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而且,水下环境模拟失重场景也有着一些不太好的地方。比如光线上,不够真实就是最大问题。而面对这些问题,显然利维也是思考过了该怎么办的。
他采取的是另外一种拍摄方法。他让人制造出来了这个巨大的led箱子,196块led每一块都是由几千块细小的小led构成的,可以发出不同颜‘色’的光纤,而在电脑的编程控制下,他们就可以很好的改变颜‘色’,模拟出来在太空中时,太阳光,行星反‘射’,以及枪击,爆炸等种种不同的光线。
人站在这里面,只需要表演就可以了,而他们的背景所处的光源是什么样子的,会被led盒子的光线真实的模拟出来,让他们在光线问题上什么都不必担心。而这些拍摄完了之后,通过cg布景制作成电影,用虚拟拍摄设置出来,效果就要比原来好得多。
比起来原本的绿幕技术,这样的做法无疑先进了很多。无论是效果还是对演员都是进步。
不再采取传统的力学原理模拟失重场景,而是采取更先进的光学场景模拟失重,光是这一点,就足以让人惊叹了。
而且,这样的拍摄还有另外一个好处。因为有了周围的光线作为参照物,在需要变现一些动作的时候,演员们也可以做的更自然,而不是靠自己的记忆去完成。比如说,在太空中中弹,这里的led灯上就会真的有子弹飞来的画面,比起来全靠自己模拟,这就简单的多了。
这个东西,真的可以说是个创举。利维导演让人制作了这个东西,可以说是拍摄太空场景的一个大进步。
更何况,刚才的拍摄,还不止这一点。
在一旁的摄影机,也一样是让人极为惊叹的。在太空中失重环境下,人的失重要拍摄是无法完全展现的。因为拍摄毕竟是在地球环境下进行的,人会不由自主的去寻找平衡,一旦失去了平衡,人自然而然的就会肌‘肉’绷紧,想要站住,这已经跟演技无关,而是纯粹的本能反应了。
而如何才能够改变这些问题?对此,利维的想法也非常简单。既然人不能够动,那么让摄影机来动就可以了。当然,摄影师是没有本事扛着摄影机跑出来诡异无比的拍摄路线的,但是,制造一个吊臂,让吊臂来完成拍摄,却不是什么困难的事情。
这个方面,剧组也做到了。围绕着拍摄场地的,是一辆汽车改装成的拍摄车。再拍摄宇宙物体在失重环境下旋转的时候,就是这个东西在动,而不是人在动。相比之下这可以说大大的减轻了人的压力。
和那个巨大的灯箱一样,这个东西,也是利维让人做的。作为电影公司的老板,利维手里有自己的特效公司,也认识足够多的器材供应商,找些朋友制造这些,并不算难。
而且,对于一部投资三亿的电影,制作这些,也并不算特别累。
先进的技术,不只是给电影带来了更多的画面,也给演员带来了更多的发挥空间,给导演带来了更多的表现舞台。这些东西,蒂姆罗斯也算是切实的感受到了。
“好了,前面的这些部分,基本上就完了,剩下的部分,就是看到水滴的部分了。这一部分主观镜头的拍摄是个重点问题,电影是要通过你的视角来展示的,你想好了该怎么拍摄。”
利维对蒂姆罗斯又叮嘱了几句。
听到这话,蒂姆罗斯回过了头,又看向了另外一个摄影机:在那个制造出来的飞船小模型上,还有一场戏是自己的。
当然,说是飞船模型,倒不如说是怪物模型:为了拍摄需要,飞船的模型被剪开了几个大口子,在上面吊着摄影机。那些摄影设备,也是特别制造的,一来可以满足小范围内,站不下摄影师时的对话拍摄,另外一方面,也可以进行转头,拍摄360度视角,满足主观镜头的拍摄需要。同样,那个东西,也是利维让人特别制作的。
蒂姆罗斯拍摄过不少的电影,可是这些为了拍摄电影自己制作器材的事情,依然是让他觉得震撼。为了这部电影,利维投资的力度已经非常大,而且,他的投资,基本上也都是让人惊讶的地方。更好的太空环境,更好的模拟场景,更多的对演员演技的帮助,还有着对从未有人拍摄过的宇航员主观视角的拍摄……这些东西,本来都不是一个商业电影所必需的,但是利维全都去做了。
拍摄电影,得用心才行。是不是认真投入的拍摄电影,有些时候,看看设备真的能够看出来。
像利维这样投入,电影拍摄时,演员们怎么可能失去信心?
