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当时,在高空监视运输机的只有三架挂着侦察吊舱的F/A18F战斗机。
在运输机群分成三支编队的时候,三架侦察机分开行动,结果等到运输机再次脱离编队飞行的时候,美军的侦察机就忙不过来了。虽然“文森”号的舰长立即下达命令,再次出动了三架侦察机,但是这些侦察机起飞后,至少需要一个小时才能追上运输机,而这一个小时足够发生很多事情了。
到这时,意外情况还没有完全结束。
在运输机编队散开后大约半个小时,继续向东飞行的六架C17再次分散,其中三架组成一个新的编队,在马德拉群岛西面大约四百五十公里处转为向南飞行,另外三架运输机则掉转航向,转为向西飞行。
这下,美军的麻烦大了。
之前执行跟踪监视任务的三架F/A18F战斗机已经升空近三个小时,必须在十五分钟内返航,不然剩下的燃油无法使其返回航母。已经起飞的三架F/A18F各携带了三具副油箱与两具侦察吊舱,最大航程超过三千五百公里,可是要想及时追上改变航向的运输机,就得以超音速飞行半个小时,使得最大航程缩短到二千五百公里。除掉返航所需的燃油,这三架战斗机最多只能伴随运输机飞行半个小时。考虑到环境因素,比如不利的风向,这三架战斗机甚至无法伴随运输机飞行。
解决的办法不是没有,比如在侦察机返航的时候进行空中加油。
只是,之前升空的三架F/A18F已经没有足够的燃油坚持到加油机到达了,必须尽快返回航母。更重要的是,从欧洲大陆起飞的运输机,最快也要三个小时后才能到达亚速尔群岛海域,为返航的侦察机补充燃料,所以刚刚从航母上起飞的三架侦察机在追击运输机的时候必须控制好速度,不然没有足够的燃油与加油机会合。
从美国本土派遣侦察机?
美军确实这么做了,只是运输机在大西洋中线东边,离美国本土数千公里,别说美军早就没有像SR71那样的超音速战略侦察机了,就算有也没有足够的时间追上运输机,而美军的亚音速侦察机更是无能为力。
结果就是,在六架C17突然分散转向之后,出现了大约十五分钟的跟踪监视空挡。
在实在没有办法的情况下,美军不得不打破罗博特上将制订的计划,立即出动在航母战斗群西面四百多公里巡逻的E2D舰载预警机,用预警机上的雷达跟踪运输机,确定运输机的飞行航线,为随后的跟踪监视提供帮助。
必须承认,E2D上的雷达非常先进。
C17是大型战略运输机,没有采用任何隐身措施,RCS面积达到数百平方米,即便在七百公里之外,都能被E2D上的相控阵雷达发现。
E2D的到来,暂时让美军咬住了那几架运输机,只是随后发生的事情,让美军的所有如意算盘都落空了。
六架C17转向后大约半个小时,也就是距离E2D大约六百五十公里的时候,首先是转向南下的三架C17在加拿利群岛西部上空突然降低了飞行高度,随后转为向西飞行的三架运输机也降低了飞行高度。
结果就是,六架运输机从E2D的雷达屏幕上消失。
E2D的雷达确实能发现七百公里外的大型目标,但是有个前提条件,即目标飞行高度必须在五千米以上。如果目标飞行高度低于五千米,受地球表面曲率影响,E2D的探测距离将大幅度缩短。如果目标在两百米以下的超低空飞行,E2D的探测距离甚至会缩短到只有一百多公里。
预警机跟丢运输机的时候,美军的F/A18F立即加速。
只是要想到达用侦察吊舱截获目标的距离,至少需要一个小时,即便进入用战斗机的火控雷达发现目标的距离,也需要四十五分钟。
这么多时间,运输机足以通过转变航向,摆脱美军的跟踪监视。
情况一层一层的反映上去,最终送到了阿奇博尔德手上。当时,罗博特已经离开了华盛顿,正在返回纽约的途中。
跟丢了那些运输机,很有可能失去查出幕后真凶的最后一条线索。
阿奇博尔德不敢有丝毫耽搁,立即找到了诺里斯,请总统做出决策。
诺里斯不是傻蛋,曼哈顿已经变成废墟,美军至今没有找到一名袭击者,连一具袭击者的尸体都没见到。如果不能抓住这条线索,美国连进行大规模报复的理由都没有,更加别说让敌人付出代价了。
