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会议室里这么多日军将领,听不懂中文的几乎没有,除了宇都宫太郎之外,柴五郎这个中国通就不用说了,大庭二郎这厮做参谋演练的时候也是在满洲和关东州厮混过几年,中文那是一个门清,第七师团因为长期驻扎关东州,所以师团长藤井幸槌的中文也相当凑合。
至于作战室参谋石原少佐虽然刚从日本陆大毕业,这厮进陆大之前,在陆士毕业之后,可是满世界在中国便衣侦查混了好多地方,中文地道的程度,那是换上衣服就是一中国小老百姓,还是不起眼的那种。
板垣在进陆大的前后都被班上称为中国通,一口北京话说的地道无比。
中日虽然同盟,联军虽然成立,双方将士之间的火花却依然不断,在日军看来,中国人就一纪律严明的暴发户军队,装备精良却太依赖手里的装备和武器,劈刺和格斗肯定不是自己的对手,论枪法估计也不行,真打的血流成河很怀疑中国人是不是坚持的住。
在参战军看来,日军除了不怕死和整天撒子给给的乱喊,其他也就炮兵的基本功好点,装备和火力一塌糊涂,真打起来中国参战军一个旅能干翻他一个师团,至于单兵素质,可别忘了吴佩孚的第三师那是16混成旅老底子第二多的整编师!
加上吴佩孚自己就是个练兵带兵的天才级将领,论单兵素质第三集团军也绝不把日本第三军放在眼里,光看个头和魁梧程度参战军士兵都比对方大一圈,河北和山东兵源来自武术之乡的不在少数,真单练可绝不怵日本那半吊子罗圈腿的武士。
日本人一辈子放过的枪还没第三集团军新兵一个月放的多,枪法不就靠子弹喂出来的么,1伽兰德这把半自动步枪就是到了20年后都是最优秀的半自动步枪,更何况在这鸟不拉屎的1918年。
作为世界头一款半自动步枪,八发子弹的半自动伽兰德步枪如果和五发子弹的手拉栓动的三八大盖对射,三八枪射手根本抬不起头打第二枪就得被对方密集的火力给撂倒!
“根据飞机侦察的情况,喀山一线伏尔加河对岸,是苏俄的东方面军,这个方面军是苏俄成立最早的方面军,下辖五个集团军,从南到北一次分布在一百公里的扇面进攻区域内,最南边的是第1集团军,这个集团军的战斗力差不多是东方面军中最强的,现在有六个步兵师,加一个骑兵师和16个炮兵连,苏俄红军很奇怪,他们炮兵是以炮兵连为基本单位,每个连六门75山炮,个别是75野炮,都是挽马拖拽。”
联军作战室主任田俊少将侃侃而谈,一口汉语说的相当地道,这时候去日本士官学恤学的中国人都能说一口流利的日语,而在满洲关东州和青岛厮混过的日本军人则差不多都能说一口中文。当然,这会儿田俊要是敢说日文,只怕对面吴佩孚手里的茶杯先一把飞了过去砸这厮脸上。
至于俄国那个骑兵集团军司令谢尔盖,王庚给他配了个懂中文、日文、俄语和蒙古语的作战室参谋,这样的人才在日本前关东州驻军里倒是一抓一把。
高尔察克的中文和日文都说的马马虎虎凑合的过去,其实他的德语和法语英语水平都不错,沙俄帝国海军将领在那个时代都是贵族出身,语言对他们来说都是从小的基本功。
当然,田俊少将的俄语也是绝对管用,不过只要王庚在场,联军司令部几乎所有将领和参谋人员都只说中文,虽然王庚这厮事实上精通英语、俄语和日语,对德语和法语也称的上熟练够用,但除非在外交场合,否则这个中国王只说中文,听不懂你自己想办法去,谁叫这是在中国?
