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5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受都很深刻。

有些事务性质的工作还好说,毕竟有现成的规章制度和政策法规摆在那儿,但你若是想要改变一些,突破一些,那就会感觉到束缚在你身上的条各款款是多么的很重。

改变而不是改革,也就是对一些小的事情做一些改进,这都很难,而想要对某些重大事情进行改革,那难度不亚于三大战役。

陆政东不想在西部办里庸庸碌碌的混上两三年,有这样的机会他确确实实希望能够在改变西部贫穷落后的现状尽一份力,无论是特色产业的发展,还是其他产业的布局,或者是如何推进整合经济结构,他都很想推动其按照一种更为正确和科学的路子发展,尽可能的少走弯路,但是他深刻感受到了自己想要做的每一件事情,想要走的每一步都是这样艰难扑面而来的重重阻力,如果不能很好的推动,最后有可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西部办这样的机构说起来就像古代的中书省,密枢院,但实际上想要总揽全局,挥洒自如,却根本就不是那么回事,别说一个西部办的副主任,就算是决策层,想要改变一些现有的格局,推动政府自身的改革,那等于是革自己人的命,在很多问题上一样受到来自各方的掣肘,其难度可想而知。

虽然现在的各种利益群体还没有经过发展十余年之后的利益群体那么强大,但其威力依然无时不刻从多角度的展示出来,外人只能是管中窥豹见其一二,真正能体会到个中滋味的只有身在其中的人了。

陆政东其实也多少揣摩到西部办领导的一些心思,大家都是各自分管自己的一摊,通常情况下不越界,当然肯定也不愿意别人越界,大家井水不犯河水,而相互之间的关系,由于这样的分工性质和相互之间各自的关系也很难有进一步的私交,而杨主任的心思就更微妙一些,虽然到了这样的层次,功劳不是归于正职身上,而是主要归在分管领导上,但出了成绩,他脸上也有光,所以他想做事,只要不是太过杨主任也就是默认,当然,既然出了成绩归在分管领导身上,那么出了问题,责任肯定也是副职来担。

有时候陆政东也不禁想,走自己的路,让别人说去吧,但是也只能是想想而已,官场注定就不是我行我素者呆的地方,这要是这样不管不顾,那肯定有许多人断你的路,那就不是走自己的路了,而是没路可走了。

在部委就像生活在红楼梦里的贾府,婆婆太多,规矩太多,方方面面的牵扯太多,相互之间都有一种本能的防范心理,所以你想要做事就必须地要在改变和利益相关者之间拿捏好分寸,得想办法把对于自己工作不利的阻力变小,把对自己有利的合力变大,得协调,得会把事情理顺理清,润物细无声的进行着改变,这是一种境界,陆政东也努力的想向这方面去努力。

这就需要极高的政治智慧和政治素养,这也正是为什么讲,到了这个层面的人才真正算得上是搞政治的人。

第195章投奔

京城湖耘省驻京办的宾馆里,几个人正在交谈着,言谈间不知不觉就把话题转到了经济工作巡视制度问题上来,云江明微微一笑,这些人大概都不知道经济工作巡视制度的始作俑者就会出现在这里。

“江明啊,这是等名扬部长么?”

问话的是一位中年男子,普通话的口音很重,一听应该是中部地区的人。

“不,名扬部长下去调研去了,回来不了,还有一位客人,马上就到”

云江明笑笑。

“哦”

男子怔了一怔,征求意见般的问道:

“需不需要我去门口接一接”

“不用那么客气,来的是我的外侄,刚调回京里工作几个月,我这么久也没有回京,还没有见到他呢”

云江明摇摇头:

“也该到了,他这个人一向都很守时”

“现在京城时不时的就堵车,尤其是下班时间,就更不好说”

站在一边的驻京办主任姚志春说道:

“江书记,您这位外侄在那儿高就啊?”

