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去,跟谁学的这么油嘴滑舌了!”陈思笑骂着说,心里却有点感慨,这小子以前嘴可没这么甜,现在居然知道哄人了,真是长大了啊。
她又打量了陈繁一番,笑说:“我一直就说我们家小繁最聪明了,你果然没让我失望了!”
陈繁明白她是夸自己中考考得好,于是也笑说:“想到一中曾是我思姐曾经读过的学校,我就动力十足。”
陈怡笑着戳了戳他的额头说:“你啊,别跟姐来这套,姐不是小女孩,不吃你这套。”
她这话意有所指,眼睛望向另外一桌的林静,贴到陈繁耳边问:“那个是林静吧?长大了啊,长得真漂亮,我记得你小时候可总是欺负她……告诉姐,你跟她现在是不是在……”
陈繁看到她刚刚和李香兰说过话,所以肯定是李香兰说了什么,说:“姐,你什么变得这么八卦了?我好失望,我还以为你不会这么庸俗呢!”
陈思不以为意,笑说:“姐这不是关心你吗?你忘了你小时候姐对你多好吗?现在交了女朋友居然不告诉姐了……”
这时候林静也看见陈思和陈繁在一起说话了,于是走过来对陈思说:“陈思姐,你好……你真美!”
陈思忙说:“林静,你好……听说你考了全市前十,恭喜你。”又取出一个红包塞到她手里:“这个给你。”
其实这红包本来是准备给陈繁,只是见到林静之后她改变主意了……
林静受宠若惊,忙说:“啊,这个我不能收……”
陈思亲昵的拉着她的手说:“别客气,我是小繁的姐姐,给你是应该的,别嫌少,我现在刚毕业还没什么钱,等以后你跟小繁……给你补个大的。”
陈繁不干了,愤愤的说:“姐,你太偏心,居然给她不给我!”
陈思笑说:“就你小子皮厚,姐今天就准备了一个,改天再给你。”
林静正觉得陈思的话里似乎有特别的意思,还有点不好意收,听陈繁这么说于是也笑了,说:“他没有吗?嘿嘿,那我就收下了。”
接下来就没陈繁什么事了,两个女人凑到一起开始说起话来,也不知道她们也不熟,怎么突然就有那么多话说。
※※※
陈繁觉得无聊,便找到堂兄陈明,对他说:“大明哥,你对养鸭有什么想法?”
陈明摇了摇头,有些沮丧的说:“我现在都没什么信心了,我一直以为我能够成功,可是总是出现这样那样的意外。”
陈繁拍了拍他的肩膀,鼓励他说:“别灰心,我知道你这个人有想法,也肯钻研,能吃苦,所以我知道你总有一天会成功的,我觉得你现在失败的原因,是因为你还不懂得参考别人的经验,只靠自己摸索,当然,只要你积累到足够的经验,也能获得成功,但是前人已经走出了一条路,你为什么沿着这条路走下去,却一定开辟新的道路呢?”
陈明不懂:“你这话什么意思?参考别人的经验?怎么参考?镇上都没有别人养这些,我是第一个,你要我怎么参考?”
“不是非得这样才能参考到经验的,其实还以——”陈繁做了翻书的动作说:“看书。”
陈明奇问:“书上还有教这个的?而且就算有,那也是其他地方的经验,适合我们用吗?”他从小不爱学习不爱看书,对书籍是一点兴趣都没有。
陈繁说:“当然有……嗯,你说的没错,那些都是其他地方的经验,不能全部完全照搬硬套,但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可以模仿学习的,所以才说是‘参考’。”
陈明一听觉得很有道理,忙说:“哪里有卖这种书?我马上去买。”
陈繁笑说:“我找你就是为了这事,跟我走吧。”
于是陈繁带着堂兄溜出了酒店,叫了辆车,去了清江市几家大书店,给他寻找关于养鸭方面的书,不得不说,在这个年代这类技术书还是真是冷门,真不好找,问店员店员也说不知道,陈繁于是只好自己找,找了好久才在角落里找到了三本,一本《鸭鹅养殖大全》,一本《大棚养鸭技术》,一本《鹅鸭瘟病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这几本书出版时间都很早,都是在八十年代,完全不像后世,这类书一找一大堆,而且都是最新出版的,还附送光盘……没办法,也只好将就着了,总比没有靠自己瞎摸好。
陈繁将这三本书递给陈明,心说:你这一世就别做什么黄鳝大王了,没前途,养得再多还不是最低级的产品,大部分的利润都被中间商和餐馆剥削去了,做养鸭大王吧,我保证让我爸爸尽量少剥削你一点……
陈明自然不知道他的心思,对他却是感激涕零,他明白,别看只是,假如要他这个一辈子都没逛过几次书店的人自己找,估计一辈子也找不到……
他最感动的还是这个堂弟对他的鼓励与支持,要知道,在村里,别说其他人,就连他父母也对他丧失信心了,不少人还在背地里说他是败家子,承受的压力不可谓不大,没有人相信他能成功,所有人都劝他放弃。
唯独这个只有十六岁的堂弟,如此坚定的支持他帮助他!
