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乱臣-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缩流民沿途的食物。

等抵达了苏北,吴辰与几处流民汇合,眼看到无数衣衫褴褛的流民麻木的随着队伍向东行进,见到吴辰勒马过来,并没有多过的反应,吴辰驻住马,一言不,尾随着队伍徐徐前进。

沿路所过之处,时常会有各地的流民汇聚进来,人们找不到生机,只能随波逐流,到了后来这流民队伍越来越壮大,放眼望去竟看不到尽头,竟不能统计到底有多少人了。那些州县的衙役也紧张起来,生怕有人生事,纷纷在旁监视,好在吴辰坐镇,无人有胆子敢为难,只远远的跟着,只要流民不生事,也无人敢过来干涉。

行程遥遥,队伍又走的慢,这一路上竟折腾了足足一个月,吴辰的囊中空空如也,带来的十几万两银子一干二净,好在此时已抵达吁家港,吁家港守备姓窦,对吴辰倒是极好,窦守备原本是吴长庆的亲兵,后来提拔出来才有了今日,听了吴辰的请求,立即着手准备,派人疏散安置流民,另一边许多油轮应吴辰之约而来,纷纷在码头装人,为了让这些船主听命行事,吴辰可是花了极大的价钱。

吴辰先登上了一艘油轮,与搭载的上千流民一道,开始向仁川航行,这些流民没有船舱歇息,只能在甲板上躺着,意大利船长气冲冲的找到吴辰,用意大利语叽里呱啦的埋怨了许久,才恨恨的去了,吴辰虽然不懂意大利语,却也知道这船长的是什么牢骚,只当作没有听见,躲在船舱里歇息。

过了四天,仁川港已是遥遥在望,待油轮下了铁锚,稳稳的停泊在海面上,吴辰与几个亲兵抢先下了船,得知吴辰抵达,张謇等人急急的赶到码头,同来的还有马建忠,与二人会合之后,吴辰吩咐港口上的朝鲜官员安置流民,又调派出一营的人马维持次序,自己与张謇、马建忠赶回郡守府。

“少帅这一趟辛苦了。”三人分别坐定,张謇亲自给吴辰端了杯茶放至吴辰的几旁。

吴辰一口喝下,才道:“这一趟算是值了,共招募了流民十四万,这还是最保守的数字,有了这些人,吴某算是有了个稳固的靠山了。”

张謇面露喜色道:“有这么多?”随后神色又黯然下来:“只是少帅有没有想过,这么多人该如何安置?一个不好,非但没有助益,反而会闹出乱子。”

吴辰道:“义州郡我有良田数十万亩,可以租给一部分人用,每户人家十亩地,便可安置六七万人,此外,现在不是许多工厂要开工了吗?还有建设港口所需的人力,再从中招募一些精装的汉子入我仁川军官团,问题应该不大,现在最紧要的是所有人都必须忙活起来,每个人都必须有差事,安置流民的安置流民,采购粮食的采购粮食,丈量土地的丈量土地,尽把所有人都安置了。”

马建忠插言道:“吴大人不在的这几个月,那些签订了和约的商人大多数已带着设备和招募的工人抵达了,我和张先生商量了一下,在城北划出一块地来,供他们自行免费建设厂房,如今在建的厂房有七十多家,道路的建设也差不多开工了,请的是法国人设计,港口的建设却需要缓一缓,许多建设用的设备还未运到。”

吴辰点了点头:“道路要尽快修建起来,这些先期来这里投资的洋商我们务必要让他们尽快挖到第一桶金,唯有这样,才会吸引到更多的洋商前来。”他顿了顿:“流民不可能没有房子住,我想在城西划出一块空地出来,建立一座新城与老城连接,二人先生觉得怎么样?”

张謇沉眉道:“少帅,建新城是极耗费银子的,单这城墙,便要数十万两银子砸进去,还需要完善街道、排水设施、以及各种建筑,零零总总若是没有数百万两纹银绝不能做到。”

马建忠却很感兴趣,他去过巴黎,回国之后对许多城市的脏乱毫无章法的规划深痛恶绝,道:“也不尽然,流民们有工做,有粮吃,却仍需要遮风挡雨的去处,难道让他们露宿街头吗?巴黎有一种建筑叫公寓,往往是建一栋数层高的大屋子,便可容纳数百人居住,这样不但便于管理,又可节省不必要的费用。”

张謇不由得哑然道:“四合院岂不也是可以容纳许多人住宿?”

