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鲁文公十八年,这一年春天鲁文公去世了。
世子恶主持葬礼之后即位,各国都派大臣前来吊丧慰问。这时候齐惠公刚刚即位,为了扫除公子商人在齐国留下的阴影,特地派人前往鲁国吊丧。
仲遂看到齐国使臣心中一动,如果能够拉齐国作为后盾,公子倭即位有望!仲遂找到得臣商议,必须拉齐国为助力,得臣倒更是爽快,说如果仲遂去齐国,他也跟着一起去!
真是有钱能使磨推鬼,为了这点钱,为了这点劝,两位鲁国重臣准备不顾一切的去齐国。
仲遂和得臣当然不会大摇大摆的打着谋逆的罪名前往齐国,他们把持国政,还是借口感谢齐国对鲁国的深厚情谊去齐国。
齐惠公设宴款待仲遂和得臣,鲁国一举派出两位国家重臣,太给面子了。
筵席之上齐惠公问起,世间名字这么多,为什么贵国的世子要取名为恶呢?
第十八章 案发地:马厩
处心积虑拉齐国入伙的仲遂,听到齐惠公问起世子恶名字的来历,急忙说明,“当日世子恶出生的时候,太史占卜,说是世子将恶死,不会成为鲁国国君。先帝为了破了这个预言,所以特地为世子起名字叫‘恶’。其实先帝最喜欢的不是世子恶,而是公子倭。公子倭为人贤明,老百姓都很敬重他,都希望他能够做国君。可是公子倭不是嫡子,所以没有这个机会。”
这是赤裸裸的污蔑。
鲁文公如果真的不喜欢世子恶,还能将国君之位传给世子恶?作为一种报复?
所以人说清官难断家务事,什么话都有,不过就看你如何去听。齐惠公表示不理解,古人说立子以长,何况鲁文公还喜欢公子倭呢?
看来齐惠公还真是好骗,历来各国储位斗争是最复杂的,别人躲都躲不及,他还评价上了。
仲遂见齐惠公上套,用眼色示意得臣,得臣急忙进言道,“古人是说立嫡,如果无嫡立长。先君为礼仪拘束,所以立世子恶为君。其实国人的心还是向着公子倭的。如果您能帮助公子倭为君,鲁国所有的百姓都会感激您的!到时候鲁国愿意和齐国结为婚姻之好,每年朝拜上国。”
鲁国百姓人心所向,不知道是用尺子量出来的还是用称称出来的。
不过齐惠公听到“上国”二字,眼睛亮了。
齐国和鲁国诸多纠缠,虽然有婚姻之好,但是更有诸多不诚心之事。如果能够让鲁国俯首称臣,那真是齐国一件大喜事。
齐惠公觉得这件事情可以去做。
他当即表示愿意成为鲁国政变的外援,仲遂和得臣大喜过望,三个人歃血为盟,设立婚约。
仲遂找到季孙行父,说明齐惠公愿意将嫡女嫁给公子倭,这可是我们鲁国的强有力外援啊!
齐惠公将嫡女嫁给公子倭,是外援,但更是不平静的内乱因素。
果然季孙行父一听就觉得此事不妥,世子恶是齐惠公的外甥,为什么齐惠公不把嫡女嫁给外甥世子恶,要嫁给公子倭呢?为了支持外甥的政敌?
这时候还没有近亲结婚的概念,所以齐惠公此举当然是有目的。而且还让人一眼看穿。
仲遂却很平静的说,“齐惠公听说公子倭为人贤德,所以准备将女儿嫁给他。”
这话是大套话,但是也挑不出毛病来。
季孙行父深深看了仲遂一眼,告辞出门。季孙行父过后感慨,看来东门仲遂,有异心了!
季孙行父将这件事情秘密禀告叔仲彭生,但是彭生认为世子恶即位的事情既然已经确定了,就算仲遂有异心,又能怎么样?
看来季孙行父政治感觉灵敏,而叔仲彭生还是太过大意。
仲遂既然得到了齐惠公的允诺,马不停蹄的开展起谋逆行动。他和敬嬴密谋,命人谎报说马生了小马驹,非常好。
马生了小马驹,这算神马大事?
可是敬嬴命令世子恶和公子倭一同去马厩观看,早就埋伏好的刺客轻松刺杀世子恶。
谋逆,原来这么简单!
下一步,仲遂假传世子恶的命令召见叔仲彭生。彭生听到世子恶召见自己,就准备立刻入宫。彭生的家臣公冉务人劝彭生不要擅自入宫。如今仲遂去了一次齐国,鲁国的形势已经变的十分微妙。为了安全起见,一切还是要小心。
可是彭生说为了奉君命入内,就算发生危险、失去生命也是没办法。这就不但是愚钝,更是愚忠了。
公冉务人顿足道,“您还不明白吗?如果在真的是奉君命,您是不会死的!要是不是君命,您这不是白死了吗?”
