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游古记-第179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圆生拍了一下桌子,又接着喊道:“如果你们六根未净,要还俗嫁人,我决不说二话。可你们既然出了家,就要守庵里的清规戒律,可你们不仅不守,还公然淫。乱,肆意妄为。你当我们这些人都是泥做的吗?看见听见却管不了吗?哈哈,你错了,既然你们自己守不了清规戒律,又不听规劝,那好,我圆生就来……帮你们守!”
最后这句话恶狠狠地说的是那样的铿锵有力,落地有声,把所有的人都镇住了。
片刻,唐大鹏才咳嗽了一声,示意圆通和圆妙坐下,然后对圆生说道:“圆生,你杀人的动机本官已经明了,你接着说你是怎么杀死圆心的吧。”
圆生也慢慢坐下,说道:“没什么可说的了。圆心回来之后,马上就倒在床上睡了,我又等了一会,这才出来,上床骑在她身上,掐她的脖子,她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掐死她之后,我用被子盖好尸体,掩上门,然后回了禅房睡觉了。”
“你没想过怎么处理尸体吗?”
“没想,因为我相信我与圆心无冤无仇,怎么都不会怀疑到我的。”
案件最终侦破,唐大鹏吩咐将圆生拿下。
这戏剧性的变化让雷芸儿都惊呆了,摇着唐大鹏的手臂怪他怎么不早点告诉她,让她亲自将真凶抓捕归案,过一过瘾。
唐大鹏笑了,心想这个案子雷芸儿可没办法破,因为这个案件非常特别,前面的凶手掩盖了后面的凶手,两个凶手之间却互不知情,这样的案件侦破首先要依赖对尸体现象的足够了解,以及死亡时间的准确判断。古人对尸体现象的认识还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也就难以发现死者先手被两个人两次行凶。
另外,这个案件的彻底侦破,还大量依靠了现代刑侦手段,比如对伪造现场的血液的检测,对指纹、脚印的分析对比,对微量物证干枯了的葱末的放大镜检查等,再加上结合检测结果进行的推理才最终破案,否则,要想发现凶手背后的真凶,难度还是非常大的。
就拿指纹对比来说,其实,这个案子还有一个细节唐大鹏没说出来,那就是他到厨房视察的时候,偷偷将一个圆生拿过的碗揣进怀里,从而提取到了圆生的指纹,与大立柜里的指纹进行比对之后,确认是圆生的,这才下决心收网。
这一指峰上十二个尼姑一个死了三个被抓,原因却也逃不出一个情字,真让人感叹。
真凶被擒,案件告破,第二天一早,唐大鹏等人辞别了静慈师太等众尼姑,押解着圆生、圆妙、圆通三人下山回到宜山县。
唐大鹏找来画师根据患通所描述的那太虚道姑的长相,画了图象,层报湖广提刑按察使要求进行协查,由于还没有证据证明这太虚道姑就是那个连环杀人凶手,只能是要求协查,还不能进行全国海捕。
至于三个尼姑的处罚已经与侦破没什么关系,故简而言之:圆生虽然杀人,但事出有因且情有可原,被判杖一百,流三千里,后来病死于流所。
圆通属“谋而已行,未曾伤人者”,根据大明律,判杖一百,徒三年。圆妙系为从在合,杖一百。圆妙一直在圆通服劳役的地方等她。三年后,两人携手而去,不知所踪。
这都是后话,按下不表。
唐大鹏风尘仆仆回到内衙,萧逸雪和梁姝欢喜的跟什么似的,待到看见他官袍也烂了,缝补得皱巴巴的,定是吃了不少苦,又都是十分的心疼。
当晚,梁姝拿出十二分的精神做了一桌好菜犒劳唐大鹏。
钟仪萱、郭琪带着两个小丫鬟这一走,内衙里清冷了许多,只有萧逸雪、雷芸儿和梁姝。当然还有梨园七姐妹和苗家双胞胎姐妹,不过她们一般都在后花园练习歌舞不出来的
第三百九十章 父债子还

更新时间:201513 19:46:29 本章字数:2406
萧逸雪和梁姝看唐大鹏这副谗样,又是好笑又是心疼。
酒席上,雷芸儿说起唐大鹏尼姑庵破案的经过,自然是眉飞色舞,听得萧逸雪和梁姝都瞪大了眼睛啧啧称奇。
吃完饭,雷芸儿便独自回房了,路途劳累,唐大鹏也想早些休息,搂着萧逸雪的腰肢来到房里。
湖广庆远府知府衙门,知府秦煌秦大人正在签押房办公。
这时,门房慌慌张张跑进来,跪倒禀报:“大老爷,不得了了!”
