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家天下-第21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童容海不满的“嘘”了一声,看到邻座上已经有人转头看来,他小心的说道:“这里不方便说得太多。等回去后咱们再细论此事!”
满座各怀心事。童容海生怕事情泄漏,被人抢了先。那样功劳就被分薄。当然,他也可以自己一个人上书。然而那样的话势单力弱,效力又会显不出来。经他反复揣摩,只有用一个小团体来联名上书,才是一种恰到好处的状态。因为不止一个人,对上头才会有压力。人数不太多,功劳才不会被分薄。这样的团体上书必然会引发关注,脑子聪明、反应快的会迅速跟上,只要形成声势,正所谓法不责众,无论如何自己就相对安全了。
朱衣点则是在反复推敲,想找到自己未曾注意的危险之处。臣下上书干涉立储的事,虽说有很大把握正好迎合了徐简的潜在意图。然而毕竟还是一种高危险的运动。万一上书后没有很多人跟进。到时忠于天王的人来个强力反扑,徐简要是承受不了压力,将自己这票人丢出来顶罪的可能也未必没有!
而吉庆元等脑子不太灵光的则唯有震惊。就连喝酒的时候手都在抖,弄得衣服全都沾湿。
又喝了一会儿,童容海看到有不胜酒力的已开始退席,立刻一拉吉庆元道:“走吧,去我那儿喝杯茶解解酒!”
七八个人各怀心事,默然无声的追随着童容海去了他的府邸。童容海刚刚在北征一役中立了功,官品已升到正六品,是在座诸人中最高的。所以俨然也成了这个小团体的头目。
到了童家,童容海命人上茶后挥退闲人,正色对吉庆元等人道:“老弟啊,你们平时太不用心。这大半年以来,你们天天读的几部书,象什么《教义问答》、《天国领袖》、《天国征战史》等书,你们都看出些什么名堂来没有?”
吉庆元吃惊的瞪大眼睛,反问道:“书里还能有什么名堂?”
“笨,真是笨到家了!”童容海恨铁不成钢,一跺脚道,“连国朝制度里最重要的一条你们都没注意。侯爷亲定的书上明明写着:天国大位,凡天父血裔皆可继承!”
“那又如何?”吉庆元还是茫然无解。陈炳文却已经若有所悟,说道:“这样说来,新天王未必一定要洪氏来做,东、南、北、翼四王乃至金陵长公主的后代也都可以继位了?”
“正是如此!”童容海总算松了口气,进一步解释道,“如今东王早已因病退养,大半年音信全无,说不定早已薨逝。西王只是帝婿,非长公主亲生的子女不能有继承权。南王早已在湘省归天。北王获罪于天,被东王禁闭夺爵,目前也不知死活。翼王早已因拥兵自立,被天朝暗中除名。所以可选的继承人其实并不多。”
“那跟侯爷又有何相干?”陈炳文起初似乎若有所得,但仔细一想却又卡住。
一直静默的朱衣点突然插话道:“老弟没有细读教义啊。教义问答第一百三十七条、第五百六十二条、第一千三百七十四条都涉及到江宁侯爷的身世。其中一次由东王开示,一次由金陵长公主开示,更有一次乃是由洪天王直接开示,都说江宁侯乃是天兄耶稣嫡裔,按辈分,乃是天王嫡亲侄子。按传承,更是名正言顺的天父长房长孙!”
吉庆元以下,全都被朱衣点的话给骇了一大跳。吉庆元失声道:“此、此话当真?”
朱衣点冷笑道:“书册俱在,你自己不会翻检核对?而这部书,乃是经过天王亲自审定,东王督造,金陵长公主刊刻传播,做为教义的权威刊物使用!”
原来如此,原来如此!几人的心中顿时象有惊涛骇海在翻腾不休。童容海催促道:“大伙儿赶紧的拿定主意。这奏章一上,咱们就都是铁杆侯爷党。再也回不了头了。侯爷大事若成,你我必然青云直上,富贵难以言喻。可一旦大事不成,你我这种抢先出头的必成天王眼中钉、肉中刺,非要拔除而后快!”
“干了!”陈炳文一拍大腿,抢先表态道,“天王算个什么,那就是尊养在深宫的人形木偶而已!大权早就已到了侯爷手里。这大半年的大搞道德提升运动,我算是看清楚了,整的都是那些两广旧人,反倒在暗中提拔咱们这样的后起之秀。侯爷想做什么,早已呼之欲出,这一票,我陈炳文押上性命跟童大哥一起干了!”
