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亲临东周-第21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越王勾践对子贡感激不已,命人送上黄金百镒、宝剑一把,但是子贡坚决推辞,不肯接受。

子贡回到吴国,报告吴王夫差,越王勾践为了表示自己的忠心,决定为吴国冲作马前卒,跟随吴国一同出征,生死与共!

这消息太让吴王夫差吃惊了,他请子贡留在吴国等候消息。

果然,没几日文种来到吴国,带来了越王勾践的请求,请求伟大的吴王夫差准许我们越国跟随吴军出战!勾践率领三千精锐部队,愿意为了吴国肝脑涂地,死不足惜!

吴王夫差对此非常满意,我看越国还是很听话吗!他问子贡,先生看这事儿可行吗?

子贡说,有点过吧!军士来就行了,还要让一国诸侯充当马前卒,过了,不如让越王勾践回国。

吴王夫差觉得也是,于是命令越军三千精锐编入吴军作战队伍,越王勾践就不必亲自来此了。

交战双方都约好了,按说子贡可以完成这项任务了,但是子贡又来到了晋国。

子贡是来传递消息的,子贡见到晋定公,告诉他,俗话说了人无远虑,必有近忧,据说吴国要讨伐齐国了,吴国如果胜利,那一定会挑战晋国的权威,您可得准备好了。

晋定公对此非常感激,说一定好好准备。

据说围棋高手在下第一子的时候,一定会看到之后的十几步。

子贡就是这样的高手。

等到子贡回到鲁国的时候,齐军已经被吴军打败了。

原来越王勾践派出大将诸稽郢率领精兵三千,帮助吴王夫差讨伐齐国。吴王夫差这边也是出动了九郡之兵,这一次就是要和齐军拼个你死我活。

临行之前,吴王夫差命人在句曲修筑宫殿,种满了梧桐树,称之为梧宫,他让西施在这里避暑,等自己打败了齐军一起在梧宫见面。

看来吴王夫差对于此次战斗非常有信心。

第四十一章       邮递员:伍子胥

本来祸到临头的鲁国,由于有子贡这么一位油菜花的外交家,居然转危为安,对付鲁国的齐国,忽然成为强大吴国不能容忍的敌人,而子贡甚至说服了越王勾践跟随吴王夫差讨伐齐国,更是为吴王夫差安排好了下一个对手——晋国。

这些被子贡说起来不能不打的仗,不能不收拾的敌人,表面上义正词严,事实上只有一个目的:所有的矛盾和危机都被掉转枪口,远离鲁国。

吴王夫差发九郡之兵讨伐齐国,当然伍子胥不看好这件事情,甚至直接发表意见,说吴王夫差这是放着心腹大患越国不去收拾,跑去打不相干的齐国。

伍子胥本来就已经在吴国失势,当然这话很快就传到了吴王夫差的耳朵里。

吴王夫差觉得这一次自己不能忍耐了,老匹夫,你以为寡人不能杀了你吗?成天在这指手画脚,你以为你是寡人导师啊?

伍子胥是很忠心,也很油菜花,但是他的性格太过直接,不懂得用吴王夫差能够接受的方法去提意见,加上又没有孙武那样看破世事的洒脱,貌似结局不妙已经是注定的了。

吴王夫差动了杀心,但是伯嚭建议他还是别直接动手。

不是看在伍子胥帮助自己的份儿上,而是伯嚭觉得,伍子胥为吴国立下的功劳无人能及,要杀伍子胥,直接动手肯定引起众怒。不如用计。他建议吴王夫差修书一封,给齐简公,主要是写齐国背弃吴国的罪过。

邮递员:伍子胥。

太坑爹了,你送一封这样的信,还让伍子胥去,这不是让伍子胥送死去了吗?

伍子胥对吴国也非常不看好。

他不能断定吴国对齐国的战争是否能够胜利,但是他断定,无论发生什么,吴国一定是要被越国打败而灭亡的。

这一次去临淄,伍子胥带上了儿子伍封。

果然齐简公看了吴王夫差的信非常生气,你这不是埋汰人吗?要打便打,还专门让伍子胥送一封亲笔书信过来?没骂我你难受是不是?你以为我们齐国没人了?

齐简公越想越生气,甚至想杀了伍子胥,挫败吴王夫差的气势。

谁说齐国没有明白人?

鲍息劝阻齐简公,千万别杀伍子胥。傻子都知道吴王夫差和伍子胥水火不容,他这么做就是想借刀杀人,到时候让您担一个恶名。这样,您干脆就权当没看到这封信,让伍子胥回去。伍子胥要是回到了吴国,那难受的是吴王夫差。

齐简公也明白过来了,这吴王夫差够狠的啊,自己的手下还暗算?让寡人当傻子?

