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我想搬出去住。”
她别转面孔,“我最不要听这种话,父母碍着你什么?刚回来就要搬出去,那还不如不回来。”
“你听呀,等我找到工作才搬出去,现在也没有钱。”
“不许搬。”
“妈妈,”我看着她,“姬娜都一个人住。”
她叹口气,“你嫌爹妈什么呢?”
“每天进出都要交代,每天睡前要道晚安,每天要表示确爱父母,你说是不是惨无人道。”
母亲悻悻然,“这是什么话?我听不懂。”
“我们稍微商量一下,再作决定。”我说。
“你们所谓商量,是早已决定,例牌通知一声老家伙,已属仁至义尽的好子女,一不高兴,一句话没有就孤意而行的也有……”
“妈妈,吃饭的时候到了,看看有什么菜。”我换一个花样。
“对,”她说,“我得去瞧瞧她把那只茄子塞肉弄得怎么样了。”
一阵风似的把妈妈扇出房间去。
我已不习惯同其他人住,即使这其他人是父母。
我喜欢独自占据一间公寓,浴后用一块毛巾包着身子良久不穿衣服也不要紧。
我又喜欢深夜独自看电视中之旧片,还吃芝士喝白酒。
妈妈其实是明白的,只不过她们一惯不肯放松子女。
无奈家中即使再好吃好住,也留不住成年的孩子。
晚饭桌上只见碗筷响。
父亲终于说:“要搬出去的话,现在找房子倒是时候,房租便宜得多。”
我大喜,“谢谢父亲大人。”
“不过一星期起码得回来报到一次。”
“是是是。”我一叠声应。
母亲不出声,眼睛露出深深的寂寞,我假装看不见。
姬娜便说他们够体贴。
我一门心思地找工作,自动降低要求,往工业区找发展,终于在一爿制衣厂担任会计。
厂是老厂,以前管账的是厂长的舅爷,私相授受,鬼鬼祟祟。老板过身,太子爷上场,誓言要革命维新,见我去上工,一拍即合。
我花了足足十天才把账簿看出一个眉目来,错是没有错,假也假不了,只是乱。要从头替他建立一个制度,如造万里长城,并且旧人手底下那班重臣也未必肯听我,麻烦不止一点点。
我同年轻的老板说了我的意见。
他叫我放胆去做,把尚方宝剑递给我,准我先斩后奏。
这分明是借刀杀人。
他自己要做红脸,便找我做白脸,我要是争气,便成为他新王朝的开国功臣,我要是做得不妥,他便把责任卸在我肩膊上。
真奸诈。
为一点点薪水,我实在犯不着如此尽忠报国。
心中犹疑起来,精神反而有寄托,只把这件事翻来覆去地想,也不闹搬家了。
照说这是个好机会,战败可以引咎辞职,作一次政治牺牲品,一旦跑出冷门来胜一仗,以后便一帆风顺可做重臣。
在这个当儿,天渐渐凉了。
我拉杂成堆,把旧衣服与姬娜借我的行头夹在一起穿,并提不起兴趣来买新衣服。
装扮是极花心思时间的一件事,以前我也是其中高手,近年来简直没有兴趣。
现在工厂区上班,衣着并不是那么计较,我也乐得名士派头,西装裤毛衣,加件姬娜的长直身大衣,竖起翻领,冒着细细毛毛雨,踩一脚的泥泞。
姬娜说:“不打伞,这件凯丝咪大衣一下子就淋坏了。”
我不经意答:“衣服总会坏,人总会死。”
她狠狠白我一眼。
我喜欢这种天气,令我想起初到纽约,空气中也有一股萧杀。
第五街那么热闹,我都没有投入,车如流水马如龙,我只是一个陌生城里的陌生人,活着是一个人,死也是一个人,至多在街上乱闯,到累了,找个小地方喝杯咖啡。
那是我一生中的转挟点。以往我太年轻,不懂得如何生活,现在可知道了。
街角上小贩卖熟食,一大堆女工围上去,兴高采烈地说起昨夜与男友去看的一场电影,我呆呆地做观光客,看她们面孔上洋溢的幸福。
大概是穿不够衣服,大概是吃饭盒子过饱,我觉得疲倦不堪,回到写字楼,关上房门,伏在桌子上小睡。
真没料到会睡得着。
朦胧间进入梦境,来到一个陌生的荒地。
“这是什么地方?”我问。
有人说:“这是喜马拉雅山山麓。”
在梦中我诧异,来这种地方干什么?
