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庶女掀桌,王爷太猖狂-第30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无疑天下臣民的看法也是不能不顾及的。而且以梓锦的性子,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她也不会乖乖的妥协,一定会闹出更大的动静,她落发出家也不会让别人有好日子过的。
    只是正宪帝为什么要过来问自己如果梓锦落发出家他会怎么做?如果正宪帝有这么一问,那肯定是梓锦在正宪帝跟前说过什么话,让正宪帝觉得很是吃惊,不能接受,进而才会来询问自己加以对证。
    只是梓锦说的什么呢?关键就在这里了,如果自己答对了,是不是这里面还有什么转圜的余地?梓锦不惜铤而走险剑走偏锋,肯定是想要以正宪帝对杜清怡的那一份感情加以利用,让正宪帝遗憾自己失去爱情的时候,能怜悯那些跟他一样即将失去爱情的人,这是一种没有办法的办法,以己度人,方为上策。
    只是……梓锦可能忘了,眼前的这个人不是普通的男人,他是皇帝,他怎么可能真的会因为那一份感情而去跟太后抗衡?这是不太可能的,正宪帝一向孝顺,怎么会忤逆太后呢?
    叶溟轩越想,心里越是纠结,心里越是纠结,一时间反而更想不到梓锦会说什么话。
    “你可想清楚了?”正宪帝回过神来,看着跪在下面的叶溟轩开口问道。
    叶溟轩一时还想不到,只得拖延时间,面带悲戚的说道:“回皇上的话,爱过才知情重,醉过才知酒浓。我对姚五姑娘一往情深,不可自拔。我只想跟她白首不相弃,这一世就是没想过再娶别的女人,而且我在金襄侯府当着那么多的人的面曾经发过誓,绝对不会辜负姚五姑娘。如果我自食其言,又有什么信义立足于世,如何统领我的手下,对于一个背信弃义的首领是会被人瞧不起的。难道皇上就不觉得微臣如果轻易变节,将来如何委以重任?一言失于天下,足以失掉一生信义。微臣不才,但是有一样说出去的话如同泼出去的水,溟轩发誓在前,太后赐婚在后,庶溟轩不能遵旨。若是太后因此降罪,是打是罚悉听尊便。”
    叶溟轩说了一大套的话,正宪帝面色不为所动,定定的瞧着叶溟轩。
    叶溟轩心里也在急速的盘旋着梓锦会说什么样的话,她愿意落发为尼,常伴青灯……落发为尼……突然间脑子里想起一件事情,叶溟轩虽然没有十成十的把握,这个时候也只能试一试了。
    念及于此,叶溟轩哽咽道:“微臣胸无大志,只想跟她一生一世相伴相知。如果真的因为太后赐妾导致梓锦落发为尼,溟轩也只好抛却红尘三千烦恼出家为僧,如此一僧一尼,倒也相得益彰。她心中有我,我心中有她,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便是一生一世再不得相见,可是她心中有我,我心中有她,余生足矣。”
    一僧一尼?正宪帝忽然很想笑,只是这笑里却又别人不知道的沧桑跟心酸,看来他们两个是真的心有灵犀一点通,连说出的话都是一个调调,想到这里怒目瞪着叶溟轩,“亏你们想得出来,也不怕玷污佛家圣地。”14663424
    你们?叶溟轩听到这两个字心口的一块大石头猛的落地,看来自己真的猜对了。这事也不能说是真的是完完全全的心有灵犀,毕竟正宪帝这么没头没脑的一句话,一点提示也没有就砸了过来,让叶溟轩好生烦恼。
    要说起来还是应该说叶溟轩之前曾经听梓锦偶尔开过这么一个玩笑,她说若是有一天这天下真的不能容下他们,她便出家落发为尼,他就出家为僧,一僧一尼,很是般配。只是这件事情已经过了很久,久到叶溟轩几乎想不起来了,若不是细细的回想尼姑二字,叶溟轩兴许就真的没有办法了。
    “连路都没有了,也只能祈求佛祖收留了。”叶溟轩可怜兮兮的说道,眉宇间全是哀愁。
    正宪帝瞧着他的样子,恍惚也看到了多年前自己跪在金殿外面,也是这般的无奈夹杂着绝望的,伸手揉揉眉心,看着叶溟轩说道:“你先回去吧。”
    “那太后赐妾的事情?”叶溟轩紧张地问道。
    正宪帝却没有回答,只是抬头看了叶溟轩一眼,眉眼间如古井深水一眼望不到底。
    叶溟轩这个时候也就不能继续没颜色的问了,谢了恩出了大殿。仰头看着阳光,想来既然正宪帝让他回家,就很有可能会把这件事情给解决掉。只是毕竟是太后,就是皇帝对上太后也总有几分无可奈何吧。
    叶溟轩轻叹一声,这才迈着已经僵硬酸痛的腿一步步的往外走。不管怎么样,总算是有了一个好的开始,有希望总比没希望强的多了。
    叶溟轩离开后,正宪帝在大殿里也不知道坐了多久,守在一旁的太监总管大气也不敢哼一声,只听正宪帝问道:“太后的身子可好些了?”
