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渌水依荷起微澜-第10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第一百五十七章 贵人多助

  “与我家此时情形而言,两位都可算是贵人渌水依荷起微澜!”且不提,因卢大人的那份折子,自己如今已然成了宝钞提举司中的红人,比起隐在幕后的正主而言,更是颇得人心。
  毕竟一改往日的碌碌无名,此刻再被人提及时,早已是另眼相看咯!要知道,就连万岁都曾点头赞过一句,又怎不叫人心生羡慕?
  正是随着宝钞提举司如今的名声,他这昔日上折子的副提举,自然就成了交口称赞的大功臣了。由此可见,当日那位的有意退居,与己而言却是大多的一份人情!怕是他汪清洋这仕途之路上,最为重要的一份功绩,也是未尝可知。
  想到这莫大的情分,不禁也是颔首赞道:“若来日这位提举大人离京后,我又该如何回报一二?”试问自家是既无财力可出、又无权势可仗,反倒不比如今弃了仕途,全心打理家中产业的姚宏远,不免又是苦笑一叹。
  多年相濡以沫,亦算得是一路辛苦走来,自是明白老爷此刻心中所虑,忙是柔声安慰一二。“哪里就无法回报了?何况那位离去之时尚未定下;再则说了,若真是病得不成了,怎能出仕为官?想来不过是寻个借口,退在他家兄长之后罢了!”
  被妻子如此一提,这旁的汪清洋不免刮目相看道:“怎不知娘子还有如此见地,倒是为夫略有不如了!”
  “哪里敢与老爷相提并论,妾身不过是听闻过同样的兄弟相较之事,才拿来胡乱一提罢了。再则,他卢家本也是世代官宦,可到如今留在朝中为官的还有几位?”
  “是啊!每每都是长子承袭祖业,即便有哪再出色之人,也需得避过一旁。”提及嫡长子一事来。不免联想起眼下东宫那位,先皇后所出的太子,忙已顿住当场。
  这一话题,漫说是他这等末流小官,只怕就是六部的顶尖存在都未必能多议两句的。一来,陛下得知后定是不悦;二来,其中牵扯只怕也是不少;还有最为重要一条,便是此刻大局为稳,更是不敢胡乱猜度一二。
  单论元皇后族中,曾出过多位执掌凤印之人。便知其是何等的世家名门。更别提,如今镇守边疆的将领之中,尚有几位将军掌有兵马大权之人。却是旁的氏族再难比肩一二的咯!
  “若以那田家之势而论,倒是还有几分可比之处!”想到要害所在,自己都忍不住为之一震。的确,眼下党争纷乱不绝,其中隐隐有一桩争论不休之事。那便是有关储君之位。是该遵循祖制,保得东宫那位元后所出的三皇子,坐稳太子宝座?还是因弃了原先这醇厚有余,但果敢决断太过不足的东宫之主,另立一位更合宜的皇子?
  老爷口中的田家,自然仅此一户。那便是六皇子、与八皇子的生身之母田贵妃了。“素闻这位田贵妃就是德才兼备之人,又得皇上荣宠多年,定是不单依仗姿色一项。何况。旧年余国公主自请远赴北地外族和亲一事,更是倍受赞誉!”
  听到此处,那旁冯氏不免欣然颔首应道:“怎不是如此。那等蛮荒之地,想必就是戍边的军士们都暗自叫苦不迭,更何况还是那自幼被娇养在皇宫大内的一国公主?当初听着此事。就有心软的妇人,背过身去偷偷抹泪。”
  此话。却是并无半点夸张之处。时值今日,每每提及这甘愿和亲而去的公主,那些久居在边疆之上的百姓们,都无比感激万分的!
  眼下两国之间虽无战事发生,但期间的零星抢掠之事,还是时有发生。如今公主和亲以来,却是鲜少再有此类事件,便使得北地边疆之上的百姓们,怎样做想?定是因公主和亲之故,才这多年的顽疾去除一清!
  时日一久,不单有朝着北地方向,连连磕头以谢公主之恩的;特意在自家供着公主长生牌位,也是不在少数。虽说离此方后,再无同样虔诚之人,但此等难得情形却已然录入了本处的地方志中,想必也会因此而流传更广吧。
  只是对于身在京城之中的汪家夫妻俩而言,却是无从知晓的。毕竟远隔这许多路途,哪能如此之快,便已传入京的?那冯氏不过是言及当初,京中百姓为公主送行时的情形罢了。到底都是有儿有女的妇人们,只一想到,这位金枝玉叶恐是今生无望再踏足中原,哪有不感同身受,怜惜非常的!
