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手会说话-第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恐惧心理有一个很明显的特点:对于那些神秘和恐惧的事物,对它们越不了解,恐惧感就越强。人类对于死亡的恐惧就是如此。
  人总是习惯性地把死亡想象成:失去、虚无、黑暗、痛苦,所以,在人的心里,死亡成了绝望的代名词,我们自以为是地被自己的想象所欺骗,因而生出了种种恐惧,又让这种恐惧占住了内心,影响了活着的心情(注意:道家就是为了“不影响活着的心情”,才采用了对于死亡心理的干预治疗),所以道教重点在于研究如何“快乐地活着”。
  道教对于恐惧死亡的心理所采用的干预疗法,目的是为了“自在的人生逍遥游”。
  由此,道教提出了第二个心理疗法。这种疗法要达到的目的是:通过追求长生成仙,达到延年益寿,快乐地活在当下。我认为,道教的最响亮的口号是:我命在我不在天。
  有人说道教的教义,归根到底就是一句话:得道成仙。道教崇拜神仙,向往神仙长生不死,自由自在地快乐生活,他们认为神仙并非异类,人们只要通过修炼,就能够得此大道而变形成仙,在这种理论的指导下,道教发明了针对“快乐生活”的心理疗法,当然也有药物疗法(炼丹术)。我们来看看道教针对“我命在我不在天”的观点,产生的修身养性的心理调整方法。
  首先,“我命在我不在天”中所说的“命”,是指:1。寿命;2。性命;3。生命。
  寿命:道教认为,人的寿命应该由自己主宰。为了主宰寿命,道教发明了炼丹术,以求“大药”来长生不死。
  性命:道教认为性与命关系密切。“然有性便有命,有命便有性。性命原不可分”。又说“人生之命有长短者,非自然也”。皆由人是否重视“养性合道”使然。因为,性是命的附属,或者说是性命一分为二的一个方面。而性是可以或者说比较容易在后天发生变化的,所以人们应该自主地去改造、改良“性”。那么,养性,是指哪些“性”呢?
  1。人性。
  2。习性。
  3。性情与性格。
  4。性欲及性功能。
  综上可以看出,除了第4条以外,前三条的修养,都是现代心理学研究的范畴。
  道教对人类心理学科学的贡献大矣!因为道教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如何对待“从死到生”人生历程的最适合中国人的心理疗法。
  我写完了这一章,自己都感到,通过对道教心理疗法的研究,我为自己做了一场心理调整的辅导报告。真是如沐春风啊,轻松了许多!
  所以说,道教是地地道道的汉民族的心灵救治良方,是漂泊无依的灵魂的精神家园。这个说法一点也不夸张。
  道家在心理治疗方面的理论观点非常广泛。这里不过是说一漏万,抛砖引玉的目的就是为了证实这句话:世界心理学的第一个故乡是中国。
  ◎佛家的心理大药——后悔药(1)
  佛教发源于古印度,昌盛于中国,在历史的发展中,佛教与医学曾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形成佛医学,古印度的佛教把婆罗门教医学改造后,纳入其体系(古印度医学比佛教渊源更为久远,大约自公元前20世纪,印度文明达到空前高峰时,医学已自成体系,其经典是《吠陀》。吠陀的意思是:求知。后来随着佛教在印度的兴起,一些医学内容被佛教所吸收,形成佛医学,后来又因为佛教在印度的日趋衰落而传入中国之后,佛医学也一并传入我国了)。东来僧人在传教过程中,给人治病,借医弘佛,作为自身成佛的途径。他们在翻译佛经时,也翻译了许多佛医学著作,据统计,约有400部左右(仅《隋唐经籍史志》记载,翻译经文中的印度医学文献就有17部88卷。仅在《大正新修大藏经》中,有关医学的著作就有20部之多)。佛经中出现医疗卫生方面的医学术语多达4600多条,既有生理解剖脏腑方面的名词,也有医疗、药学、心理、病名、医事杂论方面的术语。当时一些精通佛医学的医家,试图把佛医学与中国医学结合起来,发挥两种医学各自优势,会通中印医学创立新医学。但是由于佛医学传入我国的时候,中医的理论体系已经比较完备了,特别是在阐述人体的生理、病理、病因和治疗方法上都优于佛医学,所以佛医学没能改变中医的理论体系,它的一些理论和医疗技术、卫生习惯,反而被中医所吸收,纳入中医体系之中,与中医融为一体了。我们常说中国文化有很强的包容性,通过中医学融会佛教医学这一点也可以看出来。
  佛医学很早就发现心理因素可以导致疾病,并且在心因性疾病的研究方面,为人类做出了重大的贡献,所以,讨论心理学,不能埋没了释迦牟尼的贡献。
  佛祖释迦牟尼就非常擅长“心理调整”疗法。我们来看一个佛祖亲为的心理治疗病案:如是我闻。
  释迦牟尼在王舍城的灵鹫山对众人说法时,见一个老妇人悲痛欲绝,号哭不止,原来这位老妇人唯一的儿子死了。从儿子下葬那天起,老妇人就滴水不进,一动不动地坐在墓碑旁,望着儿子的坟冢以泪洗面。
  释尊(佛教对释迦牟尼的尊称)听说了这件事,立刻带着五百修行者赶到墓地来了。
  释尊扶起老妇人,满怀慈悲地问道:“老人家,你在这里做什么呢?”
