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萧队长听到这话,瞅着站在一边的张景瑞笑笑,意思好像说:“你听听,得加小心呵,这是你的事。”张景瑞也笑一笑,没有吱声。萧队长对张富英说:“你们好好地坦白,把做过的坏事,都说出来,给老百姓赔礼。”
张富英黑丧着脸说:“我干过啥呢?大伙选我当主任,我一个粗步也不敢迈呀,老是小小心心,照规矩办事。”
老孙头冲着他脸说:“谁推你当主任的?你们几个狐朋狗友,耗子爬秤钩,自己称自己。你们三几个朋友,喝大酒,吃白面饼,吃得油淌淌,放个屁,把裤子都油了,这使的是谁的钱呀?”
妇女队里出来一个十六七岁的双辫子姑娘,就是小老杜家的童养媳刘桂兰。她脸颊通红,说话挺快,指着张富英问道:“对军属烈属,你们啥也不拥护,光有光,没有荣,你们这是哪来的章程?”
张富英脸庞煞白,没有回答,老初挤上来,举起拳头在他鼻子底下晃一晃,扯起大嗓门说道:“七月前,咱们都在地里铲地,你和小糜子跑到榛子树丛里,半天不出来。”他笑着又说:“你们在那儿干啥?”人堆里发出笑声和骂声,有叫绑起来的,也有叫打的。萧队长忙出来拦阻,叫大伙放他们回去,好好反省。他扭头又对张富英说道:“好吧,你们回去,回头好好儿坦白,把自己的臭根都抠出来,跟老百姓告饶。”萧队长瞅着李桂荣正低着头,装出可怜的模样。
“你也得坦白。”
李桂荣连连哈腰,满脸堆笑回答道:“对,对,那还用说?萧队长您多咱有工夫,咱个人要找您唠唠。”
“往后再说吧。”
“就这么的吧,咱们往回走了。”
李桂荣退着往外走,皮鞋脚踩在老孙头的草鞋脚上,老孙头大嚷起来。李桂荣连忙赔罪:“对不起,对不起,老大爷。”
老孙头推他一把说:“滚出去,你犯了事,还踩我一脚。快滚,这里不准你站了,这合作社这回归咱们老百姓了。”
张富英、李桂荣和唐士元三人才走出门,萧队长在张景瑞耳边小声地说了一句:“你多注意李桂荣。”
大伙推举郭全海、老孙头和老初做清算委员,清理“合作社”和张富英的假农会的财产。他们聘请屯子里的栽花先生①做文书,他能写字,又会归除。
①种痘的。
6
妇女也参加了贫雇农大会。小糜子整起来的“破鞋”妇女会,无形解散了。小糜子不敢再出头露脸,成天呆在家里,劈柴、锄草、补衣裳、做棉鞋,装得老实巴交交的,又把她的真正老实巴交的掌柜的胡弄住了。这实心人逢人便说,他屋里的转变了。
农会的西屋,里外屋的隔壁打通了,里外并一屋。贫雇农见天到这儿集会,大伙商量一些事。萧队长跟他们讲了几回话,给他们详细讲解对中农的政策。见天,屯子里贫雇农男女,除开回家去吃饭,总在这儿,炕上坐得满满堂堂的,屋子当间,用干柈子拢起一堆火。横梁上吊一个大豆油灯,到下晚,四个灯捻点起来,屋子里面,亮亮堂堂。人们坐在火旁边,抽烟,咳嗽和争吵。黄烟气味,灌满一屋。开会开到第五天,老初耐不住,使劲叫道:“不用再唠啦,大地主还有啥好种?咱们庄稼院的人,都是说一不二的。说干就干吧。”
人们纷纷应和他。主席团合计一下,决定下晚就动手,向封建发动总攻,妇女、儿童也都来参加。
“中农不参加?”有人问道。
大家伙嗡嗡地议论起来。郭全海站在炕上,大声叫道:“大伙别吵吵,听我一句话,中农叫‘自愿’,咱们不强迫。”
怕走漏消息,郭全海说马溜动手。老初的大嗓子叫道:“报告团长,跟前有坏蛋听声,好抓不好抓?”
郭全海说:“有真凭实据的能抓。”
老初跟张景瑞推开人们,挤到外屋灯光照不到的角落里,抓住一个人。这人穿一身千补万衲的裤袄,腰里扎根草绳子,这是杜善人姑表,地主张忠财。老初大手提溜着他棉袄的领子,像提溜小鸡子似地提到亮处,一面骂道:“你混进来听声,王八兔崽子。”
发觉了地主听声,人都窝火了。到这步田地,地主还敢混进农会来,大伙围上去,指手划脚,叽叽嘈嘈,推的推,问的问:“听咱们的会,想对付咱们?”