秦知府正拿着一个卷宗在慢慢审阅,听这话不悦地抬眼皮看了看门房:“何事惊慌?慢慢说来。”
门房喘了几口气说道:“小……小少爷不见了!”
“什么?”秦知府扔掉了卷宗,猛地站起身问。门房急声道:“老爷,刚才奶妈托人带信来说小少爷不见了,奶妈他们正在青龙洞周边四处寻找呢!”
秦知府有一妻四妾,子女生了一大堆,但他最疼爱的就是最小的这个小妾刚刚给他生的这个儿子,才三岁。今天天气特别热,奶妈罗氏抱着小孩秦少爷,带了个男仆名叫刘双喜,到庆远府城里舞阳河边的道鹳青龙洞纳凉。没想到把小少爷给弄丢了,整个青龙洞都找了个遍,也没找到,这才着急,一边四处寻找,一边托人带信回来。
秦知府这下慌了,带着人匆忙坐着轿子来到道鹳青龙洞,一下轿,就看见奶妈罗氏正坐在鹳前的石阶上号啕大哭。男仆刘双喜苦着个脸站在旁边直搓手。
秦知府急步上前,问道:“怎么回事?小少爷到哪里去了?”
罗氏和刘双喜咕咚一声跪倒在地,连连磕头,罗氏说道:“小少爷,小少爷不见了。”
“怎么不见的?”
罗氏说道:“刚才我和刘双喜我们俩抱着少爷在鹳里纳凉,就坐在老君殿上面的假山那里,小少爷就在旁边的大石板上玩,我们……我们光顾看下面的风景了,回过头来,小少爷就不见了。我们以为小少爷只是跑到哪个山洞里玩去了,没想到,到处都找遍了也没找到。呜呜呜……”
那男仆刘双喜道:“小的们把整个假山都搜了一遍,只找到了小少爷的一只鞋子。鞋子里塞着有张纸条。”说罢,从怀里摸出一只小孩的虎头童鞋,从里面拿出一张纸,双手递给秦知府。
秦知府接过一看,只见上面写着四个字:“父债子还”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父债子还?难道劫持孩子的这人与自己有仇?秦知府脑袋里搜索了一遍,这为官一方,肯定多多少少会得罪一些人,但仇恨深到劫持自己儿子这等地步的,秦知府还一时真的想不起来会是谁。
奶妈还跪在地上号啕大哭着。秦知府心中更是烦乱,上前就是一脚,将罗氏踢翻在地。气急败坏地骂道:“你这贱人!弄丢了小少爷,还他娘的有脸嚎!要是找不回小少爷,我要你的命!”
罗氏连忙爬起来跪倒,一边哭着一边哀求饶命。男仆也在一旁苦苦哀求。
秦知府转身看着身后跟随的家丁、仆人、丫环们,吼道:“你们他娘的还愣着干什么?还不给老子去找小少爷去!找不到小少爷,老子要你们一个个好看!”
家丁们连声答应,忙不迭四处寻找。
秦知府坐轿子回到衙门里,已经无心办公,直接回了内衙。
他那几个妻妾已经得了消息。内衙里哭成了与团。尤其是那最小的那个小妾王雨菲王氏,也就是那个小少爷的娘,已经哭得死去活来。
这小少爷可是王氏的心肝宝贝,是她得宠的保障。她现在在耿家要风得风要雨得雨,全来自于这个孩子。一旦孩子没了,她的地位也就没了,再加上母子连心,孩子丢了,怎不让她哭天抢地呢。
秦知府坐在内衙客厅里唉声叹气。衙门里出了这等大事,几乎所有的人都帮忙出去满城寻找,可是,一波波回来的人带来的都是令人失望的消息。
找了整整一天,都没有小少爷的踪迹。
夜深了,内衙客厅里还满满的都是人,庆远府知府大人的小公子被人绑架,这消息已经像瘟疫一般席卷了整个庆远城。衙门的判官、吏目、六房司吏和城里的要好乡绅都来探望。一屋子人都是长吁短叹,或者咒骂劫匪罪该万死,或者安慰知府节哀顺变,想法子尽快将公子解救回来。
说到解救,秦知府长叹一声:“如何解救?这劫匪没有索要钱财,也不提条件,唉~!从劫匪所留字条来看,孩子恐怕……恐怕难逃大难了。”
庆远府判官赵世良一拍大腿,说道:“这劫匪字条上说什么‘父债子还’,大家都知道,咱们知府大人为官清廉,爱民如子,何曾欠下一星半点的人情之债?又何曾与人结下如此深仇大恨?照我说,分明是劫匪无中生有,想混淆视听罢了。”
众人听了纷纷点头赞同。
赵判官很是得意,说道:“所以,这绑匪绑架孩子,说到底还是为了钱!照我看,他迟早会提出条件的,咱们耐心等等,等他提了条件,不管要多少钱,为了小少爷的平安,咱们答应就是,大伙砸锅卖铁凑钱也要把小少爷赎回来!”
