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中华逸史-第25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糠缍龋僮乓豢诎肷胧斓牡掠铮Ь吹叵蚱章呈客豕紫噘滤孤蟮萆弦环菔樾拧�
  杨路现在能见到普士鲁王国高官的机会越来越少,更别说是见首相俾斯麦了,那简至比登天还难,这一切显然是普鲁士政府故意为之。但忧心于国内的形势,杨路还是竭尽全力展开外交活动,正式的官方场合不能见到普鲁士高官,他便见缝插针地参加各种私人宴会,只要一见到有普鲁士政府有影响力的高官在,他便迎合上去,极尽舌桀莲花之能。普鲁士那一帮政府高官都被他的软磨硬泡烦得要死,每一见杨路过来,便马上借故走开。更有甚者,首相俾斯麦每每参加私人宴会之前,首先问的便是那个中国杨在吗?如听说在,那他是一定不会去参加的了。
  这一次俾斯麦愿意在正式场合接见杨路,完全是因为有玛丽娜陪同在一块,他可以不见杨路,但却不能也不敢不见玛丽娜。林逸发来的一封封求援信,牵动着玛丽娜焦虑的心,她不知处于战火纷纷中的林逸,面对这种生死存亡的困境,会忧虑成什么样子?这几年来,她对林逸的思念不减反增,那种如抽丝般的相思,已抽尽了她所有的激情,她只想见到林逸,只想回到林逸的怀抱。
  “尊敬的杨主任!我很明白你的心情,也很体谅贵人民根据地人民的心情,你们提出其它任何经济帮助,武器支援要求,我们都会满足!只是贵方所说的要求普鲁士王国出兵莱茵河南岸之事,尽管它符合我普鲁士人民的利益,但兹体太大,这不是我也不是某些政治集团便能做得了主的事,请给予我们充分的时间考虑!”俾斯麦接过杨路的书信,一番推委之辞说得天衣无缝。
  杨路暗骂:“真是一个老狐狸!话倒是说得好听,给些所谓的经济帮助,武器支援有屁用?四国联军团团围困我人民军根据地,进也进不去,出也出不来,你便是答应给再多的物资支援也是一句空话!”
  坐在一旁,丰姿卓卓,娇媚诱人的玛丽娜微蹙柳眉,她还不知俾斯麦刚所说的那些套话是多么的无用吗?“尊敬的俾斯麦首相!下面的民众强烈要求政府出兵统一全德意志联邦,威廉一世国王也有出兵莱茵河的打算,您还在犹豫什么呢?”她水汪汪的眼睛,似蓝宝石般,闪着莹光,一眼望去,却是幽幽深邃。
  这几年来,除非是林逸的要求,或是出于人民根据地驻普鲁士王国办事处的邀请,玛丽娜一般都不再怎么抛头露面,她尽量深居简出,因为无数狂蜂乱蝶的纠缠令她烦不胜烦。
  “亲爱的玛丽娜小姐!你是我最敬爱的人,你的远见与卓越,令我钦佩。出兵大事关乎国家战略,不仅仅是有了民意,有了国王的赞同,便可出兵的。你知道,国会那帮遗老与容克分子,不是那么好对付的,就是政府内阁中,反对声也不在少数,你的父亲——爱尔森?冯?威廉亲王,兄长——博格?冯?威廉伯爵便是反对者之一。”俾斯麦故作无奈状。
  “我的父亲与我的兄长,我自会想办法说服,现在我们只想听到你的意见!你的意见代表着内阁政府大多数人的意见,如果连你也反对出兵,那便是普鲁士王国准备舍去人民根据地这一战略盟友了!”玛丽娜眼睛一眨不眨地注视着面无表情的俾斯麦。
  俾斯麦默然,他在快速盘算,他不知道人民根据地还能支撑多久?失去人民根据地这个战略盟友并不符合普鲁士王国的利益。
  玛丽娜深知本国人民与政治精英分子们的愿望是什么,肃然地轻启朱嘴:“没有了人民根据地在远东吸引住列强的注意力,没有了人民军拖住列强几十万的部队,国家想要统一,将要增加多少困难?此时,正是千载难逢的好机会,错过了,便不知何时才能再有了!”
  杨路在一旁渲染性地补充:“待法国人处理完毕远东事宜,有能力抽兵回国时,那时,便晚矣!”