第三十二章 第一份合同
陈大龙请客之后第二天,陈大海和陈大虎就跑到村头小卖部里打电话回复陈大龙说,他们决定了,卖掉水泥砖厂,养鸭!
又过了几天,陈大龙便带着陈繁,开着他的桑塔纳回乡下老家了。
他们的老家在沙河村,这个村子得名于流经于此的两条清江支流,大沙河与小沙河,而陈大龙一族,原本都住在大沙河的河畔。
由于地处大云山余脉地带,这里地势有些崎岖,梯田遍布,不远处更是可以看见大云山的南主峰——牛王峰,牛王峰在后世成为与青叶寺齐名的风景名胜,峰顶有古洞曰牛王洞,传说是西游中牛魔王曾经藏身过的洞穴,有绝壁曰破曹崖,三国时东吴大将吕蒙曾追曹魏兵并大破之于此地。
陈繁童年时曾经和堂姐陈思一起,在这里住过五年,那时候村小学的年轻激情的女老师用煽情的口吻告诉他:这里是他的家乡,这里是世界上最美的地方!他当时真的信了……
可是当他长大之后,当他走遍大江南北访遍名胜古迹之后,他才知道那个已经结婚生子有着水桶腰的女老师骗了他……
江山如此多·娇,这个世界美得令人眼花缭乱!
那云雾缭绕的黄山,那雄伟巍峨的泰山,那山水如画的桂林,那宛如人间仙境的九寨沟!……
美不胜收,流连忘返!
跟这些世界闻名游人如织的名胜古迹比起来,他的家乡不过是个名不见经传的小村庄,毫不起眼,甚至在江东省的大地图上都找不到它的名字!
在这个世界上,比它秀美的地方多的是,比它雄伟的地方多的是,比它富饶的地方多的是,比它神秘的地方也多的是!
只是,在他心灵的最深处,在他记忆最深刻的地方,却仍然是这座小小的村庄!
那些惊艳叹绝的名声美景,再美丽再勾魂,也不过是他人生旅途中偶遇的过往女子,而这座小村庄,却仿佛他的母亲!
他从车窗眺望着这片熟悉的土地,眺望着那碧蓝碧蓝的天空,那起伏叠嶂的青山,那清澈见底的河流,那荷叶连天的水塘,那散落四野的农舍,那阡陌纵横的田埂,那大片大片绿油油的稻田,那河滩中吃草的黑水牛,那莲叶中追逐觅食的麻鸭白鹅……
这世界上再没有一副风景能让他觉得更亲切了!
陈大海和陈大虎显然比陈大龙父子还要着急,他们还没拿到陈大龙的借款,就迅速的将水泥砖厂的设备全部转让出去了,而厂房根本不用卖,就是几件用水泥砖砌成的小房子,值不了几个钱,也没人会买,以后当仓库存放点东西就是了,或者干脆拆掉,把水泥砖和瓦片运去建大棚。
他们又运进了大量用来建大棚的毛竹和木材,当然钱还没付,甚至连建大棚的地址都选好了,只等陈大龙把借款送过来,他们就找人动工了,而事实上,陈大海和陈大虎还有陈明,这两天已经开工了,他们找了一辆四轮拖拉机,不过不是建大棚,而是将原来厂里的水泥砖运过来,准备盖一座看鸭房——整个大棚的鸭子,晚上总得有人看着不是?否则肯定会被人偷光……
陈大龙父子到达的时候,他们已经完工一半了,见到他们来,陈大虎陈大海连忙从墙上跳了下来,客客气气将他们迎进了陈大虎家的堂屋。
一番闲谈客套之后,陈大龙并没有立即将钱拿出来,而是递给陈大海陈大虎一叠白纸黑字的合同,说:“本来都是自家兄弟,没必要搞这么麻烦,但是有话说的好,亲兄弟明算账,而且林镇长建议我说,最好将我们这种合作关系模式化,规范化,如果以后有其他人愿意加入,那样也好依样画葫芦,可以省很多麻烦,这样才能将咱们的事业越做越大!”
