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重谱人生-第60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借你一点光啊,大家都是乡里乡亲,肯定会念你好的。”

    陈大龙笑说:“当然,当然,我就是这么想的啊,但是现在的问题是,接下来几个月都是羽绒制品的淡季,我们的羽绒厂并不需要太多的鸭绒,就算为今天冬天储备原料,原先的那么多鸭鹏也已经足够了,是,羽绒厂规模可以扩大,但那不是一时半会儿的事情,必须等市场拓宽之后,如果盲目扩大规模,产品没有销路,那么就会造成大量产品积压卖不出去,到时候羽绒厂就负担不下来了。”

    刘根发有些失望的说:“那就是说,今年没有机会了?”

    陈大龙摆手说:“不是不是,这条路行不通,但是我又想到了其他的办法。”

    “什么办法?”

    “过年之前,镇长和镇党委书记邀请我去开了几次会,就专门讨论过这个问题,我们讨论出的结果是,石河镇由于地形环境的限制,近期内想获得发展,就必须坚持以养殖业为主,将养殖业规模化产业化,但是这样一来,极有可能造成禽畜产品产量大增,销路以及价格将会是非常严重的问题,一旦产品无法通过有效快捷的渠道销售出去,那么将造成一场灾难,大多数的养殖户都会破产,其实我一直都很担心这点,去年所有的养鸭户都赚了不少钱,很多人都羡慕眼红,倘若他们有足够的资金,或者能够借到资金,完全可以不用和我合作,自己直接办起养鸭场,他们根本就不考虑销路问题,只是想当然的认为我们去年赚钱了,他们今年也就一定能赚钱,他们觉得就算我的厂不要,他们也可以卖给其他的厂……我敢打赌今年春节一过,就有很多人跟风办养鸭场了。”

    陈大虎立即笑说:“不用打赌,村里就有几个人想办,前几天还一起问我来求经验呢,还问我们的‘养殖专家’陈明能不能去教他们养鸭技术……”

    总从办了养鸭场之后,陈明一改以前败家子的名声,成了村里有名的‘养殖专家’,当然,陈大虎这么叫他,有调侃的意思。

    陈大龙接着说:“我就是担心这样,如果跟风的太多了,那么肯定会造成产品供过于求卖不出去,不仅仅是鸭绒,还有鸭肉鸭蛋都是,现在镇上养鸭规模还是很大,附近的乡镇也没什么养鸭场,所以鸭肉和鸭蛋销路都很容易,邻近的几个乡镇就基本消化掉大部分了,再剩下一点可以由市区来消化,但是如果规模再扩张,那么就没那么好卖出去了……”

    “那你的想法是……”陈兆明插嘴问。

    “我的想法是,将我去年的做法推广扩大,我今年会专门开设一家公司,专门经营禽畜产品的收购与销售,促进石河镇畜牧养殖业产业化,规模化,以帮助农户学习生产技术、规避市场风险和规模经营增收,农户只要填写一张表格,便可以加盟我们的公司,与我们合作,我们将统一为农户们提供禽畜种苗、饲料以及卫生防疫等技术支持,而农户则只用负责生产,也就是说,与我合作的农户,不用担心种苗问题,不用担心饲料问题,不用担心瘟疫问题,也不用担心产品卖不出去。”

    这就是传说中的公司加农户的模式,显然不是陈大龙自己想出来的,而是陈繁建议他的,虽然这种模式有很多弊端,最主要的问题是农户与公司之间实力悬殊,不是完全平等的市场关系,又缺少其他力量予以平衡,导致这个模式在操作过程中稍有不慎,就容易暴露出它与生俱来的缺陷:农户在生产经营过程中没有话语权、自主意志得不到体现,农户与公司的权责严重不对等、条约显失公平,利益分配完全由公司单方决定,完全向公司方倾斜,结果造成很多农户被公司挟持摆布,最终连初期的投资成本也难以收回。

    但陈繁完全不用担心这点,因为公司会一直控制在他父亲手上,他相信他父亲不会贪得无厌,不会无限制的压缩农户的利润空间。

    不过他并会不满足于此,他觉得这种靠良心支撑的模式并不是他想要的,任何一种靠需要靠良心或者道德来维持的经营模式,都不是完美的经营模式,都不是能无限推广的模式。因为不是所有的经营者都是有良心有道德的。

    只有通过完善的制度与规定,再通过其他的手段对公司的行为进行限制和约束,尽可能将农户和公司的话语权变得平等,这种经营制度才能完善,才能无限推广。

    这才是他想要的理想模式,他会尽全力去探索实验这种模式,也许会成功,也许会失败,但就算是失败,他也不会懊恼,因为至少他尝试过。

    村支书刘根发听得有些稀里糊涂:“那……你找我们做什么?”

