳公主又是同胞亲姐弟,不肯怠慢了自家的姊妹,便把定远侯府扩大了许多,跟公爵府的规定差不错。凤阳公主身份高贵,自然也就不会说定远侯府的不是。
定远侯府的院子多,花厅自然也多,丫鬟们把如锦三人直接带到正屋边儿上的花厅,这里离正屋最近,里头的夫人太太自然也是身份比较尊贵的。
三人到了花厅,如锦便看到有三两个妇人走过来与三太太打招呼,三太太自然一一应酬,拉着苏昔容介绍说是她的小女儿。至于如锦,只要没有人说起,三太太便没有时间给众位贵妇介绍。
是了,就是没有时间,众人一听苏昔容是三太太的亲闺女,便起了结识的心,众然三太太是苏府的庶媳,可身份地位却并不比官侯家的嫡媳差,自然该多多结交,就算将来成不了亲家,至少还能成为朋友不是。
至于如锦,众人都不认识,三太太说了一两次,可这里人多,没听清楚也很正常,是以如锦刚到花厅,便落了单。
尔珠瞧着三太太带着苏惜容被众人簇拥着坐下,自己的主子却被撂在一边,心中愤懑,咬牙切齿的说道:“方才少奶奶才让昔容姑娘在老侯爷夫人跟前露了脸,她竟这般把您踢开,白眼狼。”
尔珠的声音很低,也堪堪只有如锦和尔英能听见。
如锦不是圣人,被三太太这般撂开,心里头哪里有不生闷气的,也只能使劲的安慰自己,在府上三太太对她有些照应,就当做还了三太太的情。
如此想来,如锦心里头才好了些,不过却没有阻止尔珠说话。
如果真的算起来,如锦今日给三太太的情,可抵得过三太太在府上对她的照顾,不仅如此,三太太还欠了她的。
谁都知道,今日得了凤阳长公主一句话,往后苏昔容及笄,不知会有多少人家踏破门槛的想去提亲。
如锦本就与这些夫人太太没交集,又没个引荐的,自然就感觉有些凄凉。便随意挑选了一个位置坐下,好在有丫鬟赶紧奉上茶和点心,想着好吃好喝的伺候着,又平白生什么别扭,便只端着茶喝了几口,偶尔听着几位夫人夸赞哪家孩子聪慧,哪家的又出了个秀才,又是哪家的闺女贤惠云云。
偶尔也有妇人与如锦搭讪,毕竟京城这么大,圈子也不小,除了那几户正得圣恩的,其余的大抵都不认识,只是聚在一起,便能说得起来罢了。
如锦虽然没有与这些夫人太太相处的经验,不过女人们坐在一起说的话题无非就是那几样。
有眼尖的夫人瞧见如锦腰上挂着的荷包别致精贵,便坐到如锦身边说道:“您这荷包我瞧着精致得很,这样的小物件老侯爷夫人最是喜欢。”
如锦瞧了瞧腰上随意挂着的荷包,不急不缓的解开,拿到手上。方才在身上觉得别致一格,现在被拿到眼前来,更是觉得精美。
如锦手上抬着荷包,说道:“在外头买的,值不得几个钱,若是喜欢,姐姐还请收下。”
妇人的妆容别致,看起来又比如锦年长,如锦便唤了一声姐姐。
方才妇人瞧着如锦年轻,又梳着发髻,便猜测是哪家新进的媳妇,听到如锦把荷包送给她,她的眼珠子亮堂了几分。
“如何使得,妹妹的心爱之物,我又怎能夺人所好。”妇人虽然拒绝,可目光却未曾从荷包上移开。
如锦就笑了,“也就是一个小小的荷包,姐姐若是不收下,我怎又敢称呼一声‘姐姐。’”
妇人也不再推辞,拿过荷包仔细的端详起来,荷包外头绣着一个金葫芦,黑色缎底,又陪着大红绣花。看起来不仅精致,还华贵得紧。
“我只以为这黑色和红色相配只有男子佩戴才好看,没想到女儿家佩戴起来,也同样婉约。”妇人一拿到荷包,便爱不释手。
如锦浅笑,捧起茶轻抿了一口,,目光中透着光亮。
“针脚细密实在,这绣法……倒是没有见过。”妇人又说道。
随后,妇人打开了荷包,只见荷包里头竟还绣着字样,仔细瞧着,竟是“富贵延年”这四个金色吉祥字。
妇人自认为见多识广,里头绣字的荷包也不是没见过,只是荷包里里外外,竟只有一层缎面。
再仔细一瞧,荷包正面和反面竟只有同一种针脚。
惊骇!这得需要多大的算计,才能计算出正面和反面的落针处,才能绣出葫芦和字的样子。
荷包里传来
如锦见目的达到,便说道:“可惜我身上只有这样一个荷包,也是巧了买下来。”
“京城哪家的绣娘有如此功底,竟一直藏着掖着。”妇人感叹。
“是个小店面,那掌柜的说以前在四川府开绣坊,生意做大了,便想着来京城。我也正巧是在绣坊开张的时候买的。”如锦说道。
“难怪我竟未曾听说过。”妇人恍然大悟。
不过让如锦有些失望,妇人并没有继续问那绣坊的名字和落脚处。让她颇有些失望。
妇人显然对刺绣很精通,见如锦能挑出这么好的荷包,便与如锦说了不少关于女红的事情,又说在京城那几家大绣庄里头的买不了满意的绣品,还不如自己绣的合心。
如锦便笑着说:“毕竟不是按照自己的心思绣,那些绣娘又怎会猜测得出自己的心意,自然就觉得不好。”
妇人觉得如锦说的有理,如锦本想与妇人聊些其他的,可见妇人一门心思研究那荷包,也就作罢。
暗道就算把这荷包拆了,也专研不出这绣品的绣法。
如锦却好意的提醒道:“那绣坊的绣娘是四川府的,我合计的,这绣法该是蜀绣的绣法,只是这缎面,却是杭州丝绸。”
“莫要糊弄我,我也见过蜀绣,虽说精致,却有一种粗犷,蜀绣哪里有这种绣法。”
如锦刚抬起的茶盏触碰到嘴唇却没有送入口中,看向妇人的眼中多了一层探究。
******
嘛,才写到寿宴,今天正好参加长辈的九十大寿,更新晚了点,不过依旧是三更,1W+字,不打折哦,亲O(n_n)O~
第八十三章 寿宴(三)【二更】
如锦的目光只在妇人的身上停留了一下便收回来,却听妇人说道:“就是不知道那家绣坊叫什么名字,位置在哪里,若是闲了,我倒是想去瞧瞧,指不定能买到几件称心如意物件。”
“呵呵……”如锦终究还是笑了笑,果然还是忍不住要打探绣坊的位置么!
她唇角微扬,说道:“我对京城不熟悉,虽然知道那画绢绣坊在什么地方,却也说不出个所以然来。”
如锦脸上带着些许懊恼。
妇人颇有些失望,不过依旧与如锦相谈甚欢。
“我夫家姓徐,娘家姓阮,外头的人都叫我一声徐太太,你虽与我初次见面,却亲如姐妹,我拿了你的礼,身上又没个送得出手的,也就堪堪把身上的一块翡翠送与你。”妇人虽没能从如锦身上打听出些有用的消息,不过面上依旧如刚认识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