    “回皇上的话,太医院的院正亲自扶脉,这两日都是一日两次问安,说是太后的身子已经好多了。”
    正宪帝点点头,这才站起身来大步的往外走,那总管立刻跟上,额角隐隐有汗珠留下。毕竟在皇帝身边多年,这点颜色还是知道的,只是没有想到皇上居然会去太后寝宫为叶大人说情……
    正宪帝先给太后问了安,一直在太后身边伺候的襄嫔也给正宪帝问安行礼,知道皇帝一定有话跟太后说,便识趣的退了下去。只是脚步在跨出门口的时候究竟是顿了一顿,便听到皇上的声音隐隐约约的传来,提及的正是太后赐妾的事情,握着帕子的手一紧,但是还是安安稳稳的走了出去。
    “……男子三妻四妾多了去了,这个姚家五姑娘我听说素来闺誉不好,哀家没让她让出正妻之位已经是很宽容了,溟轩毕竟是哀家的亲外甥,难不成我还给他亏吃?你这做舅舅的也得好好的约束他,若是真的是知礼守节,德言容功样样齐全的,哀家还不愿意操这个心呢。”太后显然气不顺,她不过是希望溟轩这孩子别被一个女人吃得死死的,还是一个名声不怎么好的女人,她这样做又有哪样不对了?
    “娶妻娶贤,这是老话了,难不成这个道理你都不懂了?若是再啰嗦,哀家就下旨夺了姚梓锦的正妻名分,一个庶女而已难不成真的能配得上溟轩?”太后气的胸口只喘,襄嫔说的一点也没错,看来这个姚梓锦还真是一个祸水,一个个的吃了迷魂汤一样,都来说情,那姚梓锦整个一泼妇,哪里好了?


     ☆、378:劝说 ☆
    正宪帝听到这句话面上就是一暗,神情就带了几分的不悦,“母后,朕今天见到姚家五姑娘了。”
    太后一愣,“皇帝出宫了?你怎么会见到姚家五姑娘的?”这话里带着浓浓的怀疑,很显然太后以为是有人故意引着皇帝见得,不然的话皇帝怎么会来说情?
    太后的盘问让正宪帝也有几分不耐,但是依旧压着性子,抬眸看着太后,徐徐说道:“太后可还记得多年前我从江南回来后跪在金殿外面求父皇允许清怡进宫的事情?”
    太后神色一僵,如何不记得?当初闹得差点太子之位都保不住,于是点头说道:“哀家自然记得。”
    “当初太后也跟朕说过同样的话,不过是一个民间乡野女子如何配得上我这个金遵玉贵的皇子?没想到这么多年过去了太后还是这样的观念,朕心里很是难过。”正宪帝的声音带着疲惫,夺嫡之争本就凶险,当初自己恳求父皇的时候没想着太后能站在他这一边,但是也不希望太后是帮着先帝的,只是当初太后说的话虽然是对的,对于夺嫡对于继承大统是正确的,可是终究她还是忽略了她的儿子最渴望的是什么。
    原不曾怨恨的,太后也有自己的不得已,她毕竟是自己的母亲,为了自己这个儿子付出良多。只是年岁痴长,行事却依旧跟以前一样,只是按照自己的想法来,时至今日却有些真的为难人了。
    太后听着正宪帝提起当年的事情,面上就有些难看,良久才说道:“你跟那杜清怡注定是没缘分,若是当初她能多熬几年,等你继承大统也不是不能接近后宫的。”
    “太后看来是没弄明白朕的意思,这不是接不接的问题,而是太后压根就没考虑过我跟清怡的感情。就如同现在,你直觉的姚梓锦配不上溟轩,瞧着溟轩只肯愿意对一个人好,偏生他想要对着好的女人不是太后相中的,便想要横加阻挠,可是太后有没有想过溟轩想要的是什么?”
