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苏妲己-第5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帝辛的语气没有丝毫波澜:“你就那么想死?”
  只见哪吒嘴角勾起一抹微笑,眉宇间顿时英气毕露,恭恭敬敬地回敬道:“不敢,夺爱之仇一日未报,哪吒一日不敢言死。”
  妲己心头一惊:糟了!这话岂不撞在了刀刃上?
  只听帝辛慢慢吐出一句话:“你说的‘夺爱’——是指何人?”
  哪吒眼神冰冷,不卑不亢道:“你——心里有数。”
  “锵”的一声,帝辛突然从袖底拨出一把寒光闪闪的短剑,白光一凛,急速向哪吒头顶刺去。帝辛出手之快准狠,令所有人始料未及。哪吒甚至来不及看清,更来不及躲闪!
  就在妲己即将尖叫出声的那一刻,只听“叮”的一声响,短剑深深刺进哪吒头上的石缝里,离他不过毫末之距。帝辛红着一双眼睛,仿佛瞬间苍老:“你这个……让人无比讨厌的小鬼。孤王多想,就这么一剑刺穿你的喉咙,用你的血,来祭奠孤王所受的屈辱……可是我不能,”他的眼神渐渐变得迷离,变得柔情,变得卑琐,“你要是死在我手上,她会一辈子记得你的好,我永远也赢不了……索性就让你活下去吧!你既然这么讨厌,相信没几天就没人愿意喜欢你了!”说罢起身,转身走出牢房。
  妲己在一旁,听得整个人都呆掉了。
  帝辛没走几步,又回头对他说:“这柄短剑,号称‘极烈天泓’,是天散人耗时两年为寡人铸造的。今天我把它留给你。你不是要报夺爱之仇么?要么,你把它交到我手上;要么,你将它刺入我心里。”
  说罢,想到朝中尚有要事,便头也不回地离开了。
  銮驾撤去,不一会儿便走了干干净净。妲己不曾想过,帝辛竟也有这般潇洒的时刻。耳边似响起隆隆的铁蹄声,从遥远的北方传来。她忽地想起幼时见父亲得胜归来,千军万马的恢弘景象浮现在脑海里。她听到旁边的殷郊低低叹了口气:“幸得父王如此匆忙……应该是大商的故人,即将归来了吧。”                    
作者有话要说:  

  ☆、闻太师还朝

  轩辕亭外,一众浩浩荡荡的官马排开,静静地伫立。这是大商规格最高的迎礼,名曰“十里迎”,朝中王侯遣使,士子亲迎,仅次君王仪仗。为首者驭一头五彩神牛,正是武成王黄飞虎。军政司翘首盼了多时也不见人影,至黄飞虎骑下奏禀:“元帅,太师报了辰时至,而今已是巳时三刻。怕再耽误下去,会误了午时赏宴。”
  黄飞虎置之一哂:“赏宴误了就搁在那。太师连日劳顿,误了三两个时辰也不足为奇。”
  说话的工夫,忽听探马报:“闻太师奏凯回朝。”
  百官大悦,然后见前方浓尘滚滚,出现大队人马,为首者乘墨麒麟,正是太师闻仲。看眼前军队个个兵强马壮,见百官来迎,俱高呼:“吾军大捷!吾军大捷!”声势浩大,震得谷中隆隆作响。
  百官见此情景,不禁涕下沾襟。黄飞虎亦深受感动,亲自驾着神牛去迎接那墨麒麟。闻仲见状,停了三军。黄飞虎下骑,闻仲亦下骑,二人十年未见,此时心中俱百感交集。
  黄飞虎道:“太师久征北海,今得胜归来,实是大商之荣光!”
  闻仲开怀,声若洪钟:“黄元帅与老夫俱是习武之人,不必如此客套。”
  随后,三军归队。二人携百官进城,闻仲一路走来,不禁感慨:“列位老大人,仲远征北海,离别多年,景物城中尽多变了。”忽然就觉得不大对劲:只见大小城楼,民居酒肆,俱披缟素,不禁大惊曰:“全城缟素……难道大王已经……已经……怎么无人告知老夫?!”
  黄飞虎急忙回答道:“太师勿惊,是亚相比干于数日前薨,大王特旨,与国同丧。”
  闻仲又吃了一惊:“比干?!那老头子怎么比我先死了!”
  提及此事,百官缄口。黄飞虎只是叹息不肯言说。闻仲正色道:“老夫战场征伐,尔可瞒我。如今我已归来,怎么还在缄默?黄元帅不可推搪!”
  黄飞虎抚曰:“太师息怒……太师在北,可闻贤臣遭祸,朝政荒芜,诸侯离乱?”