才不干!

齐简公表现出大国风范,不但不责怪伍子胥,而且还很隆重的款待他,并且约定春末和吴国交战。

好像这次战争,不过是两国之间的一次运动会,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鲍息作为伍子胥的朋友为伍子胥捏了一把冷汗,他暗中询问伍子胥吴国情况如何,得到的却只是一声叹息。

如何?

如何?

能奈何?

伍子胥真的无奈了。

伍子胥让儿子伍封拜鲍息为兄,留在临淄生活,改名为王孙封,不要再说自己姓伍。

鲍息暗中落泪,伍子胥这是抱定了必死之志了。

对于伍子胥而言,楚国是自己曾经的祖国,但是那伴随着刻骨的仇恨和扭曲的报复。为了报复楚国,伍子胥花白了头发,作了许多恶毒之事。但是吴国,在伍子胥最走投无路的时候收容了他,给了他一个发挥才华的机会,这是他永远不能忘怀的。虽然对于吴王夫差伍子胥已经绝望了,但是吴国也是先君阖闾的吴国,是伍子胥和阖闾、孙武一同战斗的国家。吴国的国都是伍子胥设计的,在那艰苦的岁月里,伍子胥帮助阖闾打败了楚国,成就了吴王阖闾的英名,也成就了自己。

这样的国家,这样用生命和热血,青春和理想长在一起的国家,能背叛吗?能舍弃吗?

不能,就算知道回去是死,冤死,伍子胥也不能背叛吴国,更不能抛弃吴国。

不是不洒脱,而是吴国成为了他生命的一部分,让他无从舍弃。哪怕是一块病,也是长在伍子胥心上的病。难道为了治病把心抛弃了?

伍子胥留下儿子,孤身返回了吴国。

吴王夫差早就准备停当,他亲自率领中军,命令太宰伯嚭为副将,胥门巢率领上军,王子姑曹率领下军,加上越王勾践派来的三千精兵,浩浩荡荡杀奔齐国而来。

吴王夫差和鲁哀公合兵一处,齐军这边很快也得到了消息。

陈恒派出弟弟陈逆前来督军,命令军中只许击鼓,不许鸣金。

这是要和吴军死磕啊!

不过这个局面不是陈恒一手造就的吗?

太卑鄙!

敢情是害怕国氏和高氏有人幸免于难,所以特地派弟弟陈逆来督促啊!

不过齐军中谁能知道底细呢?

将士们都表示要和吴军决一死战。国书命令大军开拔,前去艾陵迎战。

第一战,国书派出公孙挥对阵吴军大将胥门巢,或许是吴军长途跋涉,公孙挥居然获胜了。齐军士气大涨,国书命令冲锋!

所有的齐军都认为,吴军不过如此,哪儿有说的那么厉害?不过打过了楚国,就一定天下无敌吗?都是以讹传讹!说不定,这仗嘁哩喀喳就把吴军收拾了!

胥门巢败回营地,吴王夫差恨的要斩了他,还是多亏别的将领求情,才准许他戴罪立功,不过他的军队交给了展如。

其实这和循环赛一样,中国队打过了美国队,美国队输给了巴西队,但是中国队不一定能够赢巴西队。

赶上谁来被谁灭的某足就更白扯了。

吴军彪悍,但是却没和中原军队交手过,这一输倒是提醒了吴王夫差。他叫过鲁国的将军叔孙州仇,赐给他宝剑一口,命令叔孙州仇作向导,吴军先在艾陵安营扎寨。

这是高招,鲁国和齐国相邻,而且多次交战,这世界上最了解齐国的,莫过于鲁国了。

第二天两军对阵,吴王夫差对出战将军进行了亲自部署,叔孙州仇先出战,接着是展如和王子姑曹,至于胥门巢,率领三千越军诱敌深入去吧!

吴王夫差和伯嚭亲自率领大军观战,随时进行救援。

至于齐军这边就更狠了,督军陈逆在战前就给各位将军发放了战斗礼品。不是武器,更不是奖状,而是下葬用的含玉。并且还直接说明,战死的将士立马下葬!

保定必死的决心,还发愁打输了?

可是你可太不吉利了!

这一场血战,杀的风云惨淡。

吴王夫差在高出观看,居然发现,吴军又落了下风。

他即刻命令伯嚭率领一万军士紧急援助,一万吴军涌入战斗洪流,战场形势陡然一变。

正在拼命之中,齐军忽然听到鸣金的声音。

鸣金?

我们齐军已经说明了,这次绝对不鸣金的,那就是吴军要撤退了?

