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是太太那边?
☆、127应对
翠玉把韩氏扔掉的茶杯收起来,笑眯眯地说:“你难道是怕太太不高兴不成?现在哪处不忙?三爷三奶奶回来是大事;难道说过年就不是大事;还不是各处先应付过去,然后再细细地做。”吴嫂子在肚内思量一下,横竖自己已经来回过了;到时真要追究也能说的出来,于是谢过翠玉行礼退下。
韩氏只觉头痛欲裂,翠玉忙过来替她揉着:“那些人做不好事;换了就是了,奶奶何必为她们生气?”不是这样简单;韩氏长叹一声,昨儿陈铭远一家才到的家;到现在满打满算都还没整整一天;下人们就见风使舵处处上赶着,等以后可怎么得了?
翠玉轻声道:“奶奶何须这么担心,四爷这些年仕途顺遂,老爷可是夸奖不已。”韩氏鼻子里哼出一声:“你今儿是没听到太太的话,昨儿罚了谌哥儿,今儿就要我们管教好孩子,这不明明白白说我?再这样下去,我们可就被挤的连站的地方都没有了。”
翠玉心里说哪有这么严重,毕竟都是太太的亲生子,门帘掀起,走进一个少妇,这是韩氏的陪嫁丫鬟,前几年嫁了这家里管事的儿子,现在夫妻两个都是韩氏身边的得意人。翠玉见她来了,晓得她们有话要说,垂手退下。
这妇人坐到韩氏身边才悄声道:“昨儿我婆婆在家备了酒,请赵家婶子过来坐坐。奶奶您也晓得,赵家婶子和我婆婆,都是太太的陪嫁丫鬟,这么多年姐妹做下来,也是无话不说的。可是昨儿我在旁边听了,一问到要紧处,赵婶子是一个字都不肯说,只说些三爷三奶奶在福建的事。”
韩氏更加头疼,翻个身叹气,妇人拿过美人拳过来给韩氏捶着:“奶奶您也别这么着急,这些年您管着家,风光是风光了,可是也极累,要照小的意思,奶奶倒不如把这家交给三奶奶,由三奶奶去操心。”韩氏用手按着额头:“你又不是不明白韩家现在的处境,我哥哥嫂嫂们就靠乡下那几亩田的出息过日子,要不是正好我当家,还能接济一些,这日子越发糟糕。真要不当家了,那点月例,只够这一屋子人嚼裹的,还怎么挤出银子接济?”
两年前韩氏的父亲被弹劾,说他教子不严,纵子强夺平民妻为妾,韩氏父亲虽上书自辩,但还是被记了个过,落后又以虚耗公帑为由,被贬出京,去贵州做了通判。贵州山高路远,家人自然也不能跟去,只是韩氏的两个兄长,一个因纳那个平民妻为妾受了牵连,被韩氏父亲逐回老家,另一个从小只会读书,不大能料理家计。
偏偏这一被贬,几间铺子的生意登时又往下落,只有靠着乡下的那些田庄出息过日子,那么一大家子人,顿时就快朝不保夕起来。韩氏母亲这一忧愁就生起病来,韩氏自没有自己丰衣足食看着家人在那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过,况且韩氏几个姐妹,也只有韩氏嫁在京城,能周济一二。
对这件事,韩氏虽做的机密,但她和这妇人都晓得,只怕陈大太太是知情的,不过不肯说罢了,毕竟亲戚总是要彼此相帮的。但若韩氏不能继续管家,那接济韩家的事就要转到面上,这对韩氏来说,无异于打韩氏的脸。
妇人明白韩氏的心,可这大势所趋,就算韩氏强自要把这管家的权留下,到时也会把事情闹到不可收拾,毕竟三奶奶掌家,这是天经地义的事。韩氏的头越发疼了,让妇人拿药丸过来给她服用。
妇人伺候着她服了药丸才道:“奶奶您总是做小婶子的,到时也只有顺着。”韩氏有些疲惫地道:“我晓得。”妇人还有别的事,也就退出去,闪进来的是翠红,见韩氏躺在那睁着眼就问:“奶奶可是身子不大爽利,要不要让厨房给奶奶做碗燕窝粥端过来?”
