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亲临东周-第231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的母亲不许抚养田文。

世上有那个母亲能够遗弃自己的儿子呢?

田文的母亲没有遵守相国的命令,而是偷偷将田文藏了起来。等到田文五岁那一年,田文的母亲觉得应该让他见一见自己的父亲了。没想到田婴一看到田文就勃然大怒,不是告诉你不许抚养他吗?

小小的田文跪下问父亲,父亲为什么嫌弃我?

田婴说,世人都说五月五日出生的人不吉利,等到长大了和门一样高的时候会给父母带来灾祸。

田文说,人的命运难道是门决定的吗?既然说长到和门一样高不吉利,那为什么不把门做的高一点呢?

这话一说,田婴暗自称奇,这孩子还真是聪明!

于是田婴接受了这个儿子,田文的才华日渐显露,等到十多岁的时候,他就能够替父亲接待宾客,而且非常有礼貌。后来凡是到了齐国的宾客都会主动去找田文,于是田婴立田文为嗣,继承薛公之位。

孟尝君嗣位之后,广招天下能人异士。而且他的标准非常宽泛,凡是来投奔他的人都会被收留,甚至许多犯罪的人也都投奔了孟尝君。

孟尝君对待客人和亲人一样,每天都和宾客一起吃饭。不过有一次夜里吃饭,有人遮挡了火光,所以有客人认为,孟尝君吃的饭肯定和客人是两个档次。

这本来也很正常,但是这位较真的客人居然丢下筷子就走了。

孟尝君急忙拿着饭让客人看,果然和客人吃的饭是一样的。先前怀疑的人非常羞愧,觉得自己是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居然就此自尽。孟尝君为此痛哭不已。

但是从此孟尝君的待客之道却名扬天下,更多人来投奔孟尝君,他的门客甚至达到了数千人之多。

这样一位贤臣,率领着数千人的能人异士,令所有的诸侯侧目。当时没有诸侯敢对齐国有非分之想,都向齐国表示友好。

张仪在魏国作了三年相国,魏国却坚定的跟随着合纵队伍。等到魏襄王去世,魏哀王即位之后,楚怀王在派人吊丧之际,又提出了联合讨伐秦国的倡议,这一次楚怀王的提议得到了韩宣惠王、赵武灵王、燕王哙和魏哀王的一致同意。

等到楚国使者到了齐国,齐湣王问计于群臣,大家都说秦国和齐国有婚姻之好,秦女那是您的王后啊,不可讨伐秦国。不过苏秦力主合纵,当然坚持必须参加,不然对齐国大大不利。

孟尝君提出了不同见解,他觉得两方说的都不对。如果我们齐国讨伐秦国,那肯定是得罪了您的亲人。但是如果我们不讨伐秦国,那就是得罪了五国。这是明摆着的,为今之计,只有发兵缓行,看看形势再说。

齐湣王觉得这话说的很对,于是派孟尝君率领两万军士出征。

孟尝君点检人马,不过刚出城他就病了。

据说孟尝君病的不轻,所以这齐军的行程就耽误了下来。

其他五国军队早在函谷关集合,虽然楚怀王是纵约长,各国还是率领各国的军队,并没有统一的大将。

等到秦国守将樗里疾迎战的时候,五国军队居然互相推诿,没人迎战。

人多力量大,但是如果心不齐,那就适得其反。

双方相持数日,还是没有对阵。

樗里疾发奇兵偷袭了楚军粮道,吃不上饭的楚军进入了骚动。樗里疾趁机出兵,打的楚军溃不成军。

楚军溃败,其他四国一看情况根本没去救援,撒丫子就跑啊!

等到五国军队被击退的时候,孟尝君还没到秦国战场。

第二十二章        聪明人

人多势众,但是倘若心不齐,那就只能是乌合之众,所以发生多个国家围剿一国的情况,反而不必过于担心。利用矛盾,各个击破,或许比来拼命的一个国家好得多。

六国围剿秦国,孟尝君倒并非是看出秦国就一定能够击败六国,而是从齐国不得罪人的角度出发,用一个“拖”字,避免了得罪秦国,又避免了失败的尴尬。

好比一群人去群殴一个人,反而被这人三拳两脚打的抱头鼠窜,那得多丢面子?

孟尝君的计划使得齐国避免了这种尴尬局面,保存了一丝颜面。所以孟尝君虽然不是凯旋但也平安归来的时候,齐湣王心里非常安慰,赏赐孟尝君百金作为他府邸招揽贤才的费用。

苏秦听说这事儿,自然是自愧不如。

而楚怀王撤退之后一直为齐国的态度纠结,这么巧,偏偏出兵的时候孟尝君病了,还病的不能行军?难道齐国除了孟尝君再没有别人能作统帅了?

