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悟道天龙-第27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锦帛记载的第一门绝学,叫昌濉功,据说是奇人昌濉所创,为天下第一门记录的绝学,既然称为绝学,按理说应该很强大,可这——
  “十七斤?”
  “练到最高境界增十七斤力量,这也叫绝学?”
  秦朝满头疑惑继续往下看,第二门羿斗功、第三门牧明凇功每一门和昌濉的功法比,也就半斤八两差别,一直到了仓颉创字百年后,功法才来了个大跳跃,达到能增力二十四斤之上,而后是殷、商、周每一个朝代都有一次武功大跳跃,这时最强的武学,能增力也就是七十八斤,一直到春秋战国,一个熟悉的名字猛的跳入秦朝眼帘。
  “鬻子?居然是鬻子!”
  秦朝眼睛发亮,春秋的鬻子这可是个大名人,周朝未期,他是百家争鸣第一人,这样一个人秦朝一直以为他只是学问高手,可现在
  “创鬻剑道,时身手为天下第一,增力二百斤。”
  看到这几个字眼时,秦朝嘴都张大了,之前的人最强的也就增力七十八斤,可这鬻子一出,一下增加到二百斤,然而这才是刚刚开始,而后——
  管子!
  老子!
  墨子!
  鬼谷子!
  
  一个个人名跳出,或秦朝很熟悉,或偶尔听过,或从没听过,而他们创造的绝学——增力三百六斤,增力五百斤,增加六百八斤每一样都不比稷下剑道差,甚至增力跳跃幅度更加疯狂、变态。
  秦朝一个个看着这些春秋时期的人,渐渐也理出一些头绪,这一批量出现将功法推到极高的人很多都是百家争鸣的百家学说创始者。
  继续往下看,从战国到秦,再到汉,绝学威力增长并无多大长进,一直到汉武帝时‘董仲舒’这个名字跳入眼中,而绝学——“创天命功,增力千二百斤!”
  “一千二百斤?”秦朝又一次张开了嘴。
  董仲舒之前最强绝学增力也就九百八十斤,而他一下将功法的力量提高了二百二十斤!
  董仲舒之后,自创的功法已经很少,而这些绝学就算能超越董仲舒,也只是提升过几斤或者一二十斤,幅度很小,直到佛家的达摩出现,来了个疯狂一般的超级大增长,一下将增力推至一千六百斤,可紧跟着道家发威了,增力一千七!一千八!一千九直到二千斤,才慢慢正常。
  这《天下剑谱》有十多卷锦帛,秦朝一卷卷往下看。
  忽然——
  “五虎断门刀!”五个字眼印入眼中。
  “秦公望,创五虎断门刀,增力千斤!”秦朝眨了眨眼,这功法和董仲舒的天命功,都要差了二百斤,而且还是到了唐朝中期,怎么也能列入《天下剑谱》?
  秦朝认真看着,
  却没发现身后两个老者看向他眼睛不时发光。
  “不错,这孩子挺不错的!”秦书经手里拿着本纸装书,询问老族长,“对了,你先前说他叫什么名字?”“秦朝,我们希望这孩子为我秦家开创一个新朝代,故取名‘朝’。”老族长说着一笑道,“如何,书经,我给你找的传班人,可满意了?”
  “好苗子!”
  秦书经眯着眼笑,这里的书册虽然经过秦家整理,文字不是那么生涩,可也不是小孩子能读得懂的,识字不一定就能读古文,可看秦朝模样,完全是看懂了。
  “不过这孩子老摇头干什么?”秦书经疑惑。
  先前秦朝看完一卷后总是摇了摇头,似乎不屑模样,对这些秦家经过无数年整理的知识不屑?
  时间过去。
  “创枯荣功,增力二千一百斤!”
  看完这最后一条,秦朝缓缓合上锦帛,吸着气。
  这书中记载着一项项绝学,从三皇五帝之前,一直到现在北宋时期,每朝每代都有名字,有创造者,也有评价,这些功法,虽然大都是秦朝没听说过的,可也有一些是秦朝曾听说过的,当然也有像《坐忘经》等一些没有记录下来。
  冲击!
  极大的冲击!
