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53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讲到这里陆政东一笑道:

“我们国家大部分农村主要自给自足的经济,传统农业受到进口的初级农产品的冲击并不太大,因为进口的初级农产品再怎么便宜,广大农民也不会买粮食吃,他们生产的农产品主要是自家食用,其余才是用来交换的,这与完全以交换为目的而生产的农户有很大不同。我们有七八亿的农民,这就是保障了农业的基础。主导农业入关谈判的主要是美国,其实美国人也是没完全摸清我们国家的国情”

下面的人也是微微一笑,美国不但是世界上最发达的工业国家,也是作为发达的农业国家,在农产品的问题上双方是较量了多个回合,最后双方是各有所得,各有所失。

“入世以后,真正的挑战来自于外国农副产品的深加工及现代流通业,它们对整个农业产业体系的影响是巨大的。目前,发达国家的农产品加工产值大多为农业的三倍多,而我国还不到百分之八十,发达国家加工食品占食物消费总量的八成,我国却不到三成。

改革开放以来,发达国家进入我国市场的大多是附加值高的制成品,如植物油、食品等,它们解决了农产品易腐烂,不易储藏和运输的问题,将种植业、加工业与流通业融为一体,将科技、文化、管理融为一体,在占领我们国家市场的同时,稳定地赚取高额利润。更值得注意的是,外国资本的农产品加工业与流通业利用WTO进入我国并站稳脚跟后,会逐步垄断我国的农产品加工、流通及相关领域,使我国农业的相当部分成为单纯的原料生产基地。

这才是最令人担心的。要应对这个,那就改革现行农业管理体制国外许多国家农业的生产、加工、流通、外贸实行一体化的行政管理体制,很适应市场经济要求。我国可借鉴其他国家经验,建立一个对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业生产、农产品流通和农产品国际贸易统管的强有力的政府机构。这个机构可以是由多部门联合成立的协调机构,它应有宏观决策的权威性和协调职能,拥有必要的调控手段,真正能够对农产品的生产、流通、进出口贸易实施有效的宏观调控,并研究决定有关加入WTO后农业的重大决策。

其次是要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迎接‘入世’挑战应当是农民自己进行农业产业化经营。农业产业化经营,就是以国内外市场为导向,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以农业资源开发为基础,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的主导产业、产品,按照产供销、种养加、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原则,实行多层次、多形式、多元化的优化组合,发展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形成区域化经营、社会化服务、企业化管理,从而实现农业产业的整体规模效益。这是在保持千家万户农民家庭经营的基础上,由能人、大户起步,或者直接以农产品加工、销售企业或公司牵头,来形成企业、合作组织等龙头组织带动农户的局面。一般地讲,这些龙头组织市场开拓能力强,资金力量雄厚,有较强的科研开发能力,防范与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比农户单干强得多。

这些龙头组织把农民组织起来,收购农民生产的农副产品,再进行加工、销售,使生产、加工、流通结合在一起;并且由于企业的加工生产活动需要工人,可以就近吸收当地的闲置农村劳动力,因此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缩小城乡差距。

‘入世’以后,我国农业只有走产业化经营的道路,才能在与外国资本的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从政府角度讲,要制定优惠政策,例如鼓励农民结成互助组,搞好出口退税工作,给予有一定规模的龙头企业外贸经营权,向企业提供国内外市场农产品供给、需求、价格变动趋势的信息等,鼓励农业产业化的发展。

除了这两点,还需要改革农产品流通体制,完善农业市场体系。

‘入世’后,我国现有农产品流通体制将受到冲击,国有商业企业对某些农产品垄断经营的局面将被打破。要加大国有商业企业改革的力度,在政策上鼓励和支持非国有商业企业的发展,通过多种经济成分的公平竞争,使农产品的市场定价原则能得以普遍施行。对粮食市场,政策应从全面管理转向以储备调控为主,逐步拓展粮食流通渠道,要不断提高完善农产品市场体系,促进各级各类市场的配套发育,特别要重视发展农产品批发市场、期货市场和特色农产品专营市场。要加强农业信息网络建设,建立农产品生产、供求、价格变动的预测预报系统,及时提供国内国际农产品市场信息,分析和预测市场变动趋势,为生产者和消费者服务,为各级政府科学指导农业发展服务。要加强对农民和农业企业WTO知识尤其是有关《农业协议》基本内容与规则的学习与教育,提高参与国际市场的意识和竞争能力,在新形势下赢得新的突破。