第三一四节 挑战第一
蒂姆。罗斯的场景,是在整个片场里面,最先开始拍摄的。李伟让他的镜头先拍摄,一方面是因为他的镜头人数比较少,场景比较小,容易拍摄,另外一方面,也有着一些想要检验自己的电影拍摄设备和水准的想法,毕竟,比起来日后要拍摄的东西,他的镜头,已经算是简单的了。
他这样的想法,他自己知道,片场里其他的演员们,基本上也都是知道的。在他拍摄这段戏的时候,听说利维在实验自己的新设备,这一次尝试,也洗引来了不少的其他演员跑来观看。
梅丽尔斯特里普,此时也就站在片场里面,饶有兴致的看着这次拍摄的场景和设备。
梅丽尔斯特里普可以说是这部电影里面,最大的大牌之一了,而她同意出演电影,也是全剧组最晚的。因为有着多场片约,她和利维商议时间上也有了些许的小问题,一直到了最近,她才和剧组商量好了时间。
可是,当她来到了剧组之后,她很快就发现,也许,自己不该在时间问题上斤斤计较,要是早些答应来拍戏,说不定对自己更好一些。
“斯特里普‘女’士,你是见过很多大场面的人,在表演问题上,我相信你也能够有着比别人更多,更好的见解。如果你认为我的电影拍摄的有哪些地方不好,请你一定要告诉我。”
在看到她来观看的时候,利维也是很诚恳,很客气的表达了自己的态度。对他的表态,梅丽尔虽然嘴上表示了同意。但是在心里面,却也打定了注意,对于利维的电影,还是少开口为好。
因为,她发现。自己对于这部电影能够说的东西,实在不多。
作为一个知名演员,梅丽尔斯特里普参加过足够多的电影的拍摄,这些电影中,不乏一些非常经典的的作品,也同样不乏一些大制作。大投资。但是,她非常清楚的是,比起来这部电影的拍摄,以往她拍摄的电影,似乎都是小巫见大巫了。
这部电影的投资力度。通过这些场上的设备,已经可以看得非常明显了,这么大投资的电影,在好莱坞也是极为少见的。大量的cg镜头,独特的拍摄装备,场景的处理方式,演员的邀请费用,这些东西。无不给人以烧钱的印象,几亿的资金,在片场的投入上。就可以一览无余。
不过,这些方面,并不是让她真正觉得惊讶的,真正让她觉得惊讶的,是这部电影隐藏在大投资之下的大决心。
一般的商业片,投资都会不小。但是除了投资,除了特效之外。商业片本身的内涵‘性’,艺术‘性’。拍摄手法等方面,就都要稍稍差上一些了。可是,这部电影最让人惊讶的是,利维追求的,不止是电影的商业‘性’,同时,在拍摄手法方面,也没有丝毫的放松。
比如说,最为显而易见的就是这个电影的拍摄手法。商业大片中,在cg布景下的主观视角的拍摄,有几个电影会去尝试?至少,在好莱坞现在有那么多的超级英雄大片,这些电影一个尝试的都没有。可是,利维在这里,就选择了要试验一下。
这样的尝试的胆量,对于一个导演来说,可以说是极为了不起的。在商业大片中要革新任何一个拍摄手法,可都是需要以票房受损为可能的代价的。
利维的这个选择,不得不说让人佩服。有着这样大的决心,以一个导演的身份而言,他也是真的不容易。
而且,他的这样的尝试,又何止这一个?梅丽尔心里面很快也想到了自己需要拍摄的场景。
在这部戏里面,梅丽尔斯特里普扮演的,是联合国主席的角‘色’,这样的政治人物,扮演起来倒是难度不算太大,她也自问可以演得很好。但是,这个角‘色’的戏份安排,却让她有些惊讶,因为电影一上来,她需要拍摄的,就是一个主持召开会议的场景。
这个拍摄的场面,则是整个联合国大会堂的场景。也就是说,这个拍摄的画面,是在拍摄一个1800人的巨大会场,而拍摄的场面,更是联合国的一次会议。
这也就意味着,这个场面,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将近2000人的拍摄人数,大量的远景和长镜头,在这里表演的,有着梅丽尔。斯特里普,哈维尔。巴登,小罗伯特。唐尼,马丁。辛,拉尔夫。费因斯等一众著名演员,而且,在下面的人群中,也有着没有什么戏份,但是需要打打酱油的丹泽尔华盛顿,以及扮演比尔。西恩斯妻子山杉惠子的演员张曼雨。
