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富贵锦-第86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宁氏将信的内容说给穆锦晨听,她也安心了。
    不过,这喜悦的心怀没有维持多久。
    晚间吃饭时,在兵部任职的穆文义叹了口气,对定远侯道,“父亲,乌兰关的情况不妙呢,金真国的火器太过厉害,此次我们大周可是损失惨重呢。”
    他的声音不大,却也不小,足够在座吃饭的人都能听见。
    ‘哗啦’!
    穆文义的话声刚落,就有瓷器碎裂的声音传来。
    还没等大家看清是谁打碎了东西,宁氏已像风样冲到了穆文义身旁,咬着牙问,“二叔,你刚刚说的这些可真是真的?”
    穆文义被忽然冲到身旁的宁氏吓了一跳,赶紧点头,“回郡主,这些都是真的,昨日康定王爷送了急件进京,急件中就是这样说的……”
    宁氏顿时面色苍白如纸,身子摇摇欲坠。
    穆锦晨忙跑过去,与听风一起扶了她。
    “娘,您别担心,不会有事的。”穆锦晨忙安慰,同时她恨恨的瞪了眼穆文义,“二叔,食不言寝不语,您难道不知吗?有什么话儿为何不能等吃了饭再说。”
    她看出穆文义就是故意说这些话来刺激母亲的。
    真正的亲人遇上这种事,一定会极力的隐瞒,而不是有意告知。
    汪氏、甘氏和文氏三人很高兴听到这样的消息。
    穆文义被穆锦晨一质问,面色微讪。
    “不说话没人当你哑巴!”定远侯也寒着脸斥。
    穆文义垂了眸。
    宁氏没心思再吃饭,提前带着穆锦晨回了秋枫园。
    穆锦晨与周嬷嬷她们自是百般的安慰。
    宁氏想了想,还是放心不下,第二日一早就递了贴子进宫,她要亲自去见皇上,将乌兰关的战况问个清楚明白。
    她清楚,从穆文义口中问出的话儿没有几成是真的。
    在焦灼的等待之中,皇上终于下旨召宁氏入宫。
    穆锦晨就带着白蔹,守在定远侯府的二门等母亲回来。
    要第一时间知道乌兰关的情况,是不是真如穆文义所说那样。
    宁氏回府时,太阳已经西斜,府中已有院落开始掌灯了。
    “娘!”穆锦晨忙迈着不长的小腿迎上前。
    “圆圆。”宁氏快步走来。
    穆锦晨注意到母亲的脸上愁云淡了两分,心微安。
    回到秋枫园,宁氏告诉她,金真国这回是有备而来,是有些棘手,但康定王已经挂了免战牌休战,暂时不会有事,而且皇上也派了高人前去助阵,相信很快就能大败金真国。
    “娘,那高人是谁呀?”穆锦晨好奇的问。
    宁氏摇摇头,“皇上也未说此人是谁,皇上称呼他为十六!
    十六?
    穆锦晨抿紧双唇,期望这位无名无姓只有小名的高人真能帮助外祖他们破敌。

    第109章:冤家(双更合一)

    转眼之间又到了年关,等待的日子总是那样令人煎熬。
    穆锦晨与宁氏二人食欲大减,特别是穆锦晨,原因圆乎乎的小脸现在都瘦出了下巴来。
    古氏、斐氏几人都常来看望宁氏,陪她说话解闷,博亲王妃也亲自来府两回,还常派人来送些时鲜的瓜果。
    面对众人的关心,宁氏很感动,也特别感激。
    这段日子宁氏进宫很频繁,实在同太担心乌兰关那边的战事。
    据正弘帝说,那位叫十六的高人已到边关,正与康定王他们商议良计,希望能一举大败金真国。
    因记挂穆文仁的安危,今年的春节定远侯府过得有些冷清,没有像往年那年呼朋唤友来吃喝。
    冰雪消融,枝头开始泛绿,各色花儿开始争相怒放。
    春天来了,乌兰关那边终于有消息传来,十六与康定王他们已定下破敌之计,不日将与金真国再次开战。
    接下来,捷报一封接一封的往应天府传来,金真国与联军节节败退,很快溃不成军。
    穆锦晨与宁氏也终于开了笑脸。