要改革完善农业科技开发体制,加快农业科技创新的步伐。

提高农业的科技含量、增强科技开发能力是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能力的重要内涵。一要着眼于农业国际竞争力和国家竞争力的要求,彻底改革我国现行的农业科技体制和运行机制,立足于产业经济效益、自主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提高,围绕产业发展建设国家农业科技创新体系。二要依靠科技进步使农业和农村经济不断跃上新台阶,把科技进步摆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优先地位,把农业科技特别是发展高新技术,摆在科技工作的突出位置,推动传统农业向高产、优质、高效的现代农业转变。农业科技开发应从四个方面入手:第一,增加农业科技投入,支持农业科技进步,组织实施国家和行业科技攻关计划,力争在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中带有全局性、关键性的重大课题上取得更大的突破。第二,加强农业科技的基础性研究,不断增强农业发展的后劲。第三,大力发展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加快实现科技产业化的步伐,实行教育、推广、加工、生产一体化,提高科技成果的转化率。第四,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和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自我发展能力

而乌拉圭回合达成的农业协议尽管要求取消非关税措施,降低农产品关税水平,但这种开放的过程是逐步的、循序渐进的。如发展中国家的过渡期是十年,要求发展中国家在零四年前,农业保护标准达到发达国家九五年的保护量。而且,还规定了一系列如‘特殊保障条款’等保障措施。根据中美协议的内容,我国对外承诺取消农产品非关税措施,对农产品进口采取约束关税方式,对重要农产品,如小麦、玉米、棉花等大批商品实行关税配额管理,即对进口确定一定的配额量,对配额内产品进口征收低关税,配额外产品进口征收高关税。关税配额管理制度,实际上是WTO允许存在的进口保护过渡性措施,其实质仍然是一种非关税措施。

关税配额谈判中所承诺的准入量实际上指的是市场准入机会,而不是最低购买义务。关于关税配额准入量的执行,WTO也无任何强制性要求,其他成员亦无权要求该成员必须完成所承诺的配额准入量。从关税配额管理制度实际执行的情况看,许多成员并未完成其承诺的配额准入量。同时,可以采取农产品协议规定的‘绿箱政策’,即采取农业科研、植保、基建等投资,粮食安全储备,作物保险,自然灾害救济,以及区域开发等措施,合法地保护和支持农业的发展。我国应采取这一政策来保护和发展我国农业”

“今天我主要不是谈农业,只是在务虚的层面上谈,所以农业的问题也就不展开,总的来说在应对上,不管是那类微企业产业,都要用科技,管理,自主创新,优化调整结构,增加研发投入,提高产品质量,规模效应,全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坚持走出去和引进来相结合的手段,这是应该企业挑战的最主要的手段。

而真正要接受挑战的,在我看来不单单是业,更是各级政府。

国家的各级政府多数仍在延续计划经济的管理模式,在经济领域中采取的是指挥型的管理,而不是服务型的管理,而这种管理在WTO中很容易被外国人抓到把柄,一旦被抓住就会非常不利。WTO有许多规则很至关重要,如市场准入规则、关税减让规则、最惠国待遇规则、国民待遇规则、关税壁垒规则、贸易壁垒规则等等。如果政府是指挥性的,就很可能违反WTO的规则。比如说,政府来决定进口什么,不进口什么,比如政府决定只采购本国产品强制性的把他国产品排除在外,就很有可能被认定是贸易壁垒,遭到报复。因此政府对WTO的规则要加以认真的研究。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讲,入世对于政府的改变也是一种倒逼手段,形势逼着你不能不该,不得不该。”