  老妇人流着泪说:“独生儿子弃我而去了,可我对他的爱,使我无法在这个世上独活,我想跟儿子一起去算了!”
  “宁愿自己死去,也要让儿子活着,你是这样想的吗?”释尊问。
  “佛陀啊!您能做到让我的儿子复活吗?”老妇人高声问佛,充满希望。
  释尊微微一笑,静静地回答:“你给我拿火来,我就运用法力让你的儿子复活。不过,这个火必须来自从未曾死过人的家庭,否则,我做了法,也是无用的。”
  老妇人闻言,停止哭泣,立刻跑到街上,逢人就问:“府上曾经死过人吗?”
  大家都用诧异的眼神看着她,“自从有老祖宗以来,哪有没死过人的人家呢?”人们反问她。
  老妇人一直奔波到夕阳西下,访问了不知多少户人家,始终没有找到符合要求的火,她无奈失望地回到释尊面前说:“我就是找不到您要的火,怎么办呢?”
  释尊笑了起来,说道:“你还不明白吗!自开天辟地以来,哪有不死的人呢!并不是只有你一个人要失去亲人,世上的每一个人,都要面对死亡的,你为什么就想不开,执迷不悟呢?”
  这是一个多么出色的心理治疗过程啊。
  面对一个持久悲哀不解的老人,释尊先给她一个足以兴奋的承诺,然后让她离开坟冢(脱离诱发悲哀的环境),到处去询问火的过程就是和人群接触的过程(改善孤独的心情),到处奔走的体力运动,可以充分释放精神压力(利用运动消耗能量,释放压力,是现代心理治疗的重要手段)。然后,当她在体力和情绪都放松的时候,点出问题的关键(有生就有死,你有何想不开),点醒了执迷不悟的老妇人。
  佛医学中认为,疾病是由“四大不和”而成的(四大:地、水、火、风),一大不调,可以导致101种疾病;四大不和,可以导致404种疾病。所以,佛医学认为疾病有404种,这404种疾病,又分为心病和身病两大类。心病是指内心的贪执、恐怖、忧愁、憎恨、愚痴等诸多烦恼,可以说佛教主要着眼于众生的心病——无明烦恼的根治。而“心病”又分“魔”“鬼”致病两类。其中有一类称为“魔”病,就是现代医学中的精神、神经病和各种心理疾病。而“心病”中的“鬼”病,则是指瘟疫、流行病、传染病。佛教从“根”(生理)、“尘”(社会环境)、“识”(心理)三缘和合的整体角度考察人的存在,认为它们互不相离,互相影响,互相作用,心起烦恼、恶业,不仅仅是“心病”的具体表现,而且还可导致生理失调而致“身病”,佛教医学有“心清净故,血则清净,血清净故,颜色清净”的说法(《正法念处经?观天品》)。这种观点和现代医学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是一致的。所以佛教医学为心理治疗开创了一个更高的阶段。
  ◎佛家的心理大药——后悔药(2)
  “魔”:佛教刚传入中国时,翻译为“磨”。至南朝梁武帝时改为“魔”字,全称为“魔罗”。魔的种类很多,烦恼、疑惑、迷恋等一切能够扰乱众生思维者,均称为“魔”。由自己身心所生的障碍称为“内魔”,来自外界的障碍称为“外魔”。 佛教认为:魔由心生,妖由人兴,众生的“八万四千尘劳”浓缩为“贪、嗔、痴”三种烦恼,都可以导致“魔病”。这些烦恼,在现代心理学中就是指导致心理疾病的种种原因。
  随着众生心理障碍的增加,佛教的经典中,“魔”也越来越多了,从二魔、三魔、四魔、五魔、八魔、十魔乃至到了十二魔。其中四魔之说最为普遍。四魔,根据《瑜伽师地论》所说为:烦恼魔(人的108种烦恼)、五阴魔(五阴魔就是色、受、想、行、识,这五蕴积聚而成的生死苦果)、死魔(四大分散,夭丧殒没,无法延续慧命)、天魔(是欲界第六天之魔)。
  由此可以看出,魔,实际就是我们现代所说的各种心理障碍。佛教针对人类的心理疾病,与儒家、道家不同的是,它发明了一种药,可称之为大药—— “后悔药”。
  有句俗话:世上没有后悔药。但是,佛家就发明了后悔药!(真巧,同一时代的基督教,也发明这种后悔药。这个“药”是享有东西方共有知识产权的好药啊!)
