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您救了我?”尉洪筹的话语还是有些难耐的激动。
“救你回来的是哑巴。”张大爷四处看了看,指着在外头井边打水的人说道,“喏就是他。”
“哑巴快进来。”
身材异常高大的男子,听到声音,飞奔而至屋内,对着张大爷咧嘴大笑,然后看见床上的尉洪筹已经醒了,忙凑近去,与他对视。
因为不能说话,哑巴的肢体动作尤为丰富,手舞足蹈地指着尉洪筹,又跟张大爷不知在比划些什么。
这边张大爷不停地点头,然后解释道,“哑巴这是开心的,他说以后有人能跟他一块儿玩了,要你赶快好起来。我们这个地方根本不会有外人来,所以他显得特别激动。”
尉洪筹点点头表示理解,突然想起与他一同掉下来的林虎呢?这个祸害不除,迟早会成为麻烦,“老大爷在那附近,可还有找到其他人?”
“这我就不知道了,还得问哑巴,平常都哑巴在寒潭附近找草药,结果前些天就把浑身都是血的你带回来了,你当时那个样子啊,实在是有些吓人,从这么高的悬崖上摔下来,竟然还有一口气在,实在是奇迹了。”
被纱布缠得这么严实,尉洪筹也知道自己受伤有多严重了。
又见张大爷与哑巴比划一翻,道:“哑巴说在那附近没看到其他人,就你一个。”
林虎当时已经受伤,从这么高的地方摔下来,就算还有生还的可能,受伤也必定不会比自己轻。
张大爷见他醒了,让哑巴把外敷的草药准备好了,给他换药。
纱布解开,还带着渗出的血迹,因为后背遭到石头的摩擦,大面积的划痕,有些刚结痂的,还有些白肉翻翻,“浑身的伤,就不见一块好肉的,你不会是被仇家追杀的吧?”略带着询问的口气,毕竟常年生活在山中没什么乐趣,对外面的新鲜事儿也好奇。
尉洪筹摇摇头,“我是朝廷派来湘西剿匪的将领,结果在悬崖边与土匪头领一同掉下来,老大爷您一定要小心,林虎是个危险的人物,如果这里还有陌生人出现,一定不要靠近他。”
“唉好好好,我记住了。”张大爷不知自己怎么就救回来一个大官儿了,再听说他是来湘西剿匪的,那必定是好官,就对他的伤更加上心了。
“我的伤?”现在他连要坐起来都要靠别人帮忙。
“伤筋动骨一百天,你这还不止,估计这一个月要想下床是困难了。”张大爷倒不是夸大其词,哑巴待他回来时,那两条腿伤得,连白骨都看得见了,要不是他会接骨,只怕他当时就丧命了。
尉洪筹知道自己有些心急了,可如果大军回朝,那他的消息映儿也一定会知道,可想而知她听到消息时会有多崩溃。他多想找人从这里送信,可是看着张大爷和哑巴,他闭上眼,默念能够早点站起来吧。
张大爷见他闭着眼,以为是担心以后站不起来,一个武将最在意的当然是能不能以后还能不能握剑,“你要对我有信心啊,哑巴采药经常摔伤都是我给他接的骨,你也会好起来的。”
尉洪筹苦笑,但愿一切都还来得及。
大面积擦伤,骨折,恢复的过程是钻心的疼痛,尤其是在雨阴天,结痂的伤口就容易发炎,关节位置也是隐隐发疼。
每次换药,要把旧的纱布撕开,那种鲜血已经跟纱布蘸黏附在新长的肉上面,每揭开一层,那就是割肉般的痛,连张大爷有时都看不过去,让他疼就喊出来,可尉洪筹却生生忍了过去。
而重长新肉的过程却是难熬的,那种既痒又痛得感觉,还不能用手去抓,实在折磨人。
终于在一个月之后,固定两条腿的木板已经去除。
在张大爷和哑巴的略带紧张的目光下,尉洪筹两手撑着拐杖,奋力地迈出颤巍巍的第一步,也没有摔倒。
“好小子,年轻力壮就是好,恢复得不错。”
尉洪筹朝他感激一下,这段时间要不是靠着张大爷的照顾,还有哑巴每天上山给他找好药材,他也不会恢复得这么快。
张大爷见他还准备走几圈,忙止住,道:“你才刚能走一步,就想继续走,也不怕摔倒的时候会加重伤口吗,别操之过急,一步步来。”
哑巴也听得懂他们在说什么,忙挡住前面的路,不让他继续。
尉洪筹无奈,只能放弃。
一个月,两个月,尉洪筹的耐心都快在这些日子里用完。
当他已经可以完全不需要拐杖,但走路还是有些奇怪的时候,他说什么都不肯再继续留在这里。
张大爷也知道留不住他,又给他多配了几付药。
夜里尉洪筹正在收拾行装,他已经有些迫不及待。
“张大爷,这么晚了有什么事吗?”
