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阅读过程发现任何错误请告诉我们,谢谢!! 报告错误
3C书库 返回本书目录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进入书吧 加入书签

借天改明-第154章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这要是都能兑换,朝廷哪来的那么多银两?”
    “那大哥为什么还看好这通行宝钞,让我们去收呢?”矮个子问道。
    商贾看看矮个子,又看看壮汉道:“大哥只是觉得,朝廷推出了这新式宝钞,怎么的都要给通行宝钞一个交代吧。但大哥的把握不是很大,所以让你们有闲钱就收购一些,反正现在就是一个废纸价,亏也亏不了多少的。”
    壮汉和矮个子点点头:“好,听大哥的。”
    三人说完这事,就各回各家了。
    而钟进卫,此时正坐在大明皇家银行二楼的办公室里,听着他派出去的托把消息汇总回来。
    其中有一个叫王复夕的回报让他有点忧心,就是大明通行宝钞的问题。
    大明九思宝钞和大明通行宝钞都是老朱家发的纸币,是有官府背书的,现在两者如果区别对待,怕会引起是非。
    但要接下大明通行宝钞这个历史包袱,不说现在大明的财政是属于连年赤字的状态,就是再有钱也接不下来。
    钟进卫记得当初在和崇祯皇帝讨论纸币的时候,崇祯皇帝就表示过不会回收通行宝钞。
    但现在的问题是,一提这九思宝钞,百姓就想起通行宝钞了。这时间久了,说不定手里有比较多通行宝钞的人,就会开始闹事。
    难道是让朝廷用铁血镇压,好像有点不讲理。这通行宝钞也是朝廷按照面值支付出去的,是收到宝钞人的血汗钱。虽然因为其贬值而损失惨重,但以前是没办法,只能贬值下去。现在他们看到有兑换银两的希望,就想来兑换,也是应该的。
    钟进卫左思右想,找不到一条解决问题的方法。只好马上求见崇祯皇帝,看大家商量下有没有办法。
    崇祯皇帝原本想不管,但在钟进卫拐弯抹角的提示下,也觉得不管不行,否则就等于是**裸得从百姓手里抢钱,这是一向以爱民如子自称的崇祯皇帝所过不去的一道坎。
    崇祯皇帝传来首辅温体仁,户部尚书毕自严过来一起商议此事。
    这个历史遗留下来的老大难问题,商议了半天,几个人都没有好主意。
    到最后,几个人达成以下共识。
    一是决定坚决不能放开大明通行宝钞兑换银两的口子。
    二是拨出一小部分钱,去市面上偷偷收购大明通行宝钞,能回收多少就多少。按照现在大明通行宝钞几近于废纸的价值来估计,应该能收回大量宝钞。
    三嘛,是等以后看情况再决定市面上剩下的通行宝钞怎么解决。
    也幸亏是发了一笔横财,否则的话,这第二条共识也别想有。
    谁也没想到的是,等到后世,大明通行宝钞的收藏价值反而比第一套大明九思宝钞还要值钱,原因就是经过一系列的措施,使得存世的通行宝钞极其稀少。
    崇祯三年二月二十一rì,一个好消息传来,让崇祯皇帝大为兴奋。
    秦良玉率领的白杆军已经到达保定府地界,再过个四五rì就能到达京师。
    崇祯皇帝连忙把这个喜讯通知给京师城外的孙承宗,让他采取相应的措施。
    孙承宗听到消息后,也是大为松了一口气,召集将领说了此事,并宣布歼灭关内建虏的rì子不远了,而后开始派出大规模的夜不收探查关内建虏的兵力分布以及动向。
    将于建虏决战的消息传到钟进卫这里后,他放下了国企方案的研究,直奔水泥厂,找到玻璃匠,查看他们制作望远镜的情况。
    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这些玻璃匠竟然是按照以前水晶制作的经验,在慢慢地磨制成镜。
    不过钟进卫马上想起中国古代就是jīng于手工制作而短于流水线生产,他记得这两个概念,自己是给崇祯皇帝和徐光启讲过,徐光启也因此改进了水泥生产流程,有一些步骤改用水力代替。
    其实流水线和标准化是工业化的象征,现在能普及起来的话,就是一大飞跃了。
