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生·续姻缘-第1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于是乎,在新鲜出炉的李司正春风得意的时刻,可怜的李福全被禁在自己的屋子里不缺吃不缺喝,可作为“虎父无犬女”的父亲连一句奉承话也没能从外人嘴里听到,一点风光都没有领受到。
  等他思完过,时过境迁,错过最初的几天新鲜如意劲儿,那些奉承话就算听到也没有了最初的喜悦。
  李福全恨得牙痒痒,高德顺那狗娘养的老小子是羡慕嫉妒自己有个出息的闺女,才特意给他选了个不疼不痒,却最让人憋内伤的法子,够损!这算什么,下马威还是杀威棒?
  八皇子虽然获救及时,但毕竟年幼,惊吓过度加上寒气入体,精气神儿一直没有恢复过来,太医说要长时间精心调理才能恢复元气。
  嫣昭容几乎吓破了胆子,八皇子竟然夜里独自一人偷跑出去,毓秀宫上上下下竟然无人发现,下人们是不尽心,她这个养母也难辞疏忽的罪责。谢天谢地八皇子捡回了命来,可更可怕的是这一段日子里皇上几乎日日亲至毓秀宫来探问八皇子的情况,却闭口不提住在八皇子隔壁的十皇子。就算嫣昭容示意奶娘抱了十皇子请安,景帝也只是淡淡地挥挥手让下去,抱都不曾抱十皇子一下。
  说来,也真是她太过大意了。进宫后这一路子走的顺畅,都忘了她是因为什么被召进宫来的了。因为她与颖妃同出一脉,景帝需要一个赵家的女儿抚养颖妃遗下的八皇子,而襄国公府几房适龄的没有婚约的姑娘只有她这个四房的庶女,唯一的选择。那个没见过几次面的堂姐,进宫前是她一个隔房的小庶女仰视的羡慕的对象,进宫后更是府里的姐妹们仰望的遥不可及的憧憬向往的贵人。
  可惜天妒红颜,她死后,嫁出去的或者定了婚约的姐姐们恨她为什么不早几年死去,下面还未长成的妹妹们只盼她能再熬几年就好了,应该等她们长大了命运就是奇妙,被送进宫继承颖妃的荣宠,享受滔天富贵的确是非嫡非长,也不受嫡母重视的她,赵梦然。
  嫣昭容原指望景帝看在亲生的十皇子的份上给她些脸面,终归八皇子无恙,此事儿轻轻略过最好,往后她必然对八皇子关怀备至事必躬亲,就像她刚入宫那时候做的那样让皇上满意。眼见温情戏唱不起来,退而求其次,只求皇上赶紧恨恨地骂她罚她一回,就算是降位她也捏着鼻子认了,总要比现在皇上一声不吭的无视好上千百倍。对后宫嫔妃而言,除了被皇上仇恨,就没有比皇上的漠视更可怕的东西了。
  后宫一时间针对嫣昭容的流言四起,从荒谬的“八皇子连顿饱饭都吃不上”,到“皇上有意要给八皇子重新挑选养母”,说的是有根有据有鼻子有眼的。
  可无论后宫怎样嚼舌头,皇上依然是长久的沉默,既没有惩罚嫣昭容也没有给八皇子换个养母,慢慢地皇上不捧场,流言也就渐渐平息了。
  嫣昭容从最开始的提心吊胆到惶惶不可终日,再到如今的心怀希望,安慰自己风波已经过去了。自八皇子落水以来,她没敢睡过一个囫囵觉,恪尽母责地守候在床前。八皇子没醒的时候,就连十皇儿呛了药哭的嗓子都哑了,她也只是忍受着刀绞般的心疼让奶娘好生照顾,并不敢离开八皇子的屋子,不分昼夜。
  她所做的这一切,皇上都是看在眼里的啊。她思前想后,认为皇上这些日子对她和十皇子母子的冷淡就是对她失职的惩罚,因为即使在传言最猖獗的时候,皇上也没有给八皇子换养母。
  如今八皇子的都养了半个多月了,皇上来毓秀宫的时候脸色也不那么老是紧绷着了,昨个儿还用龙指轻轻戳了一下奶娘怀里的十皇儿胖嘟嘟软乎乎的小脸蛋儿呢。
  嫣昭容终于长舒了一口气,皇上气消了就好!纵然有了亲生骨血,可膝下多个皇子,纵然不是亲生的,日后长大了对她而言也是多一重的保障。姨母就是母,纵然她偏心自己个儿身上掉下的肉,还是要比其他女人强。她不信,这后宫还有比她更适合做八皇子养母的女人。膝下养着两个皇子这份荣宠,她依然是后宫里的独一份儿。