虽然只有三个月,可他们三个人相处得还是很好的,“洪筹啊,你明天就要走,有个事希望你能答应我这老头。”
“张大爷您直说,只要我办得到的。”
“就是哑巴,我已经老了,在这世上的日子也没几年了,可哑巴还年轻,他以后的日子该怎么办,这些天相处,我看得出来,你是个好人,实诚人,就让哑巴以后跟在你身边,衣食无忧,不被人欺负就成。”
尉洪筹想也不想的答应,他又怎么会不明白张大爷的苦心。
大爷是不放心他一个人回京,毕竟他现在的伤是还没有全好,又担心他会急于赶路不顾自己的身体,有哑巴一路照顾,确实会更好一点。
山谷内与世无争,与外界仅隔着的一堵墙,也把外面所有的纷扰隔绝。
此次出山,已是三月之后,不知是否物是人非,伊人如初?
☆、227:番邦来使
在悬崖底苦寻两日无果,让婳映有些绝望,也不知这深山内是否会有一些隐蔽的山民将他搭救了。
本来准备再扩大面积寻找,但是他们却不得不被京城里发生的另一件事耽搁。
青菱国自开国以来,便接受各地使节的朝拜,尤其是近年来番邦活动频繁,让帝王颇为担心,此次番邦来京,不知是为何事。
秦衍好生劝说了半天,答应婳映会继续派人寻找,这次绝对不会放弃,婳映才勉强的点头。
回京之后秦衍就开始忙碌,整日在书房见客,婳映心中轻松不少,要是他整日在她面前晃悠,恐怕她真的会连房门不敢出了。
而这次回来之后,婳映的肚子也开始显怀了,瞒是瞒不住的,更何况她也没打算隐瞒,这个孩子是被期盼着的。
以后志儿就不会再孤单一个人,在以后,会有个人跟他血脉相通,他们会相扶相持。
“娘,我可不可以不去听先生的课?”人未到声先至,这就是小承志的作风。
“嗯?”婳映自书中抬起头,“为什么不想去?”
志儿的虚岁也快满三岁了,况且他平日里鬼点子也多,婳映觉得还是挺聪明的,就在想给他找个先生学些东西,回京城之后她刚准备着手去办,结果就被告知在她离京的这段时间,秦衍已经替他找好了先生,还是在京中数一数二的学士。
而她也发现了,秦衍竟然在王府里单独辟了一个院子给志儿用,才半月的时间王府内所有人都改口,称他为小少爷。
秦衍难道真的想把她逼到绝境吗,用孩子,想让她从此乖顺地在王府做个王妃吗?!
“恩。。。。”小承志低着头,嘟着嘴,两只手指不停地戳戳戳,他天不怕地不怕,就怕在自己娘亲面前说谎,而且娘亲总是能拆穿他的话。
“是不是因为跟先生学知识了,就不能与更多时间去玩了?”知子莫若母,婳映怎么会不知道这孩子骨子里那股闲不住的性格。
这孩子啊,也不适合这里,整日被这些繁琐的事情拌着,哪里能有美好的童年。
虽然她也希望孩子长进,可是她却不希望孩子所有的兴趣都被学业剥夺。
“娘我可不可以想学的时候再去?”先生教的东西他只能懂一点,可先生却非要他全部听进去,他不要听啊!