“原来在安新,现在在”

云江明话音刚落,门已经被推了开来。

推门进来的是陆政东,他也不知道小舅葫芦里卖的是什么药,有什么事情不能在家里说,而是到这样的地方。

“小舅,不好意思,来晚了。”

让长辈坐等他让他怎么都有点过意不去。

云江明笑着起身,上下打量了一下陆政东才道:“气色不错嘛,我还以为你忙得昏天黑地的呢”

说着又对屋里的其他两人一笑道:

“来,政东,我给你介绍一下,这是我们湖耘省副省长焦锡林,这一位是省人大的秘书长周若刚,这是陆政东,西部办副主任,有人不是讲纪委的工作不利于经济发展吗,我今天就做做这方面的工作”

云江明这句话就让刚刚站起身来的两位都被震得不轻,西部办副主任?这就是那个从安新市委书记调任西部办的陆政东,就是眼前这个看样子也就而立之年的样子,有没有搞错?

惊诧之余两人立即就反应过来,热情的迎上前来:“幸会,幸会,陆主任,早就听说你的大名,没想到是如此年轻,刚才说起你,我们一时间都没有反应过来,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焦锡林显得比较外露一些,周若刚却是含笑站在一旁,不多言不多语,当然这样的表现也和两人的位置有关系,焦锡林应该在湖耘省不算太得志,而周若刚就更不用说了,省人大的秘书长影响力可想而知。

陆政东很清楚,云江明因为年纪关系,因为云江华的关系,仕途的上升空间已经基本上是没有了,但这不表示他不能有所作为,从他这些轻松写意的神情,陆政东知道小舅在湖耘还是挺不错的。

当然这和湖耘从外地调入的主要领导有很大关系,湖耘和贝湖两省历来本土力量都盘根错节而又排外,这也是高层最为不愿意见到的。

所以对湖耘也盯得很紧,一方面既要发展经济,另一方面又不得不对湖耘本土整肃,云江明就是在这种背景下调入湖耘的。

现在高层对湖耘干部多是采取交叉任职的方式来化解消融,省级干部尤其是常委中外地交流来任职占据了相当大的比例,这也是高层发现贝湖有些苗头不对头之后采取的一系列措施。

从今天的表现看来,小舅应该是在湖耘已经站稳了脚跟,眼前这位焦锡林副省长和省委办公厅主任周若刚想来应该还是有很强的能力,不然云江明能够让这两人和自己见面,而且并不避讳自己和他之间的关系,就足以说明一切了。

他这个小舅性格一直都是谨慎沉稳,他能在这两人面前很坦然的介绍自己,也就意味着这两人是绝对值得信任的,而且也有能力成为他的助力。

正因为两手都要抓要想将湖耘社会经济展重新带入正常轨道并实现增长,也是摆在湖耘主要领导面前的一大难题,能够在这方面提出一些好建议,好点子,甚至有所建树,必然会对他们的发展更有裨益。

陆政东看到云江明为了他如此殚心竭虑,想想之前他还因为在部委里面面临一些阻力而有点愁绪,不由有点赫然。

很多事情不是大家想不到看不到,而是不愿意去冒这份风险,不愿意去触动部分利益群体的利益,总希望能够拖到无法再拖下去时候再来,但是有些事情却是越早动手越有利,真正拖到后边,就会失去很多本该可以获得的机会,或者付出更大的改进改正成本。

做事就要得罪人,关键在于你得罪的是绝大部分人还是一少部分人,而且做事的人有没有这个勇气和决心,有没有这个能力和魄力做下去,如果你做得到,那就没什么好犹豫的,不做,你反而会感到遗憾,也会让人看轻。

陆政东想了一想,其实他做的一切都有人看得到,如果真的做得不妥,自然有人会来纠正,既然现在没有人来,那就没有必要太过于瞻前顾后。

其实坐在这个位置上就是领导的一种考量,他毕竟人年轻,如果没冲劲,如果太过瞻前顾后其实结果肯定不好,其实想要做事并没有年纪之分,有没有政治智慧也不在年纪大小,想通这一点,陆政东也就释然了,和几人就谈笑风生起来。

“陆主任将信息产业作为安新的一号工程应该来说是很有前瞻性的。这能想到的人不是没有,但是想到抓产业落到实处不易,毕竟信息工程要靠一批骨干IT企业来支撑。现在安新已经有大批国内IT行业的企业进驻,而且最近全球著名的英特也宣布投资三点七亿美元在安新高新园区建立一座芯片封装测试厂,这样大笔的外资投资在我们中部是开创了先河,而这样的世界巨头的进驻会让供应链各环节发生连锁反应。直接或间接带动更多的相关企业布局安新,前人栽树后人乘凉,陆主任开拓的安新信息工程计划,为如今的安新开拓出一个支柱产业,可以说是为安新发展增加了一条腿”

