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黄道蕴、黄乙乙目前还不奢望能够做到这一点,不过他们的父亲黄宗羲勉强做到这一点了,就在前一段时间,《珍珑》的刊发,引发了围棋的潮流,也开创了围棋的对弈方式,目前皇朝许许多多的读书人都在研究围棋,以围棋为乐。
听说黄宗羲、陆苍和叶肃都获得了不少好处,特别是黄宗羲,近来隐隐有突破道业,成就鸿儒的迹象。
“哈哈,这一天果然来了!”黄宗羲走了出来,站在众女身后,抬头望着纯阳居上方一片片光明耀眼的天地灵文。
“父亲,著书立说之后,圣道之力反馈回来的力量真就这么大吗?”黄道蕴咬咬嘴唇,转头问道。
黄宗羲沉默一会,勉强点头道:“这要看著的什么书,立的什么说,若是无人修习,无人将之凝聚成圣道之文字显于神庭识海,无人认可和研究,那么就没有任何圣道之力的反馈,相反,获得千千万万读书人认可,人人将其显化于神庭识海,人人将之顶礼膜拜,人人心有共鸣,那么这股力量汇聚起来,将非常庞大,这就是圣道之力,汇聚的是千千万万读书人信念之力!”
“二哥好厉害!”吕蒹葭握紧了小拳头,羡慕非凡。
“估计不仅仅是这样!”黄宗羲看着一篇篇天地灵文,突然说了这么一句。似乎要应验黄宗羲的话,纯阳居上方的天地灵文竟然再度开始蜕变升华,化为玄文,其中春江花月夜一篇,字字化为珍文。
灵文,玄文,珍文,每一种圣道文字,蕴含的圣道意志均逐步递增,也就是说珍文比玄文、灵文更加玄妙,比它们更能沟通天地意志和元气,拥有更多的奥妙。
“怎么会这样,升华成天地灵文也就罢了,竟然还升华成玄文、珍文,一般都是盛才、真儒才修炼那等圣道文字!”黄道蕴睁大了美目。
“这就是著书立说的妙处,否则我圣道中人为什么人人以著书立说为大愿?因为著书立说有无穷好处,可不单单是名扬天下、流芳百世这么简单,更重要的是可以借助圣道之力拔升道业!”黄宗羲笑道。
就在这时,又一篇洋洋洒洒的圣道文章从纯阳居升起,字字斗大放光,无穷的圣道之力从虚空之中汇聚过来,注入其中,不一会,文章就已经升华为天地灵文。
“那是珍珑!”黄道蕴眼尖,立刻就分辨出来,那是一部围棋之书《珍珑》,除了圣道洋洋洒洒数万言的圣道文字之外,还有数十幅浩然正气凝聚的围棋图,黑白分明,其中有完整的棋谱,也有珍珑棋局,总之,这已经是第一部围棋著述,也是一部注定成为经典的著述。
吕蒹葭看到这里,已经喜不自胜,拍手跳起来:“好厉害,这么多的天地灵文,二哥在圣道文字上的造诣很强,他已经参悟到珍文了!”
吕蒹葭看到,一个个珍文发出的光辉比天地灵文还要纯粹,光泽也更加浓郁,蕴含的意念远非天地灵文可比。
珍文已经接近于宝文,再进一步升华,就是宝文了。在六艺大比的时候,儒师们出手构建的擂台,就是用宝文层层加持,才使得擂台坚不可摧,可以抵挡住相当强大的破坏。
黄宗羲露出笑颜,难得得拍拍吕蒹葭的小脑袋,这时一道遁光从临水山庄飞过来,落到院中。
众人看去,来者是一位宗师,面目清奇,宽袖高冠,不是山水丹青大圣手陆苍还能是谁?
“哈哈远远便瞧见纯阳小友道业精进,真是可喜可贺呀!”陆苍朝黄宗羲和三位少女笑道。
“同喜同喜,纯阳也算是前辈的晚辈,能看到他道业精进,也是一种幸事!”黄宗羲揖礼笑着,三位少女连忙上前见礼寒暄。
好一会,所有圣道文章都收敛,浩然正气也缓缓收敛入纯阳居。
吕杨吐了一口气,头上云盖已经变化成一方云纹繁复的艺术品,非常精美繁复,看上去十分养眼,其中隐隐还有无数的圣道文字,其中有天地灵文,也有玄文,更有珍文。神识一动,云盖散开,化为滚滚浩然正气,从口气纳入体内。
“可惜了,天庭百汇没有能够彻底贯通,若是贯通,周身浩然正气的流动路线便可循环不息了!”吕杨想着,若是天庭百汇和天地彻底贯通,文气从头顶可直接一跃而出,和口鼻、全身毛孔气囊实现循环,那就方便多了。
吕杨起身,将门推开,朝院中的陆苍和黄宗羲抬手弯腰揖礼。吕杨早就看到他们在观礼了,只是一直在参悟圣道奥秘,无法分身来见。
“纯阳,恭喜你了,道业又有精进,看来炼丹之术的著述刊发在即了!”陆苍笑道。
黄宗羲点点头,但是并没有说什么。吕杨沉默一会,认真道:“老师,您和院主大人、寿阳公主殿下商量过了吗,不知道他们是什么意见?”