  秦朝从来没有想到过,居然会是这样。
  管子,庄子,陶渊明、陆善经一个个在前世以大学问,以思想,文名,经学传世的文化人,李商隐,杜牧,韩愈,张若虚那一个个在国人心中是手无缚鸡之力,吟吟诗的秀才,居然都是天下一等一的武学家。
  “春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千年未有之变局’的时代,百家争鸣崛起的道、儒、法、墨影响中国数千年,甚至到我前世那时都没消逝,可这百家争鸣,还有佛教东传,道教兴起”
  “这一次次的文化思想冲击!”
  “甚至一次次科技发展的黄金时期,居然同样是武道的大跳跃!”
  “诸葛亮身手不弱,刘伯温会武,孟子的浩然正气居然是门绝学,江湖史传记载果然是正确的,那些野史小说,有些也碰对了,嗯?不对!”蓦的秦朝看向老族长,眼光咄咄逼人。
  “既然学问大家同时也是武学家,可为何?”
  “为何至圣先师孔子没绝学?”
  “李白有青莲剑,可杜甫为何没有?柳宗元为何没有?”秦朝看着老族长。
  “问得好!”老族长眯着眼睛,孔子、李白、杜甫、柳宗元都是大名人,老族长、李书经对秦朝知道这几人倒不觉得奇怪。
  “杜甫、柳宗元确实不会武。”老族长说道,“孔子擅射,身手也不弱,可他并没有将自己的学说转化为武功功法,而这原因,其一,他们自认学问还不够完善,心思全放在学问上,另外则是他们不懂”
  “不懂?”
  秦朝眼睛发出骇人的光芒。
  老族长笑看着秦朝:“他们的学说钻研的主要是天地人伦之道,而天地之道,只有和人自身对应起来,才能创造出绝学,孔子不创武学,可他的后人,弟子,却能以他的学问对应人自身创出真正的绝学。”
  “如何对应?”秦朝死死看着老族长。
  当走进这内洞,看了那没有武学,没有小说,全是描述解释天地自然的书籍后,秦朝就已经确信‘学文即习武’这话老族长没有骗他,可是,如何将‘文转换为武功’,将这满洞的书籍记载知识转化为武功功法,就算看完《天下剑谱》依然是团迷雾。
  “如何对应?”老族长声音凝沉,“将学识转换为功法,这便是我们真正的武林世家另一个机密!一个绝对不能透露出去的机密!”
  “机密?我能得知么?”秦朝看着老族长。
  “你”老族长微微一摇头,“不是不能,而是现在的你,才八岁,我们秦家子弟只要人上进,经受得住家族的考验,都可以得知这个机密,可这时间是在十八岁!”
  “十八岁?不能例外?”秦朝皱起了眉。
  “除非生死存亡,否则不得破例。”
  老族长看着秦朝:“孩子,你虽然聪明,可也没到我给你破例的时候,而且”老族长眼中似露出讥讽自嘲之色,“就算告诉你又如何?你能拿来创功法?创功法!哈哈,你大爷爷,你书经爷爷,还有老夫我也想创功法,谁不想将我秦家的武功功法改进?可是,我们没资格,改不了!这五虎断门刀已经有三百年没有改动过了!你至少现在没资格!除非”
  “怎样?”
  老族长盯着秦朝,低沉道:“除非,你愿意自此走文路!”
  “文路?”秦朝眯了眯眼睛,“你是说,走文路,将来接替经爷爷,学这些”秦朝一指满洞的书,很有些不屑。
  老族长一笑:“你猜得没错,你秦书经爷爷走的正是文路,他是我们那一辈文才上最有天赋的人,而你走文路,将来这白虎洞,这满洞的天文地理,宇宙洪荒,自然造化,你都可以看!”
  秦书经正在看书,这时也转过头:“对,孩子,这里以后都是你的,一旦你能将它融会贯通,兴许,就能走出自己的路,为我秦家创一门绝世功法!”
  “如何?你可愿为我秦家创造绝世功法?”老族长看着秦朝,秦书经也期望看着。
  


 第十一章 漏洞百出

  秦朝沉默着。
  有先知般的优势,有远超北宋的文明,在这世界秦朝一直很有些心高气傲,甚至有些看不起其他人,在武学上,更是看不起所谓的绝技五虎断门刀。
  但是让他创功法!
  秦朝眯着眼睛。
  他可以偷学逍遥派的功法,可以偷少林寺的功法,可以去姑苏慕容,姑苏王家,可以去山西龙门山找《云门功》,可以去悬空寺寻《坐忘经》,可
  可以弄出许许多多武功功法。
  可北冥神功再好,是逍遥派的,易筋经再强也是少林的,五虎断门刀再垃圾,却是自己的。
  蓦然的,秦朝心动了!