敢早早的加入太平天国,在座的又有几个是没胆子的?既然事情已被童容海、朱衣点分析得一清二楚,推敲之下,大家都认为此事可做。虽然风险多少有一些,但投入产出比实在让人动心。所以陈炳带领之下,吉庆元等人也很快拿定主意,全都同意在奏章上签名附和!
*
第二天一早,这道《请立天国储君》的奏章就由通政司上呈给了监国府。监国府左长史朱慧仙一见之下大为吃惊,立刻原折封回,第一时间交到了洪宣娇的手里。如今的所谓洪宣娇,事实上是由出自太乙金华门的叛将赫连轻云冒名顶替。看到这封七人联署的奏章,“洪宣娇”犹豫了一下,并没有直接转呈给洪天王,而是命令印到邸报上,下发朝中及教内讨论。
早在杨秀清时代,拜上帝教就已经被改为天人教,由徐简主持,对教义做了极大的改动。洪秀全对此当然极为不满,然而在半人半妖的杨秀清面前,洪秀全明智的没有出面反对,于是改教名、改教义的大手笔早在定鼎天京的同时已经悄然完成。
在徐简主政下,国内军民官兵倒是并不强制要求入教,但是第一,所有人都必须熟习教义,否则轻则容易违反禁条,重则通不过科举考试做不了官。因为不但国内法律条文多与教义相关,科举中更是必考教义问题。所以但凡有点上进心者,无不第一时间入教。反正被徐简大规模改头换脸后的天人教,主旨即是要所有教徒“诚心正意”,通过“格物致知”的手段而臻至“天人合一”的境界,将一个普通人、平凡人提升成为圣贤。这样的讲法,与儒道并无二致,甚至更酷更有力道,所以读书人对此并无抵触。
由此之故,满朝的官吏同时都是天人教教徒。这道涉及教义的奏章当然是可以全朝传阅并征询意见的!

第133章:不是冤家不聚头
更新时间2014623 6:02:06  字数:5171

 “什、什么,徐简让人上书,立他为太平天国的储君?”
衡阳城内,王韬几乎连下巴都惊得要掉了。徐简目前的处境可以说非常不妙,他怎么竟有这种闲心玩出这种无聊的花样?
要知道虽说王韬还没正式动手接收太平天国政权,但那只是一个时间序列问题。在这几个月时间里,他先对地球局系统进行了扫尾,将所有残存者逐一收编,不但消除了后患,还让自己手中有了一大票可用之才。
其后他又从徐简手中接收了水晶宫制造基地。仔细检查的结果,可以说喜忧参半。忧的是基地内的制造系统,凡是使用了地球局所出产芯片的,一样逃不过“破坏之王”程序的追杀。成批的3D打印机集体瘫痪,绝大部分看上去都没了修复的可能。
然而不幸中之万幸,徐简出于谨慎起见,当初打印了相当一批高精度机床用做储备,以防出现极端情况时不至于鸡飞蛋打。此外他还让潘素云对基地做了大规模改造,以求与地球局系统完全脱开联系。虽说改造还没彻底,事变就已发生,由此导致设备损失相当严重。但基地的主控系统却是已经初步改造完成。换言之,这座基地算是逃过一劫,基本可以正常使用。
王韬接收过来后,将地球局残存的技术人员一股脑儿塞进这个基地,让他们竭尽所能修复设备。而徐简的那些人他不敢用,干脆全部塞进古锡城,表面上是给予优容。实际上每一个人都受到严密监控,稍有异动,便会受到王韬的毁灭性打击。
王韬为人沉稳,深知地基不打牢,房子造得太快太高并不安全。所以他出手接收政权的动作并不很快。到目前为止,除了蜀地外,他仅是拿下了群龙无首的大炎王朝。
此时炎朝两个巨头全都失踪。楚名铮早已不知到了几亿亿光年之外。而辛梅则中了妖术返老还童成了婴儿。石达开的遗孀黄蕙卿身为炎朝大将军,发现不妥后及时封锁了消息,暂时维持着脆弱的局面平稳。这样的猎物自然最为肥美。王韬凭借其强大的全球搜索能力及时找到高灵真,借助这个中了逻辑炸弹后正义感爆棚的文青,王韬稍加忽悠,便轻松将一个省的地盘收入囊中。
就目前而言,王韬自感可用的人手太少,所以对于太平天国、清国、楚国等地,他打算先缓上一缓。等充分整合了两省的地盘,选拔出了可靠的人才,全面装备起水晶宫基地出产的武器,再来一口气横扫天下也不迟。
然而在这之前,首先还要解决掉徐简这个极度危险的人物!所以目前王韬工作的重心,可以说基本在徐简身上。
借助于水晶宫的储备器材,目前衡阳丞相府已经被改造成了一个近代化的指挥中心。以前满天卫星,借助于个人终端可以轻松监察全球。然而现在所有卫星也都被破坏之王消灭干净,所以王韬只能因陋就简,使用“原始”的长波电台来遥控各处的工作。太平天国虽然还没被他正式收入囊中,但他在那儿经营日久,布置下的间谍、暗桩多如牛毛,徐简的一举一动都不可能逃脱他的关注。
然而,早上收到的电报却让他纠结异常,实在弄不清究竟是徐简还是自己脑子出了问题。
考虑再三,王韬还是决定:再看一看。反正周星宇已经带队东下,以此人的性格,两三天内估计就会出手了!