  “人民根据地的求援信我收下,两位的建议,我们会认真考虑!两位请先回!”刚玛丽娜与杨路所说的这一番话,俾斯麦不知听过多少回了,对于出兵与不出兵的得与失,他所领导的内阁成员也不知讨论了多少回?
  事隔一个月,至公元1857年年末,人民根据地处境艰难,已丢失三分之一土地。此时,普鲁士王国总参谋部接到一份紧急军情:沙俄出兵巴尔干半岛。
  俾斯麦拿着情报大喜,暗叫:“机会来了!普鲁士王国的统一大业有望矣!”
  他马上着手布置一切,暗地里作好一切军事准备工作,明里却与议会展开激烈辩论。在还没有任何决论的情况下,圣诞节刚过两天,他突然下令驻莱茵河北岸的普鲁士军队夜间偷偷渡莱茵河,准备正式吞并南岸四邦。由此,普法战争爆发。
  获悉普鲁士王国终于出兵莱茵河南岸的消息,人民根据地驻普鲁士王国办事处及时把情报传回国内。林逸接到消息,欣喜万分,人民根据地决策层兴奋不已,个个奔走相告。
  接着不久,海外情报机构又传回沙俄出兵巴尔干半岛的情报,林逸拍案叫好,他知道这意味着什么,这个消息比普鲁士王国出兵莱茵河南岸,还要好。
  沙俄自公元1856年与英国、法国为争夺欧洲优势和对中近东的控制权而进行的一场较大规模的战争——克里米亚战争失败后,他们的国际地位大为低落,西进之路受阻,便退出了对巴尔干半岛的争夺,把侵略矛头转向中亚和远东。但他们对巴尔马半岛的野心却一直未曾死过,攻占日趋衰落的土耳其帝国,控制黑海海峡,实现南出地中海是他们的宿愿。
  事隔两年之后,他们见英法列强注意力转移远东中国,且亲自参与了远东中国内战,并有越陷越深之势,便欺英法列强无暇西顾,再度出兵巴尔干半岛,企图重夺博斯普鲁斯海峡和达达尼尔海峡,打通进入地中海的通道,扩大俄国的领土和势力范围。
  沙俄的这点野心与在近东有重大政治经济利益的英、法两国发生冲突,英国不能容忍中东被俄国独占,因为这会影响它与印度陆路交通的安全。而另一面,由法国人支持的天主教僧侣与以俄国人为靠山的东正教僧侣一直为耶路撒冷和伯利恒教堂的管辖权而明争暗斗。法国人也不是让沙俄一国在中东独大,这对他们扩大他们在中东的影响极为不利。俄国人出兵巴尔干半岛势必引起英法两国的干涉,俄英、俄法战争爆发在即,这一点林逸比谁都清楚。
  接到这一连串的好消息,已是公元1858年四月,这时,人民根据地形势日益恶化,弹药奇缺的现象日益严重,为了保证南方集团军对联军作战的弹药需求,许多部队差不多都回到了冷兵器时代。丧失武器优势的人民军,面对数量庞大的敌军,只能节节后退,大片大片的人民根据地土地因此而丧失。
  北面四川南部战场:因,为着确保贵州安顺市煤能源基地安全,许奂再调人民军第13师入黔协助作战,剩下的第14师、第15师、第16师及攀枝花预备役师面对由清廷西南事务大臣李星沅与满洲副都统达洪阿统领的近三十万清军的进攻,他们无力抵抗,被迫放弃叙州府,又后退了几百里,已至大凉山地区,距离人民根据地的重工业基地攀枝花已不到四百里了,攀枝花处境堪忧!
  北面贵州战场:人民军第1师、贵州预备役师、人民军第13师丢失贵阳城后,已退至安顺市,正与湖北清军与湘西清军在安顺地区展开运动战,此时的三个人民军师成了真正的农民军,他们已无一颗手榴弹,也无一颗LZ——05步枪子弹,整个贵州省,仅剩西南安顺市地区一隅尚在人民军手中!
  东北面桂北战场:载垣部清军终与联军第四集团查尔斯部会合,他们联手攻下了柳州城。现在鲁万常部的人民军第2师、第3师、第4师、柳州预备役师也与胡野林部的人民军第19师、第20师、桂林预备役师合兵一处,已退至来宾地区,正设置新的防御阵地,整个广西省北部与东部均已丢失!
