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嘿,大人,且不说姑爷一别经年,在那洋夷之地闯出了份大事业。单说这最近几月,领着海外子民告倒洋夷官府,迫使其修改法案,这可是为朝廷挣了脸面的大功劳。想当初,那李中堂都没办成的事儿,姑爷倒给办成了,如今这朝廷上下谁提起姑爷不挑起大拇指,赞一声厉害?”
长顺笑逐颜开,连连推脱:“宁之莫捧杀了那孽障。他不过是有些个鬼门道罢了。”看着长顺的神色,裴纬知道长顺是在这儿显摆,装谦逊呢。心中腹诽,脸色更加谄媚。
“大人,姑爷有本事就是有本事,您莫要谦虚了。如今,姑爷办成了这件大事,朝廷赏赐也下来了。正三品的官职爵位呐!姑爷年方弱冠,他日前途不可限量啊。”
长顺又是一番谦虚,随即,整了整神色,道:“宁之,老夫唤你来,正是为此事。”
“愿听大人吩咐。”
“宁之,绍明年幼,这官场上的诸般事务,半分经验也无。老夫是担心,他日进京,绍明万一不小心得罪了人,这将来为官,可就难咯。”
“大人的意思是?”
“呵呵,老夫的意思是,宁之辛苦一趟。赶在绍明回来前,跑一趟京城,拿着老夫的拜帖走动走动。这一来,上下打理打理,给我那女婿铺铺路;二来么,提前包个寨子,总不能让我那女婿万里迢迢回来,还住客栈吧?”
“大人思谋深远,宁之领命。”
这话都说白了,裴纬哪儿还不明白。三品的官职,说大不大,说小不小,关键得看领什么实缺。要是留在京城,天子脚下,那可就倒霉了。一帮子御史成天挑你毛病,但凡出点错,这官也就算到头了。要是配到边塞,那也够呛。边疆苦寒不说,赶上没有战事,不出一年,上到皇帝下到百姓,早忘了他何绍明是谁了。升迁,那就更别指望了。按长顺的意思,是将何绍明弄回吉林来。有他照看着,保准没什么事儿。待过上几年,长顺这吉林将军的位置,便顺理成章地让与何绍明。
轮船餐厅里,一众华人聚集在几张桌子前,谈笑着进餐。
玉莲有些落寞地坐在一个角落里,也不言语,默默地吃着餐盘中的晚餐。何绍明不经意地看了她一眼,心中有些慨叹。
官司赢了,玉莲得到了四百美元的赔偿。四百美元中,包括了她死去丈夫的赔偿。没有家,没有依靠,玉莲选择了回国。这个对未来完全茫然的女人,有些不知所措。官司过后,华人们依旧疏远着她,只因为她那不光彩的职业。
玉莲让何绍明想起了莫泊桑笔下的羊脂球,让人看了不免心酸。何绍明知道自己无力改变,因为哪怕是在百年后的社会,这种歧视也会继续存在。有些人,为了一些生存所迫,选择了一份不光彩的职业。之后,无论他们再怎么努力想要重新开始,无论他们做出多么伟大的事迹,人们总会记得他们之前的那一页。那是抹不掉的。
何绍明不住地安慰着自己,自己不是为了改变这个可怜女人的命运而来的,自己要的是,改变整个国家的命运。
想想吧,从一个纨绔子弟,转眼间自己有了偌大的家业。有可爱的三个女人,有庞大的财产,有数不清的支持,有无数海外华人的援助。这些,都是自己在短短一年时间内成就的。凭借着这些,自己将挥动着渐渐丰满的羽翼,扇出一股热带风暴,改变历史的轨迹。
想到这儿,何绍明豪情万丈。一个男人,注定要背负起一份责任。而自己,则背负着国家民族的命运。五年后,龌龊的日本人会给腐朽的满清,狠狠地一刀;十年后,八国联军会割掉满清最后一块肉;四十年后,又是日本,占领了中国半壁江山,三千万同胞死在了日寇的铁蹄之下。这一切,都需要自己去努力,去争取,去改变。有时候,知道历史的走向,而眼睁睁地看着,无力作为,是最痛苦的事。
渐渐的,何绍明忘记了眼前的可怜女人玉莲。无力作为的时候,选择忘却,也许是人的通性。
十一月三日,皇后号驶入了港口横滨。
港口上一片繁忙,舟船往来络绎不绝,税务官吏驾着小船往来在本就有些拥挤的海面上。码头上,搬运工喊着号子,将一箱箱货物搬上搬下;小贩们吆喝着,出售着横滨特色食物物件。已近黄昏,远处的横滨城灯火点点。四周贫民区,炊烟袅袅。
“国涛,你看到了什么?”站在船舷,何绍明低声问道。
“一个新型城市,超过十万人口,有电力设施,主要城区应该有煤气。”魏国涛神色有些阴霾。
“俊生,你呢?”