“纯阳,自然是时候了,曹院主和公主殿下也都是这么认为的,你或许还不知道,圣上和百圣太庙都已经在焦急等待了,若不是碍于某种原因,只怕早就下特旨了!如今山庄已经做好了种种准备,又有寿元丹在手,足以抵御刊发炼丹之术带来的连锁反应!”黄宗羲说道。
“这是造福整个皇朝九州的大事,早一天便有更多人受益!”陆苍抚须微笑,不再说话,而是看着吕杨,等待吕杨的决断,他相信现在时机已经水到渠成。
吕杨抬头看着星空,只见星河绚烂,也不知道哪一方才是自己熟悉的世界?也罢,人生于世,脚踏大地,头顶星空,当有所为,有所不为,没什么好犹豫的。
“好吧,老师和陆前辈说得对,时机已经到了,就不必犹豫!”吕杨从袖中取出一本手稿,随手扔了出去。
黄宗羲接过来,飞快翻看,简直是一目十页,只几个呼吸,就已经看完,他递给一旁有些紧张地陆苍,笑道:“不错,这注定是一部改变一切的伟大著述,我皇朝九州万万千千读书人有福了!”
陆苍也早就用神识扫完了,和黄宗羲相顾一眼,双双抬手朝吕杨弯腰揖大礼。
“这是做什么?”吕杨一惊,一个箭步,上去扶住两人。
“不要阻止!”陆苍和黄宗羲说着,依然压着吕杨的手弯腰揖礼,“这是代表天下人谢你,而不是我们自身,所以这礼你当受则受,不用矫情!”
吕杨无奈,放开手来,坦然受了揖礼。
黄道蕴三女已经愣住了,回神连忙跟着陆苍和黄宗羲一起行揖礼,吕杨也坦然受了,然后赶紧上前扶起众人,心中不能自持,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吕杨当谨记圣哲之言,遵而行之,不负所望!”
“善!”陆苍,黄宗羲相顾大笑起来,顿时意气风发。
第二百三十二章 售书(上)
“动作都麻利点!”白龙潭书坊上下上下忙里忙外,偶尔传来几声吆喝。书坊中的雕版印刷机器咔嚓咔嚓地转动着,一版版整整齐齐地雕版纸印满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图案自动推出来,堆在一起。
书坊的工人将之抬到一边,用锋利无比的铡刀将雕版纸裁成十六份,裁刀的质量极高,是由白龙潭的炼器师专门炼造,薄如蝉翼,上面刻印着不少神秘符文,有无间、锋利等属性,用来裁纸可以说是无往不利。
裁剪出来的纸张按照页码整整齐齐堆成一堆,然后由专人将之提到工坊将之装订成册,每一天,书坊至少有五千册典籍被最终装订成册。
曹道元领着寿阳公主、陆苍和黄宗羲参观了一遍书坊,最后在装书间一堆码得整整齐齐的书籍前停下。
这一批书籍全都是按照豪华标准装订的书籍,书面和书页均用上佳的北乔云纹宣纸,印墨也是最上乘的南松香墨,可天然散发出清香,有提神醒脑之功。
寿阳公主抽出一本来,看了一眼封面上两个黑色大字《丹道》,这两个文字是用古体字写成,显得庄重古朴,她抚摸书籍,然后掂量掂量,不禁点点头,感觉书册还算奢华。
《丹道》分为上下两册,翻开书页,上面图文并茂,印刷精美,纸张是北乔云纹宣纸,摸上去很有质感,还有细致的云纹,这是辰州神都产的一种上架纸张,如今被大量用来印刷炼丹术之书《丹道》,丝毫不觉得奢侈。
“书册印制很好,完全达到了理想状态”寿阳公主笑道,“不知道书坊有没有停止其他书籍的刊印,转而全力刊印丹道?”
“殿下放心,本院已经亲自吩咐下去,已经在全力刊印《丹道》,每天可刊印五千一百册,十天便有五万一千册,应该够前期销售了!”曹道元笑道。
“甚好!”寿阳公主点头,“十天之后便是春分,根据吕待诏的提议,他要在那一天南明广场进行首场售书印鉴会,将发售上下各五千册印有他专属印鉴的《丹道》,大家都要做好准备!”