    她们暗想,那位叫十六的果然是高人,他一出马,战事立即告捷。
    正弘帝恼怒金真国违背当年所签署的投降协议,为了不重蹈今日的复辙,他下令军队休整三个月之后,一举将金真国和另外五国歼灭,让他们改姓大周。
    第二年七月荷花开满湖时,乌兰关那边最后一封捷报传来,金真和另外五国已尽数归顺大周朝。
    战火终于熄灭,大周朝上下一片欢腾。
    正弘帝再传一道圣旨去乌兰关,让康定王随着穆文仁、胡太师他们一起回京封赏。
    秋枫园内一片喜气洋洋。宁氏激动的抱着穆锦晨在屋子里转了两个圈,哽咽着道,“圆圆,终于结束了,你爹爹终于可以回来了,你外祖和舅舅们都平安无事了,太好了。”
    穆锦晨也眯着眼睛点头。“不仅很快就可以看到爹爹。还能见到外祖呢,真是太开心啦。”
    周嬷嬷、听风、听雪等人也在一旁开怀的笑着。
    她们已不记得有多久没有这样笑过了。
    九岁的穆锦晨已经有些沉手,宁氏抱着她一会儿就觉着累了。将她放下,轻轻捏了捏她挺直的小鼻子感慨,“再过些日子,娘可都抱不动你了。日子过得可真是快呢。”
    近半年来,她的个子窜了一大截。如今都已到了宁氏胸口的位置。
    特别是那双小短腿,就好像被人忽然拔长了似的,变得细长细长的,刚做的衣裳差不多都短了。
    也许不出三四年功夫。就能超过宁氏了。
    看着女儿长大,宁氏觉着日子过得快,但回想起这两年所过的日子。那真是一日犹如三秋那样漫长。
    幸好,一切都过去了。一家人很快就可以团聚。
    定远侯得知这消息之后,一人躲在书房内,拿着亡妻的画像哭得像个孩子似的。
    这两年,他没有一天不在担心着儿子的安危,既盼着收到边关来信,又怕收信,好怕信中有不好的内容。
    今夜终于可以睡个安稳觉了。
    有人欢喜,自然就会有人忧愁了。
    汪氏、甘氏夫妇得到这消息,坐在那儿呆了好久。
    半晌之后,甘氏才幽幽道,“他可真是命大呢,在边关待了那样久,竟然什么事儿都没,老天爷不长眼呢。”
    穆文义恨恨的捶了下桌子,“哼,谁说不是呢,像他这种人本就不该留在世上。老天爷的确太不公了,什么好事都被他一人占了,此次回来,说不定又要升官。”
    听着儿媳抱怨,汪氏没有说话。
    她在想着汪正奎曾说过的话,他让她暂时忍着,等康定王倒台之后再下手,说胡太师不会让宁家兴盛很久的。
    这次胡太师去了乌兰关,为何没能将宁家扳倒,反而让宁家再立大功?
    唉,再这样忍下去,只会让贱*种一家在京城的根越扎越深,到时再想动就更难了。
    都几年过去了,也是时候该做些什么了。
    想到这,她抬眸看向穆文义,道,“老二,别说那些无用的,你要恨就恨你自己投胎时眼睛没睁开,你要投到别人的肚子里,说不定就是嫡长子了。”
    “娘,我不是那意思……”穆文义忙道。
    “好了好了。”汪氏摆摆手,正色道,“我们是该想想办法了,可不能让他们翅膀越来越硬,到时就是想动也动不了。”
    “道理我们都明白,只是这办法可不是好想的呢。”甘氏道。
    “你那蠢脑子能想出什么好办法来,你们甘家从来没为我们操过一分心,更未出过一次力,看别人家的妻子多么能干,哪儿像你……”穆文义用极鄙视的眼神扫了扫甘氏,话说得比较难听。
    “喂,穆文义,你别自个儿没本事怨祖宗……”甘氏的脸顿时涨成猪肝色,怒指穆文义,欲破口大骂。
    夫妇二人又情不自禁歪楼了!
    汪氏气得差点儿吐血,高声喝道,“够了,你们要是想吵,给老娘滚回去吵,这事往后老娘不管了。”
    甘氏忿忿不平的闭了嘴,并向汪氏道了歉。
    但心里还是想着回玉安园后,要将穆文义好好算账。
    穆文义也道了歉,又哄了几句,汪氏脸色这才缓和下来。
    汪氏道,“办法是人想出来的,不动脑子,那主意难道还会自个嘣出来不成。你们都与宁相处了这样久,难道还不知她的弱点吗?”