  得益于前世,如画知道姚宫正的狐狸尾巴藏在哪里。纵然前世短命,不知道皇后的最终结局,但那时候的帝后关系已经冷到结了冰,她还是亲身感受的。皇后娘娘的腰板子再硬也是硬不过皇上的,尤其还是一个无子的皇后。得罪皇上,纵然是皇后也是要吃不消的,这不是明摆着的道理嘛。那么,纵然眼下皇上还颇为敬重皇后,即使抛却前世对皇后的那点儿怨愤之意,如画也决定要远着翊坤宫,对于徐皇后的暗棋…姚宫正这个顶头上司,自然也是敬而远之方为上策。
  一个籍籍无名的黄毛丫头一跃坐上宫正司的三大交椅之一的位子,同是作为姚宫正的左右手,如画无论是年纪还是资历都败于楚司正下首,这是不争的事实。纵然有皇上撑腰,作为本朝立国以来最年轻的司正,如画事事以楚司正为尊。
  真正共事了才知道,为什么当初作为曹贵妃爪牙的崔司正飞扬跋扈看似锋芒压了楚司正一头,可始终也不敢过分作践得罪楚司正的原因了。
  楚司正是那种一眼看去刻板无趣,能不吭声时就绝对不张嘴,毫不起眼容易让人当她不存在的人。紧密接触起来才知道她是一言一行都被宫规钉到框框里的人,于人于己皆是严格要求,平时脸上连过多的喜怒哀乐都没有,如画都怀疑她有没有七情六欲。
  好在相处了几天,纵然敌我阵营不明,可如画觉得楚司正人虽清冷古板,骨子里却不是个多事儿小心眼儿的。
  现在还没有到需要摆明阵营,鼓对鼓锤对锤、挑破刺撕破脸的时候,姚宫正一如往昔的佛面佛心,如画面上恭恭敬敬不远不近的按规矩谨慎当差办事儿,事事看楚司正的安排与行事,磕磕绊绊中熟悉了很多职权,反倒学了不少东西。
  如画很满意,虽然说不上过的是如鱼得水、左右逢源,虽然暂时的安稳平静也许某一天就会被打破,但她现在能有如此境遇已经是刚重生的时候想都不敢想的天堂了。
  就在如画暗自得意的时候,景帝有了新的旨意,后宫一片哗然,嫣昭容如遭雷劈,原来余波还未过去,自己心宽的实在是太早了。
  震惊后的妃嫔们争先恐后地独自或结伴去澜照宫给德妃娘娘道喜,惊醒的嫣昭容直接拔掉金钗,披头散发地带着从床上叫起来的八皇子和奶娘怀里的十皇子去求见皇上。景帝不见,就直接跪在了乾元宫的外面,求景帝收回成命。
  “皇上,臣妾一时不察让下面的奴才偷了懒,照顾佑珽不周,愧对死去的姐姐,更是辜负了皇上的信任,臣妾知错了!求皇上开恩,不要让佑珽离开臣妾身边!皇上,五年来可是臣妾一把屎一把尿养大的佑珽啊!”嫣昭容哭喊的凄惨,一边哭一边搂着跪在身边低头不语的八皇子“珽儿啊,快求你父皇不要让你离开啊!”
  嫣昭容这会儿的眼泪是打心底儿流出来的,她是真的怕了,她有种预感,要是八皇子真的被送去了德妃宫里养着,她就要被皇上永远厌弃了,就是亲生的十皇子也要被她给带累了。
  她心中还有一种不能言说,甚至不敢承认的恐惧,那就是娘家襄国公府对她的态度。自从八皇子出事后,她才认清一种事实,那就是纵然她在后宫坐到了从二品的位子,纵然她也生下了流着襄国公府赵家血脉的皇子,但恐怕她和十皇子加起来也比不上一个顽皮捣蛋的八皇子在襄国公心目中的份量。因为襄国公府掌权人只看重嫡亲的外甥,嫡母已经领了堂兄的意思进宫训斥她“莫要不知道惜福”。是啊,人在屋檐下要低头,要会“惜福”才行啊。
  嫣昭容哭喊的声音惊醒了在奶娘怀里饱睡的十皇子,吓得哇哇大哭,嫣昭容顾不上心疼他,反而受到了启发机灵地改变了策略,“皇上,您听听,环儿也舍不得他八哥呢!求您莫让他们兄弟分离啊”
  乾元宫这边的热闹被各宫各殿派来打探的小太监一字不落,有的更是学的惟妙惟肖地传进各自主子的耳中。
  翊坤宫,孙贵人正在皇后跟前陪着说话,正在说着嫣昭容的笑话,“她居然好意思说是自己一把屎一把尿把八皇子拉拔大的,难道那些奶娘宫女们都是死人不成?哭成那样,不知道的还真要被她给糊弄住了,以为八皇子是她身上掉下来的肉呢!真是笑话,八皇子的生母是逝去的颖妃娘娘,嫡母是皇后娘娘您,她一个庶母都把好好的八皇子给照顾到差点溺死了,还敢上演“母子情深”的戏码给皇上看。不过倒是让德妃娘娘捡了个大便宜,依嫔妾看皇上应该把八皇子送到娘娘宫中养着才是,看四皇子被您养的气宇非凡”
作者有话要说:  求收藏,求评论!
