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海外大明-第8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此刻朱明正在府中与几名心腹聊着事情,他不会想到今天这一随手而为制作小工艺品的举动让他在朱瞻基心中形成了一个见多识广待人和善的好印象,这名皇长孙在未来也是一股不可小觑的政治力量。

而朱明正在商讨什么呢?正是今后在大明发展的策略问题。

事情已经很明显了,朱棣对自己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好感,而按照历史上的情况来看,来访的使者一般在大明待上几个月的时间就将被郑和礼送回国。朱棣是否会也将自己礼送回国呢?

这个问题暂时还不得而知,但是在这几个月中,自己必须要多做些什么为黑水明国谋取切身利益了。

黑水明国还没有得到大明的正式承认,朱明就这在与陈善礼几人琢磨着上书一事,正式提出黑水明国的国号,同时承认大明宗主国的地位,愿意向大明称臣,黑水明国的国王接受大明皇帝的册封。

朱明并不认为这是难以接受的事情,至少在目前看来,黑水明国的力量还小的可怜,若是要靠自己这样慢慢发展去征服其余的国家,也许凭借自己的见识和手段,确实可以势如破竹,但是人口的劣势将越来越明显,巨大的土地也需要巨额的人口来开发,没有大明这个庞然大物的支撑,急速扩张之路最后换来的也许就是以前蒙古人的下场。

只要能得到大明的正式承认,朱棣在面子上得到了巨大的满足,但是实惠嘛,自然都落进自己的口袋了,大明最多象征性的派遣几个使节,还是属于那种在朝中不受待见的流放发配对象。

几人琢磨了一夜,一篇国书新鲜出炉了。

国书中极尽对大明的溢美之词,表示黑水明国乃是新近立国,国王朱明亲自前来大明朝贡可以看出自己的诚心,黑水明国臣服于大明的天威之下,愿意每年称臣纳贡(这个等于变相的要钱),望大明皇帝成全黑水明国十万海外汉人遗民的拳拳之心云云。

朱明这晚睡的很香,不管怎么说,朱棣看到了这样一封热情洋溢的上书,伸手不打笑脸人这点他还是要懂的吧。

当这封按照国书形式来走的上书到达皇帝御案之上前,已经经过了内阁大学士的阅读讨论,以解缙为首的阁臣们意见是:既然怀有拳拳之心,爪哇及其附近岛屿孤悬海外,朱明此人愿意称臣也是想要借着大明的这块虎皮,而大明要威服万邦,有这样一个南洋的支点,倒也不错,不妨答应下来,将朱明送归的时候正式册封。

朱棣沉吟半晌,这个朱明思路敏捷,虽然传说此人不通文墨,连首诗也是做不来的,但是颇有怪才,不管是南边过来的各式各样的货物还是锦衣卫奏报的昨日里送给皇长孙的那两个小礼物,听闻都是由此人一手制作研究出来的。

虽然一些文人士子把很多东西都斥责为奇巧淫技,但是对于朱棣这种并非在深宫妇人之中成长起来的皇帝来说,一些先进工具技术的作用,他在心中比谁都清楚,这也是他为何会组建神机营的原因。

“先缓一缓,但是可以传朕口谕给他,安心的待在大明,他海外的那片地,朕是不会坐视它荒了的。”朱棣顿了顿,又说道,“传口谕并赏赐爪哇国公玉带一条,金瓜一对,白银千两,另外传谕广东布政使,吩咐广州市舶司从南洋爪哇自由城过来的商船税金一律折半征收。”

“如此爪哇国公必感恩不尽,皇上英明。”众位大臣一起例行公事的赞叹了一句,便继续开始下一个议题的讨论起来。

下午时分朱明正坐在家中静静的练习着书法,这东西以前自己没有好好的琢磨,到了这个时代后才发现,古代汉字的美感实在是无法用言语形容,在一笔一划的写作这些汉字的同时,似乎觉得浮躁的情绪也慢慢的平复下来,整个人有一股飘飘悠悠的感觉。

正当朱明陶醉其中时,门外的李亮进门通报道:“国主,外面有宫内来人。”

