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之政道风流-第57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副部级和正部级干部人事任免的权力在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委会,而不是书记处和中组部。中组部只有建议权。当然中组部也可以以部委委员会的名义划去建议名单上认为不合适的人选,但是如果是常委提出来,还是会讨论,当然不是提出来就要马上讨论,那属于临时动议干部了。但是只要提了出来,这个人选就会放在那里,等到有新的位置空出来,就会讨论。

按照党内惯例,中管干部中,副省级官员任免由政治局常委会审议、通过;正部省级官员则常委会讨论后,由政治局会议通过。

一般情况下,政治局会议每月一次,常委会一周召开一次会议,与国务院常务会议频次相同。若遇到特殊情况,常委会议日期可变动。

副部级的干部提拔任用需要经过常委研究通过,而正部级的干部则是需要政治局讨论通过,这也是集体领导的一种具体体现。

刘振强是预料到陆政东的事情是会有争议的,但是刘振强也没想到引起的波澜会这么大。

在政治局讨论人事任命之前,事先的沟通肯定是必要的,通常情况下,这样的人事任命都会在会议之前达成一些初步的结果最后拿到会上。

只是陆政东的事情在征求意见的时候就遇到了不小的阻力,反对者也很旗帜鲜明,认为陆政东还是需要再锻炼锻炼,让其在政治上更加成熟起来。

这一点是很厉害的一招,政治成熟这一条对于一个高级干部来说是必须具备的条件,但是从陆政东的年龄来说,恐怕很难说服人。

好在关于陆政东的争论并非一边倒,有强烈反对的,自然也就有旗帜鲜明支持的,这一点上陆政东在安新就、和西部办的工作为他赢得了不少分,而其中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因素,那就是云家的影响,也使得陆政东颇多裨益,云家有决策层中的人物,谁也无法忽略这一点。

只是分歧是显而易见的,常委中除了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和纪委工作的领导态度较为明朗。

两位分管经济工作的领导还是很欣赏陆政东的,只是欣赏并不一定就完全支持这样的人事变动,所以在肯定陆政东的同时,也并没有完全明了的表明态度。

至于其他几位常委,态度就更是让他都难以捉摸透,除此之外,其他委员的想法也更难以肯定,这还不算,最让他头痛的是云家那位老人一直也不给出态度。

“刘部长,魏部长请你到他办公室去一趟。”

秘书走进来,注意到刘振强陷入一种深深的思考之中,迟疑了一下才低声说道。

“嗯。”

刘振强点点头,魏金来找他估计也是为了陆政东的事情。?

刘振强猜得一点没错,刘振强为陆政东的事情头疼,部长魏金来同样对这个问题颇感棘手。

魏金来很清楚领导让他做出这样一个提议的意图是什么,这肯定是处于一种通盘考虑下的平衡结果。

只是连他也搞不清楚为什么领导会选择陆政东,不知道什么原因对陆政东的观感怎么会这么好,这让他很费解。毕竟就算是为了拉近云家,也不是没其他选择。

在他看来,这样做似乎显得有些操之过急了,作为领导所信任的人,他也委婉的提出了建议,只是领导似乎有其他考虑。

而至于领导是考虑到其他什么因素,他琢磨许久却是没有结果,领导的意图他无法揣摩透也必须得执行,那么去做好其他常委和委员的沟通协调工作,这本来也是他应该做的工作,应该是轻车熟路才对,只是这一次对于他来讲,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第214章转机

年龄是个问题,那么想要说服其他党内同志,就得在陆政东的工作情况上琢磨了,关于陆政东的工作情况部里边早就进行过认真摸底调查,材料很翔实,也很立体,就这些材料,只要见过的人一下就能勾勒出陆政东的工作能力。

说实话,魏金来对于陆政东在经济工作上的能力也是蛮佩服的,凡是陆政东工作过的地方,经济都有极大起色,不管是从曾经工作过的乡里,还是县里,以及市里都是如此,并一直能够得到保持和发展。

