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亲临东周-第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可不是放他一条生路,而是命世子掘突伏兵于此,从后面发动突然袭击。

这边申侯听说勤王大军已到,高兴不已,命令只等攻城就开门接应。申侯还是不大放心,又心生一计。告诉戎主,您看这可四面给我们围上了,您这么辛苦折腾一趟,不就为点金银财宝吗?不如先将金珠宝贝着先锋孛丁押送回国,免得打起来有损失。

戎主这时候已经被金子晃花了眼了,全没想到此时矛盾已经转化了,不是合作关系,已经是敌我关系了。这押送宝贝不是分兵少将了吗?戎主命令孛丁押送金银财宝回国,满也速出门迎敌。

满也速派使者约好明日交战。

谁料到三更之后,卫军出兵劫营。黑灯瞎火,一团混乱,也看不明白谁是谁了。三路大军一同攻城,犬戎兵败如山倒,百余人护着戎主出西门而去。

逃命逃的好辛苦啊!

刚出西门,又听见杀声震天,掘突伏兵在此!

亏得满也速杀出城外,救了戎主,逃命去也!

估计这帮犬戎人还得在路上暗骂,这帮大周的臣民,太狡猾了!说话不算数啊!

是不能算数,您在镐京已经属于远离故土的侵略者了,还指望被侵略的一方跟您仁义礼智信呢?只能说犬戎为利出兵,不仁;据城不退,不义;与周大战,不智!这不是找打呢吗?

王城内一夜混战,乱七八糟的赶走了虎狼之师——犬戎。申侯大摆筵席,款待各位勤王诸侯。不料一人站立反对:诸位,这是我们喝酒的时候吗?国破君亡了!

原来是卫武公反对。

想必申侯当时脸色不甚好看。的确,申侯最大的缺点,就是分不清事情轻重缓急,为小利失大义。但是卫武公接下来的倡议使得他开心不已。卫武公声如洪钟,“国不可一日无君。现在首先要做的事情,就是迎立太子宜臼。”各位一致同意,草成表章,决定派掘突同志赴申,迎接太子宜臼入王城登基。

太子宜臼一直在申地,所以王城发生的一切,都毫不知情,心情忐忑无比。直到看见了诸侯联名的表章,这才知道周幽王已经被戎主所杀。宜臼不由得放声大哭。这哭声是对周幽王父子亲情的不舍,是对母亲与自己不幸遭遇的委屈,恐怕还有危机过后的放松。

甭管怎么说,启程上任当天子去呀!

诸侯与文武百官在王城三十里之外迎接宜臼。太子宜臼看到被犬戎损毁的王城、宫室再次潸然落泪。禀明申后之后,宜臼即位,是为周平王。

平王登基第一件事便是为各位诸侯按功行赏。

首先将申侯晋为申公。申侯再三推辞,说这都是大家的功劳啊,我怎么敢居功呢?而且获罪于先王,还敢领赏吗?

于是平王将申侯复为侯爵。

其次应卫武公之请,贬斥褒姒母子与虢公、尹球等一干奸臣。

最后分封诸位诸侯,卫侯晋为公爵,晋侯加封河内附庸之地,郑伯友赐谥为桓,掘突袭伯爵,加封祊田千顷。秦君原来只是附庸国,加封秦伯。申后封为太后。

接着平王出安民榜,安抚百姓。再封卫侯为司徒,郑伯掘突为卿士,留于朝中辅政。

朝政基本安定,百姓基本满意,申侯与晋侯先后准备告辞。申侯应该是不止见郑伯掘突英武果敢,还主要是出于稳定执政关系的考虑,将女儿武姜嫁给掘突。

这一场连绵数载的风波,貌似都过去了。

唯一从这场风波中出力不讨好的,只有犬戎。

第十一章    迁都辩论会

辩论会主持人周平王:自从上次犬戎把我们王城侵入扰乱一番,亏得各位诸侯出力,让他们无功而返。可是这帮强盗自此认得来时战略要地,回去之后一直就没老实,大举进攻。到现在岐、丰之地已经半数被犬戎攻占。而且经过犬戎入侵,宫殿被焚毁无数,实在是破破烂烂的,好像丐帮总部。

我们大周既定都镐京,又有修建了洛邑,那现在就讨论一下,这种情况之下我们是否应该迁都呢?

正方代表太宰:我看天子所言有理。你看看现在的宫殿,烧成露天广场了,你说要是重新修建吧,还不是劳民伤财吗?经过上次的犬戎入侵,老百姓已经够苦的了。如果我们在修宫殿的时候,正好西戎再次入侵,还怎么抵御呢?还不如迁都于洛邑,那都是现房,多方便啊!

