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反正走也走过了,商甲琰不可能再转回去了,哼着歌愉快地骑着电动车往家去。
作者有话要说:
☆、黄海芬的苦恼
下午两点钟,风已收敛许多,商甲琰准时到达了专卖店。
屋里落满了灰尘,商甲琰动手收拾起来。大约半个小时后,屋里变得很干净,商甲琰这才满意地坐下,继续攻读《潋滟江山》。
当书中的大周皇帝赵恒岳对救命恩人陶花表白,“就是不要大周天下,也要换得阿陶一笑!”商甲琰不由感概,难怪《潋滟江山》在网上这么火,原来沿袭了“不爱江山爱美人”的套路。
女人天生爱做梦,不管是青涩少女,还是已为人妻或人母的成熟女人,都盼望在短暂而又平凡的一生中,能体验一场轰轰烈烈惊天动地的爱情。因而言情小说上的男主角一定要高大英俊文武双全,还要为女主角神魂颠倒茶饭不思。不管男主角过去有过多少女人,但女主角一定是男主角的最后一个。如果男主角出自帝王之家,因为某种原因不能迎娶女主角,男主角会为了爱情而放弃锦绣河山,只为和女主角琴瑟和鸣共度一生。
自古帝王多风流,先不说帝王纳的三宫六院七十二嫔妃,就是帝王在体察民情时,也不忘和民间的绝色佳人有一场露水情缘。比如乾隆皇帝下江南巡查的故事,不知道被多少文人墨客所演义。
情到浓时情转薄,世上帝王九成是薄情之人。例如汉武帝幼年时曾许诺盖金屋给表姐阿娇,后来宠爱歌女卫夫子,借口“巫蛊”废黜陈后阿娇。自此陈氏一门由盛变衰,新的外戚崛起。
“巫蛊”事件表面上看,只是一个男人喜新厌旧的背弃。其实透过现象看本质,汉武帝罢黜陈阿娇是为了铲除外戚陈氏,把皇权牢牢掌控在汉武帝的手中。帝王是掌握国家机器的男人,不可能有太多的情义,否则帝王要么死于非命,要么“被迫禅位”。
商甲琰没看到新意,遂放下书起来在屋中走走。不过让商甲琰没想到的是,“自由自在”居然开着门。
估计这会儿黄海芬估计又在看电视剧,反正商甲琰在店里无聊,干脆去找黄海芬吧。商甲琰推开了玻璃门,走向“自由自在”。
果不出商甲琰所料,黄海芬正在如痴如醉地看着《金太郎的幸福生活》。这种家庭剧是让主妇打发时间的,不适合商甲琰这种独身主义者。
“这么大的风,你怎么不在家看呀?”商甲琰好奇的问道。
“我婆婆在家,我不想和她多待。”黄海芬看了一眼商甲琰,答道。
“我是想回家不能回,你是不想在家,呵呵真有意思。”商甲琰笑道,跟着黄海芬看了几眼电脑屏幕。
自古婆媳是天敌,黄海芬和婆婆也不例外。
从黄海芬的描述中,商甲琰得知黄海芬的婆婆青年守寡,独自艰辛地把两个儿子抚养成人,直至成家立业。所以黄海芬的婆婆认为自己是有功之臣,该享受天伦之乐了。由于黄海芬的小叔子大学毕业后就在北京安家,所以黄海芬的婆婆跟着黄海芬他们一家过,小叔子为了让老娘和嫂子相安无事,主动掏钱贴补黄海芬。
看在钱的份上,为了家和万事兴,黄海芬尽力忍受着婆婆。但是两个不相干的女人,从来没有在一起生活过,仅仅是因为同一个男人而发生了联系,怎么可能会没有一点龃龉?不知道有多少个夜晚,黄海芬辗转反侧想要离婚,但是想想和丈夫十年的恩爱,想想可爱的孩子,最终还是让这个念头扼杀在摇篮中。尽可能的黄海芬不在家里待,避免和婆婆碰面,“惹不起总躲得起吧”。