马建忠一时解释不清公寓和四合院的区别,只好道:“这是不同的,四合院占地太多,仁川郡原本就不大,土地珍贵,若人人都去住四合院,恐怕半个仁川郡都不够。”

二人你一言我一语,吴辰却一丁点都没有听进去,反是受了方才马建忠公寓的启,不由得想起了后世鼎鼎大名的赫鲁晓夫楼,当时苏联在二战结束之后,为了解决被炸毁的建筑问题以及给退伍的士兵提供好住宿,为了降低施工成本和保证工期,便兴起了这种极有特色的公寓楼,住宅楼大部分采用预制板结构,没有电梯和垃圾通道,取消了斯大林时期盛行的拱门和柱廊等装饰,并严格控制了房屋的面积,不加任何装饰的“赫鲁晓夫楼”虽说其貌不扬,但功能比较到位,辅助设施也相对齐全,造价低廉,也正是因为如此,在短短的十年之间,几乎苏联所有人都拥有了自己的房子。

吴辰当然不打算给这些流民修建别墅,但是又不能让所有人都风餐露宿,这种公寓楼自然是极好的选择,思量了片刻之后,吴辰道:“此事就定下了,新城不需要修建围墙,至于如何设计、修建嘛……”吴辰将目光落到马建忠身上:“马先生去找几个建筑师来,我和他们谈谈。”

第八十五章:砸银子拉DP

马建忠欣然道:“我有个好友是建筑师,这就给他去信,马某对新城也极有兴趣,届时新城规划时能不能算上马某一份?”

吴辰自然不好拂了马建忠的热忱,笑道:“有马先生帮忙推敲,自然是求之不得。”

马建忠喜形于色,浑身都有了劲头,可想而知,参与一座新城的规划,而后看到这个规划成为现实,在远东建设一座现代意义的城市对于马建忠来说是多么有意义的事,虽然他也明白由于资金有限,在房屋的艺术装潢方面必然是简之又简,其规模更不可能与巴黎相比,只这份满足感,就足够马建忠兴奋了,连忙道:“马某回去之后立即着手准备,试着画出一份草图出来供大人参考。”

张謇不无忧虑的道:“少帅有没有想过,建造新城要银子,还有今年流民的粮食也需要银子购买,扩大新军更需要饷银下去,还要购置武器,修建道路、港口,开设矿场,一并合算起来,少帅余下的八百余万两白银今年之内就要全部如数砸下去,今年把银子花销干净了,明年怎么办?理财无外乎开源节流,如今开源尚看不到希望,这银子便如流水般花出去总不是长久之计。”

吴辰道:“张先生忧虑的是。只是张先生想漏了一节。”吴辰掰着指头道:“先说开设矿场,这矿场若是开起来,按那勘测的法国工程师的估计,一年便能采的铁矿石和煤炭至少可达到四十万吨,这些若转手卖给仁川的工厂或者转售其他地区,一年的利润至少在一百万两白银以上。这矿山对于我们来说是取之不竭的,以后的开采规模还要扩大,就暂且不提了。还有建造新城,表面上是咱们洒下了大把银子下去,但是建新城需要采集砂土石料都可以让我们招募人去做,这就省了不少的银子,此外,一旦开工,势必需要大量的人工,这就暂时解决了一批人的生计问题,同时,我们还需要大量的钢材和西洋的水泥,一旦我们进行采购,势必会促成更多的洋商前来开设炼钢、水泥工厂,这还不算,流民们搬进了新房,务必要添置些家具,这就急需要大量的木材,需要大批的木匠。单这些东西,张先生可知道能容纳多少流民吗?这些人有了工作,有了薪水,于我们就大有好处了。”

张謇先是听了矿场的事,倒是颇为认同的点了点头,而后听到吴辰后面的理会便不解了,非但是他,连马建忠都是百思不得其解,张謇问道:“大人所说的都是给那些洋商的工厂和流民们赚银子,这和大人又有什么干系?”

