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着我……
我的手扬了起来,在空中卷起了个巨大的弧形,口中高呼着:“大-光-明-密-咒”那刹那的白光遮蔽了夏都城外的天空,我猛地发出无数只冰刃,一阵阵惨叫声起,那些萧国的士兵都倒在地上呻吟着,夏国的百姓却没有一个受伤。
“你们快逃吧!”
看着那后面黑压压的萧国士兵不断地涌上来,我高声地对那些正慌忙出城的难民们喊道,我也只能挡一时,饶是我神功盖世也不是萧国数十万大军的对手。
“观音菩萨,一定是观音菩萨显灵了!”
我看见那些朝着我又跪又拜的百姓心里却满是酸涩,我无能,都不能保夏都周全,也只能为他们做这一点点……
看着夏都的人们惊呼地逃离了,我一身白衣,头戴面具立在那夏都的北门,却没有一个萧国的士兵敢到我的近前。
那个男人也策马到了城门口,那高高的马上他一身的黄金甲闪着灿烂的金光,但是更多的却是血光……那双蓝色的眼睛正炯炯地看着我……
仇人相见分外眼红!
我的拳头紧握着,指节握得咯咯直响。
“萧慕风,我夏某有生之年一定要用你的头颅祭奠我夏都死去的百姓!”
我恨恨地看着他说。
“夏……清……影!!!”他仰起手对着身后的士兵说:“快给我抓活的!重重有赏!”
当他带着士兵冲过来的时候,我猛地从马上蹿起来,凌空飞起,踩着萧国士兵的人头飞出了数丈之外……
……
此仇不报誓不为人!
……
没有了军队,没有了助力,想要复国谈何容易!
我离开夏都以后思索了许久,只有借助别国的力量,和诸国之力,我才有可能和萧国抗衡,可是要从哪里开始?
思来想去我最后来到了楚国。
楚国多年丰产,正是盛事,国富力强,如果能拉了楚国做靠山,我想要复国就容易了读多……
来到楚国已经有许多天,我仍然思索着谁是可以助我复国的人,那个人应该能够掌握楚国未来的动势,如今的楚国正是强盛,独据西南边陲,远离北国的强敌。
据我所知这楚宣王好像只有三个儿子,大皇子是赵王所送的歌姬赵姬所生,赵姬仍是得宠,大太子怀安也跟着荣耀,二皇子子默风是他的王后所生的嫡子,有王后的哥哥楚国的宰相白彦罩着,似乎也是颇有前景,三皇子深寒是侧妃碧萝所生,但是似乎有孟尝之美称,在楚国也有些威望,似乎也有些潜力,看来我还是得多琢磨琢磨。
蹲在墙角看着来来往往的过路人,那些穿着夸张的长袍的行人都是慢慢悠悠地走路,楚国人的生活似乎大都比较悠闲。
那个走路外八字,穿蓝色绸缎衣服,大圆脸的一定是个浮夸公子,旁边小摊子上在挑首饰胭脂水粉的大约是个平日深居简出的大家小姐,旁边扎双髻的是她的丫鬟……
我刚才在旁边的小摊子上吃了一碗豆腐花;又在街边吃了一碗臭豆腐。
虽然身后就是看起来似乎算是上得了台面的酒楼,我看见那金漆的牌匾上写着‘沐春楼’摆设都很雅致,但我没有进去。
正想换个地方查看,就见沐春楼里走出一个人,令我眼前一亮。
这小哥够俊!身如玉树临风,面如玉石白净,斜飞入鬓的眉,秋水一般的眼眸,唇不点而朱,虽然失了几分男子的阳刚,但也是个不错的小受胚子。
“请问兄台高姓大名?”我抱拳低声问道。
那小哥打量了我两眼,似乎是看我。
“大侠是外地来的吧,口音不似雍京人。”那小哥对我说:“小弟姓潘,名岳,字安仁。”
我一口茶差点没喷出来;小哥;你叫什么不好;偏偏叫这个!
刚打算再跟潘安小哥聊两句,突然前面的路上扬起了灰尘,路旁的小商贩们纷纷往后退,一辆华丽的马车从街市上横奔而过。
“是雅王深寒公子!”
潘小哥大叹一声,望尘而拜。
直到那马车走得好远,潘小哥还一副依依不舍的样子。
深寒公子?