陆政东补充说道,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不仅仅是为了加入WTO,对于政府的高效廉政建设、科学决策、法制建设及适应市场经济的高效运转也具有重要的意义。

围绕加入WTO和市场经济的要求以及政府的自身建设,实现政府职能的转变,转变政府职能的途径是改革。

而在政府的改革上,要该管的要管,该服务的要服务,现在的政府很大程度上从来就只是把自己当成一个管理者,现在群众对政府意见最大的一点就是部门林立,部门之间争权夺利,给老百姓造成极大的不便,最终耽误的是生产力的发展。

这就需要改革在经济领域的审批制,在经济领域,审批得越多,效率就越低,不正之风滋长的土壤就越广阔,而且还会做出不正确的决定。

因此需要减少一些不必要的环节审批,把标准公之于众,让自然人依法自我审批,政府部门实行监督。

建立公开制度。包括在政府决策的过程中,要让群众听政,政策制定后也要听取和吸纳群众的意见后才能实施。

“只要我们做得够好,狼来了也并不可怕,相反,我们国家制造的价廉物美的产品便会走向全世界,风靡全球我相信我们国家一定会做得很好,也许两三年我们见面的时候,就可以看到,那时候是别人大叫狼来了,让我们头痛”

在台下的一片轻轻的笑声之中,陆政东结束了他在这特殊的讲台上的讲座。

他往讲台上一站,根本不用看稿,娓娓道来一个半小时过去了,由于经过给中央领导讲课的锻炼,一分钟不多,一分钟不少。

陆政东出门之后,同班的文化部副部长杨伟山就笑着对他道:“这一堂课,让我们这些‘外行’了解了不少WTO的知识,受益匪浅。”

一边的江东省宣传部部长林启南也招呼着:

“要不晚上一起坐坐,我们也好多多请益,这叫近水楼台先得月?”

林启南是孙伟阳提拔起来的人,也算是和他一条线上的人。

杨伟山含笑摇摇头,“老喽,脑筋不好使。晚上继续作我的寒窗书生,研究点东西,不然到时候怎么做课题啊。你们去,你们去。”

陆政东和林启南都笑:

“杨部长太谦虚吧。”

前几天林启南就约陆政东出去吃饭。

在党校出去吃饭还是允许的,事实上党校周围也和很多学校一样,有不少吃饭的地方,只要在规定的时间回校即可。

但刚刚开学,陆政东觉得还是在党校招待所用餐为好,所以没答应。

今天是周末,倒也用不着推辞,因为他们就跟住校生一样,周一至周五必须在学校,周末家在京城的可以回家。

周末家在京城的可以回家。而其他家不在京城的,也可以回工作所在地处理一些事务,只要上课前必须赶回就行。

三个人正说着话,看到同班的党支部书记杨立明正和匆匆而来的秘书低声谈论着什么。

杨立明是云雾市市长,新晋的直辖市,实际上作为新晋的直辖市,眼下的地位很不高,不但无法和传统的三大直辖市的市长相提并论,就是和很多普通省份的省长相比,也排在后面,但在这一期省部班,他是唯一的正部级,独一份,这个支部书记也就责无旁贷了。

而其他不少都是候补委员,所以陆政东在这里还是属于小字辈。

杨立明看到他俩过来,也就笑着点点头,陆政东和林启南都同他握手聊了两句,走地远了,林启南回头看了杨立明的秘书几眼,微笑道:“看来当正职也真是不好当啊。”

陆政东笑笑,没有说话,没有万不得已的急事,一般秘书不会进到里面来的,而这样的急事多半都是急迫的坏事,所以林启南才会有这么一说。

大家都各自找各自的车,进修班的外地干部,大多暂时调用驻京办用车,陆政东虽然自己有车,但为了不显得独行特立,也就没有用自己的车,也是用的驻京办的。

一辆黑色奥迪就是安新驻京办配备的车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