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田文建脸色一变,声色俱厉地说道:“于小梅,事实上我也打心眼里瞧不起你。在我眼里你就是一穿军装的护士,而且还是业务水平很烂的那种护士。如果扒了这身绿皮,那你就什么都不是!不但连工作都找不到,甚至连饭都没得吃。唯一的出路,就是凭这张脸蛋给人当二奶!”
见小辣椒准备开口反驳,田文建接着说道:“我知道你想说什么,你肯定是想说‘你有本事你也当军官啊’。呵呵,我现在就明确的告诉你,当军官对我来说就是一句话的事。只要我愿意,用不了一个月就能接到提干的命令。
知道我为什么不愿意当军官吗?就是不屑与你这样的人为伍,更不想像你这样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糟蹋老百姓地粮食。虽然说的很难听,但这却是我的肺腑之言。言尽于此,你自己好好想想吧。”
说完之后,田文建猛地发动起了轿车,一声不吭的往高速入口方向开去。于小梅怔住了,被这番恶毒到极点的话给怔住了,愣在那里久久都没反应过来。
回想十几年来的成长经历,于小梅赫然发现自己真脱下军装,还真如他所说的那样什么都不是。军校读的是中专,三年不到的学习生活,用他昨晚的话来说就是:出操完毕,洗漱抢位、内务第一、学业荒废!
部队不同于地方,大都是十八九岁至三十四五岁之间的健康军人。而医护这个行业需要的是不断实践,一年到头就那几个寥寥无几的病人,想锻炼都没那个机会。也正因为如此,无论是军医还是护士,卫生队地业务技能普遍荒废。久而久之,连刚分到连队的新兵都不信任卫生队,甚至还把他们称之为庸医、兽医。
我凭什么看不起他?这个莫名其妙的问题,突然间萦绕在于小梅的脑海里。
…………………………………………………………………
PS:各位读者大大,在“光猪归来”书友的建议下,我已申请将书名《士官》,改为《仕官》,大概四天后页面上就能变更过来。
在感谢“光猪归来”书友建议和支持的同时,还要感谢“书错错书”、“zws01”、“书海导航”、“一箭钟情”、“艾自由0729”………等书友朋友的鼓励和支持。要感谢的人太多太多,这里就不一一写上了。
总之,你们的鼓励,就是我码字的动力。我一定会写好这本真诚的、有诚意的、不把读者大大们和自己当白痴的书来回报大家!
最后再厚颜无耻地求宝贵的推荐票,收藏,点击!书评区太冷了,顺便求下评价!
正文 第三十三章 军令如山
喧天的锣鼓声中,师柳副政委、师宣传科陈科长、干部科王科长、场站许站长、康政委以及刘副政委等近十位副团级以上领导,终于送走了龙江市总工会慰问团。
作为接受慰问单位的军政主官,文启鸣和杨晓光二人鞍前马后的忙活了大半天,竟然都没机会跟雪中送炭的工会刘主席表示下谢意。由二十三位工会领导以及六名新闻记者组成的慰问团,也没有像田大记者计划的那样参观卫生队,更没有与他俩坐到一起开什么军民共建座谈会。
之所以发生如此荒诞的怪事,就因为刘主席的身份非常特殊。尽管他在龙江市委市政府排不上号,但却与龙江市几百家企业关系不浅。
场站康政委接到文队长地汇报后,首先想到的是不是趁这个机会,请工会刘主席给场站那十几名随军家属找个工作。省得她们呆在机场里整天无所事事,只能靠打麻将来消磨时间。
尽管康政委的保密工作做的非常好,但还是被文启鸣那张大嘴巴给泄露了出去。一直以来,团站关系都非常紧张。A、B两个飞行团的政委,可不认为能从场站分到一杯羹。二人凑到一起一合计,干脆就把这事捅上了师部。
虽然机务军官的补贴高点、伙食强点,但他们却是空D师最辛苦、最没有地位的人。每天天还没亮,就得提前人家两小时进场。夏天跑道上的温度接近65度,冬天的外场更是寒风刺骨,但只要还有一架飞机在天上,他们就得日晒雨淋的守候在那里。
就算飞行任务结束了,他们还得在机场上再呆上一个多小时。要把飞机一架一架的拖回机窝,要检查下关键部位有没有问题,要给露天的飞机裹上油布,要收拾和清点包括抹布在内的所有工具。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就算扛上大校军衔,你还得继续干这样的活。无权无势无油水,还承担着巨大的安全责任。
而场站后勤军官则不然,不但很清闲,手里还多少有点权力。他们可以跑跑地方,为自己的家属找个工作,为孩子找个好点的学校。可机务大队却不行,为了确保飞行安全,师里团里对他们地管理极其严格,整个一个由军官们组成的警卫连。
很显然,两个飞行团政委的要求很合理,理由也很充分。师长政委一致认为,无论如何也不能让场站吃独食。为此,师里还特别召开了一个紧急常委会,决定将接待工作由师里接手过来。
至于领导们怎么才能让刘主席帮忙?刘主席答应帮忙后又怎么分配那些安置名额?文启鸣和杨晓光并不关心,因为他们的要求很低,那就是刘主席带来的六头猪,以及十来箱带鱼和几十桶色拉油!