楚怀王不知道齐国发生了什么,但是他肯定一点,一定是齐国的态度含含糊糊,还是和秦国有关系!

谁不知道齐湣王娶的夫人是秦女?

但是按照国家利益来说,他也不能这么糊涂啊!

可是他的行为却印证了楚怀王的猜测。

楚怀王唯恐齐国和秦国继续亲密来往下去,于是派出使者和孟尝君来往,缔结友好关系。不管将来如何,齐国这个大国,楚国是必须要拉住的。

在齐国,由于孟尝君的崛起,也在发生新的变化。

谁都知道,苏秦凭借倡导合纵的功劳担任六国相国,风光无限,从齐宣王时候苏秦在齐国那就是炙手可热。

树大招风,嫉妒苏秦的人不在少数。

眼看着苏秦就这么在齐国呼风唤雨无所不能,这些嫉妒的人还偏就没什么办法。好容易等到齐宣王去世,齐湣王即位,没想到苏秦还是炙手可热。

这人怎么能这么好运呢?

终于,孟尝君的一次关键性胜利赢得了齐湣王的高度赞赏。这赞赏也让别的人忖度,苏秦,是不是失势了?

苏秦的确有才华,有毅力,他能够不屈不挠,凭借自己的智慧改变了天下形势,使得懵懵懂懂扩张势力的诸侯能够结为统一战线,对抗刚刚崛起的秦国,不能不说苏秦的确非常有能力,在当时是首屈一指的顶尖人才。

但是苏秦为人私心太重,在魏国,由于不能破解秦国对魏国的攻打,苏秦就此告辞。而在燕国,由于和文夫人的私情,又使得燕国成为不可说之地。到了齐国,虽然苏秦表面上风光无限,但是他成为齐宣王寻欢作乐的私人顾问,根本没有实际建树。

为了实现理想,苏秦此时大可以离开齐国,前往楚国,因为楚国是诸侯中有实力对抗秦国,又有实力联合诸侯的大国。但是由于自私,苏秦已经在从政的道路上走的太远。

既然眼睛只看到个人利益,甚至为此不惜做许多有违良心的事情,那么结果也就是可以想象得到了。

一次在朝堂上,忽然有蒙面勇士闯入,居然就刺杀了苏秦!

匕首刺入腹中的疼痛,让苏秦有了一些清醒。

周围的人四散逃跑,天旋地转,苏秦浑身是汗,他忍痛爬到齐湣王身边,用微弱的声音请求齐湣王,请您将苏秦悬首示众,就说苏秦是为燕国来行反间计,害齐国的,只有这样,才能抓住凶手

齐湣王的眼泪流了出来,或许这是苏秦最后的请求了,齐湣王答应了苏秦。

生死之际的请求不由人不答应,可笑的是,直到死,苏秦才说出了自己来齐国的真相,而齐湣王却根本认为是苏秦为了捉拿凶手说的谎言。

苏秦拔出匕首,密集的疼痛伴随着喷涌而出的鲜血,眼前的世界模糊了

第二天,苏秦的首级被悬挂在临淄的集市,所有的人都非常吃惊,原来我们的相国居然是实行反间计来的!他那么有才华,都是装的!

看看,大王还悬赏找刺杀苏秦的人,这个人肯定会有很大的收获啊!

话说,是谁刺杀了苏秦呢?

老百姓还在纷纷攘攘的猜测不休,有一个壮汉接了榜文,我就是刺杀苏秦的人!

这人被带到了齐湣王面前,齐湣王询问当日的情景,都说的很对。

是这样,看来那天刺杀的苏秦的人真的是你。

这人笑着说,正是小人。

齐湣王变色,带下去!

等待他的,不是美酒黄金,而是严刑拷打。

这刺客最终将幕后主使人供了出来,齐国有几家人为此被灭门的。

苏秦虽然被刺杀,但是还能临终设计抓到凶手,只能说是聪明,不是智慧。如果真有智慧,就将避免发生的不幸了。

苏秦死了,关于他的一切都摆上了台面。苏秦在燕国的种种言行,来到齐国对齐宣王的种种劝告,在齐国所做的事情,一桩桩一件件,有人慢慢报告给齐湣王。

终于有一天,齐湣王醒悟了,那天苏秦说为了燕国行反间计,是真话!

可笑自己当时还以为苏秦是为了骗刺客中计,为他报仇!

领导最恨愚弄自己的人,齐湣王也不例外。

齐湣王恨死了苏秦,虽然苏秦已经死了。

齐湣王恨死了燕国,好你个燕国,居然让苏秦这么折腾我们!想让我们亡国吗?