    钟进卫把各类工匠头们以及管理他们的安贵义等人都叫到了议事厅,给他们普及流线线和标准件的概念。
    说完概念后,钟进卫就专门讲玻璃的例子,他说道:“刚才我去查看玻璃作坊的时候,发现他们在做的玻璃器皿是一个个吹塑成形的,领头的人还信誓旦旦地说这就是西洋人的做法,是最正宗的做法,他在以前的时候好不容易探听到的,当然照此来做了。”
    说到这里,钟进卫看了下全场,看他们都在注视自己,当然,也包括那个被他不点名提及的工匠。然后他继续说道:“不错,对于玻璃行业来说,我们大明是刚有的,西洋人比我们多了很多年的经验,他们的做法在以前的时候是正宗、先进的。但是。。。”
    全场一丝声音都没有,静待钟进卫的下文。
    “但是他们的做法在我看来,是狗屎,是垃圾。为什么我这么说呢?因为他们有了那么多年的玻璃制作经验后,还一直停留在从最初开始单个吹塑的做法上,没有想着去改进。”
    “今天有人不服气,那我就和你们说说这个玻璃制作,其他不是玻璃制作的工匠也听听,看能不能从中学到点什么。”
    钟进卫俨然一派大师的说话风范,再加上他背后站着几个威风凛凛地东厂番役,更是增加了他的气势。
    “我们汉人很早就有了模具做东西的事例,不说你们工匠的活,就我们平时生活中做饼吃。你是一个个做的呢,还是用事先刻好的模具一个个的压制出来,那个更快?做出来的东西又是不是一模一样?这也就是刚才我要你们做到的标准化。”
    一下说了好多话,钟进卫有点渴,先喝了口茶润了润嗓子,然后继续说道:“这个事例放到玻璃制作上,那是不是也可以事先做成模具,然后把玻璃水或吹或倒进去做呢,这样做是不是会更简单?那个凸透镜,是不是可以事先用圆规画出不同弧度的圆形模具,用这个模具做出镜片后再来磨制会不会省很多功夫呢?”
    那些玻璃工匠们虽然没听过圆规是什么,但也知道这个东西是干嘛的。他们听得一个个脸红耳赤,低下了头。
    其实也不能怪他们,做事都有一个惯xìng思维。他们把以前做水晶镜片的经验带了过来,还没有一定的时间来创新,或者说缺少足够的动力来马上创新。
    “还有那个平板玻璃,我看送到银行做窗户的玻璃很小,你们的做法是先把玻璃吹成球,再弄成圆筒状,等其略为冷却,去掉两头,从中间剪开摊平,用这种方式来做平板玻璃。是,你们是做出来了,但用这种做法得到的平板玻璃大小受限于玻璃匠肺活量与玻璃气球的体积。今天我说了这么多了,不知道对你们有没有启发。谁有更好的方法来改进?理论上的也可以。”钟进卫说到最后就给了这些工匠一个问题。

第二百四十四章 创新没那么难
        钟进卫等了一会,看底下的人还是鸦雀无声,就皱了皱眉头说道:“给你们一刻钟的时间考虑下,谁能想出一个好办法来,重奖一百两纹银。”
    说完之后,钟进卫就叫上安贵义,离开议事厅,转入后堂。给这些工匠一个空间,让他们少点拘束,多点活力来想事情。
    安贵义随着钟进卫到了后堂后,就一个劲地拍钟进卫的马屁,说中兴侯刚才的一番话太让人振聋发聩了,仿佛给人打开了另外一条大路。
    钟进卫也不知道他是发自真心地说呢还是因为自己位高权重的缘故,不过,不管如何,钟进卫自认为讲的还可以,把流水线和标准化的概念给这些工匠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了一番,还举了不少实例,比后世一些老师讲课强多了。
    钟进卫得意了一会之后,对安贵义说道:“安公公,你是直接负责这些厂的,我刚才说的这些你要记住,最好再制定一些奖励措施,就往我刚才说的这个方向引导。不要怕舍不得钱,如果有重大改进的,你就给重奖,甚至一些官位头衔都可以。你这里不方便定的奖励,我就去和皇上讲。嗯,我也会去提提这个事情。”
    安贵义一边认真地听一边连连点头,等钟进卫说完之后,马上表示:“中兴侯放心,咱家肯定让这些工匠把这个标准件和流水线的事儿刻到他们的骨子里去。”
    “好,我不可能经常在这里的,一切还得麻烦你。这是大事,你一定要尽心。”钟进卫再次叮嘱道。
    安贵义只好再次表示没问题,没有丝毫表现出说你一个大老爷们还那么罗嗦的意思。
