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请皇上立明皇贵妃为皇后。”
在场众位大人,有多半的人都站了起来,附议方才那位大人的话,请立明皇贵妃梁絮儿为皇后。
梁絮儿见此,脸上终于有了一丝笑容,她手中的力量不大,并不足以煽动这些朝臣,看样子这都是父亲和妹妹的功劳了,他们果然还是在意她的。
这么多大臣都请立她为皇后,即便皇帝心里在属意于氏那个贱人,也得思量思量了,虽然圣意不可违,可皇帝也不能将所有大臣都打压下去啊。
“于忠,你怎么看?”皇帝见大殿内的官员,十个当中有八个都请立梁氏为皇后,脸色变得十分难看,他虽然早就料到了这样的局面,但心中依旧十分不
喜。
众人不喜欢于氏,他是知道的,可偏偏于氏的真实身份,他又不能公诸于众。
虽然于氏的真实身份,一点儿都不比梁氏差,可说出来后,于氏真的没有机会做皇后了。
事实上,皇帝也知道,这都是因为他平日里太过宠爱于氏的缘故,让于氏树敌太多不说,朝臣们也极为不喜,从前甚至威逼他这个皇帝把于氏赶出宫,他虽然以雷霆手段镇压下来,可也伤了不少朝臣的心,以至于他们愈发的抵触于氏了。
“启禀皇上,明皇贵妃娘娘的确毓秀名门,身份高贵,又为皇上诞下了两位皇子,但……。”于忠说到此微微一顿,心里一百个不情愿,因为他能感受到自己出来时,朝中大臣们那鄙夷的目光,就连从前和他交好的人,现如今也有些看不起他了,尽管他位极人臣、风光无限。
可是一想到皇帝前日里私底下的吩咐和叮嘱,便把心横了横道:“但明皇贵妃娘娘却是庶出,我大周朝开国数百年,从未出过庶出的皇后,皇上,嫡庶尊卑有别,还请皇上三思啊,臣并不是认亲不举贤,实在是为了大周朝的江山社稷着想,若日后……庶出的子女都存了这样的心思,要越过嫡出子女,那可如何是好?反观纯皇贵妃,她是臣的亲妹,是臣于家嫡出的女儿,只是她被皇上看中后,尚未册封便入宫伺候皇上,没有名分便先有了身孕,之后才以
秀女身份入宫,加之流言蜚语的侵扰,才使得众人误会了娘娘,臣不得不为娘娘喊一声冤枉啊,纯皇贵妃娘娘也为皇上生下了皇子,只是被迫抱出宫抚养了,依臣愚见,皇上要立纯皇贵妃娘娘为皇后,实在是明智之举,臣恭喜皇上贺喜皇上。”
于忠是皇帝心腹,这些年位极人臣,身边跟着的人也不少,他此言一出,顿时有大臣附议,只是比之方才拥立梁絮儿的,要少了许多。
也不乏几个大臣独善其身,两边都不附和的,当然,这样的人很少,比如说……永平王陈瑆和永乐王陈轩,他们就乖乖的坐着,倒是永宁王陈煜,方才就跟着附和,支持梁絮儿了。
梁芜菁听到于忠拿嫡庶尊卑来诋毁姐姐,微微蹙眉,下意识就忘了身后一排,离自己不远的父亲和母亲,她见父亲轻轻点了点头,便知父亲是在告诉她,大周史上,真的没有出过庶出的皇后。
平心而论,在梁芜菁心中,还真没有太在意什么嫡庶尊卑有别,毕竟她从小和姐姐一块长大,就这么个姐姐,她哪里会管什么嫡出庶出啊,有了好东西也想着姐姐,绝不会自己一个人霸占,家里孩子不多,母亲又不是苛刻的人,对姐姐也好,她自然是没有感受的,但是旁人家却不一样了,嫡出和庶出,那便是一个在天上,一个在地上啊。
梁絮儿听了这番话后也脸色大变。
嫡出庶出,这仿
佛是一座山一般,从小压在她头上,如今回想起来,虽然幼年时,嫡母对自己不错,父亲也心疼自己,妹妹对自己这个仅有的姐姐更是好的没话说,甚至还会谦让着她,但是……奴才们私底下都会议论,渐渐的,她心里也自卑起来,也憎恨起来了,年纪越大,心中的积怨也越深,但凡觉得父亲和嫡母对妹妹比自己好了一点点,她便受不了,会记在心里,暗中为难妹妹,直到后来,她才知道自己多么幼稚,才知道最爱她,最关心她的始终是她的家人。
所以她如今已经不在乎什么嫡庶尊卑了,可这些人竟然又把这个扯出来,阻拦她封后之路,实在是可恨啊。
梁絮儿心中是有些着急的,下意识就站起身道:“启禀皇上,臣妾……。”