哦,难道这国书递上去这么快就有结果了,朱明快步走出门外,只见一名小宦官在屋外正垂首肃立。

“不知这位公公?”朱明知道这肯定不会是来传旨的宦官,但也是客气的问道。

“折煞奴婢了,小的来福,乃是皇长孙身边的使唤,这次前来是受皇长孙之命,感谢国公爷送上的西洋奇物,也是来送皇长孙的赏赐。”说完来福躬身递上朱瞻基给他的玉佩。

朱明双手接过,一看这块环佩,玉色青绿中透出一丝明黄,清澈而发亮,正是适合皇家贵胄佩戴,入手温润不已,绝非凡品。

拿着这块价值数百倍于自己送出去的那两个小玩意的玉,这朱瞻基从小就知道礼尚往来的道理,难怪有早慧之名,惹得朱棣喜爱。

既然是好东西,也就却之不恭了,有时候大方收下别人的礼物更是对他人的一种尊重,随后李亮将来福送出门外时,也恭恭敬敬的送上了纹银十两权作炭敬了,这时候还没有后世那么多各式各样的行贿名目,李亮听从朱明的吩咐说上了炭敬的名头,这数九寒天巴巴的跑一趟还能不给点好处么?

来福推脱不过也只得收下,此时明初时节十两银子对他们这种小宦官来说真算是一笔飞来横财,顿时喜上眉梢的跑回去复命了。

而此刻门口又是唱喏:“昌盛公公驾到。”

朱明这会知道,真正的戏肉来了,这才是朱棣身边的人呐。

迎入昌盛,朱明正准备摆上香案,管你好的坏的,反正咱都接旨呗。

谁知昌盛伸手拦下,说道:“国公爷,小的这可不是来宣旨的,传圣上口谕……”

噼里啪啦一通内容,虽然没有直面黑水明国的问题,但是给出的甜头还是颇多的,光以现在市舶司收取的税金减半就是一条十分优厚的待遇,而且这个命令下去后那些港口官员也知道从此黑水明国的商船算是挂上了一张保护符,堪比后世的最惠国待遇。

看到上书取得了这么好的效果,朱明下定决心以后笔耕不辍,多多上书,反正大印自己身上带着呢,争取把自由通商、移民、甚至是武器交易造船技术的权利都通通都搞到手。

第二卷 南北帝国 第一百五十三章 秦淮夜游

得到了皇帝的许诺及皇长孙回赠的玉佩后,朱明心情大好,无论怎么对大明不满,今天的收获都是一个值得庆祝的事。

于是乎,朱明决心带着几名心腹手下夜游秦淮河,也见识一下“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的风情。

几人策马慢慢的靠近秦淮河岸边,护院百户张斌借口保护国公安全也非得跟了出来,朱明不顾花都那不忿的眼神,欣然应允。刚接受了人家的好处,自然要大方一点,这些耳目想跟过来就跟好了,反正是正儿八经的去青楼中找乐子的。

此刻已经接近年节了,不管是沿岸的青楼还是秦淮河中的画舫,都是张灯结彩,大串大串的红灯笼映照在河水中,泛着微微的红光。

朱明陈善礼花都李亮还有张斌,一共五人,都是鲜衣怒马,除了花都这个大胡子外,其他几人都是形象气质俱佳,尤其是腰悬佩剑,那气势,一看就知道是在战场上有过拼杀经历的。

此刻明代立国未久,又刚经靖难之役,文贵武贱的现象倒还并不突出,反而武人在朝中还占据着压倒性的力量。所以这一行几人一看就是既有财力又有地位的佳客。

这些青楼画舫,为了生存下去,金钱是必不可少的,所以只要你有钱,等待你的必定就是笑脸相迎,若是实在没钱,可是有几分才气,能让姑娘们倾心的同时也能写出一些妙手偶得的佳句为姑娘们增加几分名气,也是一出才子佳人的好戏,更能抬升姑娘的价码,所以这些个老鸨对于这两类人都是十分看重的。

而对于那些老鸨龟公来说,还有一类极品客人,就是既有钱,又有才,若是还有几分地位,那就是更更好了,此刻朱明几人远远的走来,在这些人眼中已经化为了几只光芒灿灿的金元宝。

但是这秦淮河好歹也是高档“会所”云集的地方,自然不可能真有那些风尘女子衣着暴露的挥舞着手绢大喊“来啊来啊”的狗血场面,但是站在各自门前满脸含笑点头哈腰带着期待眼神看来的老鸨龟公们,无一不深深的出卖了他们。

“青楼就算了,这秦淮河上,有哪家画舫出名的,可以安安静静的听点儿小曲?”朱明向随行的张斌问道,这人还充当着一个免费的向导的作用。

“这……”张斌其实比较为难,按理来说他作为羽林左卫的一名百户军官,也曾经到过这秦淮河画舫上来潇洒,但他的档次比起朱明这个新晋国公爷来说,那差的就太远了,这个地方该怎么挑,还真是颇费脑筋。

抬头一望,前面一条巨大的画舫,依稀的面目有些熟悉,这不是之前自己尚在羽林左卫中,护卫指挥使大人前来会客曾经上过的一条画舫么,自己当时只能随侍在侧。

于是乎张斌大手一指:“公爷,前面那条画舫就不错。”

朱明对于这些也是无所谓的,反正今天亲自带了些金银出来,就是为了享受一下豪掷千金的感觉。

几人策马靠近画舫,那门口的龟公小厮也注意到了这拨客人可是大主顾,远远的就迎在一旁,那巴巴的眼神简直就会说话了:爷~停下来吧,光临小店!

