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涫荡蠹叶夹挠胁簧帷�
卿婉也默默不语。
“告诉你个好消息吧,皇上下旨,恢复欧阳兰羲殿前中郎将之位。婉儿,你从小有心事就喜欢瞒着我们,我们虽然嘴上不说,心里却惦记你。其实哥哥知道,你心里也不愿嫁人,你心里的那个人,毕竟不是他宇文沣。”
卿婉抬起头,刚要说话,却还是咽了回去。
“可是圣旨已下,不管你心中有谁,都不能太坚持。特别是欧阳兰羲,你们既然无缘,切莫强求。”
卿婉早就知道自己的心迹瞒不过哥哥,也不再含糊,只是说:“昨日之事不可留,妹妹记下了。”
之颐轻点了一下头。
卿婉看气氛有些低沉,赶紧说:“嫂子有喜了,以后府上可热闹了!这可是爹爹第一个孙子,我还等着他叫我姑姑呢!”
之颐又一杯饮尽,笑着说:“生儿生女还未知,不过若是有你这么位姑姑,我倒不愁他不懂事。”
兄妹两人刚说没几句,就听到茜儿在外面喊:“少爷,老爷那边来人让你过去呢!”
“知道了!”
“也不知道爹爹又有什么事了。”
“听说最近边境不太太平,哥哥你还是快去看看吧,免得误了事。”
“好吧。”说着就往外走,刚走几步,忽然停下,没回头的说,“卿婉,以后嫁到了宁王府,若是受了欺负,尽管找我,护国府的女儿,没人能欺负!”说完便走了。
卿婉看着哥哥离去的背影,突然鼻子一酸,眼泪便要留下来。卿婉一抬头将泪水送回,回到书桌前,看着一摞有些杂乱的书籍,便拿来整理。收着收着,便看到一本册子压在书的最下面,卿婉慢慢抽出来,看着上面被自己曾经翻过的痕迹,不由回想起过去种种。
如今已是初冬,记起去年春天,自己坐在窗边,细细翻开这本《清尘集》,看着里面一尘不染的文字,哀婉凄清的故事,想着一个温润如玉的佳公子。那年春天,莺飞草长,一切都仿佛有未来,有生机。可时光转了一个轮回,原来春天过后,却还是冬天。
第一篇 千丝乱完
作者有话要说:
☆、天下若为将军定,何须红颜换太平
燕朝文熙十二年初春。
乾元金殿上,所有大臣身着官服,面露紧张,躬身低头,不出一言,静静等待那龙椅上年轻帝王的回话。
“近日西北突厥大举进攻我朝边境,搞得边境人民苦不堪言,简直烧杀抢掠无恶不作!西北几个将领联名上书请求朝廷派兵镇压,此次事关重大,朕想听听诸位爱卿的说法。”
皇上虽然一直压着胸中怒气,可大家都知道如今皇上心中怒火难平,都不愿强出头。
等了一会儿竟没人说话,众大臣都是明白人,不清楚皇上的心思,谁也不会随意开口。
皇上等得不耐烦,“护国公,你说!”
护国公站出来,语调铿锵地说道:“皇上,老臣以为,突厥无视我天朝国威,数次扰乱边境,让我朝边境百姓民不聊生,此等恶行决不可姑息。臣主张出兵镇压!”
对于护国公的言行,大家都明白,毕竟他是军戎出身,自然主张打。于是众人又把目光投向宰相。
“欧阳大人,说说你的想法吧。”
“皇上,如今天下平定不久,全国正处于休养生息的关键时期,国库自从几年前战乱到现在,也并没有多少富足。加上多年战争让百姓厌战,大家都不愿再过‘古来白骨无人收’的日子,所以请皇上谨慎出兵。”
欧阳恭老谋深算,知道皇上年轻有为,绝非退缩无能之君,定是有心出兵,便直说让皇上“谨慎出兵”,而绝口不提不出兵之意。
但欧阳恭此番言论,让不少老文臣十分赞同,他们一个个义正言辞反对出兵,从西汉说道五代,一条条理由、一句句上奏坚定反对出兵。而武臣一方自然又持有反对意见,认为应当出兵攻打,一时间,朝堂又混乱不已。
坐在九五之尊的皇帝,看着眼下两方人吵来吵去,几个理由翻来覆去说起来没完,就因为这两个意见居然争论了很久。皇上实在难以忍受,大声说道:“停!”
