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谁说不是呢”
不等罗秋生开口,党委副书记韩永明一副义愤填膺的样子,咬牙切齿地说道:“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粥,造船厂的干群关系之所以这么矛盾,全是被这对狗男女给害得。没跑之前作威作福,我们连气儿都不敢喘。跑了之后又留下这堆烂摊子,让我们给他擦屁股,还得给他背黑锅。”
谭时丹重重的点了下头,深以为然地说道:“田书记,您终于说句公道话了。如果没有您给我们做主,那我们就算是跳进黄河也洗不清啊。”
见主管采购和后勤的副厂长何汝明准备开口,田文建便摆了摆手,若无其事地说道:“天网恢恢,疏而不漏,我就不信他们真能跑到国外去。不过话又说回来,这是组织上考虑的问题,等童家和的事情查清楚了,我想市里会有进一步动作。”
田文建的言外之意很明白,那就是他不想追究。罗秋生哪能不明白他的意思,连忙说道:“田书记,上午的事,我……我……我,我查清楚了,原来是保卫科一个经济民警……”
看着他那副诚惶诚恐的样子,田文建不等他说完,便一脸严肃地问道:“罗厂长,这都什么时候了,你还管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
“那您的意思是?”
“事实上就算你们不来找我,我也会请大家过来坐坐。”
田文建给四人散了一圈烟,一边揉着太阳穴,一边循循善诱地说道:“稳定压倒一切,在现在这个关键时刻,包括我在内的所有领导干部,都必须要避嫌,以避再发生免诸如今天这样群体事情。所以呀……组建钢结构公司的事儿,我们就不要过多干涉了。
当然,我还有其他的考虑。首先是一个影响问题,大家都知道的,现在有几百双债主的眼睛正盯着我们。如果我们在这个时候掺和进去,那钢结构公司还没开张就得宣布破产。”
“田书记,您是说我们来唱空城计,给他们争取时间?”
“就这么个意思。”
田文建点了点头,面色沉重地说道:“四位,设计院正加班加点的出图纸,如果不出意外的话,蓝天工业园一个半月内就会破土动工,留给我们准备的时间不多了。如果错过这个千载难逢的机会,那你我就是龙江船舶制造有限公司的罪人”
“田书记,就冲您这句话,我谭时丹也集资四万。”
“这是好事啊”
钱对于现在的造船厂而言,是多多益善。见谭时丹信誓旦旦的表了这个态,田文建立马坐直了身体,指着他,眉飞色舞地说道:“谭副厂长,你真让我刮目相看啊”
对这四位来说,造船厂破产是最好的选择。毕竟破产后一了百了,之前的事一笔勾销不谈,还能换个地方继续干。可现在形势来了个大逆转,造船厂一时半会儿破产不了了,只能配合田文建的行动。
毕竟他那句“人敬我一尺,我敬人一仗”的话摆在那里,如果跟他不和拍,那就等着被收拾吧。更何况迄今为止,黄剑安和石蕾下落不明,谁知道他俩会不会落网?
与其提心吊胆的继续对抗,还不如立即向眼前这位靠拢。要知道田文建不但是315厂的钦差大臣,还是即将组建的蓝天集团董事,对自负盈亏的造船厂,具有着一言九鼎的决定权。
谭时丹刚刚表完态,其他三人也相继表示参加集资,但数额都不大,三至五万不等。少就少点吧,早就打定主意的田文建,并没有嫌少,而是笑眯眯地问道:“不知道四位有没有听说过315厂培训班的事?”
“听说过啊据说是培训干部的,连制药厂的老吴、开关厂的老郑都参加了。”
田文建满意的点了点头,环视着四人,似笑非笑地说道:“那可是集团公司中高层干部培训班,虽然我们是自负盈亏的二级法人单位,但也给我们分了两个名额。罗厂长,韩副书记,你们四位是怎么看的?”
罗秋生沉思了片刻,忍不住地问道:“田书记,315厂领导有没有说培训后的去向?”
“有可能留在集团公司,也有可能交流到其他单位,反正回船厂的机会微乎其微。毕竟给我们这两个名额的初衷,就是安置一些曾经作出过巨大贡献的老同志。职务和待遇,只会高不会低,据说制药厂领导为了争有限的名额,都差点打破头了。”
这倒是个脱身的机会,无奈狼多肉少,只有两个名额。四人你看我,我看你,愣了好半天都没吭声。这时候,小娜将泡好的面送了过来,田文建抓起叉子,呵呵笑道:“要不你们先回去研究一下,等有了结果再通知我?”
