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亲情加减法-第15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少鱼撒过多少回网,真正希奇百怪的事儿,说起来还一桩没有。
老梁喝酒一高兴便红着脸大吹大擂,说儿子,咱今年非得多钓几条大鱼上来。河神在保佑着咱家呢,我每年给河神的祭品,烧的三炷香就是祈福的。你看,还真灵!
仪子在上两辈人面前不敢有半句聒噪之语,一会儿听听奶奶讲故事,一会儿看看父亲做动作,憨憨地笑着。
父亲微醉时,把买的球鞋拿了出来,交到仪子手上。仪子果然兴奋异常,扔了筷子跑进屋里以最快的速度把新鞋换上,到了院子还不忘跳两跳,心里十分畅快。奶奶咪着眼:仪子,你把鞋穿反了。
这顿饭一直吃到过午两点,三人都精神愉悦,心情极佳。奶奶还时不时用手捂着嘴笑,因为仪子总盯着新鞋看个不停,表情怪异。
吃完饭,奶奶依然在院子里晒太阳,父亲喝醉了便上床休息了。仪子则收拾了碗筷,拿到锅里涮,这些琐碎的家务活照旧是他做的。自母亲死后,他便开始做家务,后来父亲带着他到江里捕鱼练本领,但回了家,这些活儿他还得干。洗衣服、涮碗筷、扫地、整理院子……只要是看得见的活计,不用奶奶和父亲叫,他便挽起袖子上阵,做起事儿来一点都不马虎。
仪子把所有事做完之后心里一阵轻松,便到隔壁王老师家去借书,顺便把上一本《成吉思汗》还掉。
王老师不在家,是他的爱人开的门。她热情地招呼仪子:仪子,快进来。仪子闪进了屋:师母,这是我上次借的书,看完了。我能再借一本吗?
师母很大度:可以可以,你到他书房找去吧,拿了书给他留一个条子就行。你王老师这个人啊,爱书如命,少了一本要找好几天,你留个条好让他知道。上次,他掉了一本叫什么《欧洲文学史》,都快把家给翻了个底朝天。
教师的书房的确与众不同,只见一排排书整齐地搁置于架上,排了序,编了号,分门别类。按图索骥,找什么书都挺方便。仪子抽了一本《史记》,看着有半截砖头那么大。仪子想:就借厚一点的,看的时间长,要不老麻烦王老师也不太好。
他把《成吉思汗》放到书桌上,又找笔在一片纸上写了一段话:王老师,我今日还书一本《成吉思汗》,再借一本《史记》,原放于书架第四层85号位置,看完归还。谢谢!下面署上了名字和日期。仪子把纸片折了一下,放到《成吉思汗》的上面,悄悄地退出书房。
师母正在客厅里看电视剧,看到仪子拿了书,连忙叫他:仪子,坐着看一会儿电视吧?
仪子想早点回去看书,忙回答她:不了,师母!我把纸条放在桌子上了,王老师回来后烦您给他说一声。我现在得回去洗衣服,师母有空过来玩。
回院子后没有忙着先洗衣服,仪子椅了凳子到奶奶面前,想陪着奶奶,自己也可以看看书。
奶奶年纪大了,一会儿犯困,一会儿清醒。她在椅子上睡了一小会儿,醒来后发现孙子正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
奶奶说:仪子,你给我念一段吧。
仪子经常念书给奶奶听,奶奶听着听着就闭上了眼睛困了过去,仪子看她睡着了就停住,待奶奶醒过来又接着念。这样停了又念,念着再停。闲暇的时候,仪子会断断续续地读上四五个小时的书,奶奶也会睡上七八回。
“秦始皇帝者,秦庄襄王子也。庄襄王为秦质子於赵,见吕不韦姬,悦而取之,生始皇。以秦昭王四十八年正月生於邯郸。及生,名为政,姓赵氏。年十三岁,庄襄王死,政代立为秦王。当是之时,秦地已并巴、蜀、汉中,越宛有郢,置南郡矣;北收上郡以东,有河东、太原、上党郡;东至荥阳,灭二周,置三川郡。吕不韦为相,封十万户,号曰文信侯。招致宾客游士,欲以并天下。李斯为舍人。蒙骜、王齮、麃公等为将军。王年少,初即位,委国事大臣……”
仪子念的是《秦始皇本纪第六》的一段,他读得很慢,生怕奶奶耳朵跟不上。
奶奶渐渐在孙子有节奏的声音里睡了过去。仪子也安静下来,自己静静地看着书,还时不时地望望,注意着奶奶是否又醒过来。
《史记》里的许多篇幅写得太精彩,仪子全身心都被吸引去了,慢慢地,他似乎忘记了身旁奶奶的存在。
好长一段时间过去了,仪子并没有听到奶奶出声。父亲睡醒了,揉着眼,到院子里看见了仪子:仪子,把中午吃的菜回锅热一下。吃了饭,咱们到江里再下两套钩。
仪子听到父亲叫,回过神来,看看天也渐渐暗了下来。他把书一扔,去瞅奶奶。奶奶没有一点动静,手放在双腿上,头靠椅背,双眼微闭好像正睡得香呢。仪子没有惊动她,径直进厨房去做晚饭。
老梁在屋子里整理杂物,听到儿子在叫他:爸,饭菜热好了,吃饭啦!他“嗯”了一声,说:去叫你奶奶一声。
奶奶还在椅子上闭目仰坐,无声无息。仪子上前轻轻地叫了一声,奶奶没有应答,他又用手轻轻地推了一下,还是不见奶奶慢慢地张开眼。他这时才感觉有点不对劲:奶奶的身体怎么这么凉?
