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战地异情-第3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希特勒一直听着刮完了胡子,又边听着洗完了脸。施佩尔来了,他做了个手势,让他坐在自己身边,然后继续听完哈罗德略显激动诉说后,拍了拍哈罗德的肩,略带责备地望了一直站在门旁的戈培尔一眼,目送着戈培尔把他领走了。
“你说得太多了。记着,多说无益。”他教诲说。
施佩尔是这辆装甲列车的设计师,这次处女航他不得不来。
  一个臃肿的身躯硬挤进门,元首的贴身医生莫勒尔进来,让希特勒吐出舌头察看了一下,拿出十几粒黑色的药丸,看着希特勒全部吃下去后走了。屋里顿时又宽敞了。
  屋子里只剩下希特勒和施培尔,施佩尔见希特勒情绪不佳,便走到窗子边,摇动升降摇把,打开防弹玻璃外的钢板,露出椭圆形窗口。望着窗外他不由得张大了嘴。希特勒正端着水杯喝茶,见状也凑到跟前。

   
   第三节  元首险被斩首(上) '本章字数:1376 最新更新时间:20110809 03:14:19。0'
 
  雨夹雪不知什么时候停了,窗外是无边无际的泥泞海洋,散落着一些几乎被烂泥吞没的车辆。到处是死马,每匹死马的后边是散了架的马车,显然这些马是累死的。间或出现的小村庄,象是洪水过后的孤岛。经过一座铁路桥时发现桥下面原本就是公路,如今这公路变了样:一小队士兵在深到膝盖的泥沼中痛苦跋涉,列车驶出很远,那几个小黑点好象还在原地……
   施佩尔默默无言地望着他。
   希特勒阴沉着脸。不难想象,在这样的条件下一切后勤运输和调动只能靠铁路了。他想起哈罗德的故事。
   其实,希特勒的霉运才刚刚开始。
   第一辆车厢上的了望兵远远看见前面铁路上有几个人影,从动作来看,他很熟悉此刻那些人在做什么勾当。他发出了紧急停车信号。装甲列车在近一阵山呼海啸般的巨响中停车了。停得正是时候:十米外的地方铁轨已荡然无存。
   战斗突然爆发。列车左前方一辆马车上的草掀掉了,一架双联马克沁机枪露出来,紧接着泼过来一阵弹雨,了望兵和铁轨维修人员扫倒了一大片,平板车上堆放的铁轨上火星四溅。后面的旋转炮塔转来转去,却始终无法瞄准近在眼前的机枪。
  战斗开始时,阿道夫?希特勒还在往外眺望,他发现从不远处的小水库中猛然冲上来一头猛兽,原来是一辆半隐藏在水中的苏联BAD2两栖车,一边开炮一边在泥水中不规则地向前运动。施佩尔听到惊叫,快步上前,刚刚关闭窗外装甲,就听见“砰”一声,一发炮弹在窗外炸响。再看元首,他很快平静下来了,若无其事地说:“施佩尔,刚刚证明,你的车体至少可以抵御37毫米炮弹的攻击”。
  车厢里乱成一团,子弹打在车厢上象下冰雹一样,间或听到小口径炮弹沉闷的爆炸声。车内此起彼伏的命令声、孩子们的哭喊声、女人的尖叫声与枪炮声交织在一起。从每节车厢的射击口中伸出无数只枪向窗外射击,远远望去,列车象一条浑身喷火的巨龙。
  元首的贴身警卫排在希特勒的门外团团围住。俄国游击队已破坏了后面的铁轨,当希特勒安慰大家说只是遇到小股游击队时,陆军副官施蒙特闯进来报告说,约一个团的游击队和正规军,以及几十辆装甲车把列车团团包围了。
  元首大吃一惊,立即向施蒙特咆哮起来,挥舞着的拳头差点落在施蒙特身上,以致身后的空军副官贝洛往后拉了他一把:
“在战线后方二百公里的地方竟有一支敌人的装甲部队,整整一个团,中央集团军在干什么?陆军在干什么?真是岂有此理。”他气得脸色惨白,硝烟呛得他剧烈咳嗽起来,嘴角挂着的口水随之掉落在地上。
“失职,渎职,包克,渎职,古德里安,不,赫普纳要负责,这是他的防区。”希特勒在狭窄的房间里来回转圈,尽职尽责的副官和警卫员围成一个圆圈,使得转圈的希特勒看起来象滚来滚去的台球一样。后面传来一声巨响,台球险些摔倒,重新站稳后又喃喃道:“连后方都保证不了,还想在莫斯科过冬”。
  列车遇袭时戈培尔正在写日记,突然的变故使他脸色煞白,他吩咐玛格达看好孩子们,然后和哈罗德一起冲到隔壁的第三号车厢,这里早乱成了一锅粥,女秘书和女厨子躲藏在角落里浑身发抖,一个青年军官浑身涂抹着肥皂从浴室里冲了出来,下面的那东西有机关炮一般粗。元首大腹便便的医生呆若木鸡地站在中央,任凭来来往往的人把他推来搡去。
   魁梧高大,金发碧眼,象只斗牛犬警卫长京舍拦住哈罗德说:我们到六号车厢,那里有武器。前面炮塔上一声巨响,车厢里的人都被震倒。重新爬起来时,哈罗德发现那个从浴室出来的人赤身裸体地躺倒在冰冷的地板上,身体中间那个东西示威般直指上空。
   