商甲琰看到《金太郎的幸福生活》一剧中的“小米”是和公公住在一起,而不是婆婆,但是类似的不可调和的“阶级矛盾”此起彼伏,剧中的“金亮”疲于奔命地忙着救火,受着小米和父亲之间的夹板气。
“我婆婆也是很节省。我的牛仔裤烂了我扔了,她捡回来修改以后给我女儿穿。我买个东西她也要在背后给石军说我浪费,真让人讨厌。”黄海芬的嗓音突然提高,看来电视剧引起了黄海芬共鸣。
“海芬,别生气了。家家都有本难念的经,吵吵闹闹很正常。再说你婆婆还帮你带大孩子,还有工资能贴补你们,有些话假装听不见算了。”商甲琰赶紧劝说黄海芬,免得黄海芬火气上来,回家说不定又要和婆婆闹矛盾。
“还是你过得好,没有那么多的烦心事。年轻时要是像你一样多考虑考虑,就不结婚了。”黄海芬说出了心声。
“各有各的烦恼。一个人生活不仅仅要有足够的金钱,面对一生中遇到的困苦要独自承受,比如世人的不理解甚至讥笑,比如万籁俱寂时的寂寞孤苦等等。并非所有独身的人都能无所畏惧,坚持到底的。”商甲琰理智地分析道。
“你屋来人了。”黄海芬提醒商甲琰说。
作者有话要说:
☆、银发老婆婆的到来
商甲琰赶快向专卖店走去,只见一个步履蹒跚的老婆婆正在推玻璃门,于是商甲琰抓住老婆婆的胳膊扶了一把,让老婆婆轻松地踏上台阶进到了店里。
“阿姨,您好!请问您有什么事吗?”等老婆婆坐下,商甲琰用普通话甜甜地问道。
“我是健祥的老顾客,想来坐坐高电位。”这个老婆婆满头银丝,估计有70多岁,不过说起话来思路很清晰。
“那好,阿姨我给您开开机器。”商甲琰打开高电位,让机器运转半个小时。
银发老婆婆是个话匣子,边坐机器边和商甲琰聊天。
银发老婆婆今年高寿78,曾经是小学校长,后在教委退休。银发老婆婆的丈夫在消防队工作过,担任过队长一职。四个孩子都在事业单位上班,家里没有经济负担。银发老婆婆这十年来一直受健祥的保健教育,已被培养成忠实客户。银发老婆婆不但买了健祥的离子水机床上用品,还有口服类的保健品,前前后后已花了十几万,还为健祥转介绍了几位高端客户。
商甲琰恭维了银发老婆婆几句说,“阿姨有文化,身体也好,快80岁了脑子还很清醒。”“谢谢您为健祥做出的贡献,以后希望您多去参加活动,多多帮健祥宣传!”
这几句话都是商甲琰经常用到的,翻来覆去就是一个中心意思,赞美顾客的优点,没有优点也要编造优点。让顾客飘飘然不知不觉间被再次教育,帮助健祥树立正面形象,鼎立开发顾客的潜在消费力。
健祥业绩好的员工全凭老顾客的支持,只要服务好手里的老顾客,老顾客不但可以重复购买,(俗称“复购”),还能把身边的亲戚朋友都拉来买产品,这点和保险直销很类似。难怪有人会说,“不管做保健品的,还是做保险传销的,都是先骗家人再骗亲戚朋友,最后剩孤家寡人。”
“剩”这个词也有不同的解释。健祥给员工培训时,经常会提到“剩者为王。”做销售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过程,剩下的就是精英。在健祥只要做销售达到五年以上的员工,都能有不菲的收入。比如李静,康秀云,夏芳,孟红,段翠等等。
最初段翠这些老员工鼓动过商甲琰去做销售,说“商甲琰,你口才这么好,又有亲和力,不要窝在专卖店了,出去跑跑吧。难道你不想多赚点钱?”
“商甲琰,老在专卖店有什么意思,又不赚钱又不自由!来我们部门试试吧!”