    “溟轩是宣华唯一的儿子,哀家自然是要多多照看的,宣华一味的只知道惯着儿子,哪里知道这正妻的体面并不是小事?那姚梓锦被人称作活阎王,还没进门就已经让溟轩这般的退让,这要是进了门可如何是好?我打压她不过是为了宣华跟溟轩好。”太后揉着眉头说道,神情颇有些倦怠。
    “那姚五姑娘倒是跟廉王妃有几分相似,性子活泼,行事虽有些霸道却还能守着规矩。母后,人这一辈子能遇上一个你想要你心甘情愿去守着的人并不容易,只有错过的人才会知道那份心痛。朕经历过这种痛,瞧着溟轩却不愿意他走朕的老路,依朕看这件事情就这样吧。”正宪帝不想跟太后起争执,他也并不想埋怨太后,太后想的事情也不是不对,只是太过于功利没有想到人心。
    其实他何尝不是这样的人,如果没有这份狠辣,他又如何能做的上帝位?只是当你得到了你想要的所有的东西,站在人生的巅峰,俯视着这大好的河山,身边却没有那个她与你共赏,那份寂寥也不是人人都明白的。
    “皇帝这是威胁哀家吗?”太后气急了,这么多年来正宪帝可没有违逆过她,怎么出了一个姚梓锦,就什么都不一样了?
    “母后,朕不是威胁,只是希望母后能想开些,您好好的颐养天年岂不是更好?这些事情管它做什么,宣华又不是不会教导儿子,当初宣化执意要嫁平北侯,您还不是允了?现在溟轩要娶自己喜欢的人,您就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吧。”正宪帝劝道。
    “那如何能一样?”太后怒极,冷笑一声,“皇帝这是嫌哀家碍你的事了?这赐妾的事情哀家的懿旨都已经下去了,你要哀家收回来这不是打自己的脸吗?可真是我的好儿子!”
    “母后的懿旨还没有到平北侯府,还在朕那里。”正宪帝缓缓的说道。
    太后一愣,很快回过神来,怒道:“皇帝这是要做什么?难不成哀家要做什么事情皇帝都要挡着不成?哀家这次可不是赐妾,要正儿八经的给溟轩抬个平妻,哀家还要亲自下旨,给她脸面,我倒要看看那姚梓锦能如何,皇帝要把哀家如何!”
    正宪帝没想到反而弄巧成拙,听着太后有些胡搅蛮缠,也有了几分怒火,想起当年的事情更是怒意横生,说话就不免冲了些,“太后若是当年肯在父皇跟前给儿子说句好话,清怡也不至于惨死。若是当初拦着宣华不做平妻,现在宣华的日子不知道多舒服。难不成太后的女儿做了人家的平妻不说,连这个平妻生的儿子都要再娶平妻不成?这让天下人如何看待皇家?”
    正宪帝猛地站起身子来,“太后果然是年纪渐长,行事越发的糊涂了,从今儿个起太后还是好好的养着吧。”14663424
    正宪帝大步的走出太后的寝宫,只觉得心口一阵阵的闷气,原本是想好好地跟太后商议,不曾想太后就跟中了邪一样,居然这样的认死理。再加上想到了当初自己跟杜清怡的事情,一时间心里越发的烦躁了。
    姚梓锦那一张跟杜清怡相像的脸在正宪帝的脑子里不停的滑过,即便是坐在龙座之上,却也看不进去奏折,一怒之下将所有的折子全都挥在地上。
    太后的性子正宪帝最是清楚不过的,这个时候自己顶撞了太后,还要夺了太后的大权,就怕太后怒极之下做出什么事情来。想到这里正宪帝越发的烦忧起来,在金殿里不停的走来走去,即便是大殿里放了冰盆,很快的还是见了汗。
    “磨墨。”正宪帝终于下定决心,大步地走回到御桌前,总管太监平泰这个时候早就吓得出了一身的汗,听到正宪帝的话忙走过去亲自研磨,大气也不敢出。
    谁也不知道正宪帝要做什么,一旁伺候的太监们战战兢兢的一个也不敢出大气,生怕成为第一个倒霉鬼。平泰的额头上带着汗珠,瞧着正宪帝运笔如飞,不知道圣旨上会写些什么。盘姑宫为。
    ******
    叶溟轩从宫里回来后,先回平北侯府报了平安,立马又赶到了姚家,梓锦瞧着叶溟轩膝盖上那一片浮肿青紫,眼眸越来越黑暗,拿着白玉化瘀膏轻轻的给他敷上,抿着唇一个也不说。
    叶溟轩瞧着梓锦的样子,转过头求助姚长杰,姚长杰摇摇头示意爱莫能助,叶溟轩只好清清嗓子说道:“没事,几天就好了,你别担心。”
    梓锦收好药膏递给叶溟轩,“回去后自己不要忘记敷药,别整天晕晕乎乎的不知道爱惜自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