韩氏叹了一声,翠红轻声道:“方才武嫂子说的话,我们在外也听到了。奶奶,虽说她说的有理,可是奶奶您,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太太看在您这样辛苦的份上,也不能这样偏心。”韩氏闭目不语,眼角处有泪流出,翠红忙拿帕子给韩氏擦泪,韩氏顺势拿过帕子用帕子遮住脸哭起来。
陈铭远回来已经很晚了,曼娘接了他进来,闻着他身上的酒味就道:“虽说你和表哥长久没见,可这酒也少喝点。”陈铭远抬起袖子闻闻:“哎,这不是我喝的,是表哥太高兴,把一杯酒都倒在我袖子上。”曼娘才不信,走进屋就去给陈铭远寻家常衣衫。
陈铭远刚坐下就见睐姐儿不晓得从什么地方钻出来,高兴地叫着爹爹,刚走过去就捂住鼻子:“爹爹你身上好臭。”连女儿都嫌自己,陈铭远接过曼娘递来的手巾擦一把脸,睐姐儿已经倒杯茶过来:“爹爹,你喝了茶,身上就没那么臭了。”
陈铭远接了茶一口喝干,见女儿还在旁边:“都这么晚了,平日你这时候早睡了,怎么今儿还不睡?”睐姐儿打个哈欠接着摇头:“我在等爹爹啊,弟弟们也说等爹爹,可是他们一个个都先睡着了。”见女儿满脸得意,陈铭远捏捏女儿的脸:“以后爹爹回来的太晚,你也不用等。”
曼娘给陈铭远寻出衣衫鞋袜,又让秋霜她们提进热水好让陈铭远把这身满是酒臭的衣服换掉,听了这话就道:“不许,以后你不管回来的多晚,都要和孩子们说说话,就算说一句也好。”
陈铭远见女儿已经在揉着眼睛,打算让丫鬟带她下去睡,听了妻子的话微微愣了下眉一挑就问:“谁的规矩?”曼娘答的流畅:“我的规矩,一家子,总要这样才是一家子,难道你想像别人家一样,除了逢年过节,就只有孩子犯错的时候才能见到父亲?这样就不叫一家子了。”
陈铭远摸摸下巴:“你说的是,既是夫人定下的规矩,我就遵了。”说着陈铭远蹲下,让睐姐儿爬到背上:“走,爹爹送你回去歇着,再去瞧瞧你弟弟们。”睐姐儿迫不及待地爬到陈铭远背上,眼睛已经闭上,曼娘摇头一笑,在旁扶着,珍儿原本想上前去的,见了这样忍不住张大嘴巴,别说这家里的男主人们,就连有头面的管事们,也少有这样对待孩子的。
冬雪她们是见惯的,只是拉一把珍儿,示意她跟上去,珍儿总归是在这家里十来年的人,很快就跟上去。
睐姐儿是被安排在正屋后面的三间小抱厦里,屋里已点好灯,进屋后曼娘帮着陈铭远把睐姐儿放好在床上,夫妻俩这才去厢房瞧谨慎哥俩儿。珍儿给睐姐儿宽掉外面衣服,又给她盖上被子这才走出屋,见上房的灯还亮着,才悄悄地对冬雪道:“奶奶和三爷,怎么有些不一样?”
冬雪笑了:“你这是才来,等以后就明白了,我们奶奶和爷,疼这几个孩子,真是疼的跟眼珠子似的,可要罚起来,也是下得了手。奶奶说了,这叫赏罚分明,但凡治家都如此才成。日子久了,你就明白了。”
珍儿谢过冬雪指点,又和冬雪说了几句,见上房灯吹灭了,也就各自回去歇息。
第二日曼娘才给陈大太太问安回来,钱妈妈就迎上前:“针线房吴家媳妇来了,说太太吩咐给奶奶和少爷小姐们赶制衣衫,她们先赶出来几套,带来给奶奶试试,哪里不对再改。”曼娘走进屋,吴嫂子急忙迎上去,又指着那堆衣衫道:“原本太太吩咐的,是给奶奶和少爷小姐们分别置办八套衣衫,可是这会儿又逢上过年,还要赶置过年的衣衫,针线上人不够,原本遇到这种时候,就从各房抽几个针线好的人过来帮着做。可四奶奶说了,这会儿过年,人人都忙,哪里能抽出人来,小的也只有先给奶奶和少爷小姐们先各自赶出两套来,等过了年再慢慢制备。”
钱妈妈的眉已经皱起,曼娘秋波一转就对吴嫂子道:“针线房一年忙到头,到年下了更是忙上加忙。只是你说等过了年再赶别的,正月里又不动针线。等到二月里,那时是赶春装呢还是赶冬装呢?”吴嫂子额头上有汗出,忙跪下道:“是小的想的不周到,不过这人手,还真是不够。”
曼娘笑着让她起来:“你起来,我又不是那种不体恤的。我院子里还有两个闲人。”说着曼娘就喊春雨夏露,两人走进来垂手而立,曼娘笑着道:“她们两个针线活也还过的去,就先过去帮你两日,不过这衣衫做的也太多了。特别是孩子们的,每人就做四套吧,今年穿了,明年也就穿不了。”
吴嫂子满额头是汗爬起来谢了,曼娘又从抽屉里抓了一把钱赏给吴嫂子,吴嫂子磕头谢了这才和春雨夏露她们下去。等吴嫂子一走,钱妈妈就道:“奶奶您就这么轻易放过了?这……”曼娘瞧一眼钱妈妈:“我晓得,我不在这几年,你们难免会受了些委屈。”
钱妈妈急忙擦泪:“奶奶这话,我就不敢接了,只是总觉得奶奶初回来,怕有人不开眼。”曼娘淡淡一笑,并没接钱妈妈这话,钱妈妈哎呀一声就道:“是我糊涂了,奶奶您是什么人,岂会怕那些?”