看到朱明几人果然甩辔下马,喜得那领头的龟公连连呵斥身边的几个小厮:“不长眼的东西,还不快些牵住贵客的神骏。”

然后那龟公上前,摆出一副专业的作态,邀请朱明几人入画舫一游。

看看这龟公虽然工作低贱,但面对自己倒也还不算卑躬屈膝,朱明伸手从旁边李亮的褡裢中摸出了一锭银子就扔了过去。

“多谢多谢!”那龟公越发殷勤了,跑在前面将几人引入画舫。

通过架的稳稳的宽阔跳板,朱明五人走上画舫,立即上来一个中年美妇,盈盈一礼,开口说道:“几位相公看来面生,不知在这媚香楼中可有熟悉的姑娘?”

朱明不是欢场老手,此刻看着这个满身脂粉气迎上来风韵犹存的半老徐娘,只能语气生硬的说道:“我们是第一次来,你看着安排吧。”

“请相公里面楼上请,叫姑娘们出来迎客。”鸨母看见龟公使的眼色,知道这几人乃是豪客,当下恭谨的请几人上楼去,画舫的上层是隔开的雅座,虽然空间比起下层来狭窄了一些,好在安静,视野也开阔。

朱明在引领下向前走去,眼中四处好奇的瞟着,大厅中有一小台,想必到时将有艺妓表演,下面散散的摆了七八张小圆桌,这大厅看来就是供些普通客人消遣一番的地方了。

几人上楼后,小厮将其带到一处雅间内,只见这雅间除摆下一张桌子外,还有一片小小的空间摆了古筝等乐器。

花都四处张望一下,傻傻的小声说道:“原来这青楼画舫之中是连床也没有。”

朱明不禁摇头,这要光天化日的摆张大床,风雅何在啊,不过嘛,这画舫之上,肯定是有这方便之处了。

几人刚一落座,婢女们就鱼贯而入了,端水倒茶,上瓜子果脯,一女将室内四角都放上了暖炉,雅间内慢慢的暖和起来。

就在一切刚忙活完时,一身穿白裘袍的女子手端着一把琵琶从门外走了进来,先是给众人施了一礼,说道:“小女荷露,为各位相公献上一曲。”

说完在房间空地中的圆凳上坐下,放稳了琵琶,手指如同不断起伏的波浪一般在琵琶上舞动起来,悦耳的琴声如同清泉一般叮咚的流淌出来。

不愧是冠绝天下的秦淮河,随便出来一个普通的艺妓都有如此的功底,看这女子不过二八年华,能将琵琶练到如此地步,没有十年的苦功是不可能的,算来起码从六岁起就接受了严格的各种才艺训练。

看来古时这些操卖笑生意的人,果然还是货真价实的多啊!

穿着裘袍,屋内也微微有些温暖,一曲奏罢,荷露的额上也微微的冒出了丝丝湿气,她正起身准备告罪一声前去更衣时,船身却微微一震,似乎要离开此地。

荷露眉头一皱,今天为时尚早,画舫客人也没有来齐,似乎不该这么早就开船,而且这开船怎的也不通知一声,要知客人还全无防备。

还没等她想好什么说辞来向面前这几位看来颇有气势的客人道歉时,船外传来一阵阵的怒吼。

“速速将船停下!”

船只的速度顿时一慢,看来外面大吼之人对于这画舫的管事之人还是颇有威慑力的。

正当众人摸不着头脑时,外面却传来“砰”的一声巨响。朱明的眼睛瞬间微微眯了起来:火铳?

画舫中顿时一片慌乱,外面顿时传来一阵乒零乓啷的响声,还人哭喊的声音:“这小祖宗又是发了哪门子神经啊。”

画舫渐渐的靠回了岸边,一条大汉不等画舫挺稳,便是一个纵身跃上了画舫,得意洋洋的对着那原本还进退有据,现在如同蔫了的鸡子一般的鸨母说道:“怎么?想躲着我家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