一瞬间声息全无。
“你们说来说去没几个正经意见,来来回回就这么几个理由,朕都听烦了!朕点几个人说说意见。”
“兵部侍郎林之颐,你主张出兵?”
“是,若要出兵,臣请战冲锋。”
皇上面露一丝不易为人察觉的微笑,却含着赞誉之情,随即转瞬即逝。
“副将宇文沣,你的主张?”
“回皇上,臣主张出兵,愿为国效力,为君效忠!”
“户部尚书?”
“回皇上,国库吃紧,臣主张休战。”
“工部尚书?”
“回皇上,近年来修建设施花费不少,臣主张休养生息。”
“恩……还有谁……”皇上点了几位重臣之后,扫了一眼大殿上的人,忽然注意到一个生面孔,对了,是他,“翰林院史司少卿何双辉,你的看法?”
皇上这么一问,众皆哗然,没想到一个翰林院的闲人,也管起此事。而这个文官的回答,也让众人有些不解。
“回皇上,臣主张出兵!”简单几个字,让一个文臣说起来,却无缘无故平添了几份气势。
“哦?”皇上很奇怪的问,“何大人说说出兵的理由。”
“皇上,我国疆土,岂有他人践踏!如果江山都保不住,何谈人民?臣生于江南,长于江南,虽从未经历战乱,却也绝不忍心看着我泱泱大国蒙受羞耻。若要冲锋,臣虽为文臣,也愿为国尽一份力!”
“说得好!”还没等他说完,皇上先拍桌子喊了一声。“何爱卿虽是江南文臣,却有不少气节!”
皇上这句话,不少刚才主和的文臣有点尴尬,却让护国公大吃一惊,当日为了卿婉救何双辉一事,他还十分不解,可没想到却是在文臣中有了一个亲信。
“欧阳兰羲?你的看法。”皇上一句话问了站在一旁的殿前中郎将。
“回皇上,臣虽然知道困难重重,可如今百姓深处水深火热之中,难道要让他们对我朝失望吗?臣相信只要有心意,即使其他条件不足,我朝依然可以有方法成功镇压!”欧阳兰羲竟然反对父亲观点,主张出兵。
皇上低头想了想,众人皆不敢说话,“你们的意见朕都清楚了,退朝后护国公、宰相、六部尚书侍郎,还有何双辉和欧阳兰羲,你们单独上折子把你们的主张理由说一下吧,朕权衡之后,再做决定。”
“是。”
“前几日礼部上奏,今年的花朝庆典又快到了,以前每年都有举办宫廷盛宴,但今年边情紧张,今年的庆典要不要办,如何办,朕想听听你们的意见。”
“皇上,”宰相说到,“花朝是我朝历代崇尚的节日,不仅因为是百花庆典,我朝平定天下在花朝前后,太祖生辰也是花朝,而花朝也是春天到来、风调雨顺的前兆,所以花朝庆典在一年中尤为重要。如果此次不认真操办,若是让那些突厥人知道,岂非以为我朝无人无力?所以臣主张与旧时一样。”
皇上沉默了一会,“护国公?”
“皇上,花朝是我朝多年以来的盛事,祖宗传统废不得。臣主张照办。”
“难得看到二位心意相通,户部尚书?”
户部尚书一看护国公和宰相都同意,自己虽然心疼钱,但也不敢公然反对,只能说,“回皇上,臣……臣同意两位大人的意见。”
“朕不是问你的意见,朕是问国库有没有银子办!”
皇上口气严厉,户部尚书一惊,一下子跪倒地上,“回……回皇上,国库还是……还够充盈。”
“哼……有钱办庆典,没钱出兵?”
一句话吓得户部尚书后背冒出冷汗,却不敢回答。
“好吧,既然你们都同意此事,那就好好办吧。户部尚书,你回去把这次活动的花销预算给朕仔仔细细陈列出来,如果发现你有多报情况,小心你的脑袋。”
户部尚书赶紧回话,“臣一定照办!一定照办!”
