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渌水依荷起微澜-第16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来年春日里又添上我老张家这门手艺傍身。难怪这庄上的佃户们,个个都是干劲十足的模样!”
  “单是给屋子已是留住了佃户的心思,哪里还用旁的添头,这东家还真是。”自家娘子才刚接了一句,已是被这头的张工头家的侄儿当即打断道:“这你就说茬了,如今在这里住下才晓得,庄子上的佃户们原本都是别处搬来的。”
  说着抬头看了一眼窗外,转而提醒道:“你可不晓得正是咱们老张家的这门手艺,才得了这个大好的机会,外头多少人家愿意跟咱们换了来庄里住下哦!”
  “远了不好说,但眼下瞧见的那片庄主亲自打理的草药田,都能每月给各家添些零碎的,这可比往常给地主家放牛强得多?”又是一句实在之言,直指要害之处。
  无需再三思量,也是明白当家的这句却是不假,毕竟都是家有儿女的,哪个愿意看见自家孩子们受罪吃苦?为了挣口吃的,那也实属无奈之举,而此处能免了银子,教授孩子们这些许多有用之技,无疑是给多留出条可走之路。即便往后这庄子待不住了,也大可另寻他处谋一份差事过活。
  只是能有多少人家曾有过这般的打算,就不得而知咯!但就他张家众人看来,却是微乎其微,想必这渌水山庄不倒,定不会有人愿意就此离去,才是。
  被当家的这般细细一提醒,那头的急性子妇人也是缓缓点头:“要说咱们家两个小子也已能跟着他三爷爷做半日的活计,可到底离着学成手艺还远着哪!真要是把这庄上的活计都忙完了,只怕还是有些时日,就不知道。”
  自家娘子担心哪桩,他自是明白的很。说句实在的,当年被朝廷停了轮班匠的差事,自家便有好些人弃了这门手艺,自己就是其中一个。可好歹还是学过两年,这回才得机会跟着出来试试运气,不曾想到是一路让人惊喜万分。
  “还记得那会儿听了兄弟们几个,一说道起这庄上的好处来,就合不拢嘴,要不是咱们跟着来了,你敢信得几分?轻笑着反问一句。
  的确这般的情形,几年前就曾听过,当时不过只道是出门在外的胡乱炫耀而已!漫说是寨子里的人了,就是自家亲戚也没几个能信以为真的,都当他们说笑一句罢了。
  今日这张工头二哥家的侄儿夫妻俩,也是在听得了三叔即将在来年开春之际,得了一份学堂授课的差事后倍感意外,才愈发坚定了久留之心。即便连年岁不小,也不再能忙于活计的三叔都能寻来这么一份算是轻松的好差事,自家这般正当年的,更是无需担忧往后。
  有了这安稳心思,年节里更是过得活分许多。直到开春伊始,满庄的孩子们重回了学堂中,听闻东家又让张家的老把式教授一门实用的手艺,更是满脸的欣喜。
  “这可是好事哦!我说东家怎么想着,让张工头一家往咱们庄上搬,原来也是为了孩子们多学一门傍身的手艺。”
  “那是自然不差,就瞧瞧咱们各家的大瓦房,这等好手艺真真是没得说!我估摸着地主家的宅子也不过就是大了些而已。”听得这头两人聊得热闹,也已有人挨过这旁接口便道:“人家老张家原先可是给朝廷做过好几代的轮班匠,哪是一般的把式哦?”
  就在田间忙着春耕地佃户们,闲来无事说起这桩之际,另一头的学堂里,两为有别于正经夫子的授课先生,也正小坐片刻闲话家常。
  不是蔺大管事有意安排,反倒是药堂的乔大夫用心良苦,想来当初还不知他口中的卢先生,便是这庄上的主家,已是欣然留下。而随着张家的到来,卢先生便亲自与他道明了其中的原委。
  闻听实情后,既又吃惊,又委实认同非常,毕竟自家不曾言明避祸到此的真相,也是同样顾虑颇多。到如今,还是避讳这桩自己也是无奈的很,只是不到万不得已,还需谨慎行事才是他焦家一门得以安然多年的根本所在。
  此番有意助东家一臂之力,也算是回报一二了。要知道,如今家中次子脸上再不见往日的愁云惨淡,便是东家的一片好意所赐。当初若没了学堂授课一桩,还是如同以往那般整日闷在房中翻书,只怕也是于事无补。反之,即便不能药堂看诊,可好歹还能教授孩子们基本药理,又可时不时在药田走动一二,已属不易了。
  更有一桩,恐怕还会让他父子俩愈发欣喜之事,就在眼前。只是此刻正忙着春耕一事,还未及提上日程,想必要不得多时,便可让他父子二人去了这最后的顾虑,将当年被人诬陷一事,原原本本的道明清楚,才是。
  这会儿,同张家比自己年长几岁的老哥对面而坐,便开始讲述起自家这一年来的经历。
  “别看东家本是官家子弟,却因自小身子羸弱不曾放下自学医术一桩,想必老哥也听过庄主那座山上,另辟了药田一片?”
