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妲己-第4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在混元葫芦里连翻了几个跟斗,直震得黑无常后背发麻。
  “这葫芦今天有点怪哎……”黑无常自语着,解下它来打开葫芦口。突然间眼前闪过一道红光,吓了他一大跳!
  哪吒闯了出来,对黑无常说:“哈哈,森罗殿想要收我,待我修成正果之日到凌霄殿找吧!”
  黑无常没料到他的魂魄生命力竟然如此之强,吓得面如土色,眼睁睁地看着他消失在自己眼前。
  哪吒的这一半魂魄历经辛苦,终于回到了肉身。殷郊手下等了半晌,只听昏迷中的哪吒说了一句:“凌霄殿……”各个心中大喜:可算还过魂来了!
  哪吒自吐出这几个字来,脸色恢复了一些,身体也不再那么冷,可是始终没有睁开眼睛。地牢不宜久留,殷郊的手下安排好哪吒的一应事宜,悄悄潜回东寰殿,向太子汇报一切。
  “你说什么?哪吒还没有醒来?”听到这个消息,殷郊吃了一惊。
  “卑职在牢里足足等了两个时辰也不见哪吒有醒来的迹象,”下属回禀道,“总之他现在虽然还魂,但依然没有醒来,形势始终不太乐观。”
  殷郊皱起了眉头。
  他走到窗边,外面的雪已经停了,厚厚的一层覆盖住黑色的大地。天边传来隐约的雷声,敲打在他脑中轰鸣不已。
  突然间他感到一阵异样,确切来说屋子里并无任何异常,但直觉告诉他有人到了。
  他回过身去,果然看见身后站着的太乙真人。
  “太子为救哪吒不惜代价,老朽颇为感激。”
  殷郊连忙说:“太乙师父言重了!哪吒与我情同手足,救他原属应该。可是如今,雪獒血和浮萍根都已让他服下,为何仍不见他醒来?”
  太乙真人一早便料到了这样的情况,此时只能无奈叹息。
  “这是因为,雪獒血和浮萍根两味仅仅是药引,真正要使哪吒回复人气,还需要一味至关重要的药材……确切说,它并不是一味药材……”
  看着太乙真人紧锁的眉头,殷郊不知道他在担心着什么。可是他却能感觉到,这回要拿到手的东西必定会带来许多麻烦。
  “太乙师父,但说无妨。”
  只见他大袖一挥,脸上的阴郁之色愈深,缓缓开口道:“如果我没估计错,哪吒还差一片玲珑心。”
  玲珑心。
  听到这三个字,殷郊不知怎的打了个寒颤。他感到自己的心跳得愈加快了。
  这是一种不好的预感。
  正待他想向太乙真人问个明白之时,却见屋内一片空旷——他已经消失不见了。
  这一片救命的玲珑心,到底应该去哪里寻找。
  百花园不送亭。
  正是乍暖还寒时节,厚厚的雪层开始融化,露出去年秋天枯死的花草。殷郊在寒风中等了半个时辰,才看到远处走来一个女子,踩在泥泞的雪水地中,溅脏了雪白的披风。
  走到近处才发现:来人并不是妲己。
  “奴婢见过太子殿下。”
  “原来是鲧捐,你家主子呢?”
  鲧捐回答说:“大王上午派人传话,说今日不定什么时候驾临梨落宫。娘娘不敢随意出行,便遣我来候殿下的话。”
  鲧捐这样说着,其实是不想让殷郊多心。自从上一次被大王怀疑,妲己对待殷郊便要处处小心,见面更是能免则免。
  殷郊没有多想,对鲧捐说:“妲己有没有再接到太乙真人的消息?”
  鲧捐摇了摇头,问:“什么消息?”
  殷郊便对她讲了玲珑心的事。
  “哪吒现在面色苍白,呼吸极浅,血流凝滞。一定要在最短的时间找到玲珑心,否则性命堪忧。”
  鲧捐咬着嘴唇想了半天,回话道:“找玲珑心的事奴婢记着了。可是连太子也不知这玲珑心乃何物,我担心妲妃娘娘也是有心无力。”
  殷郊叹了口气:“一人计短二人计长。她是父王的宠妃,在父王面前比我说话管用。”
  不提这话还好,一提这茬鲧捐的眼圈就红了。殷郊注意到她神色有异,便问道:“怎么了?”
  帝辛对妲己日甚一日的虐待和折磨,让鲧捐一想起他就不禁浑身战栗,寒风一吹,她哆哆嗦嗦地说:“没什么。如果殿下没有别的事要交待,奴婢就先告退了。”
  殷郊见状,只好说:“好,你先走吧。有什么消息随时通知我。”
  鲧捐回到梨落宫的时候,妲己正在床上小憩。这些日子,妲己的疲惫被她看在眼里,更疼在心上。若是把玲珑心的事告诉她,又不知她要为这事伤神多久!