随着事件的不断升级,文队长刚与康政委达成的二八分成协议,也随之成为了一张废纸。不想竹篮子打水一场空的二人,只能再次求助于韩主任。关系到本单位的切实利益,韩主任想都没想就当仁不让的站了出来。给正在会议室开常委会的丈夫递上了十几张纸条后,这才从虎口里把那些慰问品夺了回来。
当然,师常委们也是有条件的。他们要求卫生队还得再接再厉、再创辉煌,争取下个月把龙江市劳动局或民政局领导请来慰问,尽最大可能地解决随军家属安置问题。
想肉都快想疯了的杨教导员,也不管自己能不能办到,就一口气的应承了下来。甚至还发扬了点作风,慷慨表示要将那些不值钱的羽毛球拍、乒乓球拍、篮球、图书,通通送给兄弟单位警卫连。
事情进展的很顺利,许师长和王政委百忙之中抽出时间专门接见了刘主席,王政委甚至还亲自陪同刘主席一行,去外场参观了近半个小时的飞行。紧接着,柳副政委陪同慰问团一行参观了空D师荣誉室,介绍完空D师历史上辉煌的战绩后,才在师部大会议室召开了军民共建座谈会。
师长、政委、副政委,随便拉出来一个级别都比刘主席高。这个面子真给大了,原本准备扔下东西,走个过场就打道回府的刘主席,竟然破天荒的留在校官灶吃了顿鸡腿大排。并信誓旦旦地拍着胸脯表示,无论如何也得为子弟兵分忧,决定回去后就召开主席办公会,具体研究随军家属安置问题。
众人巴掌拍红后才发现,刘主席说了那么多等于什么都没说!至于劳师动众就得到了这么个结果的领导们会怎么想?那是领导们的事情。得到实惠的卫生队可不管那么多,慰问品一进大院几十号人就忙碌了起来。
杨教导员做事还是很服众的,猪肉刚卸车就亲自操刀割下了十几块好肉,搭上几条带鱼和一桶色拉油,作为福利让俩卫生员给那些没工作的卫生队家属送去了。然后就围上围裙与黄司务长、白班长等人一起收拾起了猪头。
毫无疑问,今天晚上的主菜就是猪头肉。那些好肉得留着细水长流,毕竟咱卫生队也有了自己地冰柜不是?
“教导员,田文建刚回电话了。他说他们要顺道去趟虎林县,估计晚点才能回来。”
正忙得满头大汗的杨晓光,连忙放下菜刀,一头雾水地问道:“管理员,他俩去虎林干什么?”
管理员江国华摇了摇头,一边帮着收拾方桌上刚刚分割完的条肉,一边苦笑着说道:“他没说,我也就没问。”
杨晓光急了,忍不住地埋怨道:“你怎么就不问一下呢?”
“教导员,大哥大话费可贵着呢。”江国华看了看四下没人,便低声说道:“咱们说几句,人家可就得掏好几块钱。您别看咱队长拿着个大哥大到处臭显摆,真让他打半个小时电话,你看他心不心疼?”
“这也是啊。”连BP机都没装备的杨晓光,深以为然的点了点头,随即说道:“知道他们晚上回来就行。我这你别管了,你现在就去通知大家晚饭可能要开晚点,等小田和小于回来后一起吃。”
刚给家里送去几斤猪肉和色拉油的江国华,连忙扔下手中的活,毫不犹豫地应道:“好嘞,我现在就去。”
这时候,自掏腰包去外面买酒的文启鸣走了进来。招呼俩炊事员出去搬酒后,就凑到杨晓光的身边,眉飞色舞地笑道:“老杨,刚才我在场站门口碰上了王股长,你知道他跟我都说了些什么吗?”