吴辰不由得哑然,按照现代人的资本理念,恐怕谁都懂得资金的循环用处,只是他一时谈兴正浓,竟忘了此时并不是现代,恐怕这种经济理念还没有产生呢,更何况是这个时代的中国知识分子,吴辰只好给他们详细的解释起来:“无数的订单可以让工厂日夜不休的开工,此外,由于订单量过大,也使得越来越多的工厂兴建起来,商人们赚了银子,非但会扩大经营的规模,更会吸引更多的商人前来投资,而一旦投资办厂,吴辰作为仁川的地方长官,自然有收税的权利,工厂越多,收到的税款自然越大。而流民因为生产的需要成为了工人,手里有了闲钱,自然而然的会促进到消费中去,商贸也会随之繁荣起来,各种各样的店铺林立,各种各样的货物将会摆上货摊,而这些商铺也正是收取税金的对象,一个工厂一个商铺收取的税金或许并不多,可是假若是成百上千家工厂和商铺呢?”吴辰好整以暇的自问自答:“若只是保守估计,只一年我们收取的工商税费就可达两百万两白银以上。”

“这么多!”张謇几乎不敢相信。

吴辰信心十足的道:“这还只是最保守的估计,现在为了吸引投资,我们抽取的税率只是一成,若是大量的工厂涌现,产业的配套逐渐完善,仁川可以作为整个北洋地区的工业中心,一旦如此,就算是一年千万的税金亦是意料之中的事。”

马建忠在旁印证道:“吴大人倒是并没有说空话,在法国敦刻尔克城,一年的工商税就过了一千三百万法郎。”

吴辰继续道:“要想展工业,就必须吸引投资以及技术,仁川原本一无所有,庆幸的是这里的地理位置上佳,现在我们所做的不过是把银子砸下去,借这八百万两白银的砖头把玉引出来罢了,一旦上了正轨,还愁银子吗?”

这种理念源自于罗斯福新政,即以工代赈的办法由政府投入资金促进工商的繁荣。张謇好歹是个读过书的,经吴辰提点倒是明白了一些,只是对于这样的搞法能不能成功却抱着怀疑,其实别说他,就连马建忠都没有多大的信心。

只是吴辰信心满满,最后道:“小小的仁川郡如今若加上所有流民已有近三十万人,若是不能从工商方向找出路,单靠这点儿土地能养活几个人?慰亭在广东想必也已经开始运作了,届时还会有一船船的汉人送到,我们别无选择。”

张謇道:“农桑是百业的根本,如今人越来越多,土地却没有增加,少帅打算如何予以解决?”

吴辰苦笑道:“一方面可以自行解决一部分,另一方面可以向各国进口或者向朝鲜其他各郡收购,这个法子暂时可行,至于将来的事谁也不知道,总有解决之道。”

朝鲜原本就是贫瘠苦寒之地,粮食一向不能自给自足,却拥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既然如此,吴辰只能选择工商方向展,只要有银子大不了四处进口,将来他不可能永远偏居仁川一隅,总是能想出办法来。

张謇点了点头:“既然少帅有了主意,那么我现在便去写一份章程出来,届时请少帅过目。”

第八十六章:募兵

一船船的流**至仁川,码头上以张謇为的一群幕僚则立即进行安置,出口处设立了粥棚,吃过粥之后,流民则送至临时搭建的棚子里眷录姓名、籍贯,随后由他们自己选择愿意务农或者做工,一旁有人专门讲解,愿意务农的立即送往义州郡清丈土地,分农具,愿意做工的则暂时留下来,或许进入工厂,或许成为建筑新城亦或是道路的工人。

至于土地的耕种权虽然分了下去,但是所有权仍然归属吴辰,现在施行的是土地公有制,每人可以分到十亩土地,一年缴纳一成的米谷便可,但是土地不可转卖,以防止在数年之后土地兼并产生豪强。对于此,流民们并没有多少怨言,总体来说选择务农的流民更多一些,在他们眼里,能有十亩地供自己耕种显然更踏实一些,只是务农的名额有限,过不了几日,义州郡几十万亩土地便瓜分一空。

做工的优惠不多,最大的好处便是免费提供一间住宅,只是这些大多数还停留在纸面上,不过相较务农起来,做工好处更多一些,只是对于多数人来并不踏实。

仁川郡的人数越来越多,以至于大街小巷里到处都是暂时无处避身的流民,好在许多工程已经启动,近半数的流民已找到了工,薪酬虽然不高,三餐却是管饱的,剩余的暂时只能每日到城内各处粥棚去勉强填饱肚子。

令吴辰欣慰的是,纵然仁川并非当时宣传的那样美好,这些流民抵达之后倒并没有过于失望,土地、工钱、住屋这些东西给予了他们极大的希望,只要希望尚在,暂时的艰苦人人都能够忍受,甚至对于吴辰这个并不安好心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