小承志这话要是让外面的那些孩子听到,那他们都该吐血了。
李学士,十三岁高中秀才,十八岁已经是进士,几十年来都在翰林院做编修,门下弟子众多,求学拜师着更是不计其数。
而今博学多才的李学士,却被活泼好动的小承志嫌弃了。
小承志这般不愿意,婳映当然是由着他的,“恩,娘可以答应你,不过你也要答应娘一个事情才行。”
“好。”
“如果以后漂亮叔叔再给你东西,你不可以再要了好不好?”她懂秦衍现在的心思,可他就算做再多也是无用功。
现在志儿身上带着的玉佩,是秦衍之前一直带在身上的,很是贵重,可他却把这么贵重的东西给了志儿,小小年纪,他也不怕小孩子会把它弄坏了。而这赠送玉佩的背后的含义,已经让王府里所有的人都将志儿当成主子。
小承志仔细想了想,觉得只要以后不随便收漂亮叔叔的东西,就可以不用去上课了,这样的事情很划算啊,“恩好”
婳映见孩子这么懂事,也宽心不少,“志儿现在想要做什么,娘陪你好不好?”
小小的身子爬上贵妃榻,依偎在婳映身边,“志儿哪里也不去,就想陪着娘。”
婳映因为小承志的一句话,红了眼眶,“好孩子,真是娘的好孩子。”
“小姐。”虽然婳映已经是王妃,可青玉依旧还是用小姐称呼她。
“什么事?”因为志儿趴在她的腿上睡着了,她的声音异常的轻。
青玉也看见了,忙压低了声音道,“是林御医在外求见,是来给小姐请平安脉的。”
婳映点点头,“让他进来吧。”每天听御医说肚子里的孩子很健康,成为她最大慰藉。
“是,那奴婢带小少爷进屋里睡吧。”
“这孩子容易惊醒,你要轻轻地放。”
“好。”
王府内一派和谐景象,而朝堂上却是一股压抑之势漫延开来。
“尊贵的天朝皇帝,请接受我们塔尔木部落的献礼。”一行着装另类的番邦使者,对着帝王行他们部落最尊贵的礼节。
“使者一路辛苦了,请起。”
“谢天朝皇帝。”
“也请上朕的祝福给你们的首领。”
“此番我等进京,是为天朝皇帝献上我部落的三件珍宝。”
“珍宝?”
“是的。”大殿之上摆着两个大小不一的箱子。
使者走到小一点的盒子面前,打开盒子的刹那,大殿内顿时光芒四射。
已经有人在暗中交流,“这不是南海的夜明珠吗。”
“对啊,这么大,我真是第一次见呢。”
使者上前鞠躬,“这是我部落寻到的最大一刻南海夜明珠,将此献给天朝,天佑青菱,傲视群雄。”
帝王大笑,连说三个好。
使者又走到较大的一个盒子前,只是微微地打开了一点小细缝,在场之人便闻到了一股海腥味。
众人都在猜测会是什么东西,知道使者不再故作神秘。
“啊,是东海的血珊瑚!”
“天哪,居然这么大,还这么的完好无缺。”
盒子打开,已经引起下面一片哗然,这般大的珊瑚,还是通体的鲜红,这得花费多少工夫才能从千米深的东海捞上来。
使者看着周围人的反应,很是满意,那么接下来的事情应该也会很顺利。
“至于第三件珍宝,是我部落最珍贵的东西,请天朝的皇帝和臣子们再今晚的宴会上再做欣赏。”
前两件的珍宝,已经让他们大为震惊,那这最后一件宝贝,岂不是稀世珍宝。
众人好奇,这塔尔木部落算不上最富有的,可此次却这般用心,是为何意?
“首领赠我朝如此珍宝,可是有所要求?”帝王一句话,终于扯到重点了。
只见来使又行一礼,“塔尔木部落连年遭逢干旱,牧民损失惨重,牛羊数量大减,此番献上珍宝,望天朝的皇帝能够减免我塔尔木部落三年赋税,以作休养生息之用。”
用三件珍宝,免塔尔木部落的三年的税收,这怎么看都是青菱国的损失,而且若开次先例,岂不是所有部落的人都可以效仿了!
可番邦近年来军队活动频繁,若想震住他们,那势必此次要给他们一点甜头,天朝威严不容侵犯,番邦部落若能知难而退倒也不是不能答应。
这般进退两难,帝王不得已投向秦衍这边,看他会如何论处。
秦衍站出来道:“关于减免赋税一事,关乎国库收支平衡,不是今日就可给你们答复,使者们远道而来,我们已经备好行宫,明晚更有精彩的宴会,何不先休息呢。”
使者岂会不知在这青菱国内,摄政王的话是说一不二的,既然他已经这么说,若在逼皇帝下决定,那实在是不明智的决定。
“多谢皇帝陛下,我等现行告退。”
☆、228: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