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正寻思之时,让夏想颇感意外的是,宋朝度的电话打了过来。
“夏想,最近的动作幅度有点大了……”宋朝度的话并没有批评之意,不过还是隐隐有所不满,“适当敲打一下就算了,要分清主次矛盾。”
没点名,夏想也知道宋朝度说的是牛林广。
“宋书记,他到底是个什么来路,我不止听一人说过不要动他。”夏想还真想问个明白,到底牛林广是何方神圣。
“你还是不知道为好。”宋朝度还是避而不谈,又说,“夏想,你最近和王鹏飞的关系有点疏远,不太好吧,王鹏飞和你也是老交情了。”
放下宋朝度电话,夏想心中犯起了嘀咕,宋书记可不会无缘无故地在眼下的节骨眼上打一个似乎没用的电话,是,他最近是和王鹏飞关系有点疏远,但实际上联系一直保持着,不过不如以前密切罢了。宋书记特别点出老交情,难道是说……
对了,估计王鹏飞要动一动了,肯定会小幅前进一步,莫非会是……夏想的眼睛亮了。
夏想即刻给王鹏飞又打了一个电话,随便聊了聊一些话题,夏想就试探着问了一句:“秘书长,省里的局势,最近是不是有什么变动?”
“你又听到了什么风声?”王鹏飞爽朗地一笑,“就你耳朵灵,反正也瞒不过你,我说,你听,就行了。”言外之意是别外传,夏想自然答应。
“马霄要动一动了……”王鹏飞意犹未尽地说半句话,就没有了下文。
也是,马霄在燕省的时间不短了,担任省委组织部长也有些年头了,马霄去哪里夏想并不关心,他关心的只是马霄走后,谁来继任省委组织部长。
先前宋朝度的提醒,再加上王鹏飞意犹未尽的半句话,夏想就明白了什么,呵呵一笑:“恭喜秘书长了。”
王鹏飞由省委秘书长转任省委组织部长,算是小小前进了一步,自然值得恭喜。王鹏飞什么也没有说,也是呵呵一笑:“不提了,现在说什么都还早。倒是秦唐市委宣传部长的人选,现在省委组织部初步拿了一个意见出来,还没有上会研究。”
夏想见火候差不多了,也没绕弯:“作为秦唐市委书记,我很关心整个市委班子的成员的情况。”
“你呀,就不要打官腔了。”王鹏飞心情不错,哈哈大笑,“你是班长,你有发言权,省委也会征求你的意见。人选有三个人,安朋友、傅晓斌和吴记根。”
果然有安朋友,范进没有说谎,只不过耍了个心眼,故意漏掉了傅晓斌。显然是有意试探夏想,并且想看看夏想的反应。
夏想就想,范进虽然暂时因为刘杰晖的问题和他同一战线,但不过是暂时的利益当头,不会长久。他不信任范进,范进对他估计也是没有信心。
对于没有提名常恏和朱睿乐,而提了傅晓斌,夏想也猜到了梅升平的用意,常恏和朱睿乐都是副厅了,调往秦唐是平调,意义不大,尤其是常恏,本身就是天泽市委常委、宣传部长,挪到秦唐的话,位置不变,级别未动,等于是白白浪费了一个大好的空缺。
而朱睿乐现在是副市长,以他的资历,早晚会进入常委会,常委副市长可比宣传部长的实权大多了。
傅晓斌现在还在下马区担任区委常委,是正处,此次如果能顺利晋升为秦唐市委常委、宣传部长,等于是大步迈进,跨越了正处到副厅的关键门槛。
其实以夏想的本意,还是愿意提名常恏或朱睿乐,因为两人资历足够了,在孙习民屡屡插手人事问题的前提之下,还是提名常恏或朱睿乐更容易获得通过,提名傅晓斌则有点风险,容易被孙习民找到反对的理由。
不过夏想也能理解梅升平的用心,反正梅升平要离开燕省了,也不怕在最后一次人事问题上,和孙习民针锋相对。只是苦了他夹在中间,说不定还会让孙习民误会是他和梅升平联手。
梅升平可以一走了之,孙习民却还要在燕省呆上几年,甚至还有可能在燕省接任省委书记。
但梅升平事先没有和他商量,就已经提名了上去,而且既然王鹏飞都已经知道了结果,可见已经成了定局,再说什么也晚了。
但愿梅升平能让傅晓斌顺利在常委会上获得通过,夏想也清楚现在他不能再插手太多,否则就有对梅升平不信任的嫌疑,既然提名之事托付给了梅升平,就得让他一人负责到底,中间再找别人,就犯了忌讳,何况梅升平还是主管人事的副书记?