“说了些什么?”
“他准备把田文建调到场站公务班去,问我什么时候能放人。”
杨晓光大吃了一惊,不顾手上满是油腻,就紧抓着文队长的胳膊,急不可耐地问道:“队长,你答应了?”
“这事我能答应他吗?”文启鸣推开了他的脏手,理直气壮地说道:“人见人厌没人要的时候塞我们这来,现在发现是块宝了又急着要调回去,他们拿我们这当什么地方了?我不但没同意他,而且还刺了他一顿。”
教导员管干部,队长管战士。想到这事是文启鸣的管辖范围之内,杨晓光就异常严肃地提醒道:“我琢磨王股长也就是一探路的。说不定过不了几天,站长和政委就会亲自管你要人了!老文,这件事你可得给我顶住啊。”
什么叫军令如山?什么叫官大一级压死人?那就是上级说什么,你就得干什么。文启鸣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沉思了片刻后,若有所思地说道:“教导员,你说我们是不是给小田重新安排下工作?”
杨晓光反应了过来,顿时点头笑道:“工作嘛……就不需要重新安排了,不过可以给他加点担子,让他没事就去药房给韩主任帮帮忙。”
“恩……这个主意不错,我看行。”
……………………………………………………………………
PS:过渡章节,同时也想让大家介绍下外表看起来很光鲜,实际上却是最辛苦、最没地位的地勤。
另外,在各位书友大大们的大力支持下,今天上了首页签约新书榜最后一名。成绩可喜,但也岌岌可危。三哥再次厚颜求票,尽可能保住这难能可贵的最后一名!
正文 第三十四章 市委秘书
与其说阎副社长出了一个治标不治本的主意,还不如说只是给田文建指出了一个大概的方向。至于怎么操作,还得靠田文建自己来想办法。毕竟想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赚取近百万元,并不是一件那么容易的事。而要达到这一目的,就必须剑走偏锋,干一些打擦边球的事。
事实上这么多年来,对田文建影响最大的并不是恩师吴博澜,也不是副社长阎志杰,而是正身陷囹圄的张无崖夫妇。代表社里于他们夫妇合作的那短短一年半时间里,田文建才明白了什么是官场?正气凛然的领导们都是在想什么?都怕些什么?都喜欢些什么?
毫无疑问,想在短时间内为卫生队赚一百万,田文建必须也只能打地方政府的主意。回忆了下有关于龙江市所有的内参后,田文建毅然把虎林作为自己计划的第一步。
谋事在人,成事在天。看着收费站外那一片轻风吹过,就荡起一层层波浪般的麦田,田文建一个劲的祈祷,此行能有所获。如果找不到目标人物,那他就得另想办法了。
虎林县是龙江市最北面的一个县,同时也是四区七县中地理位置最偏僻,经济发展最滞后的一个县。为了带动这一地区的发展,龙江市委市政府费尽九牛二虎之力,才做通了交通厅头头脑脑们的工作,在虎林城东六公里处设了一个高速出口。
也许是田文建感觉到那番肺腑之言太过伤人,也许是于小梅意识到自己的确有问题,从江城到虎林这一个半小时的车程里,二人都不约而同地保持着沉默。
见田文建一声不吭的将车开出了收费站,小辣椒再也忍不住了,扶着驾驶座的靠背,就百思不得其解地问道:“田文建,咱们这是去哪?”
“把你钱包拿来。”田文建并没有回答她的问题,而是放缓了车速,伸出右手索要起她的钱包。
小辣椒一愣,随即摇头道:“你又不是没钱,要我钱包干什么?”
“让你拿来就拿来,少问那么多为什么。”
“不给,就是不给!”
田文建干脆将车停到了路边,异常严肃地说道:“于护士,忘了队长交给我们地任务了吗?咱们得公私分明,决不能把私人恩怨带到工作中来。”
一码归一码,小辣椒也不想就这么一无所获的回去。一边掏出钱包递了上去,一边不无好奇地问道:“工作归工作,跟我钱包有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