然而,皇帝却打断了她,沉声道:“于忠所言甚是,虽然明皇贵妃和纯皇贵妃都是朕的爱妃,手心手背都是肉,立哪一个都行,但嫡庶尊卑有别,朕决定立纯皇贵妃为皇后。”
“启禀皇上,大周朝虽然三百余年来没有立过庶出女子为皇后,可死后被追封的也有不少,由于子嗣登基即位而被尊为皇后继而成为太后的也有不少,更何况……大周律例并未说庶出女子不得做皇后,皇上是明君,开这先例又有何妨。”有位老大人出列,颤声说道。
事实上,梁絮儿虽然出身高贵,又生下两个皇子,但因为是庶
出,在众人眼中并不是皇后的最佳人选,但是这些大人觉得于氏问题颇多,更不适合,两者相比,也只能选一个稍稍好一些的了。
“死后追封。”皇帝冷冷笑着,将这几个字咬得很重,冷声道:“若我大周后宫嫔妃德行出众,百年后多追封几个皇后又有何妨呢。”
梁絮儿闻言脸色瞬间惨白如纸,一个字儿也说不出来,她看着皇帝,心中的恨意从来没有这么深过,她是恨于氏,恨不得吃其肉喝其血,但她现在却更恨皇帝,恨不得将其千刀万剐。
她从前好歹也是和他同甘共苦,同床共枕的女人啊,那几年,他也是宠爱她的,她和他相濡以沫,甚至生下了两个孩子,他怎么就能说出这样无情的话来呢?
是不是故意威胁她,若是她想要做皇后,下场便是死路一条,自然,她若是死了,他也会可怜她,追封为皇后的。
可这一切不是她要的啊,她要的是活着的皇后,她要的是现在母仪天下。
“死后追封,难不成,皇上现在就要赐臣妾毒酒一杯吗?臣妾知道,皇上心里只属意于妹妹做皇后,臣妾如今和于妹妹争皇后之位,皇上恨死了臣妾吧。”梁絮儿知道,当众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欠妥,实在是对皇帝的大不敬,但是她就是忍不住。
她们梁家的女儿,历来心气高,硬气,她这些年为了皇帝,已经够忍气吞声了,够委曲求全了,特别是
于氏进宫这大半年来,她过的都是些什么日子啊,她真的忍无可忍了。
“梁氏,你放肆。”皇帝闻言勃然大怒,他心中的确是如此想的,可是这个纸窗户一旦被捅破,丢的是皇家的颜面啊,更何况瓦刺来的这对兄妹还在场呢,这个女人实在是太可恨了,反观他的冰儿,一直乖乖坐着,他觉得十分安慰,十分欣慰,愈发的觉得她好了。
他也不想想,若不是他太偏心于氏,什么都帮于氏算计好了,舍不得她吃一点苦,还舍不得她和旁人争斗烦心,于氏能够这般淡然吗?
他一个皇帝,都和自己的妃子斗起来了,实在是让人叹为观止。
“启禀皇上,请容妾身放肆说几句公道话。”梁芜菁深怕自家姐姐倒霉,立即站起身朗声说道。
皇帝虽然心里不痛快,但最后还是点了点头。“启禀皇上,妾身的姐姐的确是庶出,可却是从小养在嫡母身边的,和嫡出没有什么分别,事实上,许多大户人家的孩子,只要是从小养在嫡母身边的,对外都说是嫡出,这样的事儿司空见惯,咱们大周朝历代皇后,未必就没有这样的,皇上让人翻翻皇家族谱便知了。”梁芜菁这番话,说的十分在理,事实上她是不知晓的,是方才陈夙偷偷告诉她的,他从前是太子,是皇帝,皇家那些事儿,他哪样不知晓啊,他见娇妻这般心疼姐姐,自然要想法子帮忙的。梁芜
菁这话还没有说完呢,她扫视了众人一眼,又道:“事实上,嫡庶并不能定尊卑,历朝历代不乏庶出者名流千古的,比如千年前的大诗人吴燕青,便是庶出,而且还是外室生的,最后出人头地才入了族谱,比如一代名相魏永祯,虽是庶出却位极人臣,封侯拜相,妾身再说句大不敬的话……历朝历代的帝王,庶出的比嫡出的要多出无数倍,可谁说庶出的皇子登基即位就不能成为一代明君呢?同理,庶出的嫔妃,自然也是做的了皇后的。”
第三百四十七章 吃软饭的永安王
梁芜菁的话才说完,大殿里又寂静一片。
这样的道理在座的各位没有一个不懂,但是敢说出来,还说的这么理直气壮,振振有词的,她还真是第一个。
就连皇帝都不知道这个女人哪里来的勇气,哪里来的胆量了,她就不怕自己治她一个一个大不敬之罪吗?