不过要在常委会通过,离不开王鹏飞的支持,夏想就含蓄地点了一点:“晓斌同志人不错,以前在下马区的时候,和我很和得来……”
王鹏飞当然明白夏想的言外之意,却说:“夏想啊,我得给和你交个底,秦唐市委宣传部长的位子,比较棘手,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傅晓斌的资历,还差了一点。”
估计是孙习民的力度不小……挂断王鹏飞的电话,夏想的心情莫名有点沉重,倒不是埋怨梅升平什么,而是提名傅晓斌是一着险棋,梅升平可以弄险,他却要以稳妥为上。
但省委的任命又不在他的影响范围之内,他想了一想,还是拿起电话打给了梅升平,不料梅升平没在燕省,去了京城。夏想纳闷,都到紧要关头了,梅升平不在省里,岂不是让别人可以从容布局?
刚要打给梅升平手机,梅升平的电话却及时打了过来:“夏想,我在京城,你务必过来和我见个面,有重大变故”
第1152章 品茶论道,正言相告
梅升平的声音很平稳有力,显然,不是在开玩笑。
以梅升平现在的级别,他口中的重大变故,肯定是出了大事。
梅升平只说了一句,就挂了电话,夏想心里有数,肯定是电话里不方便说。而且夏想认识梅升平好几年了,他一向云淡风轻惯了,从来没有这么严肃的时候。
事不宜迟。
夏想向梁秋睿交待一声,叫上彭永就紧急赶向京城——他没带徐子棋,徐子棋留在秦唐,比跟他前往京城更有用处,因为他和梅升平见面,半公半私。
夏想留徐子棋在秦唐算是走对了一步棋,因为就在他离开秦唐的期间,小葵出事了……
三个多小时后,夏想来到了位于京城东城区的春秋茶馆。
茶馆的装修很有特色,起名春秋,也是古色古香仿照春秋之时的古代风格,别具特色。夏想一进门就感觉犹如从现代迈进了古代,连服务员也是仕女打扮,一身古装颇有情调,再配合她们高挑出众的身材,给人以清心的美的享受。
因为面见的是梅升平,司机跟随就不合适了,彭永就自己找地方坐下等候,夏想在一位宽袍大袖的服务员的引领下,沿着一处满是古装壁画的甬道走到一处雅间,雅间上写三个大字——风雅颂。
梅升平格调不低,夏想正在心中赞叹梅升平几句,推门而入,一抬头就惊呆了,梅升平的对面坐有一人,正是关远曲。
夏想大为惊讶,他没有想到梅升平口口声声说有重大变故,他急急赶来,竟然是关远曲也在。
对于关远曲,夏想的感觉很复杂,因为传言关远曲是上任第一人指定的接替人,和现任总书记路线不同,而且关远曲是名符其实的太子党,不出意料,应该是家族势力的支持者。
以前夏想还不好猜测关远曲的政治路线,经过几次接触之后,再加上关远曲和梅升平之间的关系之密切超乎他的预料,他心中就有了越来越清晰的思路,关远曲的政治立场,基本上是倾向于家族势力了。
再加上前一段时间吴才洋担任了中组部部长,再等关远曲上台之后,恐怕家族势力会进一步壮大。
夏想进来后,先冲关远曲问了好,又和梅升平打了招呼,关远曲和梅升平都坐着没有起身,只是微微点头。梅升平笑容可掬,关远曲则是一脸浅笑,打量夏想几眼:“夏想瘦了一些,又黑了一点。”
梅升平一笑:“夏想就没白过。”
两人一起笑了起来,就如长辈对晚辈的亲切一般。
夏想也是十分受用,梅升平还好,和他多年的交情了,关远曲对他有好感,不管如何,对他而言是一件值得自豪的好事。
入座之后,梅升平就说:“对于秦唐今后的发展,夏想,你有什么想法?”