齐湣王越想越恨,甚至想派孟尝君率兵讨伐燕国。

这事儿说出大天去,都是燕国不对。

苏秦的弟弟苏代劝说燕王还是求和吧,送公子去做人质。

不求和怎么办?

难道燕国能打得过齐国吗?

那可是齐国!

燕王无奈,只能派出质子,苏厉你送他去齐国吧!

要说齐湣王还真是恨苏秦,甚至见到苏厉,还想囚禁苏厉。苏厉大声说,燕王想举国依附秦国,是臣的哥哥劝说燕王,依附秦国不如依附齐国,臣来正是说明这个意思。大王为什么要把对死人的怨恨加到活人身上呢?

苏厉很有发展的眼光,一句话就让齐湣王释然了。

是啊,苏秦再设计齐国,再拿齐国当傻子涮着玩,他已经死了。难道为了一个苏秦,还是死的,让燕国站到对立面秦国那边?

这赔本的买卖齐湣王不会做。

苏厉受到齐湣王的厚待,就留在齐国作了大夫,而苏代则继续留在了燕国作大夫。

苏秦的死讯传开,他的同学张仪为此真心高兴。

苏秦死了,终于这个舞台是属于我的了!

张仪找到魏哀王,说您看看苏秦的下场吧!人和人之间难免有利益纷争,何况是国家呢?苏秦连自己的性命都难保,他怎么能保证这么多诸侯国都团结在一起呢?您现在参加合纵,将来秦国最先攻打的就是魏国。那时候您觉得情况会怎样?

五国对阵秦国被秦国打的稀里哗啦的情景还恍如昨日,魏哀王更知道,即使魏国被秦国攻打,五国能不能来救援都是问题。

投靠哪边不是投靠呢?

反正自己也总当不了老大不是?

魏哀王问张仪,现在投靠秦国会不会太晚了?人家能接受我们吗?

张仪说关键看您的心诚不诚,您要是真想投靠秦国,这事儿交给我了。

魏哀王一听这话放心了,准备厚礼送张仪入秦。

张仪来到魏国本来就是为了说服魏国,既然魏国肯投诚,秦国自然没有不应允的。张仪办成了这件事情,就留在秦国为相。

于是魏国投入了秦国的怀抱,而燕国则成了齐国的小弟。

不过一切都在发生变化,比如燕国此时暗流涌动,有新的势力即将登场。

燕国相国子之其人膀大腰圆,脂肪含量比较高,但是身为相国,武艺还很高强。从燕易王开始,子之就是燕国权势最大的人。等到了燕王哙,子之还是那个子之,而燕王哙则成为专职娱乐型领导,寻欢作乐,无所不为。

既然您都专业娱乐了,还让苏秦费劲到齐国实行什么反间计啊?

发展到后来,燕王哙很少上朝,子之有了谋逆的想法。苏厉和苏代在苏秦的安排下和子之非常亲近,经常借助各种场合在诸侯中宣扬子之的实力。

燕王哙派苏代前去齐国看望质子,苏代返回之后燕王哙询问齐国风情,人都说孟尝君天下贤臣,有了孟尝君,齐国是不是又要称霸了?

没想到苏代果断回答说不行。

燕王哙非常吃惊,这样的都不行那什么样的行?

苏代说,有了贤臣,那得用才能行,不用自然不行。

燕王哙说,那我们燕国有这样的贤臣吗?

苏代说有啊,相国就是这样的贤臣啊!

这思想工作做的,真是天衣无缝。

燕王哙本来就懒得理会国事,从此以后更加放权,一切听任子之安排。

又有一次,燕王哙问大夫鹿毛寿,古代那么多贤君,为什么人说起来只说尧舜呢?

鹿毛寿说,那是因为啊,尧舜都能让贤啊!您看,尧将天下让给了舜,舜将天下让给了大禹,所以人们才称颂他们贤明啊!

看来这位又是子之一伙儿的。

这话说的已经非常明显了,可是燕王哙还是不明白,紧跟着问,案大禹为什么传给自己的儿子作君主呢?

鹿毛寿说,大禹也把天下传给了益,那是启后来篡权了。所以人们才说大禹不如尧舜呢!

燕王哙天真的问,那寡人也让位于大臣行吗?

鹿毛寿说,那您可就是尧舜了!

第二十三章     三千里江山

一个人有谋逆之心,那是乱臣贼子,要是成立了篡位团队,那就是未来领导了。

子之的野心在苏厉和苏代兄弟的经营下逐渐发酵,有了更多得力助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