这话说的再明白不过了。
可是彭生根本不听,公冉务人眼看着彭生消失在门外,泪流成河。
果然彭生到了宫里,内侍说世子正在马厩内看马。
世子又不是马的爱好者,如此可见反常。可是彭生根本不怀疑,所以跟着去了马厩,去了马厩就被甲士痛快杀死,埋在马厩之内。
敬嬴派人告诉姜氏,也就是世子恶的母亲,说世子恶和彭生都被劣马踢死在马厩里。
什么样的劣马这么厉害?一下子踢死两个人,吃毒品长大的?姜氏根本想不到会发生这样的事情,恸哭着前往马厩,可是彭生和世子恶的遗体已经被人移出宫门了。
看来世子恶的这一方对于敬嬴这一方根本没有防范之心,所以仲遂一个看马的邀请,就断送了世子恶和彭生的性命。世子恶作为鲁国储君,彭生作为鲁国重臣,看来真是没有政治觉悟。就算这次不出事,也难敌日后的风吹浪打。
季孙行父听到消息,他知道这都是仲遂的阴谋。但是他也知道,仲遂谋此非一日之功,单凭自己,根本不是仲遂的对手。何况如今世子恶都已经去世了。他只能私下里找到仲遂,骂他太狠了!
仲遂坦然道,“这都是敬嬴夫人的意思,与我何干?”
最可怕的不是心黑,而是心黑冷漠还有能力。
季孙行父说你就作吧!如果晋国讨伐我们该怎么办?
是,宋国弑君,晋国可是没闲着,人家真是出兵了,还联合诸侯出兵。
仲遂更加不以为然,那宋国和齐国可是弑君!我们不过杀两个没有位分的人,有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季孙行父恸哭失声,仲遂却非常冷漠。过了片刻叔孙得臣也来了,问哥哥彭生在何处?
仲遂说不知道。
得臣居然笑道,“我哥哥彭生这是死得其所啊!他不是要做忠臣吗?”
仲遂见得臣根本不介意哥哥彭生之死,于是私下里告诉他彭生尸体的所在地。
看来仲遂的做人原则是为了利益可以无所不用其极,但是不管谁问,哪怕是盟友,那也是不知道。根本不能承认。
仲遂一举将世子恶和彭生除掉,这么大的声势鲁国国内谁能不怀疑?但是谁也不敢说一个猜测的字。
公子倭在仲遂的运作下顺利即位,是为鲁宣公。
敬嬴作为公子倭的母亲,终于看到儿子登上鲁侯之位。仲遂为了巴结新上任的领导,请求奉敬嬴为夫人。鲁宣公册封自己亲妈,这还有何难处?
可怜姜夫人日夜啼哭,收拾车仗行礼准备回齐国。如今丈夫和儿子都去世了,还留在这伤心地有何用?
仲遂假惺惺的派人劝告姜夫人,虽然您不是主公亲娘,可是不管怎么说您也是先君夫人。主公不会亏待您的,不如留下。
姜夫人痛骂仲遂,根本没和敬嬴照面,直接出宫。到了鲁国大市中央,姜夫人恸哭,与国人永远诀别,再也不会回到鲁国了!
曾经的鲁文公夫人,儿子无辜被害,自己被迫要回娘家,鲁国百姓无不为之流泪。
第二天,鲁国爆发了自觉地罢|市行动,支援姜夫人。由于姜夫人悲催的遭遇,被人称之为哀姜,又由于她出奔齐国,所以又被成为出姜。
哀姜到了齐国,和齐昭公夫人见面,各诉丧子之痛,日夜啼哭不已。
而这一事件的另一盟友齐惠公大概是心里有鬼,实在怕听姜夫人的哭声,所以让姜夫人在别的宫室居住。
再说鲁宣公同母弟弟叔茫В拘灾液瘢奂绺绾椭偎煨写瞬灰逯拢睦锓浅Q岫瘢愿久蝗コ芈承次弧B承姑缓褪迕'生气,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他还召见弟弟,准备给叔茫О才乓桓龊玫闹拔弧�
可是叔茫Ъ峋鐾拼遣蝗ァ�
有人劝告叔茫В鞴阅闳绱耍阌趾伪丶岢帜兀�
叔茫Р胰坏溃拔也皇呛透还笥谐穑徊还醇绺纾衙庀氲降艿堋!�
在叔茫У男睦铮承亲约旱母绺纾鞘雷佣窈纬⒉皇亲约旱牡艿埽�
别人说既然你这么不喜欢这件事情,那不如出奔。
可是叔茫慈衔绺绮⒚挥泻妥约壕觯约涸趺锤液透绺缇瞿兀�
鲁宣公见叔茫Ъ复握偌焕矗睦镆裁靼姿囊馑迹谑桥赡谑趟腿デ?墒鞘迕'坚决推辞,说自己还没到挨饿受冻的份儿上,怎么敢用公家的东西?