当着关远曲的面问秦唐的情况,显然有考验的意味,夏想对于秦唐以后的走向,自然心里有数,就简单一说:“打造文化名城、打造经济强城、打造宜居靓城、打造滨海新城,是秦唐的长远目标,近期目标则是目前我们用全省三分之一的能耗创造了燕省五分之一的经济总量。今后,我们要通过几年的努力,实现‘一升一降’的目标,即经济总量要力争由占全省的五分之一上升到全省的四分之一,能耗总量由目前的三分之一下降到全省的四分之一……”
夏想说得很笼统,很概括,因为他知道关远曲可没有时间听他详细论述秦唐今后的发展的一二三,既非关远曲的职责所在,他也不会感兴趣,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他是秦唐市委书记,书记掌控的是大局观,是整体走向,具体的一二三步走,怎么具体实施,是市长的职责所在,如果他说得过于详细了,反而显得他还没有摆脱一个市长的局限。
书记需要的是什么?就是用手一指,一路向东,至于怎么向东,中间过河搭桥逢山开路,那是市长操心的问题,他只需要引领大方向正确就可以了。如果他做不到抓大放小,高屋建瓴,那他在秦唐的书记职务上,就是失败的一任。
关远曲听了,微微点头,似是赞成,却并不发表看法,只是端起一杯茶,示意夏想:“来,夏想,尝尝这里的茶,可是真正的好茶,而且取山泉水烹制而成,入口绵软悠长,回味无穷。”
夏想听出了关远曲的言外之意,借对茶水的肯定,对他刚才的发言,也表示了肯定之意。虽说关远曲一直从事党务工作,但秦唐作为燕省排名第一第二的经济大市,离京城又近在咫尺,关远曲有所关注也很正常。
再加上梅升平是燕省省委副书记,关远曲刚才的肯定,应该不是虚套,而是切实的认可。
梅升平也品了一口茶:“算起来我喝茶也有几十年了,好茶坏茶能喝得出来,但极品茶和好茶之间的区别,还是说不准。品茶,也要看悟性,哈哈,我的味觉不行,当不了品茶高手了。”
“升平你连酒都品不好,还品茶?真正会品茶的都是雅士,不能喝酒,喝酒会伤了味觉。”关远曲似乎对茶道的话题也很兴趣。
“算了,不让我喝酒?我宁肯不喝茶。我自己管了自己几十年,就是戒不了酒。”梅升平自嘲地一笑,“曾因醉酒鞭名马……喝酒误事,但就是改不了。”
梅升平和关远曲都不说正事,夏想也不开口相问,这点耐心他还有的。耐心,是人在官场第一守则,也是最基本的素养之一。
先聊茶,后来聊到了历史,又说到了春秋战国以及中国的封建王朝,夏想不多发表看法,只是附和几句,因为历史全因各人的政治立场不同而角度不同,夏想不了解关远曲,才不会乱说话。
然后就说到了唐朝。
关远曲似乎大有感慨地说道:“中国的士族制度从南北朝时兴起,到唐朝还依然鼎盛,经过五代十国之后,逐渐没落,到了宋朝,就趋向消失了。延续了整整七百多年,仔细研究的话,士族制度其实对中国历史的推进,有着不可磨灭的贡献。”
在士族制度最严格的魏晋,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一个人的出身就决定他一生的成就,有失公正,也会让社会失去基本的前进力。出身贫寒之家的寒门士子,不管如何努力也无法晋身到上流社会,也谋取不了一官半职,就会形成阶层的对立。长此以往,必将引发冲突。
由此,魏晋之时,中国国力极弱。
而在唐朝,虽然有士族门阀,但却延续了隋朝起始的科举制度,让寒门士子有了一举成名天下知的上进心,因此才开创了盛唐盛世。
现在实行的高考制度,其实和以往的科举制度并无本质上的区别,但现在经过教育产业化的推波助澜,再有家族势力的崛起,权贵资本主义阶层的形成,通过高考改变贫穷改变一生命运的可能性越来越低,因此,社会也趋向于正在形成权贵资本主义和平民阶层的对立。
归根到底,其实和魏晋时期的士族和寒门之间的对立,并无二样。
夏想明白了,关远曲是拿士族来暗喻现今的家族势力,来试探他的政治立场。
“其实有人得出结论是说,唐朝的兴盛,是因为在完善了科举制度的同时,又采取了对士族既拉拢又压制的政策,拉拢,是给天下的读书人树立榜样,让所有的读书人都可以通过科举改变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