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晚灯-第4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她在冷宫中倒是避过了厮杀,整个人除了骨瘦如柴之外,并未受伤,也是莫云深有意留着她。
  莫云深指了指地上狼狈如斯的甯渊,笑着来到她面前,“你可愿救他?”
  “他想死,却一直未能死成,倘若你愿帮我,我可以给他个痛快。”他是这样温和,仿佛这不过是一个很普通的很平凡的请求。
  他并不着急,站在原地静静等待着百里绫的答案。
  可是百里绫却沉不住气,这一月来,他杀的人不计其数,其中就有百里一家,她虽在冷宫,前朝的事却也能传入她耳中,她的目光慢慢移到了地上的甯渊身上——她已经快认不出这是甯渊了。
  这些年来,她为了爱他,满手杀孽,他却只是因为她与太后关系过近,便避她如蛇蝎。
  他最爱的竟是不爱他的人。
  当明玥给了他一个机会时,他便毫不犹豫的将她打入冷宫。
  这些年他和太后为了大殿上的那把龙椅明争暗斗,最后这天下,却是白白让给了别人,恐怕此刻对他而言,活着比死痛苦太多。
  “好。”她咽下眼泪,轻轻出声。
  纵算他有万千不好,她此刻仍是替他着想。
  能调出暗卫的令牌唯有皇帝知道在何处,莫云深当初让人搜遍甯渊的整个宫殿都没找出来,所以他留了他一条命,一点一点折磨他,借此要挟百里绫。
  百里绫的确知道这块令牌在何处,她贵为皇后,甯渊这些年虽对她不闻不问,却也不敢轻易废她后位的原因就在此处,当年肃兴帝走得急,这令牌辗转几番,最后是落到了百里一族手中。
  所以这世上,唯有她和甯渊知道这令牌在何处。
  当百里绫将那块令牌交给莫云深的时候,她整个人终于长长的叹出了气,这一切仇怨,在此刻终于尽数了结。
  莫云深没有食言,他对文其轻轻做了个手势,文其手里的刀一起一落,甯渊的整个头颅便被削了下来。
  百里绫整个人的呼吸都是一滞,她扑过去接住了甯渊的头颅,紧绷的神经在此刻终于断了线,她崩溃的嘶喊出声:“啊——”这一声尖叫,已经不似人声,响在这牢中,凄厉而可怖。
  他竟连全尸都不留给她。
  莫云深一步一步踩上了阶梯,往光亮中而去,最后留给百里绫的,也只是一个单薄的背影。
  
  拿到令牌的第一件事,他便在深夜召集了阑月的一百名暗卫。
  一夜之间,一百名暗卫,皆死于他剑下。
  既然杀了她的人藏在这其中,那全杀了便是。
  也是从这以后,他的手上随时都沾满鲜血,或是犯了错的大臣们的,或是说话不合时宜的宫人们的,或是西苍人的。
  他看不见朝堂上畏他惧他的群臣,看不见那些被他一剑穿心的杀手的狰狞面目,看不见遍地的鲜血。
  他手腕高明,将国家治理的井井有条,减苛捐杂税,施新政新法。可他同样也残忍冰冷。
  他是明君,却也是个暴君。
  身居高位,却无后无妃,无亲无友。
  泱泱天下为他所有,可他依然贫穷。
  
  那日擦完剑上的血,他忽得就想去她住过的素玉阁看一看。
  这一处因着他的意思,无人敢接近,已成了个荒凉之地,他轻轻推开门,只听见吱呀一声,然后便闻到了一股呛人的尘土味。
  也不过三年光景,院子里的杂草疯长,石桌石凳上皆是一层灰尘,廊下的栏杆经历雨雪,已变得发旧,纵算有着再华丽的壳子,这宫中仍是有着数不胜数的陈腐之处。
  可偏偏在这一片陈腐中,莫云深轻易便看到了她种在墙角的那些药草。
  小小一方,却是一派荣荣。
  呛人的尘土味淡了下去,空气中弥漫淡淡的微苦的药草味,也是她身上的味道。
  也不知何时又到了萧瑟的冬天,日薄西山,他的影子被拉得长长的,投到了那面已经痕迹斑斑的宫墙上,透过黄色的琉璃瓦,可看见远处的天空湛蓝高远,冬日里的天,总是一丝云朵也没有。
  一阵微风吹来,那药草随着风轻轻摇晃,墙上的影子也跟着动。
  他的耳中忽然间寂静一片。
  天宽地阔。
  一阵灭顶的孤独朝他袭来。
  文其不知何时进来了,他将手上的披风递了过来,“天凉了,皇上得注意些自己的身子。”
  很长时间,莫云深都没有动静,后来他走出素玉阁的时候,张了张唇,几不可闻的四个字钻进了文其的耳朵。
  “苟延残喘。”他说。
  苟延残喘。
  