“除了上述这些,我还现,这个城市贸易很达。主要交易的物品是生丝、茶、海鲜。恩……这个城市纺织业很达。”秦俊生回道。
何绍明笑了笑,眯着眼道:“还不错。电力、照明、煤气,这些说明,日本已经赶上了工业革命的末班车。繁盛的生丝贸易,说明日本完成了自己的纺织工业。可你们,他们衣着破烂,明显健康不良,却依旧打着精神卖力的工作。这说明,日本人过的并不好。可问题出现了,这么繁盛的贸易,为什么日本人却过得不好?只有一个可能,那就是日本的税率很高,高的离谱。而这么高的税率,这帮子码头工人却这么有精神头,没有唉声叹气。这又说明什么?国涛、俊生,一个国家依靠高税率,敛取了大量的财富,那这个国家的钱用到哪儿去了?才会如此让他的人民不抗拒,反而很有精神?”
“备战。”
“军备。”
“好,问题来了。日本打算对谁开战?美国?英国?还是法国?”
何绍明的问话,让两人一时无语。何绍明自顾自地说道“这三个国家,日本是惹不起的。环顾四周,只有朝鲜和中国。而朝鲜是中国的属国,也就是说,一旦日本动战争,中国必将与之敌对。”何绍明叹息了一声:“好好看看吧,这就是将来,我们要在战场上面对的对手。我可以明确地告诉你们,这场战争,是赌国运的战争。赢了,国家将会走向繁荣富强;输了,国土沦丧,彻底沦为列强的殖民地!”说罢,何绍明转身走了,留下两个凝视港口的身影。
良久。
“你说,先生说的会变成现实么?”秦俊生出言问道。
“很有可能。看到横滨的繁华,先生神色显得很忧虑。我能想到,国内的港口码头究竟是个什么样。”魏国涛回道。
“这跟繁华不繁华有什么关系?”
“战争,打的就是综合国力。先生说过的。”
“可日本只是个小国,别忘记,中国随便拿出一个大省,就比日本大。日本再繁华,国力也比不过中国吧?”
“俊生,这片繁华的背后,是一个组织良好的政府。而中国……”
“……”
两人再次沉默了。几句简单的对话,已将中日两国的优劣说的差不多了。想想吧,当初的英国,一个小小的岛国,依靠制度创造出了巨大的海上财富。良性运转,如今的英国,成了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日不落帝国。反观一度称雄欧洲的法国,如今已经沦落到被德国人欺负的地步了。
那么,谁知道,日本会不会是第二个英国呢?那么中国,会是第二个法国么?
第二卷终。
连续两日爆三万多字,红爵够意思了吧?大家伙是不是鼓励鼓励?)
第五十七章再入津门
一**零年十一月十二日,天津。。
码头上一片繁忙。做苦力的扛着货物来回往返,等人的翘着脚,举着牌子张望着,旅馆客栈的伙计不厌其烦地询问着刚下船的旅客是否需要休息。小贩们推着小车,担着扁担,叫卖着天津麻花、面茶、栗子、崩豆。
就在此时,响鞭声响起。人们急忙四散躲避。
只见,头先四名军士,手持响鞭开道,后面跟着一人,手拿铜锣,边敲边喊“总督府出行,闲人回避咯”。一行五十余人,抬着一定轿子,浩浩荡荡开往码头。
待进得码头,轿夫落轿,打轿子里走出一年过四旬的中年人。那人也不着官府,一身书生打扮,双目顾盼,自有一番儒雅神采。
旁的百姓好奇,忍不住与那些军士攀谈起来。
“军爷,这是哪位大人?”
那军士眼睛一撇,道:“睁开你的狗眼瞧好了,这位爷是咱们李中堂的女婿,张佩纶张先生。”
“原来是张先生。那这张先生跑这码头是来做嘛的?”