  即便那位生活无忧,也是远离故土,此生再不得返。更何况,北方的疆外部族,一直以来在百姓眼中,都是那等异常凶残之人,想到公主为了边境安宁,才就此应下了和亲之事,更是不能自已。
  就算此刻冯氏说来,也是倍感惋惜之情:“以妾身看来,单是这位公主的大义,就使得六皇子更添一分!”想冯氏虽为内宅妇人,也能看得如此透彻,何况朝中各位?
  比起如今东宫那位,不但有执掌凤印的田贵妃为生母;更有深受北地百姓如此敬仰的嫡亲胞姊;再加之,那旁还有近些年来已与元后氏族实力相当的外祖一门,可见两位皇子之间的夺嫡一事,愈发变得微妙起来。
  各地百姓或许不知其中关键,但朝中官员们又怎会不明!想必数年之前,那有意替外孙争下储君之位的田尚书,便开始这耗时漫长的党争之途,也是形势所致。
  “无论是哪位皇子最终得以登基称帝,都无需担忧的便是如卢家那般的世代纯臣。虽未必能居高位,却是皇上敢放心启用之人,比起那些左右摇摆之辈而言,的确是机会更多!”联想至此,这旁的汪清洋不免已有所悟。
  说来自祖辈后,族中再无出仕之人,此等官场要害所在,也惟有靠一年间的点滴积累而成。但终是不比过,本就出生在官宦之家的那些同僚。如今想来,更觉上峰提举大人的退居之法,也是不无道理!
  而另一旁听得自家老爷喃喃之语,不禁也是点头附和:“比起那些风光一时的高门大户来,咱们这等的普通官家,还是只求安稳一世才更好些。”
  再看这旁的汪清洋,也已两手一摊,满脸无奈的补全一句:“家世不成、又无财力可用,还是只求安稳做官的好。虽不得那般费贵无比,却能求了心安理得,也无愧先父当年熏熏教诲!”
  定下了欲行之路,愈发是信心百倍,毕竟他本不过举人出身,若非党争一事,只恐此刻还在家中苦等,也不知何处偏远地界的候补之位,哪里能留京任职?
  且不说,户部如何?单是能得同期任职的上峰赏识,占了这位的功绩,成就了自己的仕途前景,已是无比庆幸!更添上昔日那位同窗旧友的援手之觉,想必家中的进项也会逐年增加,因此再无需为金银一事而愁眉不展。
  不为那黄白之物做官,本就是他汪清洋的座右铭,更是骨子里还剩余不多,官家子弟的傲气所在。想必,也惟有同样出身之人,才会明白他心中残存的官家傲气。
  就在这汪家夫妻二人商议往后打算之时;城中另一处三进院落之中,另有一桩隐秘之事,正在发生!
  殊不知,朝中因元后所出的太子与田家一力支持的六皇子,正忙着各自展露才华之际,这皇城之内还另有一位,早已淡出人们视线的皇族宗亲,正暗暗谋划着一件非常之事!
  “算上各地藩王势力,此时欲夺江山之人,已是足有四、五股之多,更有两位实力相当的皇子,真真是乱作一团!”放下手中书信已是连连摇头,轻叹一声才接着道:“就不知,当今那位可曾想妥应对之策,若是迟迟不偏不倚,犹豫不决,定将使得他兄弟反目为敌!”
  “最是无情帝王家!那位对外倒是打击的猛烈异常,但对于自己的亲生,想必也下不去死手才是。”摇头接了一句,已是合上了手中书稿,抱着已慢慢入睡的女儿,小心放回了那旁长榻上,又轻柔同她盖实了薄被,才放低了脚步挪过了桌旁,重新落座。
  “好在奶娘也已是习惯了,我这般喜好亲手带女儿的东家,若非如此定是早早便辞了去。”提到一句看似无关之前的话题,却已再度开言道:“当今那位想必也是正在发愁,是先行治理藩王一事,还是索性借此之际,将参与党争的众多官员,也都一并处置了!”