曹道元呵呵笑道:“殿下且放心,这事我已经让辰冲负责了,怎么说他也是纯阳的老师,他理所当然要负起责任来!”
寿阳公主微笑,看了一眼黄宗羲:“说得也是,那就让黄儒师费心了!”
“殿下说的哪里话,这是臣分内之事,必当当仁不让!”黄宗羲笑着揖礼。
曹道元笑道:“不过话又说回来,纯阳心思颇巧,这个售书印鉴会是个新鲜的东西,想来颇能造势!”
“上下五千册,总共就是一万册书,均有作者专属印鉴,呵呵,那一万册书估计会身价暴涨的!”寿阳公主笑着,“本殿会让他先弄两册出来,优先送入宫中!”
“这个老臣已经想好了,两册是进献圣上的,两册是给殿下的!”曹道元从袖中取出四册书,分别是完整的上下两套,不仅封皮,就连书页上也有一枚正方形红色印鉴,上面的字是:“手不释卷,吕纯阳”。
“甚好!”寿阳公主接过书,把玩一会,小心翼翼放入袖中。
一晃眼,春分至,凌晨两三点,南明广场上便已经排起了三条长长的队伍,一张红色的枣木书案前,三人并排坐在一张小登上,他们的身后排着长长的队伍,有人直接坐在地上,有人打着瞌睡,还有的前后聚在一起,下着围棋。
这些人,大多都是家仆,早早就被派出来排队,有的家仆早就有了经验,凳子、水壶、糯米团、甚至是毯子一应俱全,真是武装到了牙齿里。
鉴于以前购买灵丹的盛况,秣陵府上上下下都知道,吕杨出的东西全都不愁销售,譬如说以前风花雪月集和章回体小说,一开始上市全都被哄抢光,有的书直接被炒高好几倍。
灵丹也是一样,一开始供不应求,价格翻了几倍,乐坏了一群黄牛党。
这一次售书印鉴会也是一样,因为售的是《丹道》一书,所以趋之若鹜的人着实不少。炼丹之书的著述要正式刊发天下的消息半个月前就已经传出来,闹得整个秣陵府和白龙潭书院沸沸扬扬。
远在其他州的读书人也都很快知晓了,一些热切得等不及的读书人纷纷从九州各地赶过来,他们不仅要第一时间买到书,而且还要买到印着吕杨专属印鉴的书册,那才是最有意义的事情。
白龙潭书院是《丹道》的首发地点,也就是说白龙潭书院在春分这一大早开始发售,然后才有正式的书册通过云际飞舟发往九州各大州府,所以,其他地区估计要迟上一天才会有售。
从九州各大州府赶过来的书商们早就焦急的等待着了,只要售书印鉴会一结束,他们就可以从书院的书坊提货,直接押往九州各地,这又是一次赚钱的好机会。
天渐渐明亮,南明广场上开始热闹起来,连夜排队的人不仅没有倦意,还特别精神奕奕,很多家仆操着蕴含各地口音的大匡官话议论着,对于逐渐聚集在广场上的秣陵府人士毫不避讳。
“真是太疯狂了,这些人估计有五成是从其他八大州过来的,他们竟然昨天夜里就开始排队了,这算什么?”
“对啊,这些家伙真是不要脸,《丹道》在咱们荒州白龙潭书院首发,他们凭什么要来跟咱们抢,可恶,这么多人,估计会抢不到吕公子印鉴的书!”
三三两两的书院儒生聚在一起,表达着他们的不满,面对繁多的外来户,他们只能干瞪眼,而不敢上去驱逐,因为其中不少是从辰州玉京城过来的,这些家仆或许能惹,但是他们背后的靠山谁知道能不能惹?
黄宗羲带着一群书院巡弋走进了南明广场,吩咐巡弋们开始维护秩序,然后一辆辆装满书册的马车缓缓驶进广场,一对巡弋开始将马车围起来,然后搬运书册。
广场上已经人满为患,引起阵阵骚动,人们伸长了脖子使劲围观,但是都被巡弋们挡住。等到秩序井然之时,吕杨从其中一辆马车上走下来,坐到早已经准备好的书案前。
吕杨的出现又引发了一片骚动,排队的都趋之若鹜,人挤着人,伸长脖子拼命往前看,那些没有排队的人大多都是公子、小娘子等等,还有一些身穿儒衣的儒者,大多都三三两两聚在一起,摇着风雅扇等候。
“哎呀,咱们秣陵府出妖孽了,那位吕公子可不得了,现在是越来越厉害了!”
“说得是,大伙儿看看,这一次售书印鉴会,从九州各地赶过来的人没有一万也有八千”
“吕公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