军士呲牙一乐,道:“小子,告诉你,今儿咱张爷可是来接一位重要人物,知道接谁不?”那人一拨楞脑袋,军士继续道:“何绍明何爷知道不?就是那位跑洋鬼子地头闹翻了天,回头还得让洋鬼子给他赔礼道歉的何爷,今儿就是来接他老人家。”
这人点头称谢,琢磨了半天,也没闹明白什么时候出了位何爷闹到洋鬼子地头儿上去了。他不明白,其他人可有明白的。三老四少这么一传话,码头上可就闹开了。
“二哥,知道何绍明何爷么?我告诉你,这位爷可不简单,人家……”
“嘿,说你呢,你瞎瞅什么呢?来来来,我告诉你怎么回事儿。”
……
也就一盏茶的工夫,码头上便传开了,知道何绍明的一挑大拇指,道一声‘好汉子,咱得去瞧瞧’,不知道架不住热闹,也跟着往码头上挤。晌午工夫,本是清冷的时候,可此时整个码头却人满为患,大家伙儿都在这儿等着瞧瞧这何绍明是不是真有三只眼。
“让开让开让开!”一阵铜锣开道,打码头外边儿又来了一拨人马。
有眼尖的百姓这么一瞅,诶哟不得了,中间那位白面无须手拿黄卷轴的,明显是从宫里出来传旨的太监。人群呼啦啦分作两旁,这伙人也进了码头。还没等众人合拢,外边儿又来了一票人马。这帮人少,但十几个人,人人胯下骑着战马,满脸风尘却掩不住彪悍之色。打眼一瞧就知道这帮子人是打口外来的。
且不说围观百姓如何议论,单说这三拨人马碰到一起,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闹不清对方是什么来头。
还是那些口外的汉子爽利,当下一人跳下战马,鞭子一指,道:“咱们是吉林将军署长顺长大帅手下的哈尔哈,前来接咱们长大帅的姑爷,敢问你们是?”
那中年人淡淡笑笑,拱了拱手,道:“在下张佩纶,舔为李中堂帐下幕僚,有礼了。在下是受中堂指示,前来迎接何绍明何大人。”
那小太监似是第一次出宫办事,神色有些紧张,道:“杂家领了圣谕,是来给何大人宣旨的。”
三拨人这么一道名号,来头都不小。哈尔哈那是长顺手下,满洲贵胄;张佩纶那是当朝第一督抚李鸿章的女婿,权势了得;而这位公公手上拿着圣谕,领的是皇命。而且,大家伙都是为这何绍明来的,是以,一众人等倒也友善,随意攀谈起来。
盏茶的工夫,汽笛声由远及近,海平线上,逐渐显露出皇后号的身影。又过了一会儿,轮船及近,停靠在了码头上。下了铁锚,放了梯子,这船上的旅客就准备往下走了。
三拨人彼此看看,有些拿不准主意,到底该谁先上。
张佩纶琢磨了一下,拱手笑道:“二位,咱们都是为何大人来的。我家里人,这何大人一别经年,家人理应先去迎接;在下呢,是总督府的客卿,对何大人早已仰慕,算作半个朋友,就第二个去迎接;公公您呢,算是皇命,分量最重,就压后阵。大家看如何?”
哈尔哈与那公公一琢磨,也说的过去,便点头应了。哈尔哈耐不得急,招呼一众亲兵,便迎了上去。
“将军,您瞧,那二鬼子怎么长的有点儿像大帅的姑爷。嘿,这打扮,还真他娘人不人鬼不鬼的。”一亲兵指着梯子方向说道。
哈尔哈定睛一看,一身白色洋装,右手拎一大皮箱,左手夹了帽子。往上看,一头短,脸……哈尔哈揉了揉眼睛,一敲那亲兵脑袋:“犊子玩意,啥眼神儿?那就是姑爷,兔崽子还不跟我去接!”随即,带着十来个亲兵迎了上去。
“诶哟,姑爷,您总算回来了。大帅这些日子恨不得一天念叨您一百遍。”
何绍明正在这儿整队呢,七八十号人想在这码头上聚齐了,得等一会儿的工夫。猛然听见身后有人对自己说话,回头一打扮,而且还有些眼熟。
“你是……”
“姑爷,在下哈尔哈,咱在吉林见过的。说起来,您被胡子掳走那次,还是我老哈第一个冲上山去救你的呢。”
哈尔哈?哦,长顺手下一小将官。何绍明反应过来,急忙上前一步,抱拳道:“哈将军,怎么劳您大驾?这话儿怎么说的。岳父大人可还安好?”
哈尔哈大笑着回道:“好得不得了,姑爷你跑什么亚美里加折腾洋鬼子,可把大帅高兴坏咯,头些日子大帅一顿能吃四个馒头……”哈尔哈有些啰嗦,可能是在总督府张佩纶与钦差面前要故意显摆自己与何绍明的关系,所以说起来没完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