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穿越战国:大秦霸业-第12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时天色将晚,远处是一片寂静的森林,环绕在碧波荡漾的池塘边。春天嫩绿的枝叶还没有浓密起来,围绕着由渭河引来的一泓碧波,宛如一抹绿色的薄烟,沾染着湿气,越发地婀娜起来。这时,斜阳如血,新翠欲滴,好一卷天然的瑰丽画卷,使人情不自禁地想要屏住呼吸,生恐微弱的呼吸惊碎了如诗的美景。
张启被眼前惊人的美景深深地醉倒了,不由连连叹息,如此将自然与人工和谐地糅在一起,实在可见这时的园林已经从理念上超过了后世那些矫揉造作的所谓美景。
沉醉在眼前惊人美景中的张启,情不自禁地感叹道:“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果真是天上人间啊!”他虽然知道这词的原意,却感到字面上的意义似乎更加与眼前的美景贴切,这才一时忘情地脱口而出。
旁边随来的成泰闻言双目一亮,正自琢磨这“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间”,越觉此句精妙之处远胜宫廷乐府,细腻而感人。
正当成泰吃惊于这样美妙的句子出自这一向不学无术的秦二世口中,有些大感意外的时候,只听林中忽然传来一声幽幽的叹息:“好一个‘天上人间’!景美,这词句更美啊。” 
  
第十章 明枪暗箭(4)
张启闻言,微微一惊,想不到这时的林中竟然也会有人和自己一样在看夕阳美景,忍不住点头道:“‘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想不到有人也和朕一样贪恋这片时繁华。”
那幽幽的叹息声微微一顿,再次轻叹道:“可惜光阴似箭,美好的东西总是分外短暂!”
话音未落,一个窈窕的身影从如烟的林间袅袅而出,张启举目望去,却正是数日未见的赵嫣,她这时身穿月白色深衣,配上淡淡的绿色深衣领,头上的一支白色兰花玉簪,将白皙的肌肤衬得愈发娇嫩欲滴。
看到是张启,赵嫣微微一惊,急忙迎上前去,低声道:“赵嫣不知陛下在此,请陛下恕罪!”
张启被这清脆动人的声音一惊,清醒了过来,急忙点头干笑道:“没什么,不知者不为罪,赵姑娘在这里欣赏美景,是朕来得突兀了。”
赵嫣没有想到张启竟如此客气,一时竟忘了行礼,只是惊讶地抬眼向那张英俊面庞上望去,这才发觉半月未见,原本灰暗的脸上竟多了几分少见的健康肤色,单薄的身形也似乎强壮起来,尤其动人的是他眼中那从未见过的洒脱,这种平视的目光,全没有高高在上的帝王应有的威严,却更加叫人怦然心动。
感到自己双颊微微有些发烫的赵嫣,不敢再看张启那动人的双眸,嗫嚅道:“赵嫣惊扰了圣驾,怎敢当陛下如此客气。”
回头望了一眼早已远远退开的成泰,张启放松地望着天边即将隐退的夕阳,慨然摇头道:“能欣赏到如此美景,能得赵姑娘如此佳人相伴,实在是朕的福气才对,何来惊驾之说。赵姑娘不需如此小心。”
他小心地望着赵嫣那绝世容颜,心中感叹,如此佳人,必要展开手段追求到手才是男儿本色!思忖之间,只见赵嫣那绝美的玉容上倏地闪过一抹淡淡的红晕,仿佛雨露之后娇艳的春色,便觉胸中微微一窒,好半天才缓过劲儿来。
赵嫣被人如此盯着,早已习以为常,并不觉得奇怪,只是看到张启迷醉的神情一闪即逝这才微感惊讶起来,想不到这一向喜好女色的皇帝竟有如此定力,不由感到了一阵从未有过的惧意。
看到赵嫣脸色忽明忽暗,张启以为她被自己这样盯着看心中慌乱,于是恋恋不舍地收回目光,暗忖道:“放着这样的美人不上,自己莫非太过小心了?”
思忖之间,只听赵嫣柔声道:“陛下,天色不早,寒气上来恐伤身体,赵嫣送陛下回宫吧。”
张启看着她有些僵硬的娇躯,知道这美人已经对自己大有好感,不再像从前那样排斥自己,心中暗暗高兴,却微微摇头道:“赵姑娘无需客气,朕并非孤身一人,倒是姑娘,应当小心身体才是。”
赵嫣闻言娇躯微微一颤,才盈盈地拜倒在地,娇声道:“赵嫣恭送皇上!” 