“田书记,您这是说什么话呢?”谭时丹一愣,连忙说道:“您是领导,谁去谁不去,您说了算。”
“该发扬民主的时候还得发扬民主嘛再说我初来乍到的,对造船厂又不熟悉,还是你们自己拿主意吧。”
田文建扑哧扑哧的吃着面,吃了好几口,见他们还是没动静,便放下叉子,继续说道:“哦……对了,参培人员走后,留下的将跟我一起,带领厂办及各科室人员清理被洪水冲过的场地,应付上门讨债的近百家供货商,以及追讨历年来的应收账款。”
“不是搞钢结构公司吗?还折腾那些干什么?”罗秋生想了想之后,忍不住地问了句。
田文建脸色一正,异常严肃地说道:“那只是权宜之计,再说就凭咱们这点人,怎么可能吃下整个工程?另外造船是咱们根本,不造船的造船厂,那还叫什么造船厂?”
韩永明重重的点了下头,一副恍然大悟的样子,很是感慨地叹道:“田书记志在千里啊造船厂有救了。”
“手里没钱,光志在千里有什么用?”田文建长叹了一口气,一脸苦笑着说道:“造船这一块,一没订单,二没场地,三没资金,我这也是没办法的办法呀另外,咱们的资质虽然全,可都是一万顿以下的资质。
不来造船厂不知道,来了之后才明白,万吨已经算不上巨轮了想发展,就必须提高吨位,怎么着也得整两个三万吨的船坞。十万、二万吨,那就更别提了,只能想想而已。”
正文 第一百九十四章 峰回路转(二)
第一百九十四章 峰回路转(二)
堡垒是从内部攻破的,黄剑安和石蕾没落网之前,只能使一招二桃杀三士,让他们内部起分歧。只要他们内乱了,就有机会让他们把吞进去的给吐出来。
与去315厂培训一个月后前途无量相比,留在造船厂不但吃力不讨好,而且还会继续被职工们戳脊梁骨。四个人两个名额,的确让他们很为难。
但田文建硬是不指定,非得要他们自己推荐人选。万般无奈之下,四人只能悻悻的离开四楼,准备找个清静点的地方研究研究。他们还没走出大院,却又被叫了回来。因为田文建刚接到一个电话,等会开发区管委会主任黎志强,将陪同315厂厂长赵维明来船厂慰问。
现在的领导和未来的老板即将到来,接待工作一定要做好。上午还横眉冷对的职工和厂领导们,为了各自的利益,竟然又走到了一块。从上到下,从里到外,顿时鸡飞狗跳的忙活了起来。
一片狼藉的会议室,被收拾的干干净净。那台怎么也启动不了的春兰空调,在几个电工师傅的捣鼓下,竟然破天荒的冒出了冷气。
欢迎领导检查工作的横幅还没来得及挂上,门卫就报告说区领导和厂领导的车队已经到了。田文建连忙跑到院外,与厂领导、职工代表、老干部代表、退休职工代表们站在了一起,笑容满面的欢迎大领导们的到来。
黎志强出行谱儿不大,但陪同赵老板出行谱儿却不小。现是公安分局的警车开道,紧接着就是一辆凯斯鲍尔,后面还跟着两辆绿色的解放大卡车。由于没盖帆布,车上那一袋袋大米和一桶桶色拉油清晰可见,的确是带着诚意来的。
豪华大巴停了下来,田文建连忙走了过去,冲着刚下车的赵维明和黎志强,笑容满面地招呼道:“赵总好,黎主任,欢迎二位领导来我厂检查工作。”
赵维明朝迎接他的人群,微笑着挥了挥手,低头说道:“自己人,就不用这么客气了。走,给我介绍下船厂的同志们。”
财大气粗的赵老板来了,干部职工们一片欢腾。热烈的掌声足足持续了两分钟都不见消停,连德高望重的乐老书记,都由衷的欢迎他们的到来。
“……一个好汉三个帮,罗厂长,田总初来乍到,接下来的工作,还需要你这位老同志的支持啊”
赵维明具有着无与伦比的亲和力,说话握手都是那么地亲切,比开发区的土地爷黎志强受欢迎多了。跟厂领导打完招呼,在田文建的陪同下,赵维明与乐老书记等老干部,和声细语的攀谈了起来。
跟迎接他们的干部职工打完招呼后,赵厂长按惯例站在众人面前,挥舞着胳膊,开始了讲话:“同志们,龙江造船厂是一家历史悠久的造船企业,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以及新中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作出了巨大贡献