她到底仗着什么,才这般肆无忌惮?
仗着她这张倾国倾城的脸,觉得男人都应该对她宽容三分吗?
不……他的心都在他的冰儿身上,旁的女人再美,他不过是欣赏两眼便是了,并没有别的想法。
那她为何这般大胆?难不成还指望着她那个傻夫君保护她吗?
还说是她仗着自己是梁家的女儿,才如此肆无忌惮?
事实上,天下之大,莫非王土,梁家有这样逆天的财富和家业,说白了,也是皇家的恩赐,若是皇家真的要收回,那也就是一句话的事儿,即便他这个做皇帝的会被天下百姓议论纷纷,他也无所畏惧,只是迟迟没有动手罢了。
“永安王妃,你可知罪?”皇帝看着梁芜菁,冷声喝道。
“妾身愚钝,不知错在何处?妾身只是一个妇道人家,若是说错话,还请皇上恕罪,今儿个只是宫宴,并非在朝堂上,皇上也说过,众人无须拘束,放开吃喝,畅所欲言便可,许是妾身多喝了两杯,说了些醉话,这会竟记不得了。”梁芜菁抬头看着皇帝,明艳灿烂的脸上满是自信的笑容,那样
的笑容,不仅刺得皇帝觉得眼睛疼,就连他身边的于氏都忍不住一下子握紧了自己的手。
在场众人心中也再次冒出了一个念头,永安王那个傻子何德何能娶了这样的女子为妻,还真是一朵鲜花插在牛粪上呢。
皇帝被噎得一句责骂的话都说不出来了,那些话,宫宴开始时他的确说过,而且这儿不是朝堂,她说那样的话也没有什么大不敬的,更何况……她还说她喝醉了,一个多喝了两杯的女人多言语了几句,旁人如何计较?若他真的以此治了她的罪,传出去倒是他这个皇帝言而无信又小气了。(就爱读书最快更新)
而一直注视着这儿的惠周侯梁义博和夫人张氏,都笑了,大有以之为傲的样子来,看的皇帝更是想吐血。
“牙尖嘴利。”莲珍公主在自家哥哥呼伦耳边低语了一句。
“别招惹她。”呼伦也轻声说道。
方才他们兄妹就险些在这个女人面前吃了瘪,这会子连皇帝都被堵得哑口无言了,明明气得要死,还不能发火。
“启禀皇上,永安王妃说的虽是醉话,但王妃所言,臣却觉得极有道理,明皇贵妃的确是在臣和嫡妻膝下养大的,那时候我梁家只有两个女儿,娘娘虽是庶出,却和嫡出无益,就连我梁家家谱上,她的名字也是记在臣和嫡妻后头的,还请皇上明察。”梁义博一直是个护短的老爹,见两个女儿吃了亏,哪里有不维护的道理,事实上,平
常宫宴,他能不说话是断然不会多说的,免得树大招风,可如今人家都要打他女儿的脸了,他哪里忍得住。
“启禀皇上,经王妃和惠周侯这么一说,臣也记起来了,我大周朝的确有皇后是庶出,但从小养在嫡母身边,视作嫡出的,只是后来皇后娘娘所生的儿子登基即位,娘娘成了太后,那段往事便无人再提,史书上也记载娘娘是嫡出,但臣执掌礼部,能看到许多册子和记档,便知此事确如王妃和惠周侯所说,那位娘娘便是我大周第五代君王,英宗皇帝的嫡妻,慧敏端敬诚皇后。”礼部尚书吴承泽上前一步,微微躬身,对皇帝说道。
众人皆知礼部尚书吴承泽的儿子吴世俊因诋毁和羞辱永安王妃,被王妃养的宠物咬伤后毒发生亡了。
大伙还以为这两家人以后便是死敌了,再无言和的一日,哪知道吴承泽现在竟然帮梁家父女说话了,而且他是礼部尚书,执掌礼部多年,熟知大周各类典籍,对这些是最清楚的,他说出的话,也是可信的。
自然,皇帝面前,纵使吴承泽胆子再大,也断然不敢撒谎的,欺君之罪可是要杀头的,还会牵连满门呢,就算他是个一只脚踏进棺材的老东西了,也不敢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