无论如何,都得找回那些运输机
听阿奇博尔德介绍完情况,诺里斯立即让斯滕博格联系附近国家的外交机构,要求这些国家提供帮助。随后诺里斯又打电话把特纳叫了过来,让他动用CIA的所有资源,查出那些运输机可能降落的地点。
一时之间,寻找九架“失踪”的运输机,成为美国当局的首要任务。
问题是,要想在茫茫大洋上空找到九架还能飞行数千公里的大型运输机,绝对不是一件容易事。
这些运输机可能降落,也有可能坠毁,甚至在空中解体爆炸。
就算动用了全部军事与情报资源,找到这些运输机的希望仍然非常渺茫。只是这件事情证明了一个猜测,即袭击者早已离开曼哈顿,没有留下来与美军决一死战。这样一来,美军展开的大规模军事行动,不但彻底失败,还最终导致留守的袭击者孤注一掷,使曼哈顿遭到毁灭性的破坏。
新书《燃烧的海洋》已上传,请多多支持。
第二百二十三章 希望渺茫
罗博特乘坐的直升机还没有到达纽约,就在空中转了个弯,飞回华盛顿。
等他见到诺里斯的时候,美军与CIA联合展开的搜索行动已经全面展开。因为美军跟丢了运输机,所以诺里斯把搜索行动的指挥权交给了特纳,由CIA主导,美军只是提供支援配合。
诺里斯没有提出过高的要求,只是必须找到一架运输机,以及上面的乘员。
至于死活,诺里斯根本没有提到。
以美国的技术,哪怕只是找到几具尸体,也能获得新的线索,查出幕后真凶。
这次,CIA完全按照情报机构的规矩来做,没有采纳军方的意见。具体负责人也不是特纳,而是顶替里克尔的卢卡斯。
在安排搜索行动的时候,卢卡斯首先放过了最先脱离编队的三架C17。
这三架运输机最先改变航线,而且最先离开美军侦察机的监视范围,在E2D启动雷达之前,就已离开了雷达的探测范围。等到诺里斯收到消息,让CIA参与进来的时候,这三架运输机有足够的时间飞行两千多公里。等到卢卡斯安排搜索工作的时候,这三架运输机已经飞行了将近四千公里。也就是说,如果这三架运输机没有改变航向,很有可能已经到达了目的地。
关键在后面六架运输机上。
如果让军方来做,肯定会把重点放在那三架折返航线,往西飞行的运输机上,只是卢卡斯没有这么做。
在他看来,找到这三架运输机的可能性也非常渺茫。
这三架运输机折返航线的目的不是返回美国,而是离开亚速尔群岛、马德拉群岛与加拿利群岛地面航空指挥中心的控制范围,进入大西洋中部海域,然后寻找机会转变航线,彻底摆脱美军的跟踪监视。
因为同向飞行,所以就算这三架运输机没有改变航向,从“文森”号上起飞的舰载侦察机也要大约两个小时才能追上。在此期间,运输机上的乘员很有可能跳伞,或者是让运输机改变航向。
相对而言,找到与追上南下的三架运输机更加容易。
原因很简单,这三架运输机只要不及时调整航向,就会进入加拿利群岛地面航空指挥中心的控制范围,被用来引导民航客机的地面雷达发现。如果继续向南飞行的话,还会进入佛得角群岛的地面航空指挥中心的控制区域。
利用这些民用机构提供的数据,就能确定运输机的大致飞行航线。
可惜的是,等到卢卡斯部署完毕,斯滕博格联系上西班牙与佛得角群岛的外交部门,希望能够提供空中目标的飞行数据时,这三架运输机并没出现在加拿利群岛附近,而是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卢卡斯没有放弃,而是立即扩大了搜索范围。
重点不是在东边的非洲大陆上,而是在西边的大西洋上。
如果这三架运输机转为向东飞行,进入非洲大陆上空,肯定会被沿岸国家的地面雷达探测到。只有向西飞行,深入大西洋,才能避开地面雷达。
按照这一判断,卢卡斯把搜索重点放在了从加拿利群岛到佛得角群岛以西海域。
结合C17的飞行速度,以及时间等因素,卢卡斯制订了一套非常完整的搜索计划,让美军出动侦察机,逐一搜索各片海域。
只是到了这个时候,找到这三架运输机的希望也变得非常渺茫了。