    陈大龙笑说:“因为你们几位在村里是德高望重的人物,所以我想征得你们的同意,免得你到时候怨我不重视你们,另外,请你们来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希望你们能召集一下村民,过几天我的公司开展了,我想在村里开个宣传大会,希望到时候你们能够鼎力支持。”

    刘根发笑说:“这是好事啊,你要带领大家一起发财,我们怎么会怨你呢!我们一定……全力支持!”

    陈兆明也笑说:“我就说大龙不会忘记乡亲们的嘛,放心,村里人都乐意呢,发财的事,谁不乐意?我正琢磨着让我儿子也跟着你干呢!你说我能不支持你吗?”

    陈大龙摇头说:“有一点我要纠正你们,我这只是带领大家创业做生意,结果并不一定是发大财,有可能赚得很少,甚至有可能亏本。”

    陈兆明愣了一会儿说:“还……还会亏本?”

    陈大龙笑说:“当然,做生意自然有亏本的可能,不仅是你们有可能亏本,我自己也一样,而且我一旦亏本,肯定比你们厉害多得多!当然,这只是丑话说在前头,我自然是会尽一切可能避免亏本。”

    “那亏本的可能性大不大?”陈兆明还是不放心的问。

    陈大龙哈哈大笑说:“这我就不知道了,你们信我,便加入,不信,自然是不加入的好。”

    陈兆明还想问什么,刘根发却抢先说:“那,你准备什么时候召开宣传大会,到时候我一定召集所有的村民都过去。”

    陈大龙想了想说:“就正月十五吧!”

 第九十九章 勾人犯错的妖精

    春节期间,陈大龙不仅仅要忙着走访亲戚,同时还在筹备注册养殖公司的事情,好在都是一些手续的事情,加上有陈大山的关系在,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从公司名预核准,到验资,然后办理相应的前置审批手续,最后申请营业执照,都没有出现什么问题。

    至于养殖公司的名字,陈大龙起先想用的名字是“丰盛”,他觉得这名字不错,搞养殖嘛,不就图个丰收繁盛嘛。

    不过他并没有直接报上去,而是先询问了陈繁的意见。

    陈繁想了想之后说:“爸,我觉得这个名字不好,丰盛两个名字虽然通俗易懂,但太普通了,没有特色,所以缺乏辨识效果,跟农业有关的公司,很多都带这两个字,什么丰收、丰乐、丰农、农盛等等等等一大堆,所以如果我们用丰盛这个名字,很难与这些公司辨别开来,会被混淆。”

    陈大龙觉得很有道理,点了点头说:“那好,咱不用这名字,儿子,你说用什么名字好?”

    陈繁想了想,也不说那些虚的,直接说:“要我看,就用‘野望’好了,有首歌叫《在希望的田野上》……”

    “这歌我知道,彭丽媛唱的,我非常喜欢。”陈大龙笑说,然后轻轻哼唱起来,“我们的家乡在希望的田野上,炊烟在新建的住房上飘荡,小河在美丽的村庄旁流淌……”

    歌词写得真的很美,但是嗓子也真的很糟糕,而且还一如既往的跑调……

    陈繁连忙打断父亲说:“爸,咱先说正事……嗯,另外,唐朝诗人王绩有首诗,名字就叫《野望》:‘东皋薄暮望,徙倚欲何依。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当然,杜甫也有同名诗,但那首太悲壮了点,跟咱们公司的意境不符,就不提了。当然,作为一个农业公司,针对的对象是农民,不能搞太生僻太文艺的名字,那样农民难以理解难以记住,这个名字你并不需要考虑这个问题,因为省台有档农业科技节目就叫《在希望的田野上》,所以农民一看到这名字就能理解。”

