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郑厉公即位之后,请宾须无转告齐桓公,约好了今年冬天十月份去与齐国结盟。
但是还有一个人,让他心里觉得不快。
非常不快。
按说,为了得到自己的目的不择手段,不留给敌人生机,是他多年斗争做出的总结,可是这个人行事,实在让他心寒。
这个人不是别人,正是傅瑕。
作为一个俘虏,傅瑕如果能够遵守诺言,说动了叔詹,绝对是大功一件。可是他居然手刃子仪,甚至在自己正在入城,还没有想好如何去面对一切的时候,傅瑕已经先行为自己除去了心腹大患:子仪的两个儿子。
如果是自己就一定会这样做吗?未必有这个狠心。那只是两个孩子而已,更何况,那是自己的亲侄子!
而且傅瑕做这件事情的时候,并没有得到自己的同意,他是擅作主张。
此人不但心狠手辣,而且很有主意。
子仪不能得到傅瑕的忠心,我就能得到吗?当日的所作所为,都是为了保全家小,难说日后为了别的什么原因,也能背叛我!
这样的人太可怕了。
郑厉公在复位之后数日,人心大定之时,召见了傅瑕。
傅瑕的心里充满了欢喜,自己给新领导把敢想不敢做的事情都做了,这召见必定有好事。
果然一见面郑厉公和蔼的对他说道,“你在大陵驻守十七年,那是忠于旧君,而且你防守的很好,寡人拿你就没什么办法么?很有能力!”
傅瑕谨慎的笑着,心想怎么说起来这档子事儿了,难道还准备让我驻守大陵?
郑厉公喝了一口茶,忽然幽幽的说道,“但是,你现在为了寡人杀害旧君,心不可测。寡人今日就要为子仪报仇!”
听到但是的时候,傅瑕手就开始发凉了,凡事就怕但是。可是他没想到郑厉公居然会说为了子仪报仇!为子仪报仇那你应该自尽啊,不是你要夺取子仪的江山吗?不是你逼着我杀了子仪吗?怎么什么都怪罪在我头上了呢?我是多么投入称职的一个叛徒啊?
傅瑕心里一下子五味杂陈,但是他居然一句话都说不出来,为什么,为什么会这样?
这世上做什么都是越投入越好,但是做叛徒千万不能太投入。因为这会让别人觉得你闹有反骨,是职业谋逆,心理需要叛变的,那就没人能够相信你了。谁能担保你不会接着叛变下去呢?任何领导都不会在自己身边埋伏这样一个钉子的,当然他需要利用的时候除外。
郑厉公命令将傅瑕斩首示众,但是赦免了傅瑕的妻子儿女。人家叛变一回不容易,也不能白叛变,总得有点好处。
傅瑕一死,郑厉公觉得心里舒服多了,自己究竟还是代表正义一方的。不然怎么会杀死傅瑕呢?
郑厉公杀了傅瑕,其余的大臣心里可就打鼓了。郑庄公这三个儿子,今天是你登基,明天是他即位,这可坑苦了这些大臣了。谁能担保自己的态度一定端正,就和当今郑候保持一致了?关键是和当今郑候保持一致,你也活不到今天啊,早就在历次运动中为国捐躯了。
大臣原繁,曾经由于佩服祭足的缘故,赞同迎立子仪,为了避免招惹不必要的麻烦,原繁称病告老还乡。郑厉公心里这个别扭,当时迎立子仪的时候你怎么那么多嘴呢,这时候你想起来告老还乡了,准备回家当老太爷吗?郑厉公派人前往责骂原繁。结果是原繁自尽身亡。那原繁可是郑庄公手下一员武将,想必不会是那么脆弱的文艺老青年。郑厉公派人骂骂咧咧,原繁就自尽了?可见郑厉公派去的这人能力出众,而且说得话肯定也很到位,才能造成这样一个结果。
可见郑厉公其人果然心胸狭窄,睚眦必报,不念国家大义,只有个人恩怨。而且,不用说傅瑕心狠手辣,郑厉公是头一个心狠手辣的。
但是郑厉公心里还是窝火,你以为死了就能解脱了吗?我遭这么多年罪,算谁的?
