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阆苑海棠嫣如玉-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天虞山虽算不得什么名山,风景也不如附近其他山上一般迤逦,却有着别处难以企及的静谧。因为此山离府城较远,便也很少有人来此。

到天虞山时已近午时,一行人略一休息,便往太华亭而去。太华亭位于天虞山山腰,站在太华亭中,远山近水,尽收眼底,是个不错的观景之所。

一行人沿着蜿蜒的山路曲折向上,还未到太华亭时,远远便见层林掩映下的亭中似是有人一般,那挺拔的身影只一闪,便已隐到林木之后。

我细细一看,蓦的浑身一震。

一角青衫在山风中摆动,亭中的人背向我们,负手立在栏边,昂首远目。那般傲然的姿态,虽然我只见过三次,却再难忘却。这个熟悉又陌生的背影,正是梅书筠。

“那是梅书筠么?”我眯着眼问道,心中掩不住的有些激动。

“哦?梅先生?真想见识见识……”玉簪闻言便细细打量着亭中的人,一边低声道:“原来他就是梅书筠啊……难怪……”说至此处,倏然住口,伸了伸舌头,不再说话。

凌子卿听了我的话早已望向太华亭,他看一眼,便拦在我面前,“既然太华亭中已经有人了,且不管他是谁,我们去别的地方玩罢。”说着,不由分说,便拉着我往另一条路走去。

“凌公子,我们怎么又不去太华亭了?”玉簪着急的问道。经过素馨的描述和我这几日的表现,想必玉簪一定是对梅书筠充满了好奇。

“已经有人在那里了,我们再去也没什么意思。”凌子卿红着脸狡辩,已经拉着我走上了另一条岔路。

我回首望着亭中青衫人的背影,忘了反抗,任他拉着我走去。

亭子中梅书筠似乎听到了我们的声音,转过头来。目光远远扫过,笑着点头,往我们这边看了一眼,便又转过头去。

“子卿你放开我。”我甩开凌子卿的手,便想要往太华亭走去。冬青看到这番光景,窜到我跟前道:“颜小姐,山那边有一湾碧水,周围也很是清幽,比这里好玩多了,我们去那里吧?”说着,已拉了素馨往凌子卿所选的那条路走去。素馨想要挣开,却是挣不脱。

这个鬼灵精怪的小子,跟了凌子卿这么久,自然是和凌子卿一个鼻子出气的。

看着素馨哭笑不得的样子,我眷恋的望了梅书筠的背影一眼,便随着凌子卿走了过去。

若是有缘,日后自然能再相见的,何必争此一朝一夕。

虽然侍砚带我们去的地方确实清幽之至,远离了市井的喧嚣,似是一片非人间的天地,虽然一行五人在那里玩的很开心,心中终究是牵挂着那角青衫,有些郁郁的。

不过,既然梅书筠已经见过了我着女装的样子,再去醉仙楼时也不需再做男子打扮了。

醉仙楼中书香依旧,文人们三三两两聚在一起畅谈,我一身女子装束走入其中,自然是引得不少人看向我,我只是低了头不看他们。

大堂中人声喧哗,从门外望去,只见梅书筠站在中央,身边围了许多文人,正在传看一份诗稿,赞叹之声不绝于耳。

看着这众星捧月的景象,我嘴角不觉中已勾起,正欲踏入堂中时,梅书筠却已抬起头来,见我在门口徘徊,他冲我一笑,便又低下了头去,和身旁的人笑谈。

心中突然有些失落,本是打算踏入大堂的我便退到院中,在芭蕉下的石椅上坐了,低头玩弄着衣带。

“文轩姑娘这是怎么了?”不提防身后有人说话,转头看时,却是梅书筠。

“没什么。”我回之一笑,低下头去,心跳却已有些快了。

“还未请教姑娘芳名,不知该如何称呼?”梅书筠坐在对面,笑望着我。

“颜文萱,诗文之文,萱草之萱。”我轻笑回答。

“萱可忘忧……”他低头喃喃,旋即抬起头来,“昨日姑娘游天虞山,可曾尽兴?”

我点点头,笑道:“原来昨天在太华亭中的真是梅先生。”

“不必称我为先生,叫我书筠罢,我也直呼姑娘为文萱可好?”他说话时站起身来,见我点头答应,便道:“文萱是本地人,可知道江陵有什么其他可游之处么?”