  “创功,我愿意!”
  “学文,我也愿意!”
  “可是”秦朝看着老族长,一指周围书堆,“这些东西都是错的,你就让我学这些错误百出的学问,来创绝世神功?”
  刚进白虎洞,看到那仿佛小型图书馆一样的书库,秦朝确实是震住了,可现在却觉得悲哀。
  偌大的书库,无数的藏书,被秦家整理之后形成的所谓汗牛充栋的经文,居然都是一堆漏洞百出的荒谬学问,秦家用这种学问来创武功功法,五虎断门刀还能有那威力,在秦朝看来,已经是上天宠幸了!
  “错误百出?”
  老族长看着不屑一顾的秦朝,额头青筋跳了跳,又是好气又好笑,“你一个娃娃家知道什么?”秦书经也哭笑不得,他现在总算知道先前秦朝看书后为什么总摇头,原来是看不上这些书中所述。
  秦书经一摇头,向秦朝招手道:“来,我带你看一样东西。”推开一个书架,露出一扇门,推开这门,里面居然还有一个洞,点亮洞口的火把。
  “进来!”
  秦朝连跟进去,这个洞更加小,只有一个小书架,架上摆着五卷锦帛,便再无其他。
  “这五个锦帛定然是最重要的。”秦朝眼睛盯着锦帛。
  “这些,现在你还不能看。”老族长笑说道,“想看就等十八岁再说吧。”秦书经却是一指前方,“孩子,你看这墙壁。”
  “嗯?”秦朝立即看过去。
  涂着白色灰粉的洞壁上,写着一个个黑色大字,这些字有的端正秀丽、有的粗犷大气、有的古拙,显然不是同一人所写。“这右边第一个名字‘秦宝山’便是我秦家第一个传经人,我秦家的最初功法便来源于他。”秦书经一脸敬重的说道。
  “传经人?”秦朝疑惑看着秦书经。
  “所谓的传经人,只是我们武林世家内部说法。”
  秦书经一脸自豪,“在外,他们或是诸子百家,或是经学大师,或是各地讲学留书的学问人,或是书院院长哈哈,你先前也看了《天下剑谱》,里面的管子,董仲舒,达摩,唐三藏等等都有一个隐藏身份,就是传经人!”
  “也就是说历代墨门钜子都是传经人?”
  “嗯。”秦书经点了下头,“传经人,有的闻达于天下,可大部份都是皓首穷经,默默无闻,而老朽就是后者,不过,天下的学问,各武林世家的功法,大都是由传经人整理并创造出来的。”
  “功法是由传经人创出来的?”秦朝看着秦书经。
  老族长一笑:“孩子,这天下有些天生智人,他也许并不是某家族的传经人,可一旦他能创造出功法,或者成就一家之学,我们武林世家也默认他就是传经人,可大部份的创功者,在成就一家学问创功之前就是传经者。”
  “这里,都是我秦家历代传经人名字。”秦书经接嘴道,“先前,你所看不起,不屑的书籍,也都是由传经人整理改进的。”
  “孩子,你可知道这满洞书籍,花了多少心血,多少人力物力,多少代人代代整理?”
  说到这秦书经眼中闪着咄咄精光看着秦朝。
  “多少代人?”秦朝看着满洞的名字,心里也是惊骇,这洞虽然不大,可也有十多平方米,而洞壁都写了一大半。
  “一千多年的血汗!一代代秦家人的付出!在你眼中就是错误百出!”秦书经声音蓦的严厉。
  老族长旁边微微笑着:“好了,书经你别吓着孩子。”又向秦朝道,“朝儿,你人聪明,洞彻世事往往高人一等,可终究还小了点,阅历不够,以后切不可再像今天这样鲁莽了。”
  秦朝眨了眨眼:“可那书中确实是错误百出呀!”
  老族长脸色也有些不好看了,秦书经冷哼一声:“那你说说,哪里错了?”老族长一听,也似笑非笑看着秦朝,他们当然知道整理的学问不可能全对,可也绝非错洞百出,不值一学。
  “多着哩,像书中所说的慧星是帝王无德,上天降灾,我看就未必。”秦朝嘀咕道。
  “怎么个未必?”秦书经咄咄追问。
  “星辰运转都有周期,这慧星也是星辰,我猜它也有周期,兴许就是七八十年来一次。”秦朝说道。
  “放屁!慧星怎么可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