  东面桂东战场:程启龙部得到新兵补充后,与在藤县城的法第2军协调,制定出新的西进计划,他们合兵一处,步步推进,由徐自民统领的人民军第17师与第18师,与敌军周旋几月后,终未能打退敌军的进攻,被迫放弃了容县城,接着又丢失了北流城,第17师与第18师已退至郁林州。
  南面合浦——博白战场:林逸的南方集团军倾人民军全力,仍只是堪堪与联军的四个集团打成平手,维持着原状未变,但这里耗费着人民军太多的后勤物资,差不多人民军军工企业目前能生产出的武器弹药的五分之三,被首先补给给了南方集团军的前线部队。
  西南中越、中泰边境线战场:此处是人民根据地所有战场最安全,最稳固的战场,可能因为这里是崇山峻岭,不利进攻吧!也有可能是因为法军未投入大兵力的缘故吧!
  另外,人民根据地的经济已濒临破产,金融危机再现,工业生产大幅倒退,工商企业者人心惶惶,个个在准备后路,如不是林逸令人民根据地政务院及时采取军管措施,可能不用敌军从外部进攻,人民根据地内部便已崩溃了。这里,人民根据地的既得利益者——农民、小商贩、手工业者给予人民根据地政府最坚定的支持,他们是人民根据地稳定的基石。
  在这种情况下,林逸接到两则迟来的好消息,他不知人民根据地还能撑到这两则消息所造成的影响波及到远东中国的战场那一时刻否?
  英国三面作战:非洲大陆殖民战、远东中国大陆内战、近中东争夺战;法国同样三面作战:远东中国大陆内战、近中东争夺战、莱茵河岸普法利益战。两个国家均三面作战,三个战场肯定会互有影响,他们不可能面面顾到,一定会有主次之分,轻重之分,在无奈之下,也一定会有所取舍。
  显然,遥远的远东中国应是最次要的,如要取舍的话,也应是最先舍去的。只是怕待到英法两国需作出取舍之时,人民根据地已被联军全部占领了!
  第二百一十八章 全线崩溃
  进入春季,中国西南等地进入雷雨季节,本还是极亮极远的天空,突然便云霭铺满天,把大地压得很低很低,一会儿,大地黑暗,白天像变成黑夜。风带着雨星开始稀稀散落,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揭开一块,撕出一道血色的裂痕,闪电没能撕碎浓重的乌云,巨雷在低低的云层中滚过。
  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夹着春凉,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万物静寂,都在惊疑不定的等着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接着,黑云铺匀满天,飞沙走石,雨,哗哗而下,狂风暴雨摇撼着山野,雷鸣夹着电闪,电闪带着雷鸣。那雨,一会儿像用瓢子往外泼,一会儿又像用筛子往下筛,时大时小,时停时下,最后,天空不能承受之重,滂沱大雨铺天盖地地压下来。
  这几日连续的春雷暴雨,终使林逸有时间舒喘一口气,但却一丝也未能祛走他心中的烦恼与焦虑,他站在南方集团军合浦指挥部大院作战指挥室的走廊过道上,凝视着倾盆而下的雨点,思绪飘絮,他不知在想什么,又好想在想许多许多。
  因暴雨成灾,连日来联军与清军减小了进势,各战场没有再传来令人心惊肉惊的战报,现在人民军总参谋部的军官们已麻木,他们不再奢望能接到什么好消息,每日不是求援信,便是哪里哪里又丢了。以前制定好的运动战与游击战战术,只见各支部队在运动、游击,却不见他们打仗,消灭敌人,天天在退,运动与游击现在倒好像成了各路军撤退的遮羞布。
  作战指挥室侧旁的联合指挥大厅里在开会,里面的将领要么默默不语,要么便是争吵不休,面对人民根据地如此困境,林逸本意是抓住敌军减缓攻势的空暇召开一个军事会议,大家群策群力,拿出一个确解目前人民根据地困境的办法来,可会议还没开始,悲观失望的情绪笼罩会场,大家见面便争吵起来,相互推委责任,却没有一个能拿出解决方案来。
  这个时候如果许仑在,他一定在静静地沉思,或是早有腹稿,只待会议开始便提出来。林逸布有血丝的双眼依然明亮,看着成串而下的雨线,听到里面刺耳的争吵声,他不由地想到以前的爱将——许仑。唉!许仑如此一个军事天才,怎么就走上那一条路了呢?难道真如历史上历代名将那样,军事上是天才,政治上是蠢才?
  “林主席!会议是不是???????”人民军总参谋部部长吴命陵轻轻走近。
  “他们都吵够了?都发泄完毕了?”林逸微侧头,用眼角瞟向吴命陵。
  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