“你想翻把?”
“谁叫你来的?”“他自己就是地主。”
“大地主没一个好货。”
“我看他短揍!”
“他不吱声,装迷糊。”
人们越发上火了。萧队长说过,不能打人。大伙手都痒痒的,真想揍他,可又不能揍,萧队长站在炕上,灯光下面,两眼睁得溜圆,不叫人抬手,人们急得叫口号:“翻身要翻透,一个地主也不漏。”
“翻身要翻好,封建都斗倒。”
“彻底打垮封建势力。”
“斗经济,斗政治,起枪枝。”
南炕和北炕,替换着叫,这边才落音,那边又轰起,外头房檐下的小家雀,叫屋里的雷轰似的声音惊动了,飞出窝来,把那挂在房檐上的冰溜子①撞断一根,落在窗台上,像玻璃碴子似的发出叮当一声响,郭全海听到,对大伙说:“听,外头还有人。”
①屋檐水冻成的冰柱子。
一听到这话,站在外屋的人们就都往外拥。人们跑出去,院里院外、屋前屋后,仔细搜一遍,不见人影子,才慢慢地都转回屋里,接着开会,萧队长笑着说道:“警惕性是提高了,这没有害处。”
人们把这混进农会来听声的地主张忠财撵出了农会。郭全海跟张景瑞、老初、老孙头一块堆,在八仙桌子边,编联小组。他们合计全团积极分子编成二十个小组,作为骨干,带动全屯,清查和接收地主的底产。编完小组以后,窗外小鸡子叫过三遍,日头冒花了。
白大嫂子和刘桂兰从农会东屋的大红躺箱里,起出一面红绸子旗子。这是头年农会的旗子。张富英上台以后,扔在躺箱里,没有用过。白大嫂子用一根小木棒子做旗杆,叫人挂在农会上屋房檐上。干雪盖着屋顶、地面、草垛和苞米楼子,四外是白蒙蒙的一片。红绸旗子高高挂在房檐上,远远地瞧着,好像是这晃眼的银花世界里的一个晃动的火苗。大会散了。编了小组的人们顾不上吃饭,领着人们奔向指定他们接收的地主的大院。各组的人们向四外走去,欤B踏在干雪上,嘎嚓嘎嚓的,响遍全屯。
郭全海和老初合计,叫他派民兵拿着钢枪和扎枪,到全屯警戒。郭全海自己带领一组人,去清查和接收杜善人财产。他这一组有二十个人,里头有两位妇女,一个小孩。小孩就是猪倌吴家富。他穿着赵大嫂子给他做的新棉鞋,手里拿个铁探子①,在郭全海的后头走着。两个妇女,一个是白大嫂子,一个就是刘桂兰。她的男人才十岁,她十七了,个儿长得高高的,脸蛋泛红,好像一个熟透的苹果。她是贫农刘义林的姑娘,妈早死了。刘义林拉下小老杜家的饥荒,临死以前还不起,死逼无奈,就把自己心疼的独生的姑娘送给了杜家。张富英当令,包庇地主,小老杜家仗着杜善人的腰眼子,杜善人靠张富英维持,又都威威势势,胡作非为了。没上头的童养媳,下晚是跟男人隔开来睡的。她跟婆婆睡北炕,她的男人,那个十岁娃娃跟她公公睡南炕。一天下晚,刘桂兰的婆婆叫醒她来,要她给公公捶腰,刘桂兰不肯,婆婆不吱声。第二天,杜婆子说刘桂兰偷鸡子儿吃了,她气得直哭,跑到妇女会哭诉。小糜子偏袒小老杜家,骂了她一顿,把她撵出来。就在这当天下晚,外头下着雨,屋里灭了灯,炕上黑漆寥光的,伸手不见掌。有个什么人爬到她炕上,把她惊醒。她叫唤起来。睡在南炕的她的男人,那个十岁的小嘎,从梦中惊醒,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可炕地摸,他爹不见了,吓得他跳到地下,迷迷瞪瞪,只当是来了胡子,或是哪里失火了。他光着两个脚丫子,跑到桌子边上摸火柴。他妈也跳下地来,跑到她儿子跟前,打他一撇子。他扑倒在南炕的炕沿上,呜呜地哭了。刘桂兰趁着这空子,光着脚丫子,逃到院子里去了。
①探物的细铁条。
雨下着,院里湿漉漉的。她顶雨站在院子的当间,脚踩着地面,泞泥盖没脚骨拐①。她听见屯外野地里的一声声说睦青疲掷溆峙拢睦镏倍哙隆K八甲牛骸巴亩パ剑俊钡杷懒耍缑挥屑伊耍九崾切∶幼拥绷睿薮ν侗肌K郎习茁プ樱诎锥炎由希挠钠嗥嗟乜抟桓稣蕖�
①脚踝。
雨哗哗地落着,她的哭声没有人听见。
天麻花亮,她从苞米楼子上跳下,光着脚丫子,跑出大门。跑不远遐,碰到白大嫂子在井台上打水。看见她两眼红肿,两脚光着,白大嫂子吃惊地问道:“刘桂兰,你怎么的呐?”