一时的起色算不得什么,而一直得到保持和发展,这就难能可贵。

就凭这一点,陆政东也是足以让人侧目,只是这些都改变不了。

陆政东的事情最终还是要拿到政治局会议上来定案,这是魏金来最不希望看到的,能够在会前通过部里边的充分协商沟通,就人选达成基本一致的意见,这样才是最佳选择,但是现在看来这个意图要落空了。

但他也还是需要作最后的努力,争取一下,他找刘振强来也是商议此事的,他希望刘振强能够通过一些渠道做做常委中负责经济工作领导的工作,要是能有一个很鲜明的态度,两大巨头能够支持,那么陆政东的事情上会讨论效果也会好得多

新年伊始,孙伟阳陪同总理在全省进行考察,这一次前来考察的阵容非常大,随同总理前来考察的有国家发改委主,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财政部部长,国土资源部部长,住建部部长,商务部长,国务院副秘书长、总理办公室主任,国务院副秘书长兼国办秘书一局局长,国研室副主任。

阵容之所以如此强大,这是因为这不仅仅是新年之后总理首次到地方进行考察调研经济运行情况,也是两会之前一次比较全面和系统的考察,是为即将召开的两会政府出台相关政策和措施的最重要的考察之一,到时候还将召开五省市经济形势座谈会。

不仅如此,更为重要的是,今年年底要召开三中全会,作为三中全会前的两会会有一些新理念新观点会在这其间提出,以便为三中全会推出的重大的理论和政策进行预热和吹风。

总理在考察完之后,对于省里的发展新规划纲要显得比较满意。

“伟阳,经过实地考察和听取你们的汇报,我也和国研室的几位同志聊了聊,在民生这一块上下了很大的功夫,你们的规划寂个人感觉是可行的,关键在于落实,我看到了你们省委省政府的基础工作做得很扎实,现在就是该昂扬奋斗,振兴的时候了,希望你们能够借助这样的战略机遇期,乘着这股东风扶摇直上,我希望几年之后,你们省的发展能够在上一个台阶。”

“感谢总理的关杯,我们绝不辜负总理的期望,一定牢记您的嘱托,让中央放心,让人民群众满意。”

孙伟阳紧走一步跟着总理略快的步伐,说道。

和前任风格截然不同的是总理性格要柔和得多,对于民生的关注度也高得多。

“全省局面不错,不过,作为和安新、深川相比,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我看安新提出的又好又快的发展思路是很不错的,多年来,我国经济发展中一直以‘快’为主,‘快’在‘好’之前。依据‘又快又好发展’要求,经济从九零年至去年年平均增速高达九点五以上,经济总量从九零年的全球第十一位上升到去年的第六位,而且按照这样的发展态势,今年超越前面两位应该是不存在问题的,这样的经济发展速度确实值得自豪,但多年来的‘粗放型’快速增长方式我们也为此付出了极大的代价。能源的高消耗以及由此造成的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问题。

落实科学发展观,在‘好’字上做文章已成为当务之急。

实现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关键要在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方面取得重大新进展,粗放型增长方式向集约型增长方式转变,资源消耗型发展向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发展转变,技术引进型发展向技术创新型发展转变,外需拉动型发展向内需主导型发展转变,投资拉动型增长向居民消费拉动型增长转变,倾斜型发展战略向均衡型发展战略转变,效率优先的分配模式向兼顾效率与公平的分配模式转变。

又好又快的发展要求在经济发展中把质量和效益放在突出位置,在注重质量和效益的基础上求得发展的速度。‘快’是对经济发展速度的强调,‘好’是对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的要求。

国务院也在就这方面的一些调研和规划,我希望你们能够先行一步,在这方面做出一些有益的尝试和探索。”

孙伟阳心中一震,没想到总理会谈及到这样核心的话题,这无疑是一个相当利好的消息。

科学发展在孙伟阳看来确实也是时候了,改革开放二十多年了,粗放式的发展带来的问题将会越来越多,发展成本也会越来越高,各种资源比如水、空气以及交通、环境资源都会日惭稀缺,这是关系到千秋万代的事情,中央确实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怎样来缓解和消除发展带来的各种越来越明显的弊端,早作打算,科学规划,统筹布局,否则越到后边要想来解决这些问题会越因难,付出的代价也会越大。