  太师曰:“年年见报,月月通知,只心悬两地,北海难平。托赖天地之恩,主上威福,方止北海进犯。吾恨胁无双翼,飞至都城面君为快。”
  黄飞虎点到即止:“此便是了。”
  太师听罢,不由得心生怒气,对黄飞虎说:“待老夫洗尘毕,明日上朝,定叫大王给个交代。”
  进了都城,一众人等为太师接风,各自欢饮,略过不表。
  黑云压城,已是傍晚时分。梨落宫内灯火如豆,映得妲己头上那珍贵的五凤珠钗熠熠生光。之前还因着这支钗起了不大不小的风波,原是大王赏的,但司礼监的人却说妃嫔不得用凤饰,否则有僭越之嫌。最后帝辛亲手将钗戴到妲己的头上,才叫那群人都住了嘴。姜后平日简出,一群奴才又绷紧了嘴不敢漏风声给她,结果竟是没人再来挑理。其实妲己对这些珠饰是不大上心的,平日也很少打扮。除了重大节日庆典,日常都以素颜示人。不过自从昨日在地牢里撞见帝辛,一路归来有惊无险。此后他倒是没再来过梨落宫。可她不知怎的,心里总是发慌,偶然翻出这支凤钗,便叫鲧捐给她扎在头上了。
  她坐在桌边,满脑子想的都是哪吒和尹之梨。她昨夜撞见尹之梨,本以为帝辛最多带她看看哪吒。万万没想到的是,她居然留在了那里,和哪吒关在一起!
  这怎么可以。
  一想到这,她的心就开始绞痛,浑身上下哪儿哪儿都不舒服。她想自己这回是真的患了心疾了,只觉得自己呼吸越发困难,心脏“突突”跳得甚急。她不自觉地捂住心口,口中唤道:“阿、阿捐……递给我一颗玉露丸,快……”
  她从谁的手中接过那颗药丸,吞入口中,只觉心脉骤然一紧,药中有一味薄荷,冰凉香沁的感觉由舌尖传入四肢百骸,随即心跳渐渐放缓。她一直用力平复自己的心情,直到半柱香的时间过去,她的脸色才稍微好看了一些。
  她感觉周围的气氛有点怪,若是平常,鲧捐一早便会过来问长问短,可是现下却鸦雀无声。她抬眼看去,却赫然看到帝辛坐在那里。
  她吃了一惊,竟完全没注意到他是怎么进来的。
  仿佛在回答她的疑惑,他开口道:“想你要睡了,就没有通传。”
  想起昨夜他在地牢里说的那番话,妲己的脸上悄然浮起一层红晕,居然被帝辛发现了。他伸手抚摸她的脸颊,眉头微皱道:“想来那玲珑心治得还不彻底,你看你的脸色,这么不健康的潮红。”
  妲己忙把脸侧过去,只觉脸颊越发烫:“没什么,可能是灯光。”
  妲己的这一侧脸映在昏红的灯光下,勾出了柔美的曲线。脂玉般的粉颈上能看出血脉轻轻搏动。她的眼神有点乱,四处飘忽不知该看什么地方,两只手竟也无处可放。帝辛抿出一丝微笑来:她罕有露出这般不自在的姿态,从来走到哪儿都是一副“姑娘我乃成纪王族女娲”的气场。
  他的手挪到她头上的珠钗,细细看来,露出满意的微笑:“我就知道,你戴这珠钗会好看。”
  她只是低着头,不说话。
  时间一点点过去,不知觉已经听到了二更的锣声。妲己看着烛光渐暗,帝辛身上的瑞脑香幽幽地扰着她的嗅觉,卷龙礼服上的金绣渐渐模糊。她将手上的丝巾悄悄解下来,绕在手里左缠了三圈,右缠了两圈,终于轻轻说了一句:“不早了。”
  帝辛看向窗外,果然已经夜深如墨。
  “不早了。”他也说着。
  然后忽然站起身,妲己抬头看了他一眼。他却没再看她,脚步径直向门那边去了。
  “二更了,我还有政事要处理,你早点歇着吧。”
  妲己一个人坐在那里,愣愣的不知所措。这还是他头一次晚上来梨落宫,二更就走了。眼看他的背影就要消失在门前,忽然见他转过头来,对她说:“你知道吗,哪吒已经醒了。”
  猝不及防的一句话,让她有些微的慌乱。
  心跳之下,她只能低下头,“哦”了一声。
  “你——想去看看他吗?”
  她的心再次“突突”急跳,不知怎的,她感觉他的目光如刀刃一般扫着她的脸,那种凝视带着深不可测的询问和试探,让她不敢再说一句话。
  “算了吧……生死有命。”
  “唔……我以为你会想见他的。”
  她感觉自己已经退到了悬崖边上,他要是再往前一步,自己就会跌入万丈深渊,粉身碎骨。她不禁挑起蛾眉:“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
  他回过身来,目光突然变得冰冷而不可捉摸,反问她:“妲己……你有没有话想对我说?”