于是郑厉公开始了一系列的清洗扫荡:
公子阏被杀;
强鉏逃到了叔詹家中,叔詹为之求情,好吧,郑厉公准许。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强鉏被刖足;
共父定叔出奔卫国。看来这是一个很有能力的人,在郑厉公的一系列打击报复之下,居然能够逃到卫国,很成功。
而且三年之后郑厉公忽然良心发现,说不能让共叔无后,又将共父定叔召回郑国。要说这共父还真是胆子大,居然就这么回来了,而且还居然就没事。
所有郑厉公的反对者都付出了惨重的代价,除了那个郑厉公最痛恨也最害怕的人——祭足。
由于祭足已经死去,所以反倒安然无恙。
但是仔细想想,以郑厉公的性格,连告老还乡的原繁都得给逼死,难道祭足这样一个敌人就因为死了就可以避免报复吗?
只有一个原因可以解释郑厉公的行为,那就是祭足真正让他佩服,让他无奈,让他痛恨,但是更让他害怕。
这样一个人,造成了郑厉公十七年的流亡生活,但是也让他无计可施。祭足在,郑厉公说出大天去也回不了郑国。
祭足死了,他才能立马回来。而且顺风顺水。对于这样一个人,也许沉默的遗忘,是最好的选择。只有这样,才能令郑厉公的心理创伤稍稍抚平。但是这十七年的噩梦,是永远无法摆脱的人生记忆。
绝对。
第十七章 经济版会盟
郑厉公的雷霆打击让郑国上下迅速安静下来,随着领导的改变,新的大臣班子也进行了调整。许多人由于曾经反对郑厉公被清洗出局,但也有很多人因此获得了新的机会。
这次郑厉公成功的两个关键人物命运却截然不同。傅暇被处死,而叔詹仍然被任命为上卿,并且与堵叔、师叔两位大夫同被郑国人成为“三良”。
傅暇的死,有他暴露内心阴狠的因素,但是也不排除郑厉公为了博取郑国人乃至其他诸侯国家认可作秀的成分存在。郑厉公连傅暇背叛对手子仪都不能忍受,那岂不是证明郑厉公其人光明正大?不过但凡有脑子的人恐怕都会想到,如果真的那么正义,根本不会容许傅暇这样的小人如此行事,根本不能与傅暇合作。
而叔詹之所以能够依然在更换领导的时候保持自己上卿的位置,一方面是因为叔詹的确是能臣,在祭足死后能够被推选为上卿,说明叔詹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郑国社会以及百姓的认可,人气很旺。另外,郑厉公虽然顺利复国,但是要想把握郑国,他需要一个得力助手,当然不是祭足那样独断专行的人。而叔詹,就是唯一合适的人选。最关键的是,叔詹虽然背叛了子仪,成为郑厉公复国的最大助理,按理说这在当时社会的不可饶恕的罪过。不但犯了谋逆的罪过,甚至整个人的道德品质应该也受到根本的质疑。但是叔詹处理的非常低调,这一低调就看出学问来了,你怎么知道叔詹就是谋逆叛乱不是弃暗投明呢?
和傅暇相比,叔詹是非常聪明的。他深知无论有什么理由,弑君谋逆都是不被社会接受的。但是他更知道实力决定一切,所以这一切无可厚非。问题是作为关键人物,必须低调。只有低调才能让所有的质疑与猜测成为石入深水,波澜不惊。
所以无论郑国掀起多大波澜,叔詹依然独立峰头。
再说齐桓公得到郑厉公的请成消息,掐指一算,这被自己人格魅力、阴谋诡计、武力征服的诸侯可不少了。齐桓公准备着手准备诸侯会盟一事。
当老大谁不着急?
这事儿必须抓紧立刻马上办。
管仲见齐桓公如此急切,建议他这次会盟务必简便从事。
按照齐桓公的意思,和鲁国会盟都那么威风八面了,当然被曹沫劫持是另外一档子事,起码咱们祭坛、祭品、用的人那都多带劲呢?我们齐国,花不了的是金银,摆不完的是威风。现在要把一个豪华版的会盟变成经济版?齐桓公还真有点想不通。
管仲也知道齐桓公其人特别好面子,苦口婆心的劝道,“陈侯、蔡侯与邾子,那是从北杏之地的会盟之后就对齐国忠心不二的了。曹伯虽然没有参加北杏之地的会盟,但是参加了讨伐宋国的联军,这四个国家对齐国都没有二话,不必费心走动。只有宋国与卫国还没有和齐国会盟见面。您说的大规模会盟,我看还是等到诸侯心齐之后再说吧!”