  那天赶着天黑前,他骑马出了京城。
  夕阳快染红半边天的时候,他终于到了青莲山的一处山谷。
  山谷周边皆是素尘,中间有一条干净的河流,只是冬日天冷,这些素尘便只剩些绿色的茎,一大片的素尘中,还夹杂着好些尘烛,他直直的朝一条石径小路而去,小路尽头是一座坟。
  这是他千挑万选的地方,山明水绿,寂静安然。他慢慢朝那座小坟走去,站在了坟前。
  他就那样安静的站着,没有表情,却一言不发。
  天边是万里霞云,那样绯红的颜色就好似当初问他可有家室的她的脸,落队的大雁迎着霞光在这山谷飞来飞去,发出清脆的鸣叫声,大山的山尖上也隐约可见皑皑白雪,青翠的树木遍布整座山,这一切都美丽的让人窒息。
  可他却在一瞬间恍惚不已。
  他都已经分不清,那里躺着的到底是她,还是自己。
  他忽然弯下腰,开始刨他曾经堆得高高的坟,他的眼中没有神采,额上也渐渐布满了汗水,泥土的颜色渐渐变深,他的十指已被土中微小的石粒磨得血迹斑斑。
  当他的手指触到坚硬的棺木时,他那颗漂浮不定的心,忽然间就安定下去。
  他越挖越深,当整个棺材出现在眼里时,他终于停了下来,他的手指轻轻颤抖着,鲜血混着泥土粘在他手上,他整个人都有些狼狈,轻轻呼吸着,慢慢伸出手,拔掉了棺材上他曾亲手钉入的楠木钉。
  打开棺盖的那一瞬间,一股恶臭扑鼻而来,几近让他窒息,可是当看到白骨的那一瞬间,他的心终于平静下来,孤独将他扯进了一潭冰冷死水。
  原本焦黑的尸体已经严重腐烂了,脸上已是白骨森森,身上的原本穿着的衣服早已是又破又烂,这棺中,已是白骨一具。
  他忽然想起当年她躲躲闪闪,却又强自镇定的问他:“那公子可愿娶我?”眉头舒展着,双眼清澈而明亮,脸上带着笑,红唇勾出了一个好看的弧度。
  音容笑貌,惧是幻境,一击即碎。
  可是当他轻轻将那具白骨揽在怀中之时,却像是找了归宿,心终于沉了下来。
  “清晓。”他叫道,声音很轻。
  过了一会儿,他又叫了一声。
  “清晓。”
  可是无人应答。
  
  不久后的某一天,有一个陌生的男子入宫求见,与他在御书房相谈一刻钟之后,那个陌生男子便离开了。
  第二日,清帝暴毙,传位于西王甯歌。
  

  ☆、结局(下)