    陈大龙说:“好!就用这个名字!”虽然他想的名字再次被儿子否定掉了,但他也一点也不觉难过,儿子能够想到考虑得这么多,才是最令他开心的。

    于是陈大龙最终注册的公司就叫野望养殖有限公司,陈大龙拥有90%的股份,另外陈大海和陈大虎入资五万,各占5%的股份,这是他们那天晚上商量好的。另外,还决定在羽绒厂旁边建一座大楼作为养殖公司的办公大楼和服务部。

    在注册养殖公司的同时,陈大龙也顺便将天骄羽绒厂改为天骄服装有限公司。

    紧接着陈大龙还找了一家印刷厂,印了一万五千份公司宣传传单,然后找林重远帮忙,将这些传单分别交给各个村的村委,让各个村的村委发给每家农户。

    一切都井井有序的进行着,就等着正月十五的村民大会了。

    不过在村民大会之前,陈繁在正月十日就开学了。学校的生活还是一如往日,而天府江南也早在正月八号重新开张了。陈繁到学校的第一天,报到但是没课,于是就直接去了餐厅,然后让陈思召集餐厅里的员工开了一次会议。

    会议仍然全权交给陈思主持,他连发言就很简洁,他这么做是想锻炼一下陈思的总揽大局的能力。

    会议除了总结去年的成绩表彰了全体员工并勉励他们今年再接再厉之外,还公布了一个令所有员工振奋的消息:天府江南将在两个月后,在文化广场附近开一家分店,而分店总经理便从这批员工中选拔!

    员工们尤其是那些年轻的女孩子,顿时一阵欢腾,她们大多学历都不高,能找到这么一份好工作已经是非常幸运了,没想到竟然还有这样的机会!总经理啊,那可是管理人员啊,就像陈思这样现在这样的!据说陈思现在每个月两千块呢!

    厨师杂勤们都知道自己没什么希望,但也还是很兴奋,毕竟开分店不管怎么说对他们来说都是好事,谁知道会不会有别的机遇呢!

    唯独苏青莲很是淡然,一来她觉得自己是厨师,与这事毫无关系,虽然她以前开过餐馆,但那不一样,那只是她自己一个人瞎折腾,她知道并不是当总经理的料,二来,她很满足现在的状况,抛开餐厅分红不说,就每个月一千块的工资再加奖金,已经远远足够她们母女在这座城市生活下去了,虽然她们没有自己的房子,但她觉得人不能太贪心,她还清了那么多债务早已是谢天谢地,哪里还敢奢望太多。

    而且真能拿到陈繁所说的5%的分红的话,一个月三四千块啊,那不是过个几年就能在市区买一套相当体面的房子了!尽管到现在为止,她一分钱分红还没拿到,但她从来没想过陈繁是不愿意支付给她分红故意骗她,她不懂经济,但是也能明白其中的意思,餐厅正在扩张规模,陈繁一直在将赚来的利润继续投入进去,她自然不能抽出利润,否则还占5%比例不变的话,那陈繁就太吃亏。

    退一步说,就算陈繁真的是在骗她,她也不会怨恨他,她觉得自己母女三口能有今天的好日子,都是陈繁的功劳,所以就算陈繁明说不给她这些分红了,她也会跟他争一句。

    不过她旁边的方月玲就没这么淡然了……七中还没开学,所以她今天来餐厅帮忙。

    会议结束其他人基本走完之后,她兴奋对她母亲说:“妈妈,你也可以竞争当总经理呢!”

    苏青莲忙摇头说:“不行不行,我又没当过,怎么当得了?”

    方月玲急说:“没当过可以学啊,他们也都没当过呢!”

    苏青莲说:“他们还年轻,可以学,我都老了,还学什么……”

    方月玲更急了:“妈妈!不许说自己老!你还没满三十三岁呢!而且你看起来比这还要年轻,陈繁说你看起来只有二十五六岁的样子,而且非常美!”她将陈繁拉出来只是为了增加自己话语的可信性,并没有太多考虑,其实陈繁只说了前一句,后一句是她为了继续给母亲自信,自己加上的……

    苏青莲听了有些尴尬,被一个晚辈这样评论,她有点不适应。

    “小繁这孩子……”她喃喃的说了一句,又觉得这样称呼自己的老板,似乎有些不妥,于是没再说下去,“小玲啊,妈妈现在这样真的很满足了,妈妈也想给你和妹妹更好的生活,但是妈妈真只有这样能力……”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