   第三节 元首险被斩首(中上) '本章字数:1138 最新更新时间:20110809 03:14:52。0'
 
 哈罗德跟在京舍后面穿过元首的车厢,看见希特勒的三军副官和党卫军联络官都围拢在元首周围。空军副官贝洛看见京舍后想跟在后面,元首把他喊了回去。
  戈培尔一拐一瘸地来到元首旁边。希特勒一见戈培尔后一下子来了精神,大喊大叫道:
“你相信吗戈培尔,我们竟然被包围。明天的《人民观察家报》上应写上这样的通讯:‘帝国国民教育和宣传部长的列车在胜利向莫斯科挺进的德军后方二百公里处遭遇苏联正规军的攻击。’”一口气说完这么多的话,使他上气接不上下气,因而又咳嗽起来。
  经过高干车厢时,哈罗德撞在肥胖臃肿的党部书记鲍曼身上,被弹得后退几步坐在地上。
闯进硝烟弥漫、枪炮声大作的六号车后哈罗德张大了嘴:这是一节装甲运兵车厢,里面足足有一百多名重装甲步兵,车厢两边各有六挺机枪,车顶还有三座小旋转炮塔,哈罗德屈尊给一名炮手送炮弹。可他送炮弹的速度总是跟不上发射的速度,不一会儿脖子酸痛起来,可炮手还在不耐烦地向他大吼大叫,少顷,敌人的一发枪榴弹打在炮塔底座,恰好卡住了炮塔,汗流浃背的工兵少尉舒了一口气。
  无所事事的施罗德走往下一节车厢,到了车厢接合部就看到外面的枪林弹雨。那是一节平板车,上面停着一辆改装后车身变短的三号坦克、一辆同样尺寸的突击炮和装甲车,还有几辆宝马摩托车,此刻宝马已被打成了死马,斜三横四地倒在车上。在这节平板车前面一节,也是列车的尾部还是旋转炮塔,哈罗德沮丧地发现炮塔已经不翼而飞,显然是炮塔内炮弹殉爆所致。
  炮弹离他不远处爆炸,泥水溅了一身。哈罗德重新回到六号车厢。车厢内的能见度越来越低,不时有人被地上厚厚的弹壳滑倒。
哈罗德看见了一个校官在潜望镜旁不停地发号施令,估计可能是这节车厢的最高长官,便走到他跟前。站在主潜望镜前的是一名装甲兵少校,乘着他揉眼睛的功夫,哈罗德扑到潜望镜前。只见密密麻麻的苏军??正规军和游击队已经到了离车很近的地方,躲藏在装甲车后面向列车猛烈射击,在远处,越来越多装甲汽车,还有几辆T26正往这边开来,要不是遍地的泥浆,这些坦克只消几分钟就可以到跟前。
一发炮弹在车内爆炸,人的肢体夹杂着弹片和满地的弹壳在车厢内飞舞。
  少校一把拉开他,紧紧盯住苏联坦克,不断地车内通话器中大喊大叫:消灭坦克,不然我们有麻烦了。
  通过炮弹穿过留下的洞口,施罗德看到一辆苏联坦克被轰成零件,其他坦克见状,边开火边开足马力向后倒退。 
少校离开潜望镜,拿起车内通话器喊了几声,骂了句什么,对着呆立在一边的施罗德大喊大叫:
“请你迅速到一号炮台,告诉汉格尔,他的大炮不是打蚊子的,让他狠揍那几辆坦克,至少有一辆坦克的炮是四十五毫米、四十六口径的坦克炮。”好象在印证他的话,又一发炮弹击穿了装甲,留下了一堆残肢烂肉。施罗德也被气流推倒,右脸颊又热又粘。爬起来时看见少校双目圆睁,嘴里突突冒着鲜血。
   
   第三节  元首险被斩首(中下) '本章字数:1012 最新更新时间:20110809 03:15:38。0'
 