仪子猛地抓住奶奶的双肩摇起来,同时大声喊道:奶奶,奶奶!奶奶的头经他一晃,歪到了一边。一股恐惧感立时击中了仪子,他突然觉得胸间什么地方胀了一下,不自觉地探手到奶奶鼻前一试。
天啦,奶奶断气了!
这时,恐惧完全包围了仪子。他在再熟悉不过的奶奶面前惊骇地往后一退,跌坐于地上,大口地喘气:爸,快过来看看,奶奶出事了!
老梁听到儿子叫,心里“咯噔”一下,快速跑了出来。他对儿子说:快去叫黄医生过来。他扶住母亲的头,不停地呼唤她。母亲的头多轻啊,像一个枯干了的南瓜,上面稀疏的白发倒梳理得很干净利落。母亲一上午都在梳理着自己的头发。
这种情况,黄医生遇到过很多次。他带着一个药箱,飞奔进院子,给奶奶号脉搏、掐人中、看瞳孔……最后,他叹了一声,对老梁说:老人走了。
老梁和儿子同时“哇”的一下放声痛哭。老梁的悲声响彻整个院子:今天晌午她老人家还好好的……
仪子的眼睛模糊了视线,他突然想起奶奶曾经给他讲过,一个人要死的时候,头通常会被一团黑气笼罩,一般人看不见,只能感觉到。可奶奶走前是那么的安静,跟平时睡着了无异。他并没有感觉到那一团什么黑气,甚至都没有觉察到一丝死亡的前兆。
至少,奶奶死得并不痛苦。她可能是在孙子的读书声中无声无息地走的。或许,她本想要向后人交代几句,又无心打扰孙子专注于书的注意力。生老病死,命数天理!奶奶也无非是这样走完她人生的最后一个驿站,让生命终结于这个阳光和煦的下午。
奶奶的后事简约而隆重,来帮忙的人很多。他们表情凄凄,悲恸不已。乡亲们的情义让老梁心中十分感动。
锁呐凄惨悲怆的吹奏声,悼词挽歌哀恸的重音,把人们沉痛的情绪传出去好远好远。纸钱抛洒在道路两旁,让大地都为之战栗而动情。
奶奶的后事办完后,老梁对儿子说:仪子,人长大了终究是会到外面去走一遭的,你自己想什么时候出去,我都同意。
仪子现在最担心的便是父亲了,如果自己走了,他在家孤零零的连个说话的人都没有。仪子说:爸,我们去捕鱼。
金沙江的水开始不安起来,搅动翻腾,一浪一浪凶狠地涌向岸边,让人看着心惊胆颤。涨水的季节来临了。
老梁家一个多月没捕鱼,他们家的老人死了。邻居们对两父子同情不已,几年内死了两个女人。金沙江的人靠水吃饭,靠山无门。老梁明白,涨水的季节正是捕鱼的最佳时期。
于是撑一手篙,船儿离了水岸,又踏上它的谋生之路。老梁划着桨,仪子站在船首用力地把鱼网撒向水里。十分钟后便拉网,可以收获或多或少的大小鱼虾及碎草烂渣。
那又是一个黄昏的下午,也是没有任何的前兆。
水位提高了,许多江中的险滩暗礁更加隐蔽,更加致命。老梁在涨水的季节都会小心翼翼,金沙江里每年都淹死人。只要是在水面过,在水中游,都得小心,更不能逞能,有句谚语叫做:河里淹死的都是会水人。老梁在船上备有救生圈,可怎么看都觉得拿它来救命实在是一个笑话。
今天天气阴沉沉的,还有点闷热。刚下了三次网便捕上来差不多有一桶的鱼虾,老梁把烟点上,对儿子说:到下滩再撒几网。仪子重新把网整理好,挂在前头的竿上。老梁一打桨,船便顺着流水向下滩驶去。
上滩和下滩并没有明显的分界线,只是下滩的水流更急一些。下滩表面上温文尔雅,下面却沟壑纵横,暗流涌动。江中偶尔还会突兀地冒出一块巨石,渔船要是往上面一撞,保证粉身碎骨。这里是事故多发区,经常有客轮或货船触礁沉没。人们便把这儿传得异常邪乎,说这里经常闹鬼。
老梁看看夕阳,又感觉到江面的风开始大起来。他沉稳地划着桨,前划后推、左右摆舵,熟练谨慎,眼睛死死地盯着水面,好似进入了一片鬼域。