陆政东原本对于焦锡林的能力多少还是打了点问号的,这番话让他刮目相看,小舅既然没告诉他焦锡林、周若刚关于他的事情,焦锡林肯定是没有专门的准备过,而且在很多人眼里互联网行业的重新崛起还不明确,焦锡林不像他能未卜先知,知道今后一个发展大势,能够看到这么远,确实让陆政东一下就有了兴趣。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安新原来的节奏慢,得过且过,陆主任到安新之后之后提出一些新思路,而这些思路把家的积极性都调动了起来”

一边的周若刚也说道。

从谈话中陆政东看得出来,焦锡林和周若刚两人的性格迥异,风格完全不一样,焦锡林更侧重于在经济方面的能力,不过看得出来,有点锋芒毕露,估计也是因为这样的性格,才在湖耘被边缘化,而周若刚则更长于统筹和协调,不过想来这样一个人却被“协调”到人大当秘书长,肯定也是有些故事

陆政东摆摆手说道:

“安新的信息产业严格的说也就是一个机遇,主要是当时信息产业特别是互联网行业处于严冬,不然那些产业新贵也是瞧不上安新的。”

陆政东顿了一下说道:

“湖耘省的情况不大一样,湖耘是农业大省,在现代化农业还大有潜力可挖,对有些地方而言,包产到户对于所有的农村来讲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但随着形势的发展,有些地方继续单干也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比如在条件合适的地方完全可以把土地集中起来实行以土地流转为核心、公司+基地+农户的模式,或者农户出地、公司出种苗管理,按照效益分成等等方式实行农业产业化,以粮食产出吸引粮食加工企业实现农业工业化等等,这些都是可以做的,对于农业大省而言,作为最基础的产业同样是大有作为的”

陆政东对于动不动就拿农业大省作为落后的理由是很不以为然的,农业大省在某种程度上是对发展有影响,但农业资源就不是资源,农业产业就不是产业?

还有湖耘省得旅游资源其实也挺丰富,不过湖耘和同样旅游资源丰富的邻省相比,硬软件落后人家不是一点点,景区管理混乱,宰客问题严重,以至于在两会上记者很尖锐的提出这个这个问题,让湖耘省主要领导都下不来台。

其后经过一段时间的整治,但只是治标不治本,宰客、乱收费等等乱像没多久就死灰复燃。

只要是资源只要是产业就有发展和提高的可能和空间,关键一点还是要如何充分利用好,而且这两项要是能够有所作为,对于GDP的贡献也还是不小的,更重要的是这两项产业能够有所作为,能够惠及更多的百姓,只有先运用好这些资源,才谈得上其他。而之前湖耘却是本末倒置,脱离了农业大省的实际,一味的强调发展二三产业,如果农业大省不能成为农业强省,人均GDP和人均收入这一块怎么上一个大台阶?

由于是这样一种关系,陆政东也好,焦锡林和周若刚也好,也就没有太多的客套之词,谈得很是透切,三个人在很多观点和看法也有很多共同点,还有云江明的穿针引线,所以谈得很投机

第196章渐入佳境

“宁和,这段时间很忙么?怎么这么久也没见你说休假的事儿,不是约好大家一块放松放松么?”

曾怀安斜靠在沙发上,品了一口杯中笑着道。

“这段时间怕是不行,太忙了,这陆政东来了还真是折腾人,大家就没有安生过,先前巡查了一些省市和央企陆政东似乎是意犹未尽,现在很多地方不满,但是也只能忍着,这家伙现在是拿起鸡毛当令箭,谁现在都不敢招惹他”

孙宁和狠狠的将酒杯顿在吧台上,道:

“我给我们头说能不能请几天公休假,出去休息两天,他让我去找组长。我去找组长那不是找骂么?组长这两天心情也糟糕着呢”

“怎么?他和你们的陆主任也不对路?”

曾怀安心里一动,喻宁和这样的小角色他本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