我忽然间看见明晃晃的刀,刀用力砍在人的背脊上,肌肉连皮下脂肪翻卷起来,露出白森森的骨头,血如泉涌。
我受惊,大声狂呼。
抬起头,一手扫开,桌上的玻璃杯子落地摔个粉碎。
我喘气。
这个梦太熟悉了,这七年我日夜与它共同生存,已经成习惯。
我取出手帕抹去额角的汗,斟一杯热水喝下去,灵魂又回归躯体。
喜马拉雅山麓!我哑然失笑,做梦什么样的背景都有。
下班时分,我开始有不祥的预兆,迟迟不肯离开公司。
小老板过来,“还不下班?你面色好差。”
我勉强笑说:“今天向会计科同人慷慨激昂地陈词十五分钟,说得他们面孔一阵青红皂白,我自己也元气大伤,不过很奇怪,他们并没有什么对我不利的言行举止。”
小老板有点得意,“放心去做,建立你的制度,相信我,许多人为虎作伥,自有其不得已之处,说穿了还不是为饭碗,基于同样的理由,他们也会拥护你。”
我笑了。
小老板也许不是理想的经理人才,但无异他是心理学专家。
我与他一起下班,他硬要送我一程,我只说有约会,不与他顺路,他很明白,向我扬手道别。
我的心越来越不安定,加紧步伐向大马路走去,预备叫车子。
泥泞斑斑的路上塞满各式各样的交通工具,蓦然抬头,我知道为什么会心惊肉跳一整天,这不是他是谁?
化了灰了也认得他。
终于碰见他了。
我连忙缩进一条小巷,苍白着脸,偷偷探出一边面孔去看动静,他已经不见了,什么也没看到。
我浑身因惊怕而颤抖。到底是幻是真?
真是滕海圻?抑或魔由心生,全是我的想象?
一晃眼他怎么忽然不见了?
那明明是他,灰色西装与同色领带,斑白的鬓脚,英俊的面孔……不过他到这个地区来干什么?
我闭上眼睛,是我眼花吧,我实在太紧张了。
我算真的面对面碰上了,也应淡淡地看他一眼,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开,假装不认识他。
这个反应我练习已经有七年,怎么一旦危急起来,半分也使不上?太窝囊了。
心一酸,眼泪自眼角滴下,我刚伸手要擦掉,忽然有一只手落在我肩膀上。
情急之下,我突叫起来。
“对不起,对不起。”那人使劲道歉。
我转身,看到是一个年轻小伙于,惊魂甫定。
“是我,”他说,“记得我吗,我叫左文思,我们见过一次。”
我怔怔看着他。
是,左文思。我是怎么了?我怎么像是自鬼门关回来似的?
“我记得你。”我努力镇静下来,撂一撂头发。
“我吓你一跳?”他抱歉地说,“我刚才在大马路看见你,来不急走过来,没想到你已不见,幸亏在小巷一张望,又发现你在发呆,怎么钻进来的?这里多脏。”
“我……我不见了一只手套。”
他说:“在这里,不是一只,而是一双,不过要洗了。”
他替我把手套拣起来递给我。
他看着我,脸上喜气洋洋的,“你怎么会在这里出现?”
“我在这里办公。”我说。
“替谁?”
“曹氏制衣。”
“啊。”他显然对这一行熟悉。
“你呢?”我随口问。
“我来取订单。”他答。
他扶我走出小巷,我已定下神来。
“让我送你一程,”他坚持,“你精神有点不大好。”
我不再坚持,默默跟他前去。
他并没有开车子,我们上的是街车。
我神色非常恍惚地倚靠在车椅垫上。我发誓刚才见到滕海圻。
香港这么小,既然回来了,便一定会得碰见他。
我苦笑,还是对牢镜子,多练习那个表情吧,先是淡淡地看他一眼,然后若无其事地走开。
“韵娜。”左文思唤我。
“是,你同我说话?”我吸进一口气。
“你怎么了,鼻子红彤彤的。”
“噢,我重伤风。”
“我有预感,我知道我会得再碰见你。”他搓着手,兴奋地说。
我回过神来,“那当然,除非不出来,否则总会碰得见。在咖啡座、戏院、马路,这是一个人挤人的城市。”
“啊,韵娜,我可以约你出来吗?”他起劲地问。
“我?当然。”我有点不自然。
“我打电话给你,我记得你说过要看我的设计。”
“啊……是的。”我掏张卡片给他。
“谢谢你。”他慎重地收起来。
“我到家了,谢谢你。”我下车。
“喝一杯热茶,好好睡一觉,以后雨天记得带把伞。”他在车中叫出来。
我不禁微笑起来。
失魂落魄到连陌生人都禁不住要忠告我。
世人是这样的,专喜教育指导别人。
到家,筋疲力尽,也不吃饭,洗把脸便倒在床上。
隐隐听见母亲说:“穿着这种铁皮般的裤子,怎么睡得着?”