“深寒公子是王的三儿子,他的才德足以堪当我们所有楚国人的楷模。”
看来潘小哥对这位雅王真是仰慕非常。
以我现在的力量想要掀起一番波澜,并非容易之事,所以我必须要借势,如果这个雅王真的在楚国如此得民心,倒是个不错的人选。
我连续几天晚上都在闹市中等待着深寒公子的马车;每次当他经过的时候都有很多楚人朝着马车作揖而拜;这深寒公子的人气在楚国还是真强呀。
只有一次当我正蹲在街边的时候,深寒公子在我的身边停下马车,只见一支白皙的手掀起滚着银缎边的筱花锦帘,一个低沉悦耳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那深寒公子果然是玉中的和氏璧,人中的蛟龙。
只是远远一瞥就已经惊为天人。
章节154
1、闹市初见
果然是玉中的和氏璧,人中的蛟龙,只是远远一瞥就已经惊为天人。
那男子一身银灰色的长袍,暗纹的瑞兽云纹,镶着银绸边,那长袍外面笼着淡淡薄纱,一双淡淡的狭长的眼睛,眼角有些略略地上挑,那双眸子是漂亮的琥珀色。
他那淡粉色的唇轻轻地抿着,在那唇角带着似笑非笑的神情。
那深寒公子仰起手对着那一路上对他连连而拜的路人挥手轻笑,那双伸出来的手臂其色如玉,每一个神态都是优雅尊贵。
我远远地看着那张往着众多仰慕者轻笑的脸庞,果然有天子之气,这次我的赌注就压在他身上了!
……
2、府前奏琴第二日我立在那雅王府墙外的高高的土坡上望向那布局严谨,在楚京之南占地广阔的庭院半晌时候,只见雅王府里的门客众多,有人以早习武练剑,有人排练兵法,有人研究玄黄耆老,有人研究五行之法,也有人修文著书,看来雅王有孟尝之称,果然不负其名,其人心中的野心一定不小,恐怕不只是坐拥楚国这么简单。
早上的时候雅王驱车去了南华大街直入楚宫而去,过了三个时辰,正午的样子才匆匆赶回……
我仔细观察,在他下马车的时候看他的神色有异,约摸在朝中遇到什么不顺心的事情,他匆匆入了府,雅王府的大门立即关上了。
过了些许时候,我被着早准备好的古琴坐在雅王府的门前开始弹奏,开始弹奏的是一曲《梅花三弄》到也悠扬婉转,一唱三叠,接着是一曲《广陵散》抒怀不遇之情,出世之想,潇洒挥扬,其后是一曲《阳关三叠》铿锵而作,弦乐铮铮,道尽塞外风沙之苦,边塞兵戈之痛,如同白刃交加,噼啪做响,倒也是一曲大气之作,可是《阳关三叠》之后就全无章法,噼噼啪啪急促纷乱,全是一些锐利刺耳的不和谐之声,让人听而心绪烦躁,坐立不安……
我端坐在雅王府的门外,弹奏着那铮铮之曲倒是气定神闲,但是我不信雅王楚深寒他自己就能坐得住。
果然没有过多久那雅王府的朱漆大门就‘吱呀’一声打开了。
出来的是一个宝蓝衣衫年月四十的管家,他刚刚开门就呵斥道:“哪里来的狂徒,竟然敢在我雅王殿下的府外弹奏些不成掉的东西,我们这里最差的乐师都比你弹得好。”
我笑了,乐师我自然不是出色的,我出色的地方自在别处。
“帮我告诉你们殿下,我是他等候许久来辅佐他的人。”
“就你这样子?还辅佐殿下?”那管家上下打量了一翻道:“人不人鬼不鬼的,你先自己照照镜子再来吧。”
“雅王在楚国有孟尝美名,我不信他府上的人竟然不知道‘人不可貌相’,将这个签子交给你们殿下,我想他很快就会招我进见。”
果然没有出多久,雅王府的门又打开了,那个管家又出来了,不过这次态度恭敬了许多:“我们雅王殿下要见你,请跟我来。”
那一扇扇朱漆的檀木门打开了,雅王府里百回千折,处处精致细腻,雕梁画柱,屏风掩映,奇花异草,灵兽珍禽,雅王果然不负其名是一个雅致的人。
那南海明珠串成的帘子之后,那个男人正在用手轻轻地抹着茶盖,优雅缓慢地喝茶品茗。那龙井绿茶的清香远远地飘了出来,果然是茶中极品。
楚深寒的脸色很平静,他伸出那修长的白玉一样地手臂慢慢地用茶盖画着那飘散在绿色茶液上那些伸展开口翠色的叶子。
其味甘美如醉,其色青翠欲滴,狮峰龙井乃是龙井茶中的佼佼者。
然而我知道他的脸色虽然平静,内心却绝不平静。
观其气缕就能察觉到,他虽然极力压抑自己的烦躁,但是那一呼一吸之间尽是烦闷之气。
“你就是在那门外声称自己是小王等待已久可以辅佐小王的人?”他笑了,用那双狭长轻挑着的凤眼仔细地打量着我,可惜在他面前只有一个粗糙的假面。
“不错。”
“你的琴声很纷乱,又怎么可以担辅佐大任?”