“商甲琰出来吧,我给你分点我的顾客,我顾不过来。我最高时都拿过一个月一万元的收入,你也有这一天。”
商甲琰听后都只是笑笑,不为所动。久而久之,老员工也不再劝说商甲琰了,只是在背后议论商甲琰太懒,只会待在专卖店看书。
作者有话要说:
☆、保健品的暴利
万事万物都是“信则灵,不信则无。”即使商甲琰在药房里做过保健品促销,还得过销售冠军。但是那时商甲琰的销售群体多是中青年女性,而不是中老年人。中青年女性爱美配点维生素E;C,葡萄籽油抗氧化,让皮肤保养的更好无可厚非,但前提是要用好的护肤品,还要注重睡眠和锻炼,才能事半功倍。中老年人已是“日薄西山”,身体的机能大不如前,很容易疾病缠身。会议营销的保健品往往被夸大宣传,包治百病,号称用了以后,可以停用药品,商甲琰认为这是无稽之谈。
商甲琰觉得保健品只是高级食品,只能营养保健身体。如果每个人患了病不去医院看病,最后只能被耽误病情,延误恢复健康。再说了,药房销售的保健品价格多在百元以下,顾客顶多购买几百元,基本上还是刷医保卡。而不会像健祥的健康顾问那样,动辄要让顾客“放血”一万几万的。
商甲琰总觉得那样宰人太狠,商甲琰下不了手,特别是有些顾客手头并不宽裕,还要向家人或者亲戚借钱来购买保健品。例如有一回孟红向一个新顾客推销“细胞营养液”,这个顾客是个没有经济来源的阿姨,身患脑癌刚做过手术。当时“细胞营养液”被健祥鼓吹的“天上有地上无”,这个阿姨没有文化,不能明辨是非,脑子一热硬是让家人购买了一盒十二支,花了5000元钱。
商甲琰在药房里,如果遇见这样的顾客,肯定会劝他(她)遵医嘱,选择物美价廉的药品,不会向他(她)推销保健品。要不冯霞怎么说商甲琰放着钱不赚,傻呢。
孟子曰:“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这是商甲琰的原则,虽然商甲琰不标榜自己是君子,但绝不做小人。
一般来说,商甲琰购物都会选择中等价格的品牌商品。商甲琰认为品牌商品既然能在市场长盛不衰,说明有质量保证,售后也及时。所以在药房工作的时候,只要是品牌商品,或者外包装比较上档次,即便是价格比同类产品高出一大截,商甲琰也能连创佳绩,因为商甲琰觉得给顾客介绍商品时底气十足。
但是相对于健祥所推介的保健品,商甲琰觉得既然不是品牌商品,凭什么卖出天价?例如药房的补钙产品“盖中盖”一盒售价20多元,而健祥的补钙产品“骨胶原肽”一盒售价居然为400多元,两者都是一个月的用量,都含有相同的成分碳酸钙,价格却相差近20倍。难怪“劫道的不如卖药的”这句话会广为流传!
因此高玉一有要商甲琰去做健康顾问的意思,商甲琰就会推辞,甚至做好辞职的准备。反正现在是“用工荒”,到处都在招人,不愁没有工作。
作者有话要说:
☆、赵勇请客
月色正浓,杨柳摇曳袅袅,桃花朵朵开,又是一个周末的夜晚。
本欲在家看书的商甲琰被冯霞强拉出来吃饭,说是郑光明请客,赵勇也去。
商甲琰心想,赵勇是你的情人,来不来和我有什么关系?但盛情难却,商甲琰还是给冯霞面子,来到了“好妈妈”家常菜馆。
郑光明一见到商甲琰到来,欣喜若狂遂坐到了商甲琰的旁边。对面坐的是冯霞和赵勇,桌上摆放的是干煸翅中,红烧肉,芦荟菠萝汤以及招牌菜“望江鱼”。
“甲琰,你和冯霞喝什么酒?”郑光明殷勤问道。
“老郑,冯霞没告诉你?如果喝酒我就不来了。”商甲琰流露出淡淡的厌烦。
见到商甲琰眉头微蹙,郑光明马上就提出给商甲琰冯霞两位女士上饮料,他和赵勇喝劲酒补补。
期间,郑光明不停给商甲琰夹菜,一会加块鱼,一会舀勺芦荟。商甲琰受不了郑光明的过分热情,让郑光明随意不用照顾商甲琰。
赵勇却夸郑光明细心,对商甲琰真心实意。
商甲琰没有言语,只是借着喝“六个核桃”挡住了讥笑的脸。
赵勇和郑光明是邻居,从小都在群英市的城中村长大。赵勇的父亲是乡长,家境富裕。郑光明的父亲是普通的办事员,母亲又没有工作,
家境较为贫寒。不过赵勇很讲义气,经常从家里给郑光明偷些肉等好吃的,郑光明就死心塌地地当赵勇的跟班。
用郑光明的话来讲,他是赵勇的军师。赵勇有勇无谋,他是“足智多谋”,他们加在一起是珠联璧合,相铺相成。
商甲琰心道你们是狼狈为奸,赵勇罔顾礼义廉耻,和冯霞发展婚外情。你郑光明也对我商甲琰浮想联翩,真是物以类聚,人以群分。
席间赵勇的老婆来电,说是明天女儿生日,别忘了买生日礼物。
估计是赵勇的语气有些亲昵,冯霞脸有怒色。
赵勇心中直后悔刚才没有避开冯霞,应该去外面接老婆电话。于是赔着笑脸,用动听的话语哄劝着冯霞,冯霞却不理不睬,还让服务员上了一瓶小酌仙酒。
看着冯霞自饮自斟,商甲琰也不能不劝,毕竟灌酒很伤身体。
“冯霞别喝了,吃芦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