“可游之处倒是不少,不知书筠想要去哪种地方呢?名山胜水、寺庙、文雅之所还是怎样的?”凌子卿平日里带我去过不少好玩的地方,说到游玩我便来了兴致。

梅书筠摇了摇头,“趁着春日里万物齐发,想去山野之处散散心,不知养在闺中的文萱可曾知道哪里比较好么?”本就俊朗的容颜因这一笑而更增俊逸。

“山野之所……”我看了看天色,暗忖此时已近正午,若是去离城太远的地方,不一定能在日落之前赶回来,略一思索便道:“城外有个小村子叫酒香村,酿得好酒,我们去那里可好?”

“有好酒自然要去的!”梅书筠抚掌笑道,只听这村名就似乎能闻到淳淳的酒香了,他毫不迟疑,略一躬身笑道:“多谢文萱!”我报之一笑,便同他出了醉仙楼。

一路行去,两人边赏路边之景,一边又谈起前几日我们二人所做的诗,他对我的诗赞不绝口。我心中欣喜之余,对他的才华和不俗的谈吐也极是钦佩。

出了城走了约有半个时辰便已到了酒香村。不同于城内的繁华景象,这城外村郭之中倒是闲适淡然,一派自然。

田间小路两旁一片苍翠,微风起处,掀起阵阵绿浪。四野之间红白相间,野花幽香扑鼻,比之他处别是一番清闲之景。

及至到了村中,便有小童戏耍于榆柳之下,老者或倚柴扉,或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闲谈,很是悠闲。

梅书筠边走边叹,“田园之中,自有佳景,这份天然之美却是别处难以企及的。”

“难得他们不用奔忙于应酬来往之中,这清闲滋味却惹人艳羡……”我望着村中一派闲适安然,低声叹道,看到梅书筠不解的眼神便补充道:“我虽然不必终日奔波,但爹爹常被俗物缠身,终日碌碌,家人不能时常相聚,哪比得上这山野之人能常享天伦。”

梅书筠哈哈一笑,“我倒觉得,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自然该有一番作为才是,怎可终日流连于田野之中,贪图清闲。”我一笑不答,只是看着风景。

酒香村中小酒馆颇多,往常凌子卿带我来时常去一家名为“酒香人家”的小店,我便也带了凌子卿去了酒香人家。

还未到店里时,便有淳淳酒香扑鼻而来,梅书筠深吸一口气道:“果然好地方!”不等我答言,便已上前掀了帘子,携我踏入店中。

小二见了我二人,忙迎了上来,“二位客官要些什么?”一边说,一边引我们二人在窗边坐了,擦净桌子。我便点了几味小菜,要了几壶佳酿。

“本店新出了一种酒,名‘鸳鸯酿’,味道极是纯正,专祝有情人成眷属,”说至此处,小二打量了我和梅书筠一眼,嘻嘻一笑,“二位要不要来一壶?”

“这……”我脸上一红,正要拒绝,却听梅书筠爽朗的声音道:“那就来一壶好了。”

小二高高兴兴的自去吩咐,我转过脸去对上梅书筠的笑眼,“难得来这里一次,既然是好酒,为何不要呢。”他嘻嘻笑着,“还望文萱不要见怪。”

既然已经要了一壶鸳鸯酿,我还能怎样,只得摆手,跟着道:“为何不要好酒呢。”

梅书筠哈哈一笑,“没想到文萱也是如此爽快,颇有几分江湖人的快意风范。”

“江湖人?”我微微一笑,有些好奇。凌子卿也曾对我讲过许多江湖人的故事,虽然我处于闺中,只读诗书,手无缚鸡之力,却也是对他口中的江湖满是向往。

“江湖……”梅书筠略一沉吟,小二已送上了酒,嘻嘻一笑道:“二位的鸳鸯酿来啦,祝愿两位白头偕老!”

我没有答话,低下了头,梅书筠却已掀开盖子,深吸口气,悠悠道:“果然好酒!”

“这是自然,”我脸上现出几分得意之色,“酒香人家里的酒比这里其他酒馆里的都要好。”

梅书筠笑着赞好,已倒出酒来。因为这酒不易醉人,我便也多喝了几杯。二人边吃些小菜,边又酌酒而谈,从窗边看着小村中的景色,惬意万分。

等我们踏出酒馆时,已近黄昏,夕阳斜斜的挑在山头,远处是一带翠峦,从山脚升起阵阵山岚林烟,与天边白云浑为一体,又被斜阳染了一抹金色,分外好看。

梅书筠立在田边,展眼四顾。村落中各户人家升起炊烟,带着碧青之色,扶云而上,风起时又轻轻袅袅的四散在空中,不留一丝痕迹。

“咦,那里还有酒家!”梅书筠指着远处一片稀疏的树林。

我依言望去,稀疏的树林之外,便是山峦,山脚似有尘土飞扬,尘土散后,却见一面酒旗迎风招展,分外有趣。

“那边是官道,那酒家便是傍着官道而开。”我笑着解释。

梅书筠点头,“寻常并不觉得这酒旗好看,只是此时衬着斜阳和岚烟,再隔着树林远望过去,便觉这酒旗很是好看。”他惬意的沉吟一时,忽然朗声道:“好一副酒卖斜阳的画面!回去我便做一幅画以谢文萱,名字就叫‘酒卖斜阳’如何?”我自然开心的点头。