  正踌躇间,妲己醒来看到鲧捐,便撑起身体,唤她过来:
  “阿捐,太子说了什么,可是有哪吒的消息了?”
  鲧捐忍着泪走到她身边,扶着她坐好,对她说:“娘娘的身体一直虚弱,就不要再想着哪吒的事了。”
  妲己握住她的胳膊,仰脸问道:“哪吒怎么样了?那两味药材有效果吗?”
  鲧捐的语气含着一丝嗔怨:“从头到尾,娘娘无不为哪吒打算,事事都为他想在了前头。可是哪吒呢?他从来就没为你想过啊!你何苦为了他这样折磨自己……”
  听到这样一番话,妲己嘴角露出一丝笑意,拉着她在自己身旁坐下:“我们阿捐今儿是怎么啦,这么为我鸣不平?”
  鲧捐接着说:“哪吒就是一个长不大的小男孩,他可以为了你豁出性命,可他无法体察到你的心意。你为他吃的那些苦,他何曾感同身受?他只顾着自己的小疼痛,全然不懂你为他忍辱负重!”
  听了这番话,妲己默默无语。
  某种程度上,鲧捐的话全部是对的。可是,到底是什么支撑着她为救他义无反顾?是受礼大典上他的挺身而出,是她重伤不愈时他的不离不弃,还是他大婚之前赶来见自己的一往无前?
  大概都是吧。在她眼里,他的幼稚也是可爱,冲动也是勇敢。只要能看到他安好,她付出一切在所不惜。何况是她先嫁做人妇,又有什么资格要求他呢?
  命运弄人。
  看到妲己一脸的悲伤,鲧捐不禁叹息:“太子今天和我说,哪吒至今没有醒来,尚缺一种至关重要的药材。”
  果然是这样……
  妲己眉头一皱,她就知道,哪吒的伤势没那么简单。
  “这种药材叫玲珑心……太子只知道它的名字,其他诸如样子、生长的地方等等,一概不知。”
  玲珑心?
  她从来没听过这种药材。
  她灵机一动,问道:“哪吒有没有什么症状?”
  鲧捐皱着眉想了想:“哦,太子提起过,哪吒面色苍白,呼吸极浅,血流凝滞。”
  妲己默默记住了。                    
作者有话要说:  

  ☆、姜子牙下山

  点点星光飘落在九天玉清宫穹,洒落在元始天尊的七盏琉璃灯上反射出熠熠的光泽。玉清宫中弥散着似有若无的香气,阵阵吹来沁人心脾。那香本是埋藏于极天峰不周山下祝融的尸骨,他在与共工大战落败之后跌下了万丈的深渊,恰巧砸到了当时路经此地的一头七彩香牦,一神一牛就此共同沉睡。经千百万年的相互遗变,双方的骨头互相融合演化,已无法分辨哪块是神哪块是牛,只有沁人的香气从骨头上幽幽地散发,仿佛在诉说着千万年前那段惊天动地的故事。
  是时元始天尊云游到此,忽感异香扑鼻,然后就在雪山下挖出一块头骨,他在手里掂了掂,忽然自语道:“正巧我玉清宫缺了一块香料。”
  于是祝融的尸骨就在玉清宫点燃,一直烧到如今也未曾损耗。
  璀璨的星辉打在空旷宫殿的正中央,不断变幻着各样的形态。元始天尊定定地观察了许久也不发声,座下的南极仙翁摇晃着他的羽扇,默然笑了一声。
  元始天尊觉得好奇,问他道:“笑甚?”
  南极仙翁的笑容更深,羽扇不再摇晃,说道:“是时候叫他下山了。”
  元始天尊默然不应,许久方说:“连你也看出其中端倪。”
  仙翁正色道:“小狐狸就位已久,灵珠子亦几经历练。正所谓‘成汤合灭,周室将兴’,现在的僵局要想点破,此时不放军师下山更待何时?”
  元始天尊微微点头,转身对白鹤童子说:“请你师叔姜尚来。”
  天尊口中的“姜尚”不是别人,正是武王伐纣的军师姜子牙。姜子牙听召随即至宝殿座前行礼说:“弟子姜尚拜见。”
  看见子牙规规矩矩地立在面前,天尊走向前亲自将他扶起,问他道:“子牙,你上山修道几载了?”
