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莫笑农家腊酒浑-第1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便笑道:“我是随便你的。不过,我看你是等不及要圆房了吧?”
自己说到这里,也不禁红了脸。
齐宝道:“你能谅解,那是最好了。”
事实上“童养媳”在古代也未必就被所有人看不起,只是文氏好面子,心眼又小,不愿人家说她抱一个孤女来做童养媳,是欺负人家没有父母撑腰,又怕人家笑话自己的儿子找不到媳妇,所以才在心中有点不乐意。
童养媳是自古就有的,最初时还是流行于上层社会的。周代时叫作媵制,新娘的妹妹或侄女辈在年幼时便随同新娘一起出嫁,只是嫁作平妻或妾罢了。
到了秦汉以后,帝王会选贵族的幼女进宫,待其成年后为帝王妃嫔,或赐予子弟为妻妾,这都是童养媳的一种表现。
童养媳从宫廷普及到民间,应该是在元朝。
那时候的古人都是重男轻女的,认为女儿迟早要嫁人还要赔一份嫁妆,与其为别人家养媳妇,而且嫁女儿时还要有生离之苦,还不如从小就送出去——所以哪怕是富裕家庭也有把女儿送出去当童养媳的。
而且到了明代,庶人年长无后的,也可以讨妾,所以男孩长大成人后亦可再娶,甚至休妻,所以童养媳的存在并不会影响男子成年后的结婚自由。而如果男方于圆房前就去世,或未婚夫不愿意和童养媳圆房,有的婆家可能会容许童养媳改嫁,或送回娘家,有些则会正式收为养女,视为女儿看待——当然,也有些恶婆家会把童养媳卖作奴婢或娼妓,或强迫童养媳改嫁他人的。
贫困家庭无力抚养儿女,把女儿卖与富家子弟或家境较好的家庭作童养媳,家境稍好的也会为了节省儿子娶妻的费用,于儿子年幼时买一个女孩回家来当儿子的妻子,这样男家多了一个帮助劳动的成员,而女家则减轻经济负担,一举两得。
而且虽然有些贫困的家庭为了让女儿得到较好的生活环境,把女儿给较富裕的人家收养作童养媳,但也有倒过来,贫家为了攀附富裕人家,而为年幼的儿子娶富贵人家的年幼女儿为妻的。所以如果童养媳普遍被人歧视的话,那这种情况也就不会出现了。
当初白河村里很多人都说齐敏是童养媳,其实也并没有多少歧视的意思在里面,要知道虽然童养媳中有一大部分人,在婆家要从事大量的劳动,也会被婆家虐待,但即便是正常的婚娶,依然可能会有婆婆虐待儿媳的可能——比如《孔雀东南飞》里面的刘兰芝,在婆家就形同奴婢——丈夫卖老婆,公婆卖儿媳,也都是常事。
而一些较为幸运的童养媳,反而会有比在自己家中更好的生活,甚至还有机会接受教育——虽然她们的待遇通常不如公婆的亲生子女,但在自己家中可能完全没有机会读书,并过着贫困艰苦的生活。
甚至也有许多童养媳被婆家视如己出,在婆家过著不错的生活的——比如齐敏,将来可能就会被世人这样看待。
所以在现代被丑化痛骂的童养媳制度,在古代的口碑并不差。只是在清末明初的时候,女权运动兴起,这种比包办婚姻更陈腐的制度才会极度地批判了。 
现在齐敏听到齐宝这样说,她的心里倒也没什么大的波动,只是点了点头:“你知道,我原不在意这些虚礼的,只要你我能一心相伴就行了。”
齐宝道:“你是不是在怪我,有点嚣张了?”
齐敏摇了摇头:“咱家和苏家的事,本就不是简单的几句话就能说明白的,你现在在外闯荡了这么久,什么事不能做,什么事能做,能做的又该怎么做,你自然比我要清楚。”
齐宝笑着拍了拍齐敏的肩膀:“你好像现在什么事都依着我的样子嘛。”
齐敏也笑着顺势依在他怀里:“那当然啊,现在你都是独当一面的大人物了,我哪里还敢指手划脚啊。”
齐宝搂着齐敏道:“不管我在外面是什么样的人,但在你面前,我永远只是那个宝儿。”
齐敏道:“好啦,赶紧把这事告诉娘吧。娘听了一定也会很高兴的。”
齐宝道:“嗯,我一改了了黄册,就想着要告诉你,还没去跟娘说呢,我这就去!”
齐敏道:“这是应该的!”