据我所知,在三年自然灾害和文化大**那段困难时期,造船厂靠自己的实力,靠管理者英明的决策,靠全厂职工共同的努力,在中国造船业有了自己的立足之地。很多研发都是从零开始的,完全是你们艰苦的努力换来的……
你们从未向国家要过一分钱,却培养了许多造船业精英,上交了很多利税,默默无闻的做着贡献。这一点,是我们315厂无法比拟的。你们的精神,感染了我们每一个人,我为国家能有你们这样的企业,你们这样的职工感到骄傲”
赵老板对造船厂的评价很高,但话里话外还是透露出只有精神上的鼓励,而没有实质性的支持。如果这番话在上午说,船厂职工们非得冲他扔臭鸡蛋不可。但现在不会了,毕竟蓝天工业园钢结构厂房工程,对龙江造船厂来说就是钱。
热烈的掌声过后,黎志强也简单的勉励了几句。无非是百年一遇的洪水刚过,市区两级财产很困难,希望造船厂干部职工们理解,希望他们能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精神,万众一心,齐心合力,共度难关。
这一套流程走完,领导们在田文建等人的陪同下,步行去造船厂家属区,亲切慰问了二十几个困难职工。随车而来的315厂人员,将一袋袋大米,一桶桶色拉油,送进了他们的家门。
这让造船厂职工们很是感动,尽管东西不值几个钱,但这样的好事很多年没发生过了。一个个拉着赵老板的手不放松,泪流满面的表示感谢,一些妇女更是激动得说不出话来。
赵老板日理万机,但还是抽出宝贵的时间,来到四楼会议室,与干部职工代表一起召开座谈会。当老书记提出承建蓝天工业园钢结构厂房工程时,赵维明当机立断的表示,将会优先考虑即将组建的蓝天钢结构公司。而且造价与其他中标单位看齐,决不让造船厂吃亏。
这颗定心丸吃下来,职工们欢欣鼓舞,争先恐后的表示,合并重组后,造船厂将紧紧的团结在赵总周围,决不给集团公司添乱,更不能给集团公司拖后腿。
临别前,赵维明还是将田文建叫上车,指着四楼会议室的方向,似笑非笑地说道:“你小子,也不事先知会一声,差点打我个措手不及。”
田文建点上了根香烟,深吸了一口,吐着淡蓝色的烟圈,一脸苦笑着说道:“钢结构公司的事,我也是昨天经过鹏飞集团时才想起来的。今天不是出事儿了吗。万般无奈之下,我只能把这个不成熟的计划,抛出来稳定人心。”
“这个计划很不错,既能让船厂先运转起来,又合情合理的避开了那些债主。毕竟资金是职工们自己集资的,新公司又是与造船厂没有太多联系的独立单位。”
赵厂长刚刚说完,黎志强便忍不住地笑问道:“你准备吃多少?”
田文建沉思了片刻,若有所思地说道:“在保证工程进度的前提下,能吃多少吃多少。”
“恩,看来我们小田还是有大局观的嘛。”赵维明赞了一句,指着大堤那边的厂区,笑问道:“那两台龙门吊,你准备什么时候竖起来?造船这一块,你有没有什么其他打算?”
“赵总、黎主任,说句心里话,我也想把造船厂搞起来。但这却不是想不想的问题,而是能不能的问题。首先,三千多万的债务压得我喘不过气儿,如果算上职工们的养老和医疗保险社会统筹,那这个数字将高达五千万以上。
就凭盖几座钢结构厂房,想把这笔债务拉平,基本上是不可能的。成立钢结构公司,说白了也就是让六百多职工和七百多临时工有点事干,不至于总这么闲着,给您二位添麻烦。”
正如田文建所说的那样,工程利润并不是很高,想靠这一块还债,就算把整个蓝天工业园都交给造船厂,也解决不了问题。
不等二人开口,田文建便继续说道:“造船厂之所以沦落到今天这步田地,除了贪污腐败、管理不善、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