  子牙恭谨地答曰:“弟子三十二岁上山,如今虚度七十二岁了。”
  天尊语重心长地对他说:“你生来命薄,仙道难成,只可受人间之福。成汤数尽,周室将兴。你与我代劳,封神下山,扶助明主,身为将相,也不枉你上山修行四十年之功。此处亦非汝久居之地,可早早收拾下山。”
  姜子牙听了半晌,才知道天尊是要赶他下山。他自而立以来,在昆仑山上修道已数十年,想是人间的富贵苦厄,早已忘却云端。
  子牙面对天尊跪而泣曰:“弟子乃真心出家,苦熬岁月,今亦有年。修行虽是滚芥投针,望老爷大发慈悲,指迷归觉,弟子情愿在山苦行,必不敢贪恋红尘富贵,望尊师收录。”
  南极仙翁上前言曰:“子牙,机会难逢,时不可失,况天数已定,自难逃躲。你虽是下山,待你功成之日,自有上山之时。”
  听这二位前辈的几番劝说,子牙亦知自己下山已成定数,只好擦了擦泪水,面对二人再拜曰:“弟子领师法旨下山,来日漫漫,不知可否再睹尊颜。仅此一拜,聊表衷心。”
  子牙拜辞天尊,又辞众位道友,随带行囊,终于出了玉清宫。
  已然是初春时节,素来冰冷的昆仑山也绽开了难得的春水。他眺目一望,栖云崖上的瀑布果然已经蔚为壮观。这一瀑布源自罗迩戊高原上的冰川,浩浩荡荡奔腾数千里来到栖云崖下,形成千仞奇观,号曰“天泓”。回想以往的数十年,每至暮春时,他总要和师兄弟们来到栖云崖下,挑几担天泓水回去浇灌冬萍草。如今眼看到了冬萍盛开的时节,却不想他已无缘再挑那天泓水了。
  长叹一声,他挥了挥大袖,决绝离去。七彩的长虹在他身后,在千百年冰封着的昆仑山上,华丽地盛放。
  说那姜子牙不食人间烟火已有些年头,懵一下山竟不知向何处去。土遁过了金鸡岭,便是首阳山。走过燕山,又过了白柳村,前至西岐山。过了七十里,至西岐城。姜子牙进城,观看景物,这里民丰物阜,行人让路,老幼不欺,市井谦和。他不禁点头道:“真乃尧天舜日,别是一番风景。”
  素闻西岐地界有一溪水曰“磻”,磻溪乃是渭水的一支,以特产飞鱼而闻名。姜子牙来了西岐,既不谋事,亦不拜谒。终日隐于磻溪,垂钓渭水。本来这一钓叟并没什么引人注意,然而他的鱼竿却是非比寻常:一杆竹竿,下面悬着细线,线头上的钩却是笔直。磻溪附近有一樵夫日日经过,看见这钓钩离水三尺,执竿的老头呆若木鸡,不禁又气又笑。
  一日这樵夫终于忍不住,停下来与子牙搭话:“老丈,我常时见你在此执竿钓鱼,可你这钩线何为不曲?古语云:‘且将香饵钓金鳌。’我传你一法,将此针用火烧红,打成钩样,上用香饵,线上又用浮子,鱼来吞食,浮子自动,是知鱼至,望上一拎,钩挂鱼腮,方能得鲤,此是捕鱼之方。似你这等钓,莫说三年,便百年也无一鱼到手。”
  子牙转头看了他一眼,大笑曰:“你只知其一,不知其二。老夫在此,名虽垂钓,我自意不在鱼。吾在此不过守青云而得路,拨阴翳而腾霄,岂可曲中而取鱼乎?非丈夫之所为也。吾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
  宁在直中取,不向曲中求;不为锦鳞设,只钓王与侯。多少年后,当姜子牙拜将入相,这几句话便流传后世,铮铮响亮。
  那樵夫听了,颇为不屑:“就你这般枯叟,也想钓着王侯?看你那个嘴脸不像王侯,倒像个活猴!”
  这一番奚落引得姜子牙哈哈大笑,他收了鱼竿,瞟了一眼那樵夫。转身就走,离开前丢给他一句话:
  “你左眼青右眼红,今日进城怕有人命之灾。若遇无解之题,尽管来找我。老朽道号飞熊。”
  樵夫听见他这一句话,以为是对方的反唇相讥,讪笑了几声,也自担了柴进城去,略过不提。
  话说这一日清晨,身在西伯侯府的伯邑考躺在床上惊悸难安,猛地一睁眼,只看到眼前朦胧的帘帐,上面绣着深紫色的四爪夔龙纹,正在轻烟中微微流动。
  身旁熟睡的女子仿佛感到了某种异样,不安地翻了翻身,兀自睡着了。邑考看着她红扑扑的脸,知道是蚕被太厚,捂着热了,于是替她稍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