田俊少将拿着长长的指挥棒在作战地图上讲解,这边石原和板垣两个少佐则不断的把象征双方兵力部署的小旗子插到地图上,很快,苏俄东方面军第一集团军的五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在伏尔加河对岸的辛比尔斯克附近被标了出来,甚至标志着炮兵的小旗子也在辛比尔斯克的南边和北边被标注成了两个炮兵集群。
日本陆大优等生的图上作业拿到这里来显然是小儿科相当的驾轻就熟。
“总司令阁下,请问这些情报都是飞机侦察获得的么?”高尔察克凑过来在王庚耳边轻声问道,他知道中国人航空队的空中侦察能力相当强,却没想到可以详细到这样的程度。
“尊敬的高尔察克阁下,空中侦察只是一部分,当然还有地面侦察,还有多方面的情报综合和分析,这半个月我们的侦察分队在伏尔加河对面光空投都很多次了”在王庚的示意下,田俊少将笑着解释了情报的来源。
,
第二百七十章 苏俄东方面军的部署
苏俄东方面军的第1集团军负责辛比尔斯克南北各五十公里的伏尔加河左岸防线,集团军主力集中在辛比尔斯克,根据我们的判断,这个集团军是东方面军战斗力最强的部队,五个步兵师加1个骑兵师,16个炮兵连,总人数超过六万人!”联军作战室主任田俊少将指着作战地图说明道。
“那个图哈切夫斯基的第1集团军为什么不过河呢,对岸的高尔察克的白卫军只有两个步兵师在对岸防守,应该是挡不住对方才是!”日本第三军司令宇都宫太郎不客气的问道。
高尔察克闻言皱了皱眉,由于伏尔加河被苏俄的伏尔加河舰队控制,他布置在辛比尔斯克对岸的两个步兵师不过是起牵制作用,苏俄红军要抄喀山的后路根本不用在南边175公里的辛比尔斯克渡河,直接在喀山这边强渡即可,当然,喀山要塞的炮兵也不是吃素的,到时候就得看对方能不能冲过伏尔加河这一段了。
“大将阁下,据我们的分析,图哈切夫斯基的第一集团军之所以不渡河绕远路,显然是因为东方面军的主攻方向还是在喀山,而第1集团军的任务是保持东线战场的侧翼不出现漏洞,同时,也从东北方向作为察里津防线的屏障,苏俄的南方面军在前后两次保卫察里津战役中虽然守住了察里津,但是伤亡很大,亟待补充!”
田俊少将不慌不忙的解释,这里他没有说图哈切夫斯基瞧不上东方面军司令员瓦采季斯,集团军司令和方面军思量两个人闹矛盾的事情。
瓦采季斯发给苏俄中央委员会告状的电报说第一集团军连当地苏维埃的房子都敢抢了当营房,根本就是流寇和游击作风,图哈切夫斯基告状的电报则说方面军司令瓦采季斯右倾动摇,克扣第1集团军的粮食和弹药补给,转而优先满足喀山方向的第五集团军,但是又不让第五集团军攻克喀山,又不把攻击位置让出来给自己的第一集团军。
王庚点了点头,示意田俊继续往下说,作战室主人田俊少将便指着地图上辛比尔斯克北部五十公里的布因斯克道,“第一集团军的北面,从布因斯克到伏尔加河边捷秋希镇,是东方面军第二集团军的防区,这个集团军的兵力比较薄弱,只有混成第二师和步兵第28师两个师,加起来2万人不到,大炮和机枪也很有限,大概有3个炮兵连和一个马克沁机枪营。
第二集团军防线的宽度只有二十公里!但是这两个师扼守住捷秋希这个渡口,主要是防备对面的博尔贾尔的白卫军渡河!高尔察克的白卫军在河对岸布置有三个步兵师的兵力!是不是这样?高尔察克阁下?”田俊笑着问俄国最高执政官。
“这个,或许是这样吧?对岸只有两个红军师么?我们还以为至少有五个师在布防!”高尔察克摸出块手帕擦了擦鼻尖上的汗,心里在骂自己的部下谎报军情,说伏尔加河对岸的捷秋希至少有五个师的红军布防,原来才两个师!
田俊一边说,这边石原和坂垣已经在地图上插好了代表苏俄东方面军的两面小旗,还有三个炮兵连的位置。
“从布因斯克再往北,是苏俄东方面军第五集团军的防区,根据我们侦察的结果,第五集团军是喀山对面苏俄红军的主力集团军,防线从布因斯克一支到喀山对面的科兹洛夫卡、切博克萨雷,这个集团军兵力雄厚,防区长达200公里!”
“第五集团军辖有斯摩棱斯克步兵第1师,彼得格勒步兵第4师,西伯利亚步兵第1师,步兵第2、第5师,步兵第25、第26、第27、第29、第30师,土耳其斯坦步兵第31师,骑兵第13师和混编骑兵师。”
“第五集团军是东方面军司令瓦采季斯一手打造的嫡系,辖11个步兵师和2个骑兵师,有26个炮兵连的炮兵,全集团军约12万人左右,是用来向喀山发起进攻的主力,第五集团军的司令是斯拉文,和瓦采季斯一样出身沙俄将领,是个相当不错的军事专家!”