实际上,就算梅丽尔演了那么多年的戏,对于这个阵容,也是非常吃惊的。这些人里,华盛顿和自己现在的名气都是不小的,马丁辛和费因斯也都是成名已久的演员了,哈维尔巴登是当之无愧的西班牙男星第一人,而张曼雨在华人‘女’星中,说是第一也许不当,但是说是前三绝对没有任何问题,而就算是看似资历最浅的唐尼,也是在好莱坞有着相当的辉煌的过去的人,能够把这些人凑到一起,倒是当真不容易。
而且,这还没有计算,在这一部里面,基本上算是客串的蒂姆。罗斯,阿佳妮等人。
美国的明星,欧洲的明星,亚洲的明星,把这些人汇聚一堂,同台演出,这是多么困难的事情!以前,人们一直说,利维拍摄的无间道,大概是他的所有电影中,演员阵容最为华丽的,但是这部电影之后,这个称号,肯定就要变了。
听说利维在背后,也确实是‘花’费了不少的心思。据她知道,自己给剧组提出来的时间上的安排非常苛刻,丹泽尔华盛顿对剧组提出了新的薪资要求,费因斯是利维拜托连姆尼森请来的人,而张曼雨则是在张国容帮助下联系上,靠着山杉惠子这个角‘色’本身出‘色’的设置,而打动了她,让她加盟的。
这些享誉全世界的演员们,凑到一起真的不容易。而这也让梅丽尔隐隐的有了兴奋:和这么多知名演员一起同台表演,这可是真正的考验演技的时候。
这样的场景,怎么看都简直是挑战级别的场景。
而且,这个场景,还是在这样大的会场里举行的,要是这个场景拍摄的时候,有任何一个演员不到位,整个场景就得拖延很久,而几个主演的飚戏场景,也是需要各自表现出来截然不同的人格魅力。马丁辛的强硬,哈维尔巴登的‘浪’漫,拉尔夫费因斯的儒雅,梅丽尔斯特里普的矜持,还有就是唐尼的浑浑噩噩和玩世不恭——他们的魅力,需要自我展现,也需要下面超过1800名群众演员的帮助和支持。这样的场面,绝对不好拍摄。
而且,在拍摄这个场景的时候,利维还有着很多的尝试。在拍摄现场,他使用了升降吊臂,摄影机稳定器,变焦镜头,滑动轨道等一系列的设备,想要一次‘性’的,用一个长镜头画面,把会场里面不同的人的反应,全部都尽收眼底。
这样的长镜头,本身就带着很大的难度。这里可是一千多个人,一点拍摄失败,就得重头再来,这是多大的麻烦?而且如何让长短镜头有机‘交’错,如何让人物表现出来足够的节奏感从而不显得特别突兀或者是沉闷,这些都是要考虑的。
好莱坞的导演们为什么越来越少用长镜头?最大的原因,就是长镜头太过于耗时费力了。一个好的长镜头,有些时候需要‘花’费上几个月的时间去设计,去拍摄,有这么长的时间,有些喜欢拍摄低沉本电影的导演都拍了好几部作品了。
时间就是金钱,这话可是千载不变的真理。
进入剧组以来,他们几个演员,就一直都在为这个镜头忙碌着。和蒂姆。罗斯的镜头一共也没有几个人不同,他们的镜头需要准备的东西太多了,现在几个人还都在熟悉阶段,根本无法立即开始拍摄。这样的镜头,需要付出很大的心血才可以演好,而心血的凝聚,需要时间的磨砺。
对于商业电影来说,‘花’费太多的时间,很大程度上是会造成‘花’费增大的。
可是,对此,利维却一样不是特别在意的样子,只是要求把这个画面拍摄好。仿佛对于电影的票房,他有着足够的信心。
难道说,这样的电影,拍摄成了3d版本,真的就能够换来那么大的票房收益吗?对此,梅丽尔也不清楚。虽然她心里面倒是也觉得,如果真的有这么一部汇聚了明星,有着顶级的画面的电影出现,自己也会去看看的,可是,她依然还是不敢相信,一部电影可以收回来十几亿的票房。
这个挑战实在是太大了。这部电影甚至是抱着不超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