  “早在那日坐车前来时,就听我家五弟提过。”
  “那老哥可知,这位还能绘制图稿一事?”
  “这倒是还不曾听闻过,乔大夫要是知道详细的,说来听听才好,想老把式我当年也曾学过许久!”他口中的学过许久,自然不是指得家传手艺,而是另指绘制建筑图稿那桩。
  听得那位东家居然还会这门技艺,哪里不让他有所意动。俗话说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此刻用在老把式这会儿最是贴切不过。


☆、第二百三十七章 春日踏青

  也如同当初焦家父子,由卢二爷手中接过那册医书时一般,让自家五弟特意借来先前这庄上的众多图纸,铺张在正屋的长榻之上,老把式亦是用心非常。
  “到底看不出来,这位东家年岁不大,懂得却是不少。这又是熟识医理,又能图稿也是画得不一般。”
  “还需用功课业,三哥你还不晓得吧,咱们这位庄主还实打实的有功名在身!”忙是接了老把式的言语,补了一句提醒道。
  这会子倒是将这旁之人惊得不轻,不免喃喃低声道:“还真是太不简单咯!今日我可是听那乔大夫说起,这位东家自小身子弱,能活过这般岁数已是不易,还能考中功名定是平日用功的很!”
  此刻他们还未能听蔺大管事提及,东家曾在户部任职那段,倘若来日得知后,更得忍不住惊呼出声。毕竟这般地小地方,漫说是京中户部了,就算县衙里的末流小官也是难得一见。
  更何况,这位还是每日亲自在庄内四处走动一二的人物,想要将这两者联系一处,的确让人难以置信!再别提,这东家奶奶也是时常领着自家小女儿在山间散闷、游戏。
  原本卢临渊将茶园隔绝在自家所居的山头之外,便是为了自家妻儿出门便利。即便药田之中有佃户家的孩子们时常出入,不都是那成年外男,却也无妨。
  如今留了张工头一家在庄内常住,倒是不便随意步出院外了,毕竟重修山路一桩,自家所居的座山头也在其中,自然也需避嫌一二。
  就在张家老哥俩细说东家之才时,卢家的小院里,也正在安排日后出门踏春一事。
  “多收拾两件厚实的才好。别看山涧的溪水都开化多时,但也需防着倒春寒。”才推门而出的二奶奶叶氏,就听见丫鬟小娟正低声提点那头两个新来的小丫鬟装箱笼。
  抬手唤过了小娟:“可是借着出门之际,去京郊瞧瞧你家里如今的近况,还是只叫梁掌柜那头顺道稍上些吃穿用度便好?”
  “怎劳主子记挂,奴婢家中早已能自给自足了。再则,旧年里您让蔺管事帮村着置办下的十亩水田,也寻到了一家村户佃了去种,单是自家一年的米粮都吃用不尽,哪里还有旁的要紧事?”
  却不想。这边二奶奶已是轻笑调侃道:“咱们这院子里也不曾谁都告诉了,这回踏春走得可是不近,本就算不得多绕远路。你确实仔细想好咯?”