    穆文义夫妇就拧了眉,在想宁氏弱点是什么。
    三人商量了半天功夫民,差不多将一些细节安排妥当。
    当然有些事暂时还不能去做,得等到穆文仁回来,且等康定王受赏回乌兰关之后。
    第二日。汪氏去杏林堂找定远侯,说乌兰关大捷,穆文仁很快就可回府,这可是件天大的喜事,应该设宴好好庆贺一番。
    此提议深得定远侯的满意,不过,他未应下。
    他是想等儿子真正回家那日。到时在府中摆下流水席。大宴亲朋三日,好生庆贺一番。
    那时的庆祝不仅仅是为儿子平安归来,也是为了欢迎康定王的到来。
    与宁家结亲十几年了。康定王还从来过定远侯府,此次前来,定要好好招待。
    念此,定远侯就对汪氏道。“夫人,大约年前康定王和大郎能到应天府。到时我们要尽地主之谊招待好康定王,你从现在就开始准备着,吃喝用一定都要拣最好的,别到时失了礼。”
    “侯爷您放心。这事尽管交给我来办。”汪氏笑着点头应了。
    想到定远侯对汪家人的态度,她自是将他在心中狠狠一顿骂。
    定远侯府没有请客,但乌兰关大捷一事早就在应天府传开。与定远侯府关系亲近的自是少不了上门向定远侯说声恭喜。
    定远侯府门前的马车也是络绎不绝。
    古氏也与斐氏约好,一起来看望宁氏。
    她们知道这两年宁氏一直担心吊胆的过日子。如今战事平息,她也该放心了,这样大的喜事儿,怎能不上门来道贺。
    古氏是带着王宝英一起来的,斐氏则一人前来,未带刘蔓云。
    只因刘蔓云太过记仇,好几年过去了,还是一直不能忘记穆锦晨割她裙子一事,每回见到穆锦晨总是冷着脸,有时闹得斐氏好尴尬,此后就不再带她来定远侯府了。
    两年过去,王宝英出落得亭亭玉立,眉眼之间英气逼人,独特的气质倒让那些娇滴滴的小姐们相形见绌。
    三人刚下马车,就见周嬷嬷笑着迎上前,给她们行了礼,道,“我们家夫人早就命奴婢在这儿等二位夫人与英姐儿,博亲王妃来了,夫人正陪着说话呢。”
    “呀,王妃来了?”古氏和斐氏二人讶。
    “是呢。”周嬷嬷笑着应。
    王宝英则笑着问周嬷嬷,“嬷嬷,圆圆在做什么?”
    “小姐本准备出来迎英姐儿你,现在正帮着夫人招呼小王爷呢。小姐知道您要来,昨儿忙活了一天,备了好多您爱吃的食物呢。”周嬷嬷笑眯眯的答道。
    爱屋及乌,穆铁晨与王宝英情同姐妹,周嬷嬷自然也就喜欢王宝英。
    呸,那混世魔王也来了!
    王宝英暗暗撇嘴,忍不住啐着傅青玄。
    但得知有好吃的,她又开心起来,笑着问,“嬷嬷,可有烤肉呢?”
    “有有,小姐知道您爱吃,备下了好多种可以烤制的肉呢。除了烤肉,小姐还说要请您吃暖锅呢。”周嬷嬷笑着道。
    斐氏立马惊道,“啊哟,这天气吃暖锅,那得有多热呢?”
    王宝英则抚着双掌道,“伯母,不会热呀,就这天气吃暖锅才更带劲呢,酣畅淋漓。”
    认识穆锦晨之前,她也从来没有在夏天吃过暖锅。
    与斐氏一样,所有人都觉着应该是冬天吃暖锅,暖身子的。
    但自从穆锦晨请她在夏天吃过一次暖锅之后,她就喜欢在夏天吃暖锅了,特别喜欢大汗淋漓之后的畅快。
    周嬷嬷笑得更开怀,“没错,我们家小姐就是这样说的。”
    古氏看着一提吃就眉飞色舞的女儿,非常无奈的摇头叹息,“英儿,你何时能像其他小姐们一样矜持内敛呢。”
    王宝英今年已有十一岁,到了可以议亲的年龄了,与她年龄相仿的姑娘,有的已定亲,有的已有媒婆上门来提亲,女家正在犹豫。
    与京中其他的勋贵世家相比,他们王家并不差,可至今无人上门来提亲,古氏不得不着急,没有哪位做母亲的愿意见到自己女儿被别人给比下去。
    古氏就想着,王宝英之所以没被别人相中,就是她那大喇喇的男儿性格影响了。
    所以最近古氏就处处约束着她,希望她也能成为笑不露齿、行不带风的端庄淑女,若得她苦不堪言。
    幸好祖父王御史和外祖父古老支持她。
    他们对古氏说。自家孙女儿这样非常好,别人相不中她,那是他人眼拙,有眼不识金镶玉,会有慧眼如炬的好男儿中意她的,急什么!
    “娘!”王宝英对着古氏吐了下舌头,娇憨的嗔着。
    周嬷嬷和斐氏二人笑了。并夸了王宝英好几句。
    一行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