我翻一个身,睡得似猪猡,管它呢。
第二天八点钟醒来,足足睡了十一个小时。腹如雷鸣,连忙到厨房去叫菲佣做早餐,接着换衣服上班。
父亲见我狼吞虎咽,笑问:“还说要搬出去住?”一副老怀大慰的样子。
我也笑。
真的,许久没说要搬出去住。
“慢慢吃,叫司机送你去。”父亲说。
“太塞车,地下车要快得多。”
我抓起大衣与皮包就走。
临出门看到母亲宽慰的笑容。“可怜天下父母心。”
中午时分,我叫信差出去买一只饭盒子。
有人在我房门上敲三个。
我以为是曹老板,一抬头,看到的却是左文思。
“你?”我笑,“怎么一声不响走上来了?”
“来看你。”他喜孜孜地说。我打量他,手中没有花,没有礼品,可知不是巧言令色的人。
“请坐。”我站起来让地方给他。
我的“房间”是三块夹板屏风围起来的一块四方豆腐干,门上一块磨纱玻璃,非常老土,钢写字台,一张小小旋转椅。
面前堆满文件纸张。
他在我身边一张旧椅子坐下。
“人家的房间金碧辉煌,”他说,“如电视剧中之布景。”
“我并不介意,”我说,“是歌者,不是歌。”
他凝视我,只笑不言。
我取笑他,“你仿佛有大喜的信息要告诉我。”
他一拍手,“对了。”
左文思喜孜孜道:“今天五点正,我在楼下等你,我给你看我新设计的衣裳。”
我见他这么热心,不好推他,微笑说:“我又不是宣传家,给我看有什么用。”一边扒饭盒子。
“你可以做我的模特儿。”
“我?”我张大眼睛。
“你这个可爱的人,多次开口,总是心不在焉地反问:‘我’为什么这样没有信心?”
我腼腆地笑。
“他那么注重我的一举一动干什么?”
“你太畏羞。”
我实在忍不住,又来一句:“我?”
我们两人相对哈哈大笑起来。
我害羞?不不不,没有这种事。在外国,我的作风比最大胆的洋妞还要大胆。不知怎地,对牢他,我的豪爽简直施展不出来。
他说:“一言为定,五点正。”
“喂!”
他向我眨眨眼,开门出去。
我感叹地想,他竟对我有这样的好感,女人对这个岂有不敏感的,立刻觉察出来。
小老板推门进来,声音带着惊喜,“那是左文思吗?”
“是。”我承认。
他坐在我对面,“我们想请他设计一连串的运动装,配合欧洲的市场,他一直没有答应。”
“是吗?”我礼貌地点头,并没有加插意见。
小老板说下去,“这小伙子真有窜头,看着他上来,开头不过是工学院的学生,课余跑小厂家找些零零碎碎的工作,不计酬劳,功夫周到,脑筋又灵活,老板们一瞧,比名家更妥当,便正式启用他,不到十年间,被他弄出名目来,现听说开了门市。”
“是的。”
“你同他是好朋友?”小老板问。
“不,很普通的朋友。”
“他的名字在欧洲也很吃香。”
“帮帮忙,看他几时有空,请他吃顿饭,那几套运动服就有着落了。”小老板满怀希望。
我只好微笑。
“左文思三个字可当招牌卖,”他又咕哝,“不过这人不爱交际应酬,一切由经理出面,我抓来抓去抓不到他。”
原来真是一个名士。
“他的出身神神秘秘的,听说是个孤儿,只有一个姊妹相依为命,如今也嫁得很好,两姊弟总算熬出来了,他们父母在天之灵也会觉得安慰。”
小老板有上海人的特色,一句话可冲淡分开十句来说,却又句句动听。
我问:“在这个城里,是否每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