  

☆、旧账(一)

  孙贵人的絮叨声越来越小,最后渐渐不敢出声了,没见上首的皇后娘娘脸色越来越难看嘛?她一个小贵人虽然刚刚为皇后娘娘立过功,却也不敢给三分颜色就开染坊啊。尊卑之别,不得不俯首屈膝,话儿尽捡好听的说,该闭嘴时就闭嘴。
  皇后徐氏紧蹙眉头,脑海飞速转动,万万没有想到,最终获益最大的居然是德妃冯昕薇。冯氏她是无意中被皇上选中的八皇子养母?还是她精心谋划的从嫣昭容手里夺走八皇子?
  要说是前者,那德妃的运气也实在太好了,好的让人嫉妒,让人无法置信,实在太顺畅了,不费吹灰之力得了个皇子。
  如果是后者,那么德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谋划的?是从八皇子落水后才开始的趁火打劫,还是一开始,自己突然得知玮儿夭折的前因后果,就是德妃布的局?那自己岂不是也早被她算计了进去?
  自己费尽心尽设计栽赃曹氏谋害八皇子的罪名,可最终的大赢家却是曾经避世多年,如今也仍是一副病歪歪的样子的冯氏。
  徐皇后猜想自己黄雀的算盘落空,冯德妃就是匍匐在黄雀后面的那条毒蛇,她不知道,事到如今这样的境地,连冯德妃也是始料不及的。
  她的推波助澜,隔岸观火,就是想让皇后在景帝跟前露出破绽,现在心中埋下一根毒刺。她从不曾天真的认为仅凭这一次把柄景帝就会废后,一国之母的地位不是那么好动摇的,而且里面还掺杂了嫡子的死因。皇家的体面,可是要演给天下人看的。她所图的不是为了让沉寂失势多年的自己在后宫重新争得一席之地,求的是为败落萧条的安庆侯府在夹缝中挣得契机重新崛起。
  她的胞弟,现任安庆候冯轲没有任何职务在身,就顶了个空头爵位。如今的安庆侯府不过白担了个勋贵外戚的名声儿,在京城的交际圈中早被归属到破落户的行当里。往事不堪回首,过去的事儿她可以装作毫不在意,安庆侯冯轲也可以继续再冷清鄙夷中继续偏安一隅。
  可府里的孩子们不能等了,成了亲的男孩要谋个差事,小的也要开始相看人家了。就眼下冯家的败落门庭,越来越没有好人家愿意拿出息的儿女结亲的。常言道高门嫁女低门娶媳,可老祖宗也常说要门当户对。姻亲关系,缔结的可不仅仅是两姓之好,要是赶上了机缘,实惠之处多不胜数。冯家要想跻身重返帝京一流世家圈子,下一代的嫡出子女的婚事个个不敢马虎。就算是个庶出的女儿,嫁的合适了也能是个不可小觑的助力。
  冯辕嫡出长子长女是在冯辕死前就定好的婚事儿的,也都是帝京数一数二的人家,婚约的事儿满京城该知道的都知道。世家名门最怕被人耻笑什么出尔反尔、翻脸无情,无论如何侯府的名头还在,这两门亲事磕磕绊绊的倒也还算顺遂。可下面的小的可就麻烦了,尤其是如今的安庆侯府一连串的有四个姑娘都该考虑婆家了。
  纵然她和安庆候冯轲还想要再等等看,毕竟眼下景帝正当盛年,膝下皇子多未成年,可不是冯家重出江湖的好时候,可天不由人意啊。
  徐皇后暗恨,真是螳螂捕蝉黄雀在后,黄雀后面有毒蛇出没。
  冯德妃心惊,毒蛇头顶还有苍鹰盘旋呢,也不安生啊,谁知道它什么时候伸出利爪?她与冯家选择在这个时候动,不过是想试试水看能不能摸摸鱼。后宫风云多变,甜过也苦过,笑过也绝望过,心尖磨出的泡钻心的疼痛,一直不敢忘却,时时提醒着。她可不敢自负到凡事儿尽在预料之中,人心高不过天,才会有恨天高之说。
  纵有万般料想,可绝对不包括景帝口谕把八皇子挪到她的澜照宫教养这一件事。
  前有胞兄冯辕战死,紧接着又陡然失子,那个时候冯氏才算是真正理解了什么叫祸不单行,痛不欲生。冯家那边,骤然失去精心栽培的嫡长子、继承人,纵然是惯常偏心继妻爱子的老安庆候,也是一夜间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