    钟进卫喝了一杯茶,又和顾百川他们聊了下天后,预定的时间就到了,他带着安贵义随即回到议事厅。
    他俩一进议事厅,刚才还是一片“嗡嗡嗡”的声音,一下就消失的无影无踪。
    钟进卫坐定之后,扫视了一遍底下的这些工匠,然后说道:“不知道刚才我说的一百两纹银有没有人愿意要,如果有人已想到改进的办法,就直接举手。”
    钟进卫的话音刚落,马上就有两个人举手了。
    让钟进卫意外的是,他认识这两个人,还都不是玻璃匠,而是泥水匠。
    钟进卫就点了位置靠前的吴胜大说道:“吴叔,你先说。”
    他刚说完之时,发现位于吴胜大身后的卢良脸上露出焦急担忧之sè,略一思索,就明白过来,马上叫停刚站起来准备说话的吴胜大道:“吴叔先等等,万一卢良说的和你一样,他就得不到一百两赏银了。这样,你先上来,单独向我说明你的想法。”
    卢良一听钟进卫的话,马上露出感激之sè。一百两银子啊,没有谁会不在乎的。
    吴胜大转身看看卢良这个光棍汉,笑了下,然后按照钟进卫所说,走过去轻声向钟进卫讲解了他的思路。
    议事厅内的众人看着钟进卫一边听一边点头,心里就都羡慕吴胜大,看来他能拿到那一百两银子了。
    吴胜大说完之后,轮到卢良上前轻声说明他的想法,也是让钟进卫一边听一边点头。
    待卢良说完后回到座位坐下,钟进卫笑着说道:“很好,我很高兴,已经有两位说了他们的想法,还有没有人有想法的?”
    工匠们一听有点急,可越急就越想不出来。
    钟进卫等了一会,看到还是没有人举手,就说道:“既然没有人举手了,我就公布刚才两位的想法。”
    钟进卫指了下吴胜大,然后说道:“这位吴叔的想法是,在铁桌子上倒上融化的玻璃,等略为冷却,再用铁棍压平上面,至于厚度,可以取决于铁桌子边沿突起部分。铁棍子压的时候,就和边沿突起部分相平。这样的话,平板玻璃的厚度也会均匀。”
    钟进卫的话音一落,底下工匠们不由自主地响起一片惊叹声,一种原来这么简单的想法出现在他们的脑中。
    钟进卫用手虚按下,让他们静下来,然后又说道:“那位卢兄弟说的方法是,做个几十尺的大型平底浅盘子,倒满玻璃汁,待其冷却后也能得到平板玻璃。”
    钟进卫接着点评道:“这两个法子可以不可以,让实践来检验,就由吴叔和卢兄弟两人主持,玻璃厂的同事协助,看最终的效果怎么样。”
    那些没有举手的工匠一个个都很后悔,这么简单的事情怎么自己就想不到呢。其实还真是,有些东西,没有说破,就觉得很难很难,但一说破了,却发现原来也就那么一回事。
    钟进卫看底下这些工匠们的脸sè,就知道他们的想法。他想了下,就说道:“下面就请于叔和卢兄弟来讲讲,他们是怎么想到的,给其他工匠一些启发,以便在今后的工作中,能多一些创新。”
    吴胜大有点不好意思,他犹犹豫豫地站起来,然后说道:“兄弟们,我也没啥想的,就是侯爷说了那个面饼的事而想起家里做豆腐的法子,就这么想出来了。”
    工匠们一听,原来如此。做豆腐的时候,就是四块木板互相衔接成一个方格,放在平整的木板上。然后把豆腐脑倒入方格中的纱布,最后压成了一整块豆腐,这做平板玻璃的原理还真与做豆腐的一个样。
    然后轮到卢良了,他倒少了吴胜大的一份扭捏,干脆利落地站起来说道:“俺也是受侯爷的启发想到的。”
    钟进卫一听,呵呵笑了起来,自己刚才的举例还是很有用的么,启发了两个工匠的思维。
    等底下的工匠们刚才听到发言后发出的感叹声慢慢地小下来后,钟进卫总结道:“有些东西并不需要多高深的技术和多丰富的经历,只要你能想,会想,一个思路不行换个思路,说不定就会有意外的收获。蒋帆。”
    蒋帆就是玻璃匠的头,那个之前钟进卫所说的人,只是没有点名而已。现在一听钟进卫叫他,连忙站起来应了一声。
    “玻璃制品这块的研发还有很长的路要走,那个显微镜,皇上是非常重视的,这关系到以后两个非常重要的领域。多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1
未阅读完?加入书签已便下次继续阅读!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