二人便一路来到文氏的屋里,把这事告诉了文氏,文氏听了,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来:“好啊,这样就好,我也算是了了一桩心事,你们这就圆了房吧。”
文氏也是盼这一天盼了很久了,但是这话却让齐宝和齐敏都窘了一下——怎么会这么急的。
文氏见二人都皱了一下眉头,便道:“马上芸儿也要出嫁啦,你们两个先圆了房,也是应当的。”
齐宝道:“这也好,不过也不急于一时的,还是等我们一起去了京城吧。”
文氏道:“真的要去京师么?”
齐宝道:“娘先不去,我和敏儿先去南京探探路——听说陛下这次泰山封禅之后就要把迁都的事提到议程上来了,也就一二年的工夫,到时娘再和我们一起去长安好了。”
齐敏也道:“这事咱们已经和李家商量过啦,李兰也是吃了娘的奶才长大的,让芸儿和李兰小夫妻两个搬出来住,独门独户的,娘也搬过去,有她们两个照顾,料来是不妨事的。”
李兰去年参加了童试,没有中,后来以捐生的资格又参加了乡试,还是没中,所以就算搬出李家的大宅子,也没什么分财产的事——有齐家的财势支持,李兰也不会在乎那些的。
李兰是苏重德的外孙,苏睿的外甥,但是他从小就亲近齐家,而且他在李家也不是长子一系的,因为他爹李恪就不是长子,所以依仗妻族立身也不算什么——他的母族也没什么好依仗的,因为苏睿虽然做了知府,但是为官还算清正,也很注意不特意照顾自家人。
文氏点了点头,然后道:“兰儿也是个不错的孩子,我和他们夫妇住在一起也好,只是他不怕被人说他是上门女婿么?”
齐敏笑道:“哪有这回事,咱家的大宅子又没有卖掉,您不过是去他们小夫妻家里暂住的,宝儿是您的长子,自然是要接了您去的,哪有不管您的道理。”
齐宝也道:“李兰这次科举不第,难保下一次也不中。明年皇上封禅之年,想来又有一次恩科,若是李兰中了试,他有了功名在身,就更不会有人说他闲话了。”
文氏一想也是——以齐家和李家现在的势力,通通关节,让李兰中个举人,应该也不是什么难事。虽然说本朝的科举严禁舞弊,但是那种官场上的事,谁能说一点猫腻都没有!
文氏想到这里,又道:“那咱家的工程怎么样?”
齐宝道:“过两天等芸儿出嫁了,我就带着敏儿去京城,然后看看京城里的反应。”
齐敏也道:“咱们这边的事,升弟在京城里也知道了,他也正和三叔一起在京城里打听消息和上下打点呢,想来是没什么问题的,不然早派人来送信了。”
文氏听了,心里也就不再多想什么了,便与齐宝和齐敏闲聊了几句,忽地前面的玥珉过来对齐敏说,先前她的大丫环琉璃写了一封信来给她。
齐敏顺手接了信,想了想,怕文氏又瞎想见外,便当着她的面把信拆了。看了一下,却是琉璃写了信来,让齐敏去救她——原来原先要娶琉璃的那个性子暴躁的人与人斗殴死了,她成了望门寡,现在她的婆家硬要接她过去,不然就要她家退聘礼。而她的聘礼早被她家人为她的两个弟弟娶妻用了,哪来还还得出。
结果两家人一番争执,当地的一个比较富裕的农家汉,因为没有儿子,所以出价十两银子,要买她去作妾。那农家汉已经四十多岁了,家里的老婆凶悍无比,但是琉璃家中见有十两银子,不但能还了人家的聘礼,还能再落下一笔钱,居然便应了。
琉璃心中害怕,又无法可想,只得写信来求齐敏,求她来救自己。
的确,对于琉璃来说,十两银子并不算一回事,只是琉璃的父母已经接了人家的钱,眼看就要把琉璃嫁出去了,若是再悔婚,只怕要打官司了。
齐敏看了这信,心中略觉烦闷——这世上还是有着诸多的不平事的。琉璃也算是陪了自己几年,主仆间相处还是很愉快的,如果能帮一把,还是帮一把吧。
于是便把信给齐宝和文氏看了,把自己的想法也说了一下。齐宝道:“这事好办,我派人拿了我的帖子和印信去,管教他们那些闲汉没人敢说什么。”
齐敏道:“我看琉璃的父母也不是什么好人,若是把琉璃留在那里,只怕日后还得冒出什么事来,我看把她给接到咱们府上,我们把她带到京城去,得便就给她指一门婚事算了。”
齐宝笑道:“这都由得你!”