众人听了赵判官这慷慨陈词,都觉得他果是十分的仗义,难怪知州大人将他视为心腹,便都纷纷点头赞同。
秦知府又叹了口气说道:“是啊,本官这一整天都在思索,究竟得罪了何人,要抢走我的儿子。可想了这一整天,也没个头绪。看来,很可能如判官所说,这人还是为了钱财。”
吏目李龙渊说道:“卑职愚见,这人留了字条既然这般说了,恐怕为了钱财的可能性比较小,其目的很有可能还是想报仇,所以,迟得一天,小少爷生命安危就多一分危险。因此,咱们与其这样坐等消息,不如主动出击,想办法抓住这劫匪。”
赵判官听李吏目反驳他的观点,已经心中不快,听他说要主动出击抓人,便嗤地笑了一声:“这还用你来说?谁不想破案啊?谁又能忍得下这口气呢?”

第三百九十一章 马屁之王

更新时间:201513 19:46:29 本章字数:2292
“是是,卑职失言了。”李吏目惶恐不已。
吏目只是从九品,是品秩中最末一等,是个官都可以欺负他,这判官是从七品,所以对他说话虽然很不客气,吏目也只能忍气吞声。
秦知府却听出来这李吏目话中有话,他心中牵挂儿子,从那劫匪所留字条能猜出来儿子恐怕凶多吉少,不怕一万就怕万一,万一是要杀孩子报仇,那可真的是多一日便多一分危险。如果有希望能侦破案件找到孩子,哪怕只有一线希望,都决不能放过,急忙问道:“李大人,你有何高见?不妨说出来大家参详一下也好。”
“是,是。”李吏目答应了,偷眼看了看赵判官。
赵判官眼睛一瞪:“你看我干什么?知府大人叫你说,你还不快说!”
“是,是。”李吏目有些尴尬,不过好像这种气他已经受惯了,说道:“卑职想到了一个人,或许可以破获这件案子,将小少爷救出来。”
“哦?是谁?”秦知府仿佛看见了一线希望。
“秦大人还记得前段时间王典史的案子吗?”
这案子秦知府如何记不得,就因为这件错案,他被杖八十,罚俸一年,屁股上的伤现在才刚刚好,问道:“李大人的意思是……?”突然,秦知府想起了一个人,马上反应了过来,“你是说破获上次王典史错案的宜山县知县,现在同时兼任我府同知的唐大鹏唐大人?请他来帮忙侦破这件案子?”
“正是!”李吏目说道:“这唐大人可不简单,刚到宜山县,就破获了王典史奸杀苗寨少寨主燕世雄娘子并杀了其妻弟,诬陷燕世雄一案,成功化解汉苗冲突,听说现在那苗寨寨主为这事把这唐大人当一尊菩萨似的供奉着,逢人就夸,遇人就讲,两人成了刀里来火里去的交情。”
“这宜山县苗民不服王道教化,京城闹事,一直是大人最头痛的事了,现在被唐大人治理的井井有条,汉苗相处融洽,看来,这唐大人能耐还真是不同凡响啊。”
赵判官又嗤的一声笑:“说什么呢?把他夸得跟一朵花似的给谁听呢?你别忘了,正是因为他,咱们知府大人才白白挨了八十大板,还罚俸一年,一年呢!省着花够你全家吃五年的!”
李吏目连连点头称是,不敢吭声。
赵判官更是得意,冷笑道:“他一个小小的县令,能有多大本事?我看这唐大鹏不过是瞎猫碰到了死耗子罢了,有什么能耐。你替他吹这么些大气干什么?你想看知府大人的笑话是不是?你难道不知道知府大人正要找他晦气吗?”
赵判官还以为秦知府因为挨了处罚而记恨唐大鹏,他却不知湖广钱布政使和提刑按察使都已经给秦知府打过招呼,暗示这位唐知县大人不是一般人物,凡是他的事情要优先办理,对他的话要言听计从,不得违抗。
秦知府多年为官,怎会不知道这话的分量,早就想拍马屁结识一下唐大鹏,只是一直无缘得见。再说了,上次王典史那错案,本就是自己的错,如何能怪得到别人呢,还幸亏唐大鹏刀下留人,保住了燕世雄的命,否则一旦错杀,那自己这乌纱帽铁定是保不住了,可不是打一顿板子罚点钱就能了事的。
可赵判官却不知道唐大鹏的底细,还在那自以为是地乱拍马屁,没想到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