次日到醉仙楼时,梅书筠已在院中石椅上等我了,他带我上楼后,便进了临近楼梯的一间小雅间,桌上放着一轴画卷,自然是他答应要送我的“酒卖斜阳”了。

果然,打开画卷时,画上是昨日所见的景象,相比于真实之景,画上更增了几分味道,颇显意境,我不由佩服起他作画的技艺来。

在醉仙楼中流连了许久,回到家后,素馨玉簪自然是又拿我开心了一番。我们三人已如姐妹一般,虽然她们二人是父亲买的丫鬟,此时三人玩成一团,早已不想彼此身份。

几日相处,对梅书筠的了解渐渐的多了起来,也慢慢发现,他的影子已开始不断的在我眼前闪现。他过人的才华,俊朗的容颜,挺拔的身姿,不断的吸引着我,或许,从第一眼见到他,我便已对他倾心了吧。

玉人吹箫依何处(4)

醉仙楼中今天有些冷清,袁伯野平时都是在大厅中本来奔去,今天却是携着一壶茶在芭蕉下闲坐着。见我一个人进去,他有些意外的站起身来,“子卿又在家里读书?”

我点点头,坐在石椅上略一休息,眼睛却不住的瞟着大堂,看了一周,仍是没看到梅书筠的身影。

“梅先生今天没来这里。”袁伯野猜透了我的心思,“我听说他这几天住在一个叫酒香村的地方。”

“酒香村!”心中蓦地一阵欣喜,我连忙道别,往酒香村而去。

酒香村中依旧如前般清闲恬淡,展眼四顾,却不知该去哪里寻找梅邵庭。在村子里闲转一周后不见他的身影,我便有些颓然——我虽然知道梅邵庭住在酒香村,却不知是在哪户人家。

我有些兴味索然的往回走,走至垄陌间回首,赫然看到那幅“酒卖斜阳”的画面。想起梅邵庭赠画的盛情,不由多站了会儿,脑海中依旧是梅邵庭的影子在回旋,我不由自主的朝那酒家走去。

穿过树林后不多时,便见那酒家规模并不是很大,虽在路旁,却离官道有两射之遥,想是怕道旁尘土才会如此。

来来往往的客商都在此暂歇,店外的马棚里栓了许多马儿。在店外也有一个茅棚,便有许多人在其中歇息,倒也热闹得很。小二来来去去的添茶,忙得不亦乐乎。

眼睛在茅棚中扫过,却停在一角青衫之上。抬起头时,熟悉的身影静静坐在一张桌子前面,一手握着茶杯,正笑望着我——原来他早已看到我了。

我欢欢喜喜的走上前去,在梅邵庭对面坐下,他便倒了杯茶给我,“文萱走了这么久,喝杯茶解解渴罢。”

“这里风景倒是不错。”我强压着心中的欣喜,装作闲游一般,一边品茗,一边将周围风景打量了一番。酒家后面是一片稀稀疏疏的树林,春日里野花开遍,林风阵阵拂来,很是清爽。

“山野中自是有好景致的。”梅书筠笑了笑,又向小二要了副碗筷给我,我尝了些小菜,还真是美味。两人正闲谈时,却听一阵吆喝之声,几个大汉赶着几辆马车停在了路边,吆喝着来到茅棚下,道:“掌柜的,来四碗鸡汤面。”说话时大喇喇的坐了下来,粗声粗气的不知在说些什么,却很是聒噪。

“这些是什么人?”我的语气中透着些厌烦,梅书筠微微一笑,“平常人。”

我有些不解的望向他,他却已站起身来,“文萱可有兴致到天虞山一游?”

“当然!”我开心的回答,遂同他一起往天虞山赶去。前些天曾带他在天虞山游玩过一次,因那里地处僻静,且环境清幽,他似乎很是喜爱。两人在山中游玩一时,到了太华亭中。

此时斜阳未落,一弯残月淡淡的悬于天际。两人在亭中坐了一时,待夕阳落后,薄暮笼罩了大地,那弯淡月的颜色也深了些。梅书筠变戏法一般从身后拿出一管箫来,“文萱会吹箫么?”

我微笑不语,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