仪子站在船首,也观察着水面,他要找一块看似水深的地方,补上一网。
出现了几块巨石,横亘在前面。老梁把船拐了个角度,打算慢慢从边上绕过去。刚绕过最前面的巨石,他听见仪子惊骇地叫了起来。
仪子满脸的惊恐,像真看见鬼似的,指着前面一块大石头大声喊道:奶奶,奶奶!老梁一转脸也呆住了。只见母亲坐在河中间的巨石边,双脚放到水中,弓着腰用手捧着水在洗头发。她仰起脸一咧嘴露出少了牙齿的牙床,眼睛好像在盯着渔船看。
“轰”的一声不知道碰到什么,船首的木板竟被撞烂了。仪子措手不及,往前一扑撞到了河里的一块暗石,顿时头破血流。船又勉强向前驶了两米,终因船首吃水而慢慢沉了下去。老梁弃船跳了水,他浮出水面四处张望,大声地呼喊儿子的名字。可仪子不知道是沉到了水里还是被水冲到了什么地方,没有踪影。老梁拼命地蹬水,但水流太急,自己身不由己地往下游漂去。突然,他的右腿动不了了,原来是不小心夹在了两块石头中间。他努力想抽出腿来,但河水巨大的冲力让他的腿越夹越紧。此时的老梁力气也基本用完,他彻底动弹不得了,只能用双手不停地划动着水。
天空中飘来了乌云,还砸下雨点来。老梁在江中残喘,肚里进了不少的水。他想:妻子也是在江里出事故死的,她为什么没有出现。奇怪的是,母亲死得是那样的平静,又为什么会在江中出现她的幻象。莫非她是想让亲人去死?
老梁想起仪子,他听话的亲儿子,忍不住涌出了泪水。他用最后的力气大声喊了出来:仪子……
而仪子听不见父亲的声音了,因为他沉到了水中。脑袋被石块一撞,肯定裂开了一个大口,但在水中却没有一点疼痛感,只觉得脑子迷迷糊糊的,不能呼吸。他四肢舒展,身体柔软,随波逐流,脑中倒断断续续地回忆起一些事来。
仪子想起自己高考落榜以来的日子。父亲对儿子说:仪子,我知道。我知道你早晚要出去闯荡的,窝在金沙江的这个湾里也不是一个办法。但你看奶奶年纪这么大,身体又不好,你就在家照顾她几年,等奶奶过世了再走。
都三年了,仪子渐渐地长大,嘴边冒出黑黝黝的胡须,臂膀撑开,腹肌鼓出。生活真的能锻炼人。邻居王老师觉得仪子太可惜了,一直借书给他看,希望他再拥有多一点的知识,至少多一点的素养。仪子想起王老师的慈眉善目,他的的确确是一个好人!
下钩收钩,撒网撤网;欣喜与失望,快乐与悲伤!仪子想忘掉外出的事,希望能一直陪着奶奶和父亲,靠金沙江这汪水,过一段流水般波澜不惊的日子。就算吃一碗热腾腾的勺子面,他也会感觉到父亲关爱的温度。父亲在每一次大的收获后会庆祝一番,做一顿好吃的,喝一点小酒,让一家人高兴高兴……
仪子渐渐不能思考了,他明白自己的那点可怜的回忆会随着死亡而永远消失。他揣摩:肯定有什么重要的事没有想起来。父亲又看到奶奶坐在河石上了吗?这时,他脑中突然灵光一闪,居然出现这样一幅画面:
那是一个湖,一个安静的湖。湖水干净透明,于较深处呈深绿色。柔和的阳光倾泻于湖里,亮晶晶的散光让人眼花缭乱。湖心有一只小船,但不是熟悉的小渔船,而是游人游湖用的无顶小木船。上面坐着四个人,仪子集中精力才发现是自己和父母、奶奶在船里聊天。具体聊些什么,他不知道,但他看到四人脸上都挂着温和的微笑,温馨无比。船里泛着快乐的空气!
湖面上微波荡漾,小木船也在湖心左右轻轻摇摆。船儿摇啊摇,可怎么也靠不了岸。他们就像是琥珀中的四只蚂蚁,被永远地困在了里面。













3、相见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