 哈罗德又客串起传令兵的角色。人们看见他满脸是血发疯般跑来时纷纷让开路。穿过第三节车厢后前面是火车头,再也过不去了:爬上车顶会成为现成的靶子,还得冒被蒸气烫伤的危险。从车下穿过去吧,一看子弹打在钢轨和碎石上火星直溅。最后他象壁虎一样,面朝上抓住车厢底部的铁管和铁钩子,贴着车厢底部穿过车头,跃入炮塔。阵亡少校说得没错,哈罗德看见他们正对着前面一处机枪阵地开炮。由于列车停在拐弯处,炮口一直对着前方,他们压根儿没有回头,自然也没发现苏联坦克。七十六毫米炮慢慢左转,费力地瞄准了坦克,“轰??”,带着框型天线的炮塔飞到半空,又划着弧形掉下来,恰好把一个苏联四联马克沁机枪及其枪手咂入地下。
  双方就这样对峙了十五分钟,哈罗德没事干,就重新回到自己的车厢,老远听见元首的咆哮声:“包克在哪里?援军为什么还不到,这是霍普纳的防区,他在干什么?我要亲自和他联系!”
  他过去一把从通讯兵主任手中抢过话筒:
“霍普纳,俄国人正从你说的不可能通过的路上源源不断地来围攻我,而你的部队,什么,俄国人的装甲汽车是轮履两用的,你给我听着,如果十分钟内你的部队还不能赶到的话,我怀疑你见死不救。”说完怒气冲冲地甩下了话筒,大家看见希特勒的那撮小胡子在气得不停抖动,“竟然说俄国人的装甲车轮子上缠着履带。”
  莫勒尔医生尽职尽责地拿着黑色药丸和水紧紧靠在墙上,眼睛随着元首转动。
  一个副官上前低声说了句什么,希特勒回到自己的房间,费力地摇动车窗,窗外,元首张口结舌地望着一辆两对后轮上加装履带的BA10搅拌着泥水驶过。
  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把希特勒震倒在地,恰好倒在副官的身上。吊灯啪地掉下,碎片满房子乱飞。希特勒耳朵嗡嗡直响。半晌,他从副官的身上爬起来,摇摇晃晃地走向门外,外面一片狼藉,会议桌底朝天,收发报机成为废铜烂铁。挂在墙上的地图在地上变成了一堆堆废纸,在最大的废纸下面发现了口鼻出血的莫勒尔。
  很快就弄明白了。一发PM-38型120毫米迫击炮弹直接命中车厢,十几个人被震伤,紧靠在车厢钢板上的莫勒尔医生被当场震死。
  就在医生死后几分钟,德军援军终于到了。率先到达的竟然是一支卡明斯基的俄国部队。原来,赫普纳接到元首列车遇袭的报告后大惊失色,恰逢这支部队从布良斯克以南他们的驻地押送一批粮食到罗斯拉夫尔,他病急乱投医,马上命令卡明斯基领军北上,赫普纳同时把第四装甲集团军司令部的所有警卫人员编成一个连,和这些俄罗斯人一同去解救希特勒??尽管这些人并不知道详情。

   第三节 元首险被斩首(下) '本章字数:775 最新更新时间:20110809 03:16:16。0'
 
 继卡明斯基之后,德国部队从四面八方围拢过来。一小时前拼命攻击列车的俄国游击队象台球一样在包围圈中乱撞,很快就消失在烂泥中。
  这场突然而至的战斗又突然结束了。一切都是神使鬼差:一支成立不久急于建功的游击队,神使鬼差地遇到躲藏在森林中的一营红军机械化部队;一名派来担任游击队政工干部的团级政委,神使鬼差地被空降到这里;他们准备在铁路上夺取给养、补充自己时,神使鬼差地遇到了克星??装甲列车,而且不是一般的装甲列车。
施蒙德给元首送来了卡明斯基的资料: 
  卡明斯基,全名布罗尼斯拉夫?卡明斯基。原苏军大尉,能讲一口流利的德语,具有很强的组织能力。1899年6月生于维特比斯克,其父是波兰人,母亲是德国人。十月革命后,卡明斯基加入红军。战争结束后,卡明斯基于1920年代被送往列宁格勒学习化学,毕业后成为油漆厂工程师。1935年,卡明斯基被人民内务委员会以波兰和德国间谍的罪名逮捕,判刑10年。5年后,卡明斯基被释放,并被安排在奥廖尔地区的洛克特市工作。
苏德战争爆发后,他所在的部队驻扎在布良斯克地区。在苏军溃败、德军尚未到来的政治真空期,卡明斯基在当地建立了一个自治行政机关,公开表示与德军合作。而德国人为博取当地人的支持,主动撤离了这片地区,并认可了卡明斯基机关的自治权。为了维持治安需要,卡明斯基从当地人口中挑选出2万名壮年俄罗斯人,建立了一个民兵旅,专门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