内侍一看这哥俩较劲呢,赶紧回宫复命。
鲁宣公心里奇怪,弟弟素来贫困,不受接济,以何为生呢?鲁宣公派人去侦查一番,原来叔茫У搅艘估镌诨璋档牡葡卤嘀撇菪诙煸缟下袅瞬菪玫美吹那蜃龇沟牧甘场�
鲁宣公不由得心酸了,弟弟这是要效仿伯夷、叔齐,不食首阳山之粟啊!
伯夷和叔齐是商末孤竹君的儿子,由于反对周武王讨伐殷纣,他们隐居在首阳山,采集野果为生。当然,他们的眼光不够深远,看不到殷纣的昏庸,对于商朝是愚忠。但是他们的志气高洁,却远非常人能比。
鲁宣公不愿意为难自己的弟弟,从此再也没有为难过叔茫А6迕'在鲁宣公末年去世,终身没有吃过鲁国宫里一粒粮食,穿过鲁国征服一丝线。
而鲁国百姓也都称赞叔茫У钠冢尢静灰选�
第十九章 一鸣惊人
鲁宣公借助齐惠公的帮助,仲遂密谋,顺利PK掉了齐惠公的外甥世子恶夺权成功。鲁宣公元年,仲遂提醒鲁宣公,当日齐惠公可是说过要将嫡女许配给您的。这也是齐惠公渗透鲁国的一种方式。于是鲁宣公派仲遂前往齐国纳币请婚。
仲遂二月份接到姜氏回到鲁国之后密奏鲁宣公,中心思想只有一个:谨慎侍奉齐国。
如今诸侯风云际会,鲁国虽然也历史悠久,但是要想立足,不发生宋国、郑国那样被人欺辱的悲剧,还是得依靠齐国。只有请齐国和鲁国会盟,您谨慎的侍奉齐国,地位才会巩固。
原来地位是靠侍奉别人得来的。
鲁宣公心领神会,派季孙行父前往齐国谢婚,说明自己刚登基的惶恐,只要齐惠公帮助自己,自己愿意献出济西之田,也就是晋文公赏赐给先君的,现在都献给齐惠公。
鲁宣公果然有天赋,不但学会了拍马,连送礼都无师自通。
齐惠公当然很开心的答应了鲁宣公的请求,五月份在平州之地与鲁宣公会面。两位领导见面之后先叙甥舅之情。
笑话,齐惠公的亲外甥世子恶不是已经被鲁宣公害死了吗?
不过有利益来往的外甥更亲。仲遂捧上济西土地图册献给齐惠公,齐惠公也没推辞就收下了。
知道鲁宣公将齐惠公送回国,仲遂才说自己这下子可是放心了。
从此鲁国在鲁宣公的时代顺利成为齐国小弟,鲁国君臣经常前往齐国问候齐惠公。齐惠公在晚年感动与鲁宣公的奉承,将济西之田又还给了鲁国。
借助外国之力夺得权势已经令人不齿,而对邻国的奉承,更加令人齿冷。
不过要说潇洒的君侯谁也比不上楚庄王。
楚庄王即位三年,主攻田猎,根本没发布过任何命令。在宫里楚成王每天忙着饮酒作乐,还公然在宫门外悬挂命令,内容是:有敢进谏者,死无赦!
这是赤裸裸的不作为和威胁。
曾经令中原诸侯胆战心惊的楚国,如今硝烟全无,一派歌舞升平之象。
可是楚国大臣受不了了,这位是想祸害江山啊!
大夫申不畏参见楚成王,楚成王正忙着呢。只见楚成王左边搂着蔡女,右边搂着郑女,坐在钟鼓之间,看来乐呵得不行。最可气的是,楚成王还笑呵呵的问申无畏来干嘛来了?
申无畏不动声色的回答道,“臣不是找主公饮酒的。臣在郊外得到隐语,不能理解,所以特地向主公求教。”
楚成王心想申无畏看来也不是个省油的灯,但是他还是表示愿闻其详。
申无畏讲了这样一个故事:说有一只大鸟,身披五色羽毛,它留在楚国上已经三年了,可是没见过它飞,也没见过它叫,不知道这是什么鸟呢?
楚成王一下没忍住差点笑了,该死的申无畏,这是讽刺寡人呢!可是楚成王没发怒,他笑着回答申无畏道:“寡人知道你说的这只鸟。三年不飞,一飞冲天!三年不鸣,一鸣惊人!你就等着瞧吧!”
楚成王这么一说,申无畏放心了,心想看来领导心里什么都明白,也不傻。申无畏放心告退。
过了几天,楚成王还是照旧娱乐人生。
大夫苏从求见楚成王。苏从一见楚成王放声大哭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