田俊一边解释,一边等王庚的眼色,王庚微微点头,转过来笑着问高尔察克,“阁下对这个斯拉文了解多少?看来他的第5集团军才是东方面军架在喀山脖子上的一把刀,所谓知己知彼,百战不殆!依着第五集团军的实力,按理说喀山应该很难守住才对,您手里虽然有20万白卫军,可分步在400公里的防线上,喀山守军只怕最多也就10万人了不得了!”
“这个,这个第五集团军司令斯拉文是个贵族出身的职业军人,在陆军中属于了不起将领…我们也一直在通过各种渠道跟他联系,希望能说服他加入到自由俄国这边来,不过对面契卡活动的很猖獗,我们派出去的信使没一个能活着回伏尔加河右岸来的!”
高尔察克的脸色有些尴尬,事实上,对面的第五集团军司令斯拉文是很顾念一些当年大家在沙俄军中的香火情面的,要不然像那个第一集团军图哈切夫斯基疯狗一样用人海战术乱咬一气,喀山没准早就失手了!
“这个不急,总有办法的,田少将,你继续说下去!”王庚笑着安抚着身边的高尔察克,一边转过来示意田俊继续往下说。
“第五集团军的北面,是第三集团军,由于喀山以北都是山地,所以第三集团军的防区向北绵延250公里,从科兹莫杰米扬斯克、约士卡尔奥拉、亚兰斯克、苏维埃茨克一直到科杰利尼奇!”
“第三集团军司令是别尔津,兵力有乌拉尔步兵第1、第2、第3、第4、第5师,步兵第29、第30、第51、第62师,骑兵第10师等以及1个特务旅。一共9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加一个特务旅,这个集团军火炮不多,有12个炮兵连,全军人数在8万人左右。第三集团军负责整个东部战线的右翼防御。”
“剩下那个第四集团军,司令是勒热夫斯基,集团军则布置在从塞兹兰到古比尔雪夫一线,集团军内编有步兵第22、第25、第49和第50师,新乌津斯克步兵师、乌拉尔斯克步兵师,骑兵第1师等部队,一共6个步兵师和一个骑兵师,大概有10个炮兵连,全集团军5万人左右!”
“这样加起来,东部战线八百公里的伏尔加河左岸,苏俄东方面军的五个集团军一共有33万人,合计33个步兵师,6个骑兵师,67个炮兵连,约有400门大炮和1600挺机枪,当面的敌情就是这样!”说着田俊放下了手里的指挥棒,和石原、坂垣一起坐到了王庚身后的参谋人员坐席上。
会议室里中日双方将领低声交头接耳,都在咀嚼和消化田俊刚才讲解的当面苏俄红军兵力部署情况,显然,大家都能看得出来,当面敌人的数量相比白卫军是占了优势,而这不过才是苏俄一个方面军而已。
“南方面军和西方面军的情况我们掌握的还不多,但从俘虏口中了解,这两个方面军的人数也在30万以上,而且多数是参加过沙俄东线作战的老兵,从战俘营里回来就是为了参加和组建苏俄红军的,此外北方面军也在组建过程中,人数也不会少于20万。当然,一开始和我们当面的还是东方面军,之后会是南方面军!”
参谋长蒋鸿遇很快进入了角色,显然是听到了下面将领嗡嗡声,便进一步做了解释和补充,换句话说,中日俄联军加上白卫军,在人数上也是绝对没有优势的,当然,火力和机动性要超过苏俄红军多的多,但不熟悉当地环境和气候也是客观事实。
“高尔察克阁下,您的部队和苏俄红军作战了这么久,他们的战斗力,比起白卫军来如何?”副参谋长兼中国第三集团军司令吴佩孚站起来问道。
“这个…上将阁下,我们白卫军都是沙俄职业军人居多,从单兵素质和职业经验来说比对岸的苏俄红军要强很多,但是我们的武器装备比他们还不如,而且对面打起来往往采取人海战术不计伤亡的往上冲,这么说吧,如果同等兵力同等火力,我的两个师可以对付对方三个师!”
高尔察克脸色微红,未必没有心虚的把自己队伍的实力吹的比对方强,当然,言下之意大家也听得到,那就是自己的白卫军需要大量武器装备的补充才行!
第二百七十一章 引蛇出洞包个饺子
~日期:~10月05日~
,
“高尔察克阁下,我不怀疑您的白卫军的职业素质,也不怀疑您和您的将领们对俄国人民的忠诚,但是为什么对岸苏俄红军会越来越多了呢,这个问题我消您抽空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