于是便安排了许放和另外两个队长一起去办这件事——许放当年没有与文氏照过面,只与齐长春见过一面,这次回来还特意去齐长春的坟上拜祭过一番,聊寄故人之怀。
这边许放等人走了,那边齐连春却在两天后回来了。
第十七章 救回琉璃 
  
  
齐敏和齐宝到前厅与齐连春相见,问齐连春京里怎么样。
齐连春说京城的关节都已经打通了——打着齐宝的名头,以及齐家的钱财打点,并没有人刻意为难。
这时齐宝已经给京里上了折子,说了自己改名的始末,要求恢复旧名,已经受到了批准——当然,在面子上齐宝还是押着辎重在缓缓前行,只是派人以快马向奏折送到了京里,实际上他却是在盱眙安坐。
只是京城的回复却是送到了他的大营里,然后再转到盱眙——这事闹得传旨的太监有点不愉快,好在齐家的钱多,打点一下也就是了。拿了人的手短,他也不会去跟皇上打小报告的。
齐连春在说了京里的情况后又对二人道:“不过这只是为了在盱眙城里做这个工程,日后如果去参与新都城的建设,只怕还要大把地花银子呢。”
齐敏笑道:“这事不必担心,到时咱家是最有经验的人,哪怕是别人家包了,短时间里也没法做下这样大的工程——咱家现在就可以去长安考察地形了。”
齐连春笑道:“我已经派了人去了!”
三人正在谈话,许放却回来了,同他一起回来的还有琉璃。
齐敏让玥珉把琉璃带到自己屋子去,等自己谈完了话再去看她。
过了一会儿,齐敏见没什么大事了,便先告辞了,回去探视琉璃。
回到自己的房间,只见琉璃正与润儿说话,旁边站着玳瑁和婉婷婉然——琉璃一边说话,一边还不停地看向两个异族少女,眼中充满了好奇,还有一些害怕。
一般的人,见到异族少女,都会感到奇怪的吧,不过婉婷和婉然的为人还算是柔顺——齐宝和好以儆效尤相处了几年,也教了她们不少中国人的习俗,她们也知道在中国是不能像在欧洲那样的,处处也都小心着。
齐敏倒是跟她们学了不少古代的外语——也不知道这个时期的立陶宛用的是什么语言,反正是属于波罗的语的一种,不过俄语却是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所以学一点也没什么坏处,以后谁知道会不会跟外国人做生意!
虽然无法和官方抢生意,但也有很多生意会从官府的手里漏出来吧,机遇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到时候会一门外语可就了不得了。
据齐宝说,莫斯科和立陶宛被俘虏和送给明军的人不少,有男有女,都是为奴为婢的,但是都被逼着学了汉语,没有人倒过去向他们学外语的。
所以婉婷和婉然对齐敏要学她们的语言,也感到很意外。婉婷的母语立陶宛语属于波罗的语,俄罗斯语属于斯拉夫语,这两种语言都是印欧语系的分支,在这个年代分别还不算太大,所以婉婷都会,齐敏学起来也不算困难。
另外婉婷还会土耳其语和波斯语,齐敏还没来得及学。
婉然是钦察人,她的语言是钦察语和蒙古语,前者属于突厥语系,因为这个民族是以游牧为主,估计没什么大买卖好做,所以齐敏准备在学有余力的情况下,以后再学;而后者明朝会的人不少,齐敏也就没什么学的兴趣了。
可惜的是她们两个都不会拉丁语,不然也好学一学拉丁语,以后有机会的话乘船去西欧看看也方便。
不过这个时期的西欧可还是动乱得很,英法百年战争还在打;西班牙还在光复运动中苦苦挣扎;葡萄牙的艾维兹王朝刚刚建立不久,方兴未艾;亚平宁半岛四分五裂;拜占庭帝国苟延残喘;神圣罗马帝国和条顿骑士团也都处于不断的衰落中。
所以齐敏也只是这样想想,并不怎么太感到惋惜——动荡不安的地方,哪怕景色再美好,也不是可以安危旅游的地方。
只是齐敏借着向婉婷和婉然学习语言的机会,也趁机和她们拉近了一点关系,同时也大臻了解了一下她们的为人——其实齐敏也是想知道一下,这婉婷和婉然,对齐宝到底有没有什么情意。不过就现在来看,她们两个只是被动地接受了被族人送给齐宝的命运,对于一个占领军的将军,她们其实是没有什么爱情的感觉的。
齐敏对这一点很是满意,于是对她们这两个异族女孩儿也就放了心——至于另三�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