刘桂兰光顾着哭,说不出话来。白大嫂子挑着水筲子,邀她往她家里去歇歇。回到家里,白大嫂子给她换掉湿衣裳,洗净泥巴脚,叫她上炕。她一面烧火做饭,一面跟她唠着嗑。刘桂兰把苦水都倒出来,说到伤心处,哭得没有头。白大嫂子说:“别哭了,往后就呆在我家。看谁敢来整你?”
从那以后,刘桂兰躲在白家。白大嫂子叫她做些针线活,整天不出门,免得叫她婆家的人看见。过了一个月,小老杜家打听出来了,想要人,自己又不敢来要。他们知道,白大嫂子是不好招惹的。小老杜家告到妇女会。小糜子派人来劝白大嫂子,把人交出来。白大嫂子说:“你叫小糜子来,咱们评评理。”
小糜子害怕白大嫂子把自己不能见人的事,也给啁①出来,不敢上门。小老杜家又告到张富英那儿。张富英放出一个话,说要派民兵来抓。白大嫂子听到这话,站在公路上,扬起她的黑老鸹的羽毛似的黑眉毛,大声吵嚷道:“刘桂兰是我收留了,谁敢来抓,叫他来,咱跟他豁上。你们山高皇帝远,干的好事,只当我姓白的不知道?”
①啁:音周,义如掏或翻。
张富英气急眼了,真要来抓人。李桂荣估量白家是干属,怕把事情闹大了,区上县里派人来调查,惹火烧身,反倒不美。他劝张富英:“咱们不要管这些闲事,白家屋里的是个惹不起的母夜叉,你还不知道?”
小老杜家又到杜善人跟前诉说。杜善人架着眼镜,正在看报纸。他是常常悄悄找些《东北日报》来看的,从那上面研究我们的政策,估量战争的形势。这会正看着人民解放军冬季攻势胜利的消息,蒋匪一师一师被咱们歼灭。小老杜家来求他帮忙抢回刘桂兰,杜善人叹一口气说:“唉,往后瞧瞧再说吧。”
刘桂兰就仗着这位“母夜叉”护住,呆在白家。她的男人,那十岁小嘎,来哭过两次,要她回去。他的身子又瘦又小,又干瘪:说话嘟嘟哝哝,听不清楚。刘桂兰跟他站在一块堆,要看他,得低下头来。
过门的时候,屯子里人都说不行。老孙头也说:“这媳妇过不长,终久要干啥。”刘桂兰身板壮实,胳膊溜圆,干活没有一个妇女撵上她,炕上的剪子,地下的镰刀,都是利落手。薅草拔苗,扬场推碾,顶上一个男子汉。这会看着这个十岁的小嘎,她的挂名男人,站在她的眼前掉眼泪,她的心软了。但是一想起她公公的胡子叭碴的臭嘴巴子,她觉着恶心,不想回去。她打发他走了。就这么的,她呆在白大嫂子家里。萧队长回来以后,白大嫂子带领她参加了贫雇农大会。现在,她们编入郭全海小组,上杜善人家老孙头也在郭全海小组。他赶一张二马爬犁①,跟在大伙的后面,准备把没收的谷物和家具拉到农会去。
①一种雪地的马拉的交通工具。没有车轮,用马拉着两根木头,像犁一样地在雪上顺着滑走,木头上搁着木板,板上坐人和放物,叫做爬犁。二马拉的,叫二马爬犁。
杜家大门,关得溜严。老孙头喝住马匹,跑到门口,用马鞭子杆敲着门扇。里头一个女人的声音问:“谁呀?”
“走亲戚的来了,快开门吧。”老孙头笑笑,装个假嗓子回答,歪着脖子悄声对郭全海说道:“这是杜善人媳妇。”
老孙头在杜善人家吃过劳金,知道他家有两条大狗。听见里头门闩响,他退下来,站在大伙的背后,他害怕狗。门开了,两只牙狗从一个中年女人的身后,叫着跳出来,一只奔向郭全海,一只绕到人们的背后,冲老孙头扑来,老孙头脸吓得煞白,一面甩鞭子,一面瞪着眼珠子,威胁地叫道:“你敢来,你敢来!”
狗不睬他的威胁,还是扑过来。老孙头胆怯地往后退两步,狗逼近两步,老孙头大胆地朝前进两步,狗又退两步。正在进不得,跑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