  她的头皮顿时麻了起来,昨天地牢里的一切重又浮现眼前。她反复回想当时的帝辛,几乎就没看过她一眼。不太可能发现她的吧,他指的是这件事么?
  时光突然变得极度漫长,她的额上出现细密的汗滴,脑中激烈盘算应该怎样回答。看着他冷静的脸,她几次就想脱口说出来了,可一想到这事牵着殷郊,怎么也不能轻易承认。半晌,她终于开口:
  “你到底想说什么?”
  只见他一步步走回来,伸手抬起她的下颏,眯着眼睛看着她。她还是那么美,美得如诗如画,美得勾魂摄魄。他一点点俯下身来,身上的气息源源不断地拨动着她的神经。只感觉他在自己的鬓间深深地嗅了一下,然后就听他的声音在耳畔响起:
  “哪怕身处污泥,你身上这醉人的芬芳也叫人如此熟悉。寡人又怎么可能察不出来呢?”
  妲己的头脑“嗡”地一声炸开,本能地想要抓住他的手。可他突然就站起身来,转过身决绝地离开了。她跟着站起身,不死心地叫了一声“子辛”,他却没有丝毫迟疑,揽开珠帘而去。直到听到姜柏辰的起驾声,她依旧呆呆地站在那里,泪水无声无息地流下来。
  又是一夜失眠。
  旦日一大早,闻仲便和黄飞虎等人一道来了九间殿。此时尚未早朝,太师见龙书案已生尘,寂静凄凉,又见殿东边黄澄澄大圆柱子。便问执殿官:“黄澄澄大柱子,为何放在殿上?”执殿官跪而答曰:“此大柱子,所置新刑,名曰炮烙。”太师又问:“何为炮烙?”只见武成王向前言曰:“太师,此刑乃铜造成,有三层火门。凡有谏官阻事,尽忠无私,赤心为国的,言天子之过,说天子不仁,正天子不义,便将此物将炭烧红,用铁索将人两手抱住铜柱,左右裹将过去,四肢烙为灰烬,殿前臭不可闻。为造此刑,贤者退位,能者去国,忠者死节。”闻太师听得此言,心中大怒,命执殿官:“鸣钟鼓请驾!”
  且说这时帝辛正在寿仙宫用膳,忽听得前殿传来钟鼓轰鸣,随即见当驾官启奏曰:“九间殿鸣钟鼓,乃闻太师还朝,请驾登殿。”帝辛一口清粥咽下,心中纳罕:怎么这么早来?唤过婢女:“为孤换上朝服。姜柏辰,排銮舆临轩。”
  不多时,车御、保驾等官扈拥天子登九间大殿。百官朝贺,闻太师进礼,山呼毕。帝辛十年未见闻太师,此时相见,不禁开怀:“太师远征北海,登涉艰苦,鞍马劳心,运筹无暇,欣然奏捷,其功不小!”
  太师拜伏于地曰:“仰仗天威,感陛下洪福,灭怪除妖,斩逆剿贼。征伐十年,臣捐躯报国,不敢有负先王。岂敢居功?”
  帝辛下殿,亲自将其扶起:“老太师劳苦功高,今后所有场合,一律免跪。”转身命执殿官:“赐座。”
  太师谦辞几句便坐下。帝辛登上龙座,问道:“太师此番征伐,收了哪几座城池?”
  闻仲回禀:“北海之地荒芜,所以常南下侵我大商,至寿九年,已夺去我离焕、下仁、施泽等九城,微臣此番征伐,夺回其中六城,尚余固而、银安、沂南三城未复。”
  帝辛微笑着点头,感慨道:“孤王曾经伐过北海,彼乃不毛之地,粮草难输,易守难攻。太师此番大捷,实属不易!”但其实他心里清楚,固而和银安位于直通北海的要道,而沂南则处于奉儿山下,乃是天险之城。此三城不复,北海便可随时打开缺口来犯,这样一直掣着大商的数万重兵,始终也无法抽调。成为大商整顿军队的一大心病。
  太师回道:“大王过奖。微臣此次还朝,尚有北海使者护送波西娅公主来朝。北海王伊万罗曾许诺,若是我大商太子娶波西娅为正室,他答应会将沂南三城作为嫁妆归还大商。”
  话音一落,朝堂鼎沸。百官都在议论,说此举可谓一举两得。那伊万罗虽说彪悍勇猛,说到底还是外强中干,否则不可能妥协至此。众臣都认为大王必会一口答应,成此佳话。
  帝辛只是看着殿下的闻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