孙伟阳的意见让总理很满意,作为省委书记能够考虑到长远和全局,这才是一个合格的省委书记,也只有具备了这样深远的眼光和宽阔的胸襟,才足以胜任这副重担。

也正是因为孙伟阳有这样的全局观,他才会在五省市座谈会之前和孙伟阳谈这些,也是希望孙伟阳能够起到一个示范作用,毕竟这些年一直强调经济发展,经济指标一向也是考察干部的重要指标,一时之间转不过来这个弯,这个惯性还需要往前冲一冲,所以需要有的省带头动起来。

“对了,伟阳,你在西河工作的时候陆政东在你下面干过,对陆政东这个同志也相当熟悉,你对这位同志怎么看?”

总理很是随意的问道。

但孙伟阳知道这种随意只是表象,总理是以安新作为铺垫提到陆政东,想来也是经过一番思考和权衡的,孙伟阳也稳稳神,可客观的说道:“陆政东这是一个相当优秀的年轻干部,不瞒领导,我调到外地的时候,也曾曾经考虑过把他调过来,他这样思路开阔大局观强精于协调发展的优秀干部,而且现在政治上日趋成熟,但是没想到被西部办捷足先登了。”

孙伟阳毫不掩饰自己的赞誉,这种时候绝对要举贤不避亲。

“伟阳。陆政东就这么优秀?你在用词上很难得用如此优秀来形容一个干部啊,嗯,精于协调发展,政治日趋成熟,这是”

和前任铁面严厉完全是两个极端,温和,绵里藏针,善于沟通和协调方方面面。听得总理这样打趣,孙伟阳也微微一笑:“总理,怎么说呢?我虽然离开西河比较早,但陆政东毕竟是我看着成长起来的干部,所以一直都是非常关注,也说得上比较了解,这个同志总是能够勇挑重担,在开展工作时候能够创造性的开展工作,绝不仅仅是仅仅擅长经济工作那么简单,而且他能团结大多数的同志,科学调度,服从大局,至于说政治日趋成熟这句话也非溢美之词,总理您应该也看到了他在安新工作的时候的表现,经济上上去了这只是一个方面,更为关键的是原来一团乱麻的安新,现在是政通人和,这是真正考验一个领导干部的,对我来讲,我更看重他这一方面。”

“嗯,我知道了。”

总理点点头。

如果单单只是会搞经济工作,那像陆政东这样的干部也不会引起轩然大波,恐怕也根本推不上这个台阶,正因为陆政东表现太过优异突出,当然缺陷也很明显1年龄和经验问题,这样鲜明的对比,使得大家在对这个干部的使用上才会才这么大的分歧。

都说年轻是个宝,但是在正部级干部的使用上却不能不考虑这个问题。

人的成长和成熟都需要时间和经历来沉淀,这是客观现实决定的,太过于年轻使得他的心理成熟度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来完成阅历上的蜕变,进而形成一种风格,而这种风格也就是成熟稳重,当然这只是普遍性的问题,在经历阅历相当丰富的情况和这个干部的悟性比别人更高的情况下,一个干部的成长成熟也会超出一般正常人的成长速度。

在任用一名高级干部上主流的观点都还是趋稳,但是不是就一定要按照一个定制一个模式搞一刀切,他不认同这个观点,毕竟客观事物都是千变万化,既有普遍性,也有特殊性,不能因为普遍性就否定特殊性,这不符合辩证法,当然也不能把特殊性放之四海而皆准。

就像他的前任,四十多岁还是副科级,五十岁才正处,五十五岁却步入副部级,这在当时同样不可理解和思议。

当时已经极力提倡干部四化,五十五岁,而以他的年龄,是不可能纳入后备干部的,当时考察一千余人,年龄标准是四十到四十五岁,五十五肯定不能说是年轻干部。但却得到了力荐,可是却遇到了不小的麻烦。中组部一开始直接给否掉了,也是有人坚持不懈,才终于进入副部级,没有这一步,那么无论他有天大的本领也只能长叹一声“时运不济”,而正是如此他才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1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