在向总统汇报的时候,卢卡斯明确提到,运输机在大西洋东部海域上空转向,在马德拉群岛、加拿利群岛西部海域转向,已经很难到达某些与美国敌对的国家,除了在非洲大陆腹地迫降之外,这些运输机只有可能在大西洋上空迫降,或者是坠毁。因为运输机搭载的很有可能是袭击者,所以在非洲大陆迫降的可能性并不大,因为只有在大洋上迫降,才能消除袭击者留下的蛛丝马迹,让美国情报机构无法追查下去。可能的迫降地点有两个,一是加拿利海盆、二是佛得角海盆。这两处海域的最大水深都在六千米以上,平均水深超过五千米,以当代的技术,很难从这么深的海底捞起破碎的飞机残骸。
这个判断,让诺里斯感到无比失望。
因为这意味着,美国将永远无法知道是谁策划了这场导致曼哈顿变成废墟、让美国蒙受建国以来最大损失的袭击行动。
只是,卢卡斯没有让诺里斯绝望。
在报告中,他还明确提到一点,如果运输机搭载的是袭击者,他们就不会随同运输机沉入大海,而会设法转移到船只上,因此只要密切监视这些海域的过往船只,就能找到新的线索。
因为这一海域有数条跨洲航线,所以过往船只非常多。
只是这没有难倒CIA,动用军事卫星、以及各种情报侦察设施,美军与CIA能够监视所有船只。
如果有必要,美军甚至能够调动战舰在海上拦截这些船只。
诺里斯没有别的选择,在卢卡斯做了汇报之后,就授权罗博特,动用美国的一切军事力量,拦截所有可疑船只,必要时甚至得进行登船检查。至于这些船只的注册国,诺里斯根本没有放在眼里。
发生了这么严重的事情,全世界都知道,美国已经被彻底激怒,需要找一个出气筒。
问题是,拦截过往船只,并不能确保找到那些跳伞的袭击者。
原因很简单,这明显是一起由某个国家策划的袭击行动,而且是一个有能力与美国对着干的国家,那么在安排撤退的时候,肯定会早有准备,不会用民用船只接回袭击者,而会出动军舰。要想做到保密,不被美国发现的话,就得动用潜艇,而且是足以容纳下数百人的大型潜艇。
世界上,拥有这类潜艇的国家并不多,总共就五个,即安理会的五个常任理事国。
英国与法国不可能,它们是美国的盟友,不会做出这样的蠢事。
剩下的,就只有大陆与俄罗斯了。
大陆在一万多公里外的西太平洋,就算拥有核潜艇,也从未把潜艇派入大西洋,根本不熟悉这边的海况。再说了,大陆的核潜艇并不先进,也不够大,不见得能够一次接受数百名袭击者。更重要的是,大陆的核潜艇数量非常有限,大多在美军的监视之中,如果离开了西太平洋,早就被美军发现了。
会是俄国佬干的吗?
在真相浮上水面之前,诺里斯不会否决任何可能。
要在大洋上找到一艘俄罗斯的核潜艇,显然是件非常困难的事。万幸的是,俄罗斯没有理想的出海口,只需要严密监视俄罗斯的所有海军基地,在几条潜艇必须经过的水道上部署反潜力量,就能知道是不是俄罗斯派遣潜艇接走了袭击者。
诺里斯采纳了卢卡斯的建议,命令海军立即调动全部反潜力量,密切跟踪监视大陆与俄罗斯的所有核潜艇。
到此,搜索行动才算全部安排妥当。
剩下的只有等待,在搜索行动结束之前,谁也不知道会有多少收获。
安排好这件事,诺里斯才把精力放到善后工作上。
当务之急正是妥善安顿从曼哈顿撤出来的三百万平民,而其中最棘手的就是对这些人进行身份甄别。
也许有人觉得这很简单,所有美国人在出生之后就有一个社会保障号。
问题是,袭击者能够策划这么大规模的袭击行动,也就有能力渗透美国的情报系统,获得完全合法的社会保障号。
依靠通常手段,肯定无法甄别出藏匿在平民中的袭击者。
只能采用非常规手段:动用情报机构的力量,对所有撤出来的平民进行测慌,甚至做基因鉴定。
问题是,目标群是三百万人
按照斯滕博格与科隆提出的建议,诺里斯首先让军方排除了妇女、儿童与年纪在五十岁以上的男性。这样一来,甄别目标群缩小到了一百二十万,这其中由有大约五十万人能够提供充足可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