这边还没商量结束,已经有人来报,说周嫠王派单篾回复上次宋国,已经到了卫国了。
管仲不由得笑道,“宋国请成这事儿成了!卫国就在道路之中,主公可以亲自去卫国相会,以表示亲近之意。”
于是齐桓公约见宋、卫、郑国诸侯,在鄄地会盟。加上齐桓公和周嫠王派来的单子,一共五位,并没有歃血,简单见个面,都知道这事儿,效果反而很好。其他诸侯都认为齐桓公果然出人意料,形势大好之下,居然能够就这样简单见面?真是一点架子没有。
经过这次经济版会盟,齐桓公知道诸侯人心已齐。于是齐桓公集合宋、鲁、陈、郑、许等诸国在幽地,歃血为盟。
这次会盟,实至名归,彻底承认了齐桓公的盟主位置。
周嫠王三年冬,管仲为齐桓公谋划的霸主计划完成。
登上诸侯盟主位置的齐桓公,还将带来人生更多的高峰,带给整个大周王朝不一样的变化。
历史杰出人物总是带给历史更多的偶然性。
而齐桓公的性格、能力,以及围绕在他身边的大臣集团,决定了,齐桓公这个霸主,注定不是平庸之辈。
遥望荆楚大地,楚文王自从得到了息妫夫人之后,自己觉得生活从此充满乐趣。桃花夫人宠冠后宫,三年之内为楚文王生下两个儿子,大的叫熊囏,小的叫熊恽。
楚文王每天下朝之后最先做的事情,就是奔回后宫,看看桃花夫人是否有什么需求?顺便看看今天她开心吗?她说话了吗?
楚文王自己也觉得奇怪,桃花夫人来到楚宫时日也不短了,可是自己就是看不够她,这世间怎么会有如此美貌的女子呢?
楚文王的这种心态,大概类似于普通人见到超模。
可是有一件事情楚文王始终没有搞明白,就是虽然息妫来到楚国三年,儿子都生了两个了,可是她从来没有和楚王说过话。
这还不是明摆着,烦你。
楚文王纠结了,自己究竟有什么做的不好的地方让桃花夫人如此嫌弃自己呢?
终于有一天,他鼓足了勇气问桃花夫人,“夫人为什么不和我说话呢?”
泪水顺着息妫的脸庞留下来,湿润粉颊,息妫终于长叹一口气,说道,“好女不事二夫。我不能尽忠守节而死,难道还有面目和别人说话吗?”
楚文王当然知道息妫不合自己说话的原因。
说到底,为了得到息妫,是自己亲手逼死了息侯。
但是真从息妫口中听到此话,他还是觉得心里隐隐痛了一下,原来寡人还是比不上息侯那个窝囊废在你心里的位置。
可是自己要和息妫撕破脸吗?
不要,没有了息妫,自己也没办法活下去了。
这是肯定的。
到底楚文王足智多谋,他立刻说道,“这都是蔡侯献舞的罪过啊!寡人一定为夫人报仇!”
献舞的罪过?
献舞只是说息夫人美貌,并没有让你去杀死息侯,抢夺息夫人!
但是楚文王觉得自己必须做一些事情平息息妫的愤怒,这样息妫才会是自己的桃花夫人,永远陪伴着自己。
所以楚文王当下发兵攻打蔡国。
于是楚文王一声号令,楚国大军顷刻便至,顺利攻打到郛地。蔡侯献舞也是咎由自取。如果不是他开始调戏息夫人,怎么会引来息侯带领的楚军?如果不是他在楚文王面前赞美息夫人,怎么会给息侯引来灭国之祸?
害人者,终究将自己陷入困境。
为解蔡国之难,蔡侯献舞不得已肉袒认罪,并且尽出内府宝藏,楚军方才撤退。
所谓偷鸡不成蚀把米,正是如此。
这时候正好郑厉公派使者告诉楚文王自己复国的事情。所谓恶人难缠,不告诉还好,这一告诉还告诉出麻烦了。
楚文王说郑伯突复国两年了才想起来告诉我这事儿,明显没把我放在眼里啊!早干嘛去了?我们楚国离你们新郑就那么远吗?发兵打他!
郑厉公虽然在国内搅和的风生水起,可是面对着楚国大军,他可真是没底气。
那可是楚国啊!
那是连周天子都不认的楚国啊!
于是郑厉公痛痛快快的求饶认错,请成,楚文王这才原谅了他。
但是郑厉公心里又纠结了,和楚文王请成了,自己又和齐桓公请成,自己给自己整了俩老大?
这俩老大还谁都不是好糊弄的。
尤其是楚文王,那根本就是个不讲理。
要坏事。
郑厉公心里一含糊,行动上也乱套了。
周嫠王四年,郑厉公害怕楚文王生气,所以不敢朝见齐桓公。齐桓公因此非常生气,怎么,我帮你复国了,你反而不认识我了?你郑厉公难道和子仪一样白眼狼啊?
齐桓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