  “明面上看似乱局无疑,但其中也不乏眼光独到之人,好在咱们卢府本是以纯臣立足朝中,并无可牵累之处,倒也是好事一桩。就好比那识趣的钟奶娘,无论旁人来问都是守口如瓶,也唯有这般忠心一主,放能使得东家安心交付年幼的孩童与她,代为看顾。”
  “娘子此言有理,唯有对陛下忠心之人,方可交托储君与他们看顾一二。置于那些满心只为权势之利的,却是难以安心!”略作停顿后,不觉已是惊呼出声:“莫不是想借此之际,索性让他兄弟二人分出高低,才不枉费当初左右不定之举?毕竟,以这位当初之所以能登上帝位,也是因先帝的坚持,选贤而非立嫡?”


☆、第一百五十八章 变故频生

  “虽是由此,终究是当初东宫那位太过暴虐所致,毕竟眼下这位储君并无此等恶名渌水依荷起微澜。想要废除与他,必得费些手段,再则这位本是元后所出,嫡出的名分显而易见,即便他田家再多功勋,在世人眼中也是万万越不过的!”
  接口一句,转而却是低叹摇头:“只可惜了,那为胞弟铺平道路的余国公主!想当初为何自求和亲,必是与此桩有关。”
  “不错,原是万岁最为宠爱的掌上明珠,在那危机时刻又是这般大度,牺牲自己只为求得疆土安宁。无论是帝王面前,还是以父亲的身份,必为此而心存愧疚!”顿住扣击桌面的动作,以指为笔缓缓写下一个‘变’字。
  早已是默契十足的两人,那旁的二奶奶不禁点头应道:“此刻京中本就因半月来的雷霆之势,搅乱了人心无数,若是他田家还欲趁乱触及东宫之利,必是至死方休!”
  抬头看了眼皇城的方向,才接着言道:“就以户部之前的多项变故来论,当今这位都是那遇事极为冷静之人。何况他若无意传位于太子,想必早在六皇子有意储君之位时,便已着手替代之策。”见这旁的相公也是不住点头,忙又补了一句:“可见,这一切反倒是这位有意为之!”
  “娘子所言颇有见地。只怕那田家却是会错了意,想来无需多少时日,这百般的辛苦便要化为乌有咯!也愈发让人是倍感惊心,对自己的亲生骨肉尚且如此,我等授命行事的臣子,又该是怎么下场?”
  不觉连连摇头,顿觉当初的另辟蹊径是何其的正确。毕竟这等权势之争,本就与自家无关,又不曾有哪高官厚禄之想。还是莫要参与其中才好。只是家中那位一心仕途的兄长,此刻反倒成了卢临渊的忧虑之源。
  “此事又不便同我家兄长明言,就是老爷仍在京中,定不会如同我们一般作想。这等乱象之下,终免不了杀错几个无关人等,何况还是手足之争,更再难幸免。”不觉已是转向对面东厢,低声感叹。
  听他如此一叹,身边之人已是出言劝道:“想大伯他本就是常随老爷出门见识,又是一心只作仕途之想。必定比起你我来,更为明白其中的门道。更何况,还有多年为官的老爷一旁教导着。怎会有那闪失可言?”
  转而不觉苦笑道:“反倒是我娘家那头的父兄,因运气不佳才无辜着了旁人的道,毕竟也是鲜见的很!但并未一撸到底,如今想来却是颇为蹊跷?”
  “对啊!任谁轮上这般的大案,还能外放为官的。确实难得。更何况你父兄三位都是如出一辙,只去了先前的高位而已,置于旁的责罚倒是。”接到这句,夫妻俩都不由怔怔望向对方。此番在背后大力支持六皇子夺嫡的田家,不正是出自卢龙郡?
  难道说,娘家父兄当年的案情。并非是误判所致,而是当今这位有意为之?亦或是自己夫妻二人,想岔了不成?
  这早已被京中忘怀已久是叶家一门。此刻却正在返京途中,若是这叶渟涵早得了消息,必是惊呼连连。已是多少年前的事,与其说当今这位所料奇准无比,倒不如说那田家是早有预谋。
  若非他家久已有这谋嫡之意。又怎会轻易惊动这位的防备之心?
  由此看来,的确不乏暗中授命与当今这位。留在那田家所在的卢龙郡内,查找各项佐证以待日后之用。想到这层,叶氏不免连连摇头道:“如何是好?伏在暗处,虽有隐身之策,但对于有心谋夺那极位之人而言,却是宁可杀错一百,也绝无放过之意!”
  对于妻子的担忧,这旁的卢临渊又怎会不明。虽说岳家二老及舅兄们,都未曾见过一回,每每有家书传来,也多以安慰之言居多。但叶氏一门若是就此遭了不测,却是谁都不忍目睹之事。
  更何况,身后若有娘家可依,想必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