  佛教的“后悔药”是什么呢?
  佛教针对心理疾病,提倡“修心”,采用神秘的、内省似的证悟,从日常生活做起,礼拜、忏悔、唱咏、打坐等等。其中针对业报致病所提倡的:忏悔,就是佛家研制的“后悔药”。
  忏悔:人们的身心疾病往往是内心潜意识中的不良积淀所致,尤其是当人们违背了某些社会公德,背弃了道德行为准则时,其心理负担十分沉重,“忏悔”这种方法,就给人们提供了一个心理释放的机会。佛教认为,心灵的力量可以产生治疗效果,如果运用修定之法,使“心”(思维)专注在身体的某一部位,放宽心胸,可以达到治疗心身疾病的作用。例如佛教中的“忏悔”一法,就是要求你想象面临佛菩萨圣众诸天,至诚悔过,使一切精神负担在忏悔后变得轻松。这不是最好的后悔药吗?那么这个后悔药怎么吃呢?
  佛家认为,业病非普通药石所能治愈,唯须忏悔业障,读诵经书,抄写经典,供养赞叹诸佛菩萨,布施法界众生,以其公德消业除病。
  “忏”为梵语“忏摩”的略称,原意为“忍”或“宽恕”。如有了过失,请求容忍、宽恕是“忏”的本意。“悔”是梵语“阿钵底钵喇底提舍那”的意思,直译为“说”,即说罪,陈说罪状的意思,犯了过失,应该向对方承认过失,不只是认错,要明白地说出自己所犯的罪过,这才是“悔”。佛家的观点是:“智者有二,一者不造诸恶,二者作已忏悔。”“若忏悔怀惭愧者,罪即除灭清净如本。”
  佛家不但提倡忏悔,而且还有很多种有助于忏悔的方法,传世的忏法如:梁皇宝忏、法华忏法、金刚忏、大悲忏法、水忏法、观音忏法、阿弥陀忏法、金高明忏法、药师忏、净土忏、地藏忏等等。做忏悔还需要专门的庄严道场,还要有忏文。也就是说,不同的心理障碍,佛家有不同的忏悔方法。对于这些,本书就不做详细的介绍了,有心研究佛家心理学的朋友,可以进一步向佛门经典探究。
  佛教不但推出忏悔——后悔药,还推出了心理调整的名医大家——观世音菩萨。
  观世音又称为“观音”、“观自在”,是大乘佛教里的大菩萨。他拥有慈悲的胸怀,能闻声救苦,引导娑婆众生脱离世间苦厄,追求生命智慧。两千年来,观音信仰遍布亚洲各国,乃至西方世界,成为人类宗教世界最灿烂的花朵,特别是在中国,开展出独特的观音信仰文化。
  观音菩萨的祖籍在印度,他的印度名字是“阿缚卢枳帝湿伐逻”,原意是“由高处向下观之君主”或“探视下界之神”。
  观音的造型男女相皆有,唐宋以前,中国的观音以男相为多,而唐宋以后的观音,以女相为主了,这是为什么呢?佛教有众多的解释。最被众生接受的解释是:母亲是慈悲的象征。
  ◎佛家的心理大药——后悔药(3)
  观音所强调的“慈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母性的特征,也就是儒家的“父严母慈”。可是在佛教传统中,女性是“智慧”的特性,而慈悲是男性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