  
第十一章 风雨欲来(1)
秦二世元年,七月。
狂风暴雨摇撼着庞大的阿房宫,雷鸣夹杂着闪电从漆黑的云层中滚滚而下。瓢泼大雨从天空疯狂地倾泻下来,暴雨将大殿上的瓦片砸得噼啪乱响。大殿的屋檐下一层厚厚的雨帘挡住了每一个人的视线,整个阿房宫在蒸腾的水雾中,迷茫一片。天与地仿佛连成了一体,看不清楚哪里是天,哪里是地。忽然一声惊雷陡地劈空而来,炸响在大殿上空,吓得殿内的内侍面无人色浑身发抖,又不敢擅离职守,只是面无人色地跪倒在地上。
张启站在大殿的门口,向外极目望去,四周水气朦胧,根本看不清任何东西。他身上的衣服此刻几乎都被飞溅的水气洇湿了,两名随身服侍的内侍匆匆将一件布斗篷拿来,准备披在张启身上。
张启苦笑一声,抬手挥退了他们,任由身上的衣服被雨水湿透。望着迷蒙一片的天地,他焦急地搜索着记忆深处有关这段历史的记载。可惜,由于对历史的陌生,他模糊地知道,似乎过不了多久就要发生农民起义了,随着这一天的到来,大秦的命运和自己的命运也将走上一条不归之路。
忽然,一个清脆的声音忽然从身后传来:“陛下,外面雨大,小心着凉,还是回殿内来吧。”
张启这才发觉,赵嫣正捧着刚刚炖好的热汤款款而来,由于外面的雨声将她的脚步声掩去,张启一点都没有发觉她的到来,不觉惊讶道:“想不到这样的大雨,赵姑娘竟然还来给朕送补汤。”
自从在上林苑的那次偶遇,赵嫣对张启似乎不再像从前那般冷淡,态度开始在不知不觉中渐渐软化。尤其是最近这几天,眼看成泰的训练逐渐成熟,张启一面要避开宫内赵高的耳目,一面又要不着痕迹地逼迫李斯与赵高正面冲突,自己好坐收渔人之利,同时还要担心咸阳宫中的皇后,忙乱中又要制造夜夜笙歌的假象,差点累的吐血。赵嫣看在眼里,每天总是炖煮补品准时送到张启的寝殿内。两人之间虽然再没有肌肤之亲,却更加感到一种温暖在彼此心底慢慢滋生。
赵嫣默默地看了一眼张启,轻轻将热气腾腾的补汤放在小几上,却并没有退下。只是跪坐在小几前,开始帮张启整理堆放在御座周围一卷卷的奏折。
这时代,纸张尚未出现,所有的奏章都是写在一卷卷沉重的竹简上,翻阅起来相当费力,往往一天的奏章便重达几十公斤,这还是张启并不主理朝政,赵高只是把一些挑拣后的奏章送到寝殿内供张启批阅,即便是这样张启仍感到不小的压力。看来,明君果然不是那么好做的,只是批阅奏章便如此累人,可想一旦亲自主政,辛劳绝非一般。
思忖之间,外面的暴雨愈加疯狂起来,震耳欲聋的雷声从低低的云层中滚滚而下,掩盖住了大殿中的所有声音,所有的人都被这大雨搅得心神不宁,仿佛都隐隐感到这样的大雨似乎在预示着什么,压抑的感觉越发把本来就沉闷的气氛弄得更加阴郁起来。
半晌,赵嫣小心地看了一眼呆立在大殿门口的张启,向他身边神色焦急的内侍点了点头,示意那内侍不要着急,这才轻轻走上去,柔声道:“陛下还是先把汤喝了,过会凉了……”
他应了一声,正要转身,忽然听到一阵悠扬的钟声穿透轰鸣的雨声,隐隐地传来,张启正在凝神细听这忽然响起的钟声,只见周围的内侍和宫女同时脸色一变,骇然地向自己望来。
张启正在为这忽如其来的钟声感到惊讶,看到大家的反应,虎躯不由微微一震,转头向脸色苍白的赵嫣道:“赵姑娘,这钟声是什么意思?你们……”
他话音未落,只听赵嫣沉重地跪在地上颤声道:“陛下,景阳钟一响,必定有大事发生,请陛下立刻更衣上殿。”
赵嫣说完,立刻示意随身的内侍为张启迅速换下已经湿透的外衣,穿上大朝时的冕服。刚刚换好衣服,只听殿外如注的大雨中,一名浑身湿透的内监飞奔进殿,高声急奏道:“陛下,百官已经到朝天殿候驾,府令大人亦已赶往朝天殿,请陛下火速前往。” 
  
第十一章 风雨欲来(2)
张启一边匆匆换上华丽而繁琐的冕服,一边暗暗皱眉。这次事件莫非便是历史上有名的陈胜吴广农民起义?记得上学时老师总是强调这次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农民起义,具体时间自己倒不记得了,只是依稀记得是因为大雨阻断行程,这才导致了陈胜吴广为躲避刑罚揭竿而起,联想到今天这场前所未有的暴雨,一颗心愈加沉重起来。他心中不禁一悸,看样子历史依旧在按照它的轨迹前进,并没有出现任何偏差,莫非自己的一番努力竟要付之东流?