反方代表司徒卫武公:其实吧,作为一个九十岁的老臣,有些话我还真是不想说,但是呢,承蒙天子您看得起,让我徒占六卿之位。如果我知而不言,对您就是不忠;和大家意见不同呢,就是不和于友。但是老臣宁愿得罪朋友,也不愿意对您不忠。

(群臣:汗果然人老话多,您就直接说得了,谁还能去捂着您的嘴吗?)

反方司徒卫武公:我们来分析一下两地形势。镐京,左有崤山与函谷关,右有陇、蜀,所谓披山带河,沃野千里啊!全天下再没有比这更好的地方了。洛邑,虽然在天下的中心地带,但是地势太平坦了。如果打仗,那绝对是四面受敌。这也是先王并建两都,但是定都镐京的原因。东都洛邑那就是天子出巡的临时住所。您现在如果放弃镐京,定都洛邑,恐怕我们大周要从此衰微了!

主持人周平王:您看您说的这话,我这不是让犬戎逼的没招了吗?这宫殿残破,还总有犬戎骚扰,也不能放心的住啊!

反方司徒卫武公:说起来犬戎,那是豺狼虎豹啊!本来就不应该引入王城。您现在应该节用爱民,练兵强国,将来效仿先王南征北战,俘虏他们的戎主,献于七庙,这才能一雪前耻。如果您现在一味退让,我退一尺,敌进一丈,那时候就不止是岐、丰危险了!再说尧舜时代,那宫殿还是茅草房呢,也没有觉得耻辱啊!国家强盛也不能单独从宫殿来看。

正方代表太宰:老司徒,您这是比较保守的看法,也不通变啊!这犬戎入侵不全是先王自找的吗?这篇翻过去,现在也不用说了。现在天子虽然打退犬戎入侵,但是国库空虚,没钱啥事也办不了啊!再说老百姓现在多害怕犬戎呢?假如犬戎大举进攻,势如破竹,谁能承担得起误国之罪?

反方卫武公:申侯既然能招来犬戎,当然能有办法退兵。天子不如问计于申侯,一定有安邦良策。

周平王:(汗汗汗我姥爷那不是为了我急眼没招了才出此下策吗?)申侯几天前才上表,说犬戎总攻打他的申地,估计是上次的事记仇了。他现在自顾不暇,还能顾得上我吗?

行了,不说了,两方各有优点和缺点。现在当务之急,国家需要安定。就这么定了,我们就迁都洛阳!

反方卫武公:既然您决定了,那我们不能导致百姓民不聊生。这是司徒的责任,老臣义不容辞。

实践部分:

卫武公出榜昭告百姓,愿意随圣驾东迁的百姓,赶紧打包行李准备,大家一起出发。

祝史,也就是主持祭祀祈祷的官员,作文将迁都的原因告于宗庙。

至东迁之期,大宗伯报七庙神主,登车作为先导。

秦伯赢开亲自领兵护驾。百姓们扶老携幼,跟从的人不计其数。

第十二章      被母亲嫌弃的国君

在争议声中,周平王带领文武百官,老幼百姓,一路风尘仆仆迁往洛邑。待到了洛邑,只见宫殿壮丽,市井繁荣,不次于镐京,心中无比安慰。各方诸侯纷纷上表称贺,贡献各地土特产,许是恭喜这次逃跑得太成功。

郑国世子掘突即位,是为郑武公。虽然自己的父亲郑伯友对周天子无比忠诚,甚至付出生命代价去保护周幽王,但是郑武公可就没父亲那么厚道了。

趁着东周刚刚迁都,周平王新鲜登基,国家政局不稳,郑武公出手了。他先是兼并了诸侯国东虢与郐地,之后又迁都于郐,称为新郑;而后又将东虢属地荥阳改名为京城,并在制邑设置虎牢关。年轻人果然敢想敢干,不但扩充了郑国的管辖地盘,更显示了保护属地的决心。

等到周平王十三年,卫武公薨,从此郑武公独秉朝政。

这回阔气了,郑国在整个诸侯国中鹤立鸡群,郑武公更是扬眉吐气。由于郑都荥阳与洛邑临近,所以郑武公处理国事,有时候在洛邑,有时候在荥阳。一时间成为大周朝炙手可热的红人。

随着郑国的发展,继承人的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其实就郑国的继承人而言,有资格的无非两人:郑武公的儿子寤生与段。