天京城内,随着邸报的印发,整座城市顿时暗流涌动。
那些早已看清形势,并有心拥立新主的野心家自然欢欣鼓舞,要趁势而上,来一场改天换日的大戏。而所有天王一系的忠臣则或惶恐,或震怒。然而,天王失权已久,或者说,从金田起兵开始,洪老大就只是个虚架子,根本就没有沾到过实际的权力。天王一系的人马手上无兵无勇,除了少数人有个爵位,多少还算与朝堂沾个边,其余人甚至连参与立储讨论的资格都没有!
天京城郊的一个庄子里,匆忙聚在一起的一堆皇亲国戚个个脸色灰败如丧考妣。之所以没有选择在城内密会,是因如今天京城内负责侦缉防谍的缇骑早已建立声威。之前由于对“道德提升运动”不满,一些元老重臣私下串联。但往往刚刚闭门密商,话说不上三句,缇骑便已上门拿人。所以在这个关头,这些天王的重臣只能选择到城外聚会商议。
洪天王的大驸马钟万信年轻气盛,在一片沉闷的气氛中当先跳了起来,说道:“我们钟家还是有些兵马的。我堂哥钟万诚刚升为内河水师参将,手下有船有人,心腹家兵拼凑起来也有小三百。我看不如先下手为强,趁着徐简忙于造势,咱们调动死士来个破釜沉舟!”
白白胖胖的洪仁发吓得脸色发白,急忙摇手道:“使不得、使不得。如今满朝兵将都是徐简的人,别说刺杀未必成功。即使成了,只要他手下有一两个大将发兵反扑,天王也是危险得很!”
钟万信生气道:“只要徐贼一死,未必会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韪死扛到底!”
洪仁发眨巴着肥脸上的一对小眼睛,反问道:“你能保证不出差错?”
钟万信顿时语塞。他虽然只是十多岁的小屁孩,毕竟不是没见过世面的蠢货,象这样的保证,他怎么敢信口开河的胡乱给出?
见钟万信被反驳得无话可说,洪仁发趁机给出明确意见道:“徐贼猖狂,这个……自然是要声讨的。但他毕竟还没有事情做绝嘛。咱们要是抢先动手,岂不反而给了他除掉天王的借口?我的意思,保证天王的安全是首要的大事,在这个前提下,才能考虑怎么对付徐简的问题!”
洪仁发巴拉巴拉讲了半天,主旨无非是“安全第一”、“不可轻举妄动”、“能忍则忍,实在不能忍再来考虑不忍的问题”这一类的玩意。所有怒火填膺的洪家忠臣就象被当头浇了一桶冰火,一个个全都凉了半截。勉强又说了几句,众人便忙不迭纷纷告辞而去。要是洪家有心拼一拼,大伙儿或许还能豁出去搞上一把。可是既然人家皇帝都不急,众太监又急个什么劲?要是集会太久被缇骑侦知,冤枉的担上一个图谋造反的罪名多不值!
等众人散尽,刚才一付胆小怕事庸人相的洪仁发却脸现冷笑,不屑道:“要做大事,还能跟你们这些乡巴佬一同谋划?”
他拍拍手进入内宅,房间里一个伙计打扮的年轻人迎上来道:“发爷考虑得如何了?”
洪仁发一脸阴鸷,伸手拍拍他的肩膀道:“别人都以为我洪仁发是个没见识的庸人,但我们洪家子弟,在大事上是从来不含糊的。立储之事既被提出,他徐简与我洪家就已势不两立。只要立储一成,恐怕不出一年,天王就会升天。这种关头,不拼难道还有后路?”
年轻人微吃一惊,暗道:能青史留名的人物,看来个个都不简单啊!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