于是,在西北战乱不断的背景下,在军民水深火热的浪潮中,文熙十二年花朝盛宴如期举行。虽然力图节俭,可依然体现出皇家威严。皇上、皇后、嫔妃和各大臣家属都盛装出席,参加这次祭花祭祖仪式。
经过一上午的祭祀活动,夜晚依旧是一年中宫里最为热闹的花朝盛宴。今年的座位安排也照往年一样,护国府靠近宁王府,对面则是相国府家眷。像是特殊安排,卿婉和宇文沣被安排在靠近就坐,而抬头面对的正是独自前来的欧阳兰羲。
“听说欧阳家的少夫人离产期不远了,于是今日便告假,不来了。”坐在一旁的宇文沣说道。
每年盛宴,皇上和各宫嫔妃都是晚到,所以一开始都是各大臣家眷坐在一起闲聊。“既然如此,我们过去看看吧。”
“过去看看?”宇文沣重复一句,“不太好吧。”
“这有什么不好的,你没看大家都在互相敬酒闲谈嘛?父亲和宁王又没有看着我们,我们去对面也没什么。再说你和欧阳兰羲不是好朋友?还不快去和他说几句。”说着拉起宇文沣就往那边走。宇文沣拗不过她,只能走到对面去。
“过去之后你先打招呼。”
“凭什么!明明是你要来的!”
卿婉瞧瞧在背后狠狠推了一下他,把他一下子推倒自己前面。宇文沣无奈,只好说:“兰羲兄,好久不见!”
欧阳兰羲早就注意到这两个人拉拉扯扯往自己面前走,碍于身份也不好去对面,待他们走过来才撇开父母过来。
“宇文兄,郡主。”兰羲向他二人行了一个抱拳礼。
“兰羲兄,嫂子没来,这盛宴你也算是形单影只了。”
兰羲一愣,才笑着说:“我看宇文兄倒是不会寂寞。”说完看了一眼身后的卿婉。
卿婉也打量着他们三人离着护国府和相国府的座位都有一段距离了,才随意地说道:“欧阳公子,又是一年花朝时,欧阳公子想必心境也大不如常了。”
“时过境迁,物是人非。不过还好,我们几个人还都是朋友。”
“是呀!”宇文沣说,“我们三人之间的身份限制这么多,却依然能以朋友相待,真是人生幸事!”
“惟愿柳絮花朝节,岁岁常相见。”
几个人没说几句,传话太监便急着过来,“各位大臣,皇上和各宫娘娘马上就到,请各位准备迎驾。”
于是三人便都各自回席,等候皇上驾临。
一刻钟功夫,皇上便携皇后和诸位嫔妃到来,一时间所有人一起向皇上行大礼,恭祝“燕朝万世永昌。”
待皇帝入座后,各大臣才入座,然后便是由护国公为首的几位大员朝拜。待护国公回到座后,便听到不少人都在议论。
“今年坐在皇上左手边的是哪位嫔妃呀,怎么以前没见过?”
“好像是……娴昭仪吧?”
“娴昭仪?真是风水轮流转,去年风生水起的武昭容如今刚刚从美人晋为婕妤,而这位娴昭仪从美人晋为昭仪不久,竟能如此平步青云,坐于皇上身旁,想必这后宫如今又是另一番景象。”
“想必这位娘娘的手段也十分厉害呀!不过看这女子的相貌,倒像一人?”
“恩,仔细看来,竟有五分像……鸾絮郡主?”
一旁一个大臣“嘘”了一声,几个人看向护国公的坐席,不敢吱声。
听着这么多人说起,连宇文沣也耐不住性子,问卿婉:“皇后下有两个妃位,其次才是九嫔昭仪,怎么娴昭仪竟坐在两妃之上?”
卿婉思考了一下,才说,“恐怕这位娴昭仪是坐不了昭仪了。”
果然不出所料,等到诸位大员全部回到座位,皇上才像是与诸位官员闲话一般说:“近日太医诊断,娴昭仪已身怀龙裔!”
这下子所有人都吃了一惊,赶紧统统跪下贺喜皇上。
“朕决定加封娴昭仪为娴妃,居昭明殿。”
“恭喜娴妃娘娘。”
于是娴妃变成了当朝加封最快的宠妃,连与她仅一面之缘的卿婉也不禁暗暗佩服,竟没想到这个娴妃如此厉害。若是在平时,皇上宣布封妃,即使会引发轰动,也不会如此明显。而今日花朝盛宴,特意在百官面前如此宣布,无非是为自己做了最大也是最有利的宣传,马上接受百官朝拜,无疑是巩固自己地位的最佳办法。恐怕这为娴妃的娴字是假,慧字是真。
卿婉暗暗注意着眼前这个看似弱不禁风的女子,心中却在庆幸,自己若是与这种人每日生活在一起,岂不是折磨!恐怕从今日起,后宫暗潮汹涌,定是比从前更甚。其实在后宫中生存,重要的就是隐忍不发,等待时机,娴妃显然深谙此理,懂得蓄势待发。而如今坐在一旁的武叶莺便成了后宫们的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