而且这两个人还都是一个母亲所生,也就是都是申侯之女武姜所生。貌似一个妈生的应该没什么好挣的,可是这问题就在于,虽然是亲妈,可惜这是偏心眼的亲妈。

名言说得好,一个手伸出来手指头长短还不一样呢,何况是俩大活人,面临着继承这么红火一个事业呢。

据说武姜在第一次分娩的时候,也许是由于没有经验,在睡梦中生下了寤生,这也是寤生名字的来由。也许这次没有经历坐蓐仪式的生产给武姜留下了太不美好的回忆,让她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也没办法喜欢起来。估计寤生也不会来事,没能获取母亲的欢心,这个不愉快的心理阴影,随着时间的推移非但没有淡化,反而更加严重。

其实寤生也挺委屈。都是亲妈,还得巴结啊?再说,事实上也不能怪寤生。怎么样出生是不能选择的,而且他的对手,实在是太强大了。

武姜的第二个儿子,段,从小就长得一表人才,而且能骑善射,武艺高强,具有明星一般的闪耀光彩。

在武姜看来,如果段即位,那肯定是比寤生强上十倍不止的。

有了这个念头,武姜再看寤生,那是怎么看怎么不顺眼,大概白雪公主的后妈也不过如此了。

为了让段登上王位,武姜付出了切实的努力。她多次向郑武公进言,说看看我们的儿子段,真是有能力啊,我看他挺适合继承你的事业的。

谁承想不幸的寤生也有幸运之处,那就是虽然得不到母亲的欢心,但是还好,父亲比较公正。郑武公果断拒绝了武姜的提议,这长有有别,怎么能随便更替呢?而且寤生有过错吗?

武姜的话也给郑武公提了个醒。为了断绝武姜的念头,郑武公果断将寤生立为世子,并且段分封到了小小的共城,成为共叔。武姜心里更加不快,这是一点机会也没给留啊!

等到郑武公薨,寤生即位为郑庄公,还代替父亲成为大周卿士,武姜一看这差异也太大了!我儿子段那可是啥权没有啊!虽然都是自己的亲生儿子,但是武姜看着段和寤生的差距简直是天壤之别,心里好像长了刺一样难受。这怎么能行呢?这么一表人才的段就在这小小的共城待一辈子吗?

憋屈!

这种日子武姜一天也过不下去了。她必须行动起来,为最钟爱的小儿子,某一个适合他的地方。

一个微风习习的清晨,新任郑国国君郑庄公来向母亲请安。虽然母亲对于自己不像对弟弟那么亲热,甚至还想将自己的世子之位给予弟弟段,但是对于郑庄公而言,她毕竟是自己的母亲,是给予自己生命的那个人。现在,父亲已经永远的离开了自己,那么这个世界上,最亲的亲人,也只剩下母亲了。

今日武姜对于郑庄公没有像平时那样冷淡。

侥幸。郑庄公还没想明白这是为何,武姜说话了。“寤生,你继承了你父亲的百里封地,可是你的弟弟就栖身于那么小小的共城,你于心何忍啊!”

郑庄公心里明镜一样,娘啊,您还是老生常谈,于是恭敬的说,那就如您所愿吧!

武姜说那既然如此你就把制邑封给你弟弟吧!

郑庄公心里不禁哆嗦了一下,脸色却如常,“制邑有我们郑国的虎牢关,以艰险闻名,先王曾有遗命,不许分封。”

武姜不由得鼻孔里冷哼一声,心说废话,我还不知道那有虎牢关?不是虎牢关我还不要呢!先王不说你也不能给。再说我还能找先王对质他说没说这话?

郑庄公看母亲几乎五官移位,肯定是内火上冲,叹息一声,“除了制邑,无不从命。”

武姜说那就京城也行。

郑庄公顿时低着脑袋,没电了。这话说错了啊,怎么能说除了制邑无不从命呢?京城也是重镇啊,我的个亲娘啊,您这是要我的命啊!要说不行,肯定娘得急眼。只能沉默不语。

武姜一看气不打一处来,我说话不好使了吧,“要是这个也不行,那你干脆给你兄弟赶出郑国,让他到别的诸侯国自谋出路!”

郑庄公连声说不敢,不敢,小心退下。

第二天升殿,郑庄公准备宣共叔段,将京城封给他。

左右文武大臣无不惊诧,心想这郑庄公是疯了吧?把京城分封给共叔段,害怕他造反造的晚啊!旁边闪出大夫祭足,连说不可。这京城有百雉之雄,也就是这城墙就有三百丈。地广民众,那是和国都新郑相等。您要分封给共叔段?那共叔段是夫人爱子,您这么做不就是国家有俩君主吗?

其实祭足还客气了,没敢直接说,京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