  三年前清晓是在一间雅致的竹屋里醒来的,初初睁眼的那一刻,她还以为是梦。
  拽她回神的是疼痛,喉咙间痛得不像话。她勉力起身,便透过窗户看到一方小小的院子。
  篱笆围成,左侧搭了一间小小棚屋,里面栓着一匹小小的马驹。右侧围成的一方园圃里面种着一些应季的蔬菜,甚至还有几种很常见的鲜花,但胜在花朵清丽娇嫩,很是好看,院子中央放着一张木桌和几个木凳,做工细致而简朴。
  一位梳着夫人发髻的女子背对着清晓坐在木凳上,她像是在缝衣服,衣服的一角搭在她的腿侧,虽不是什么名贵的布料,但上面绣着的几支翠竹却是手法精湛。院中还有一名男子,他坐在女子侧面,拿了一块布子正细细的擦拭着手中的箭矢,目光专注而锐利。
  正在清晓要出声询问的时候,远远地却传来稚童的声音。
  “爹,娘,念儿回来啦!”约莫三四岁的稚童如风一般奔进了院子,拽着女子的袖子委屈的出声:“娘,念儿好饿。”
  女子拍拍他的小脑袋,声音里满含笑意:“饭菜马上便好了。”说罢,便起身朝西侧的房内走去,也就是那一瞬,清晓终于看到了她的脸。
  她惊得连身上的痛都忘了,跌跌撞撞的就要下床往屋外走,可终是因为太心急而摔倒在地,碰倒了一旁的椅子。
  屋外的女子听见了屋内的动静,急忙跑了进来。
  清晓终于看清了眼前这个女子。
  竟是她!竟是青碧!
  她的双手紧紧攥着女子的衣服,整个人剧烈的颤抖着,她泪如雨下,张张口,喉咙是一阵剧烈的疼痛,拼尽力气发出的声音却犹如裂帛般嘶哑难听。
  女子扶着她,轻轻拍抚着她的背,眼中同样也盈着泪:“你先不要急着说话,你的嗓子被浓烟齁着了,得将养些时日才能开口。”说着,她又将清晓揽进怀中,“你不要急,你想知道的,我都一一说给你听,好不好?”
  清晓无法说话,只能伏在青碧的肩头胡乱的哭着,她没有劫后余生的喜悦感,心中只有如锤击般的痛,痛得她几乎要喘不过气来,这一日的下午,她靠在青碧的肩头,几乎将此生的泪水哭干。
  她太累了,她真的太累了。
  她已经太长时间没有这样哭过了,等青碧哄得她平静下来的时候,已经是很久以后了。
  青碧很温柔的替她解释了一切。
  当年甯画的确派了人来告诉千父千母和青碧,只要他们心甘情愿死在火中,便可让千盏活下去。青碧那时毫无怨言想要就此死去,只是在最后关头,来了一个男子,救她出了火海,然而千父千母却已是自尽了。
  后来那男子从乱葬岗随意弄了具女尸过来,扔在了屋内,瞒天过海。
  话到此处,清晓指了指院子中已经布好饭菜的男子,以目光询问。
  青碧微微笑了,眼中泛着淡淡的光,整个人都散发这一种相当柔和的气息,“是他,他便是霍至境失踪已久的哥哥,霍至戈。”
  “早年他替甯渊卖命,征战沙场,最后厌倦杀伐,在最后一场战争里悄然而退,从此避世隐居。”
  “我幼年时曾在宫中见过他一面,他认得我,我们身份棘手,因而那时他才会从乱葬岗弄了具女尸,以掩人耳目。”
  青碧握住了她的手,目光落在院中的男子身上,他正在摆放碗筷,整个人沉稳如山,“我嫁给他了,念儿是我们的孩子。”
  清晓忽然就觉得眼中有些温热。
  青碧继续说了下去。当年她醒来以后,便要去替千父千母收尸,可是和霍至戈再到浥河村时,才发现屋中有三具尸体。
  想来那一具,是甯画为了瞒过莫云深而提早丢进去的女尸,没想到,却让青碧也生了误会。
  “我那时以为你也死在火中,都快绝望了,可是随后浥河村又来了人,我和至戈身份敏感,不得不走。”
  “这一走,就到了溪城。”
  “冬天的时候,我和至戈到城中采买年货,在街上看到了你,可是那时的你,身边皆是宫中的人,我不敢与你相见,只能让至戈暗中打探,看你去了哪。”
  “后来你从堇州再路过溪城之时,身边虽然没了宫中的人了,可暗中仍是有人跟着,我们不敢轻举妄动,直至那场大火,至戈才从乱葬岗拉了具女尸又将你换了出来。”
  这一切,当真是阴差阳错,命运将她们这些人,折磨的团团转。
  她们话刚说完,那小小的孩童便跑了进来,扑在了青碧怀中,软糯的声音着实可爱:“娘,爹喊你们来吃饭。”
  那一刻,清晓眼中的泪差点落下来。
  她觉得很开心,青碧活着,也嫁人了,还有了自己的孩子。
  可她心中同样也是一片虚无。
  当她为了报仇雪恨而颠沛流离之时,她已然安好。
  可更让她觉得苦涩的,便是她的清醒,她比谁都明白,往后这一生,她都要与孤独比邻而居。
  
  等到清晓能够下床走动之时,她给青碧留了一封书信便离开了。
  她不该再打扰他们的生活。
  后来,听说红杉留在了霍府,华清也四处云游,于是她又回到了浥山上的齐云山庄。
  先去替爹娘扫扫墓,然后将山庄简单的打扫了一下,又去山下置办了许多的物什差人送了上来。
  山庄有些大,有些空,可她以前住得久,所以也不觉得孤寂。
  只是每日日暮时分,她都会去后山那矮矮的山崖上看一看。
  看看在这世上忙碌着的,平凡的人们。
  看看一盏一盏亮起来的灯火。
  看看这尘世。
  可她从来都只是看一看,三年了,她鲜少出过山,即使山中偶有打猎的人,她也会极力避开。
  她在尘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