曼娘笑着推钱妈妈一下:“你瞧瞧,正反的话都被你说了,我还能说些什么?快些把东西收拾出来,明儿,我要穿了新衣,带上你们姑爷,回娘家。”
钱妈妈连连应是,谨哥儿已经抬头问:“娘,外祖父会不会不喜欢我,比如,要我写大字做文章?”曼娘噗嗤一声笑了:“谁教你的?”睐姐儿皱下小鼻子:“阿颜昨儿说的,说她哥哥一去她外祖家,就被外祖拘了写大字,写不好还打手板。”
作者有话要说:管家真心很累啊,可是曼娘不管的话,又名不正言不顺什么的。。。
☆、128亲人
宗室子弟,无需像别人一样每日用功读书以期得个功名。但秦父是进士出身;又现任礼部侍郎;掌的还是仪制清史司,对两个外孙的要求就高了些。虽然和别的人家比起来要求已经很松,但和别的宗室子弟比起来就很严格。见了人不诉苦才是怪事。
曼娘见谨哥儿满面愁苦;把儿子拉过来:“你外祖父,只会比阿颜的外祖父要求更高。”谨哥儿原本还巴望自己的娘会说;自己的外祖父和阿颜的外祖父不一样,谁晓得要求更高;整张脸顿时皱起来:“娘;那我……”
曼娘点一下儿子的额头:“想都别想,再说,你外祖父不会打手板。”不被打手板就好;谨哥儿的眉刚打算松开,曼娘又加上一句:“不过,你外祖父是会加重惩罚,比如说,写不好两页纸的大字,就要写四页。”
啊,谨哥儿的嘴顿时张大,曼娘见旁边的睐姐儿脸上笑容,就把她也拉过来:“你也别想跑,你外祖父说了,女孩子也要读书识字懂道理的。”睐姐儿抱着曼娘的脖子撒娇:“娘,我才不怕,我字写的比阿弟好,会念的诗比他多。”曼娘打断女儿的得意洋洋:“你也比他大两岁,要是还不如你弟弟,就别做姐姐了。”
谨哥儿的眉这时才松开:“娘,那我先去练字,明儿一定不能被外祖父罚。”本打算继续撒娇的睐姐儿从曼娘膝盖跳下:“我也去,娘,我写字,要比人人好才成。”嘴里说着话,人早就飞奔出去,在院子里还差点撞到刘婆子,刘婆子哎呀一声,曼娘已经听到端庄坐好,刚坐好冬雪就进来了:“奶奶,刘婶子来了。”
帘子掀起刘婆子笑眯眯走进来,道了福就道:“太太说奶奶明儿要回娘家,特地吩咐我过来送两支人参,还说等过年时候,请亲家太太带了舅奶奶过来吃酒。”说着刘婆子送上一个小匣子,里面是两根大拇指粗细的人参。
这种人家,人参不是什么稀罕东西,陈大太太的用意曼娘明白,让冬雪收了东西又和刘婆子说了几句闲话,刘婆子也就告退。秋霜已经走进来:“奶奶,太太方才吩咐,从她房里挑了两个针线活不错的丫鬟,过去针线房帮忙呢。”
曼娘瞧着秋霜面上笑容微一摇头:“总是一家子,有商有量就好,说些别的话,实在让人觉得无趣。”秋霜拔下发上的簪子,打开曼娘的手炉拔一下灰,再加了两块炭进去才递给曼娘:“奶奶,您这话虽说的对,可是呢,这人成了家,就有各自的打算了,比不得当时各自没成家时候。”儿女、前程、各自的亲戚,中间种种利益纠葛,曼娘接过手炉轻叹一声:“是啊,你说的是。”
可是,再变,谁也别把谁当傻子,天下不是只有一个聪明人。秋霜见曼娘低头沉思,走到一边轻轻收拾起明日要带去徐家的东西来。
针线房多了四个人,动作确实快起来,到晚上就送来已经赶好的两套衣服,还是吴嫂子亲自送过来,对曼娘比早上过来时候更加陪了小心。曼娘也没难为,只是收了衣衫,给了赏钱就打发走了吴嫂子。
吴嫂子走出曼娘屋子好远才把背直起来,神仙打架小鬼遭殃,好在曼娘看起来还是个宽厚的,不然自己这差使只怕就丢了。想到昨儿在韩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