  听着主子的意思,只怕还真要一路北上不成?正欲出声追问详细之际,就见面前的主子悄然使了个眼色,才赶紧住了口。这屋里新来的两个小丫鬟,虽不是这邻近几个村镇上选来的。却也离不得多远。
  原本打算由佃户家中选用几人的打算,也因听得梁掌柜家娘子的一声劝,而摆手另做打算。当初,知晓二奶奶屋里先是嫁了个最是得力的蔺兰,随后这自府起便被带在身旁的麦冬,又入了自家之门。如今独留一个年纪不大的丫鬟小娟,定是不够人手。
  又闻听麦冬提到一句,二奶奶有意从佃户家中选了几个合用的来。这程氏便已坐不住了,连忙领着新媳妇亲自来寻了二奶奶。
  先前夫妻俩并不以为然,而随后听得她举出实例后,不免也是为之一怔!断不能叫这原本团结一致的佃户之间,失了往日的平和。
  试想一二。原是同吃一锅饭,同在地头忙活农事的佃户家中。突然添了一个能在主子面前说得上话的贴心之人,只怕这其中的和睦便会就此打破。
  寻常邻里家的细微小事,指不定便会大而化之,继而越演越烈直至不欢而散。这可不是他夫妻二人乐见其成的,必得避免此等情形在自家山庄发生才是。
  于是便绝了此想,毕竟佃户与东家的关系,还是不同与府中的家生子。并不是主家与奴仆那般,一切由得主子说了算,倘若真留在身边当差,却不能事事都交代了才好。耳旁回响着掌柜娘子的这句再三提醒,不免让这夫妻俩是倍感不妥。
  原先也是想着,如今这些佃户们以等同于庄中的一分子,却不料被程氏如此一提,倒还真是自己想岔了。确实一时不察,险些犯了大错,本以谨慎为重的两人更是暗自颔首。
  一来,打破了佃户之间的平和却是不妥;二来,便是自身认知的不同必会有所影响。本不是奴婢出身却做得府中奴婢之事,即便为了多挣银子,却始终觉得心中委屈。
  有了这般的心思,必将为往后瞒下祸根,好在得了这梁程氏的善意提醒,才免除了这等之事发生。
  即便此刻想及当日那桩,还是满脸的欣慰:“亏得那日得了麦冬她婆婆提醒,才另采买了丫鬟来家,往后可得多三思而行才好!”
  “主子也是才回庄里自己主事,哪里知晓这其中的不同来。再则先前在府里住的时候,也不曾短缺人手不是。都是咱们这庄子离镇上稍远了些而已。”忙又点了点对面山头道:“还有就是想着给佃户多添进项,留住他们的心思在庄上,可总不能待人万般好。”
  说道此处,却是立马掩住了嘴,一脸难色的望向对面之人。
  “怎么了,你这又是被麦冬她婆婆说教过几回了?”虽说一本正经忍着笑,可语气中的调侃之意还是稍有流露,片刻后才让跟前的小丫鬟回过味来:“主子又唬奴婢玩!”
  却见这旁的二奶奶放下身段,轻拍了拍她的手背:“我怎么会不晓得这一碗米养恩人,一斗米养仇人的道理。只是眼下咱们庄上才建不久,稳固人心方是最为要紧之时!”
  “即便这般善待佃户们,也未必能留住他们真心在此,有道是日久见人心。再则,眼下是风调雨顺连着几个可都是好年景,自然是皆大欢喜。倘若遇上个青黄不接的时节,漫说只是佃了我家田亩、茶园来栽种的农户了,想必就是府里的仆役也有哪存着离去之心,定是不在少数!”
  二奶奶此刻点在明处,自是想起了年前那趟南方之行。是啊,那可是活生生的摆在面前,自己虽不曾见识过二奶奶娘家叶府昔日的风光无限,却也能在蔺大管事的言语间听出几分来。必是个不比卢府差上三分的情形,却不知蔺管事不过是碍于二爷颜面,不好直言当年叶家可是更胜一筹,无论是祖上积累的财富一桩,还是叶家老爷的官职品阶上俱是如此。
  只是后来被牵连败落一事,也是因叶家的名声在外所致,这又是二奶奶娘家的糟心事,惟有避而不谈才是上上之选。因而,在此事上庄里惟一知晓事情原委的蔺管事,每每是避重就轻,一笔带过罢了。
  “你可还记得,当初让蔺管事去说与佃户们知道,但凡在庄上做满三十年佃户的人家,便可将他家眼下所住的瓦房归入名下?”
  见小丫鬟认真点了点头,才接着道:“这便是给他们提了醒,咱们庄上也有他们的一份,万事也需为了庄上多留些心思。更有一条也是告诉有心离去之人,往后必是另有一笔足够丰厚的盘缠,已由今日起存了人们的名下。”
  “这点奴婢至今都未想明白,已是存着心思要离去,为何还另与他们盘缠,岂不是太过宽厚了?”
  却被这旁的二奶奶反问道:“倘若你们住的屋子是为旁人家借来暂住的,你可会倍加珍惜?”听了这一句问,只见小丫鬟是才欲点头却又一阵犹豫,继而才缓缓摇了摇头,才吐露出真心实言:“倍加二字怕是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