看到他神色沉痛,赵嫣以为他是在为景阳钟忽然响起而担心,不由低叹一声安慰道:“陛下,说不定是百官因陛下久不上朝,这才做出被逼无奈之举,请陛下无须太过担心。”
张启苦笑一声,勉强点头道:“请赵姑娘不用担心,朕不过一介昏君,难得群臣如此看重,必定不会叫他们失望的。”
赵嫣闻言娇躯微微一颤,仰起俏脸向张启望去,正好和张启那慑人的目光相遇,只觉那目光中似乎包含着一种她从未见过的悲怆和痛苦。看到这样的目光竟出现在一个以荒淫而闻名的昏君身上,心底深处那最柔软的地方被狠狠地揪动了一下。
这心底的悸动让赵嫣情不自禁地感到一阵无力,想要再说什么,却又不知该从何说起。只好默默地注视着张启匆匆起驾向朝天殿赶去。
当张启坐着华丽的三十六人抬着的软舆来到朝天殿的时候,大殿中已经挤满了数百名品阶不同的文武百官。有的脸色沉重,神色阴郁;有的慌张失措地盯着空荡荡的御座;有的在低声地议论着什么;有的脸色凝重一语不发地站在自己的位置上,焦急地等着张启的到来。
“皇上驾到!”随着内侍那微微有些尖细的声音在大殿中响起,大殿登时沉寂下来,百官同时整齐地跪在地上高呼道:“万岁!”
张启勉强控制住怦怦直跳的心脏,竭力平静地在御座上端然坐下,从容地挥手道:“众卿不必多礼,都坐吧。”
这时代由于封建礼制尚未健全,朝会时上卿以上官员以及诸侯都可以坐着谈论国家大事,不用像后世那般毕恭毕敬地站着上朝。
张启刚刚在御榻上坐下,只见坐在自己左侧第一名身穿黑色深衣,大约五十岁上下,须发花白的老臣,昂然起身道:“陛下,老臣今日无奈之下敲响景阳钟,迫使陛下上朝,实在情非得已。陈胜吴广等一伙乱匪,揭竿造反,聚众二十余万,日前已经进军戏阳,逼近函谷关,距离咸阳已经不足百里,不用五日便可直抵咸阳!”
“果然是陈胜吴广起义了!”张启被这意料之中的消息惊得浑身一震,正要张口,殿外忽然传来一阵雷鸣,滚滚巨雷仿佛要将殿顶掀翻一般,大殿高大的穹顶也被震得摇晃起来。
望着大殿中惶急的文武百官,张启勉强定了定神这才向那老臣道:“爱卿是……”
那老人脸色一变,沉声道:“老臣右丞相冯去疾,陛下夜夜笙歌,想不到竟将老臣忘在了脑后!”
他话音刚落,只听赵高阴森森地冷笑道:“皇上日理万机,操劳国事,偶尔游戏一次有何不可,老丞相竟敢妄言陛下行止,当真是大逆不道,其罪当诛!”
说毕,快步来到丹墀下,伏身跪倒在地,痛声道:“陛下,冯去疾身为右丞相竟敢妄言陛下,实在不是人臣之道,请陛下严惩!否则,朝纲之上何来威严,陛下的威仪也将难以保全!”
冯去疾气得浑身发抖,指着赵高厉声骂道:“你这无耻阉奴,竟敢诬陷大臣,我……我冯去疾身为大秦宰相,直言进谏乃是当然之责,岂是你一个阉奴能够知道的。呸!”
这时,一名身穿绿色深衣的中年人起身道:“今日事态紧急,右丞相忧心于国事,这才一时失言,请陛下念在右丞相往日之功的份上开恩!”
旁边一名头戴高冠、瘦长脸上留着两撇小胡须的家伙却上前道:“府令所言极是,冯丞相身为百官之首,却如此罔顾君臣之礼,实在是不把陛下放在眼里!” 
  
第十一章 风雨欲来(3)
冯去疾知道,眼前这二世皇帝一向残暴好色,眼看朝中正直的大臣已经尽遭毒手,他也早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闻言当真是悲痛万分。遥想始皇在世,大秦何等威风,如今不到一年,竟连几个小小匪寇都敢直接打上秦都,这真令冯去疾痛心疾首。他也懒得去辩解,只是强忍怒气,冷冷地道:“贼寇不到五日便将攻入咸阳,不知府令有何对策,老夫年迈昏聩,倒是请教府令了!”
赵高冷笑一声道:“大秦雄兵百万,不过区区几名贼寇,有何可惧?你们如此小题大做,不知是何居心!”
张启看着神情悲痛的冯去疾,长叹一声道:“众位爱卿不要再吵了,冯丞相一心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