其实这不是林重远的建议,而是陈繁的建议,然后陈大龙拿去问询了林重远,一向沉稳的林重远拍案叫好!
陈大海和陈大虎均是一愣:其他人加入?越做越大?你到底想做多大?
陈大海犹豫了一下,还是问:“为什么还要其他人加入?如果你还想多养鸭的话,也让我们养就好了,难道你还是信不过我们……”
陈大龙摇头说:“不是信不过你们,而是你们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忙的过来,你们现有的资金,再加二十万,至少可以建二十间大棚,按每间大棚养三千只鸭子的标准,那也有六万只鸭子,六万只鸭子,每天要投食,放养,清理粪便,可不是轻松的活儿,当然,你们可以雇人,但是你们还要管理,要进饲料,要预防瘟病,等等等等,到时候你就知道有多繁琐了,我估算了一下,六万大概是你们的极限了,你们可以先养这么多试试,如果到时候觉得还能增加,那我再多让你们养。”
其实他的本意是想将所有的养鸭业务都交给两个堂兄弟的,毕竟是自己人嘛,比较放心,但是陈繁阻止了他,因为陈繁知道,他这两个堂叔伯能力并不是很强,以这他们的能力,顶多也就能管理二十座大棚六万只鸭子,多了以后可能会出乱子。而且他也不想让他们一家独大,必须找些其他人来牵制他们,免得到时候他们仗着垄断鸭绒,撕毁合同抬高价格,虽然说可以按合同去告他们违约,但是如果他们真这么做了,打起官司来那也是一桩麻烦事,何不趁早杜绝这种可能!
陈大海这么一听,有点失望,但还是觉得很有道理的,也就不说话,拿起合同细细的看了起来,陈大虎也拿一份合同看了起来,不过他看得很快,一会儿就看完了,他性格没陈大海那么谨小慎微,对陈大龙是非常放心的,毕竟陈大龙的名声一直还是不错的。
陈大海看了半个小时才将合同看完,与陈大虎对了个眼色,然后说:“那,我们就先签了?”
陈大龙这才将装在包里的二十万块现金取了出来,说:“好。”
双方各自签字,一式两份,来看热闹的村长被拉成了公证人……
于是天骄羽绒厂与大鹏养鸭户的第一份合同诞生了!
它的主要内容是:第一,甲方天骄羽绒厂向乙方大棚养鸭户陈大海陈大虎提供二十万元免息借款,以获取今后乙方所生产的全部鸭绒的优先采购权。第二,甲方必须联合镇畜牧兽医站对乙方进行无条件的技术支持,并协助防止各种瘟病。第三,甲方承诺,将尽可能为乙方的其他副产品,比如鸭蛋鸭肉,寻找销售渠道。
第三十三章 童年的回忆
签合同的时候,陈繁见事情已定,便独自走出了屋子。
他穿过低矮的屋檐,又穿过一条小巷,走进一座小小的土墙院子里,土墙上面长着仙人掌,也生出了狗尾草。院子正中央有一棵粗大有坛口粗的枣树,据说是当年陈繁爷爷栽种的,弯曲的树干极像一个劳累终生的老农的驼背,显得有些老态龙钟,却又枝繁叶茂,从树下往上看,有种遮天蔽日的感觉。此时还没到蜜枣成熟的时节,树上挂满了不计其数的小枣,如一颗颗青色的珍珠镶嵌在碧玉之中。
陈繁走到树下,用手触摸着老枣树皲裂的树皮,抬头仰望着那满树的绿叶青枣,踮起脚尖,伸手摘了一枚相对较大的小枣,含进嘴里轻轻咬碎。
尖尖的枣核,有点甜,虽然远没有红枣那么甜,却很香很脆,别有一番滋味。
这滋味一如当年!
当年,陈繁的父亲还没有发家,为了赚钱维持生计,他不得不把儿子丢在这乡下,交给他奶奶看养,自己跑到清江市踩人力三轮车了,李香兰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