听到对方撤退的消息总是让人格外振奋,可是紧接着齐军发现不对了,怎么吴军好像人越来越多了呢?

的确,刚才鸣金不是撤退,而是吴王夫差亲自率领精兵三万又来增援的信号。

这一次,吴军将齐军截为三段进行包抄,占据了压倒性优势。

展如活捉了齐军的公孙夏,胥门巢斩杀了公孙挥,而吴王夫差则亲自射中了宗楼。

闾邱明眼见吴军大胜,劝国书赶紧变换服装逃走。

可是国书浑身是血慨叹道,我率领十万齐军,如今被吴军大败,还有何面目逃跑?

国书冲进了吴军群中,被吴军在阵前斩杀。

吴王夫差大获全胜,检点胜利成果,战场上杀死的齐军大将是国书和公孙挥,活捉了闾邱明和公孙夏。只有陈逆和高无平逃跑。缴获战力物资无数,而齐国的八百乘兵车也全部收为吴军所有。

陈逆逃跑?

就是让大家抱定必死之志的陈逆?

人家的确战死了,或者被俘虏了,他自己逃跑了?

这人品啊!

吴王夫差得意洋洋,他问前来参战的诸稽郢,我们吴军如何?

诸稽郢噗通跪倒,吴军果真是天下第一强手,我们越国实在是弱爆了!

吴王夫差大喜,重赏诸稽郢。

虚荣心太强了,自己怎么样自己不知道吗?还必须让别人来说?

吴王夫差没有难为齐国,毕竟齐国和吴国隔着千山万水,要是近可就难说了。吴王夫差主张齐国和鲁国就此和好,两个国家都同意了。

齐国很难堪,被人打的和好,这还是和好吗?但是敢不同意吗?十万人都填进去了,齐国还有多少人可用?

吴王夫差凯旋而归,在梧宫,他见到了西施。

这真是写意人生,出则能战,归则有美女恭候。

在梧宫休息三日之后,吴王夫差返回都城。百官对这次战斗进行了慷慨的歌颂,您真是大英雄!

唯独伍子胥一言不发。

吴王夫差还特意派人责怪伍子胥,你说寡人出征不吉,这不是胜利了?你难道是羞愧难当,所以一言不发?

伍子胥愤怒了,这都是老天爷要让你们惨败,所以才给你一个胜利!我看吴国的灾难就要到了!

吴王夫差气愤不已,这都能不能对话了?

不过没多久,越王勾践便亲自前往吴国恭贺这次胜利,些许带给吴王夫差一些安慰。

第四十二章      世子友的启发式教学

越王勾践来为吴王夫差贺喜,当然没空手来,除了吴王夫差,吴国上下大小官员都获得了不小的实惠。

吴王夫差心情太好了,决定给伯嚭扩大封邑。

吴国能有今天,伯嚭功不可没!

伍子胥又发表了不同意见,伯嚭这样的奸臣都能被封赏,这不是亲者痛,仇者快吗?

吴王夫差觉得自己不能忍受了,怎么寡人做什么都不对呢?伯嚭为寡人治军,吴军又取得了一次大胜利,难道这也有错?

是,吴军又取得了大胜利,可是这胜利来自于孙武对吴军的精心训练打下的根基,来自吴军雄厚的实力。

难道是伯嚭一个人的功劳?

吴王夫差觉得和伍子胥越来越没有共同语言了,这个老头太讨厌!

伯嚭趁机进言,听说伍子胥趁着出使齐国的机会,把儿子都送到临淄了。要不怎么说齐简公就放过他了呢?

里通外国?

吴王夫差觉得没必要再忍下去了,他派人赐“属镂”之剑给伍子胥,伍子胥无言了。

早就料到是这个结局,早就知道是这样!

可是这一天来到的时候,还是令人心寒难忍!

吴国,吴国,伍子胥为你殚精竭虑,换来的是这样一个结果?

伍子胥到死都没改变自己的判断,越国一定会将吴国灭亡的!他拔剑自刎之前,告诉家人,将来把自己的眼睛取出来放在吴国东门之上,伍子胥要眼看着越军踏破吴国都城!

吴王夫差得知伍子胥的遗言,居然命人将伍子胥的尸体沉到了江中,让人把伍子胥的头颅挂在了城门上。

飞灰湮灭之后,伍子胥还知道什么?

伍子胥的确不知道什么,可是你这么对待功臣,是不是太歹毒了?

伍子胥的尸体随波逐流,可奇怪的是,尸体冲到哪儿,哪儿的岸堤就会毁坏。

当地人害怕造成灾害,所以打捞了伍子胥的尸体,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