这次我笑了。
“殿下,乱的不是我的琴声,而是殿下的心,是殿下的心中纷乱不平,有道心静自然凉,如果殿下那颗心是平静的,饶是怎样的纷乱也影响不了殿下。”
“哦?”
他抬起头再看了我一眼,这审视已经比前次更加深刻,他仿佛要穿透我的面具看到我那张假面背后的脸孔。
“先生说要辅佐小王,请问先生是文治,还是要武治?”
他对我的称呼已经是又尊敬了一重。
“入则为相,出在则将。”
我看着他那双琥珀色的凤眼淡淡地一字一句地说。
他哈哈笑了起来:“好一个入则为相,出则为相,先生好大的口气。”
“殿下不信吗?”
我的嘴角轻轻地抿起。
就在他的笑声还没有停息的时候,我的手轻轻地扬起,用任何人都看不到的速度,我手心的冰刃已经切入他背后那只描绘精美的古董花瓶之中,‘砰’地一声那花瓶碎裂成千万篇碎片。
他的笑容凝结住了,脸色有些发白,如果我刚刚削的不是他背后数米之外的花瓶,而是他那漂亮白皙的脖子,这会儿恐怕他早都已经身手异处血溅当席了。
“可惜了这四国时期古早青花官窑瓷,小民自会陪给殿下,刚刚鲁莽了,使殿下受惊,小民在这里给殿下陪不是。”
他的脸色很快就恢复了:“先生多虑了,这一件小小的青瓷花瓶小王还是出得起,先生才是更加珍贵的珍宝。”
他的脸上从刚刚的发白到重新又了血色,到带着笑容拉住我的手邀我在他的身旁而坐不过短短的功夫,我轻叹这楚深寒果然是拉拢人的好角色,那脸色变得比戏子还快。
“先生……”当他的手触到我那冰凉的胳膊有点惊讶,这时候正是三伏之时,除了我这活着的死人恐怕没有人会有这样冰冷的体温:“先生不是志在辅佐小王,想听听先生的构想。”
“雅王殿下。”我抬起头直视着他那双琥珀色的凤眼:“恕小民直言,以我观殿下之气,志向绝对不只在一个小小的楚国……”看着他的瞳孔慢慢地扩大我接着低声而语:“而是志在天下……”
楚深寒低下了头没有再看我的眼睛,但是我知道我已经说中了他的心事。
“当今,楚国占据着西南沃地,有楚江的天险为屏障,又有泗水为渠,可以南据苗疆,西通燕国,乃至西域,东抗魏国,韩国,北压夏国,梁国,如此以来, 只要楚国能灵活地摆好与各国的关系,借势助力,雄霸中原指日可待,甚至还可以与北边的萧国,罗刹国抗衡,扬威天下。”
“先生果然眼光深远。”
我低头轻笑,如果没有这样的心思,我又为何千里迢迢地来到这南地的楚国。
“在各国之中,先生看哪些是我楚国的强敌?”
“如今燕国内斗不已,又处遍地,国小人殊,不足以为敌,魏国,韩国处中原之地,但无大志,安享一席之地,也不足为据,梁国北为萧国所扰,东为高丽所迫,自顾不暇,而夏国曾是雄踞中原的霸主,但如今已经为萧国所迫,溃不成军,同样不足为惧。”
“但是很多人都说夏国仍然偏居易都扬州江南肥美之地……”
夏国易都的事情我不是不知道,也曾经去过扬州的新夏都,但是只看到那些歌舞升平,这些昏庸的官员,在夏都还未破之时,为了怕受破城之苦,早已经奏禀要迁都南地的扬州,母后竟然也允了,我从那百姓流离失所的夏都辗转数日到达扬州看到的却是歌照唱,舞照跳,酒照喝的迷乱景象,心头之火难平,这样的朝廷,这样的官员,这样的兵将,就是我回去,又能如何,早日被他们气得吐血,所